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四节 夏金联盟,迟到而糟糕的联合
公元1217年(夏光定七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二年)一月,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进攻金,夏应蒙古要求派兵三万配合蒙古兵进攻金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市境内)。金尚书右丞胥鼎集合五路联军夹攻蒙夏联军,大败蒙夏联军。
夏军在退兵途经宁州时,又遇金将庆阳总管庆山奴的伏击,损失惨重。成吉思汗准备西征花剌子模(蒙古第一次西征),再次向西夏征兵助战,西夏不堪征调,遵顼拒绝了蒙古的要求。十二月,成吉思汗以西夏不应从征为借口,发动了对西夏的第四次军事进攻。蒙古军渡过黄河深入西夏腹地,遵顼对蒙古军的突然入侵估计不足,惊慌失措之下让太子德任留守中兴府,自己仓皇出奔西凉避难,然后遣使向成吉思汗请降,成吉思汗看出兵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西征等着蒙古军队,于是撤兵而去。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遵顼自从附蒙侵金以来,竭力进攻金国,对蒙古也是有求必应,西夏是出力不讨好,反而遭到蒙古的进攻。蒙古的入侵和不断地向西夏征兵,给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蒙古退兵中兴府后,遵顼为了缓和与金的矛盾,主张上书金国,请求恢复双方互市,并恢复旧盟关系,但是遭到金主拒绝。遵顼因金不通互市,接着两次出兵侵袭金境,均被击败。
公元1219年(夏光定九年,金兴定三年)二月,遵顼派遣枢密都招讨使甯子宁、忠冀赴四川,与宋商议联兵夹攻金秦州、巩州。宋利州路安抚使丁育回信表示同意,但是宋并没按约出军。遵顼于三月,再次向金请和,又遭拒绝。次年四月,遵顼派两万精骑攻取金通秦堡,庆山奴率军前来争夺,打败了夏军,夺回通秦堡。夏军整兵继续来攻,庆山奴率军与之激战,夏军溃败,被斩首五千余级。
公元1220年(夏光定十年,金兴定四年)一月,甯子宁再次写信给四川守将,责其上次没如约出兵,并约其再次联合攻金。直到五月,宋四川宣抚使安丙才给夏回信,双方商定共同出兵。
八月,遵顼发兵万余围攻金会州,擒同知平凉府事郭禄大,守将乌古论世显投降。金朝上下大震,金主遣陕西行省与夏国议和。遵顼两次向金求和都遭到拒绝,这次大胜金来求和,遵顼自然没有同意。
九月,夏大将思丁、兀名二人献计破巩州,遵顼听从了建议,令枢密使甯子宁、嵬名公辅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巩州。宋宣抚使安丙派张威、王仕信分两路进军,两路军分别攻克来远、盐川两镇及定边城后,与夏军在巩州城下会师。约定宋军攻城,夏军野战。金行元帅府事赤盏合喜率兵迎战,一日之内与夏军激战十几场,将夏军逼退至南岗。夏军集结三万精兵复来攻城,赤盏合喜率军出城迎击,大败夏军,生擒夏军副将刘押、甲玉等。宋夏联军被迫撤兵。赤盏合喜在夏军必经险要之地设伏,夏军伤亡惨重。十月,宋朝再约夏联合进攻秦州,夏国还没从上次大败中缓过劲来,想想上次与宋联合作战,第一次约其出兵,宋违约不出。好不容易出兵了,但是打仗的时候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夏军一败退,宋军早跑没影了。夏国于是拒绝了。
遵顼意识到单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彻底打败金。夏金双方也意识到这样战下去,终会两败俱伤,中间双方都有主动提出停战议和,但由于双方连年相战,致使双方极度缺乏互信,两国再度联合的机会就这样在不停的战争和犹豫不决中失去。
夏联宋攻金,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损失更加惨重。祸不单行,偏偏此时蒙古又来向西夏借兵。公元1221年(夏光定十一年,金兴定五年)三月,蒙古大将木黎华率兵由东胜州渡过黄河,西夏河西诸堡寨纷纷投降。遵顼惊惧不已,派遣监府塔哥甘普宴请木黎华,并答应派塔哥甘普等率五万兵交与木黎华指挥。十月,木黎华与塔哥甘普领兵攻取金葭州,接着率军进攻绥德,连破马蹄、克戎两寨后,木黎华再次派人向遵顼借兵,遵顼又派大将迷仆领兵前来。迷仆派人问木黎华两人相见的礼节怎么安排,木黎华说:“你的国主见我的国主,这是礼仪”。
迷仆说:“没有接到王命,我们不敢参拜。”
迷仆领夏军先行进发,围攻安寨堡。金军组织一支精锐部队,昼夜急驰,乘夜突袭夏军大营,夏军没有防备,溃败而逃,金军追杀四十余里,夏军被杀坠崖而死者不可计数,直到木黎华率大军赶到,金军才退去。迷仆见到木黎华,翻身下马就拜。十二月,金国秘密集结各路兵马,准备大举入侵西夏。遵顼得知后,先发兵数十万分三路攻入金境,金边境被战火摧毁严重,金国伐夏的部署也被打断。
公元1222年(夏光定十二年)六月,木黎华与右都监石天应领兵打算攻打金陕西诸州,派人向夏提出借道,遵顼让其自东胜州渡河。木黎华渡河后攻取金葭州,令石应天领兵五千守之。石天应欲乘势进攻,于是约夏出兵共攻延州,结果被金军击败,石天应战死。十二月,蒙夏联军由葭州进攻金质孤堡,被击败。
公元1223年(夏光定十三年,金元光二年)一月,遵顼派步骑联军十万配合木黎华围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夏蒙军联营扎寨数百里,声势浩大。金行元帅府事赤盏合喜与同知临洮府事郭虾蟆共同率军迎战。夏军将领在濠沟外指挥军队攻城,郭虾蟆持弓搭箭,乘一夏将举肘之时,一箭射去,正中此将腋下铠甲没有遮挡之处。夏军诸将骇然,知道此战不好打,没有告诉蒙古人,就匆忙擅自撤军了。
公元1223年四月,遵顼欲派太子德任率军攻金。德任进谏说求和,遵顼反驳他不明是非,不同意求和。但德任坚持己见,声言就算不做太子,出家为僧也不出征。遵顼大怒,将德仁幽囚于灵州,另派将出兵。五月,夏境大旱,以至饥民相食。遵顼仍然调兵侵金,结果点兵不集。十月,蒙古以夏军在凤翔之战偷偷撤军为由,发兵进攻夏积石州,并四处纵兵抢掠,围困半月有余,后得知金军打算断其后路,才慌忙撤兵。十二月,夏国内饥荒更加严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遵顼仍然点集十二监军司的兵力进攻金巩州。御使中丞梁德懿进谏道,现在国家用兵十多年,已经田野荒芜,民生涂炭,正是用人之际,而太子德任被幽禁在别处,这对国家不利。
遵顼厌恶其替太子说好话,不听劝阻,并将其罢官。德懿极其淡然,被罢官后逍遥山水间,悠然自得的活了十几年后安然去世。
夏神宗遵顼的附蒙侵金政策,不仅使夏国陷入与金的苦战中不能自拔,同时也受到蒙古的压榨和入侵,不是要钱就是要人,一不如意就刀兵相见。不但深受灾难的夏国上下对此强烈不满,就连成吉思汗还不满意遵顼的表现,嫌其配合不到位,多次派人前往夏国令他退位。内忧外患下,遵顼不得不让位于次子德旺,是为献宗。德旺执政后,夏金战争才告停止。
但是夏金连续十三年的缠斗,令双方都元气大伤。特别是两国人民饱受战争灾难,战争荒芜了生产、毁坏了庐舍,无数的人民因战争而流离失所。对战争主动发起国夏国的影响更是深远,不但在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精锐军事力量,而且由于战争,金国停止了双方的贸易往来,使得靠外贸获得好处的西夏经济损失巨大。
夏献宗德旺即位后,决定停止对金的战争,改善与金的双边关系。公元1124年(夏乾定二年)二月,德旺趁成吉思汗西征未归之机,派遣使者赴漠北与反对成吉思汗的诸部落联络共同起兵,以组成抗击成吉思汗的联盟。五月,成吉汗四征归来,听说夏国联合漠北诸部图谋不轨,于是亲自率兵由河外进攻沙州。连续攻打了一个多月未能攻下,成吉思汗令士兵于夜间挖地道至城内,被守将籍辣思义识破,思义命人火烧地道,蒙古兵被烧死者甚多。沙州城终不得破。九月,蒙古军队久攻沙州不破,担心银州、夏州的夏军出兵来援,于是派大将孛鲁、黑马等分兵攻打银州。监府塔海率兵出战,兵败被俘,夏军被斩首数万级,损失牲口、牛、羊数十万,银州城遂被蒙军攻破。
德旺面对蒙古的猛烈进攻,意识到这样下去,早晚被其所灭,决定修好与金的关系。十月,正在蒙古大军疯狂进攻西夏之时,德旺采用了右丞相高良惠的联金抗蒙之策,并派遣使者赴金议和。十一月,德旺闻银州失守,漠北诸部也纷纷被成吉思汗击溃,于是遣使向蒙古军请降,并许以质子为信。成吉思汗方答应退兵。
公元1125年(夏乾定三年)八月,夏金正式结盟,夏以兄事金,各用本国年号。这场迟到而糟糕的联合终于达成了,但此时结成盟国的夏金两国,皆国虚民弱,精锐俱尽。即使联合起来也难挡日益强大的蒙古铁骑了,等待两国灭亡的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