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汉朝送真公主

军臣继位后,汉朝继续和亲政策,于公元前160年,给军臣送去了和亲的公主和大笔嫁妆。

中行说煽动军臣说:要给汉朝一点颜色看看,不然,汉朝会轻视单于。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军臣在进攻乌孙失利后,急于挽回面子,树立权威,就接受了中行说的建议。

公元前158年冬天,军臣宣布断绝与汉朝的和亲关系,率军大举入侵。

匈奴兵分两路,每路3万人,分别入侵上郡和云中。匈奴军队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他们烧杀掳掠,将战火烧到了刘恒的行宫甘泉宫,汉朝百姓死伤无数。等刘恒从各地调来援兵,准备与匈奴军决战时,匈奴军已在内地蹂躏了一个多月,随即带着抢掠的财物、牲畜、人口,浩浩荡荡地返回了匈奴。汉军照例追至边塞止步。

这时,汉军确实没能力出塞攻击匈奴,刘恒只好再次忍气吞声。他所能做的是继续加强边境防御,不断从内地向边境充实人口,实施屯垦,大力鼓励养马,以备军用。而让刘恒担心的不只是匈奴,还有汉朝众多的藩王,有的藩王在属国经营多年,已经形成非常强的地方势力,暗地里和朝廷对抗。刘恒想先解决藩国问题,再集中全力对付匈奴。

但是,上天没有给他太多时间,解决藩国和匈奴这两件事,他一件也没有做成,就带着遗憾死了。

公元前156年,刘恒驾崩。就在他临死前一个月,军臣又率领匈奴军入侵。垂危中的刘恒不得不派御史大夫翟青到匈奴求和,双方继续和亲。军臣傲慢地答应了。当然,他不知道刘恒即将去世,否则不会轻易答应。

刘恒死后,刘启继位,即汉景帝。公元前155年秋,刘启派人将和亲公主送到匈奴。军臣照样笑纳。

阅读 ‧ 电子书库

汉景帝刘启像

这时,中行说又发话了。他对军臣单于说,汉朝的经济实力最近几年恢复很快,即使和亲,也要时刻想办法削弱汉朝的实力,使它没有反击能力。

军臣心领神会,一方面接受汉朝公主和丰厚的嫁妆,另一方面不停骚扰汉朝边境,源源不断地从中捞取好处。对此刘启却无可奈何,对于他来说,他的当务之急不是如何对付匈奴,而是忙着“削藩”,对付那些公然与朝廷对抗的诸侯。

公元前154年,七大诸侯国为避免被“削藩”,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联合出兵反叛朝廷,史称“七国之乱”。双方大打出手,形势一度对朝廷极为不利。其中,赵国与匈奴接壤,赵王刘遂想引狼入室,共同对付刘启,就致函军臣,邀请他出兵一起攻打刘启。军臣早就想像当年冒顿那样“愿游中国”,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即率领大军越过长城,大肆抢掠,挥师南进。

遗憾的是,造反的王爷们实在不争气,从起事到败亡只用了3个月时间,7个诸侯王1个被杀,其余6个自杀。汉军士气旺盛,再度赶往边境,迎击军臣率领的匈奴大军。眼看错失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军臣气得不行,却又无可奈何,只好退军而去。

军臣咽不下这口气,下令匈奴军不断侵扰长城边塞,能抢的尽量抢,即使不能南下中原,也不能让汉朝消停。

刘启对军臣的流氓行为痛恨至极,却又拿他没有办法,不得不在公元前152年再送去一位和亲公主。

军臣立刻举行大婚。但是,度完蜜月,他就派使者去跟刘启说:汉匈之间的关系破裂了,你们要承担责任。

刘启很纳闷,问道:“此话怎讲,我大汉诚心和亲,刚送去新娘,你们单于就想变卦吗?”

使者说:“既然是结为姻亲,就要拿出诚意来。你们汉朝自和亲以来,一直拿宗室女充当公主,没和亲诚意,这次送过去的也是假公主,骗了我们天地所生、日月所置的几代单于这么多年,原来我们的单于居然是你们诸侯王的女婿,这个账该怎么算才好?”

不用说,军臣突然纠缠这个问题,肯定是中行说撺掇的。之前和亲,匈奴从没在意过公主的真假。毕竟宗室女也是高贵的女人,且每一位宗室女都在行前接受过册封,公主身份毋庸置疑。中行说之所以要军臣这么做,无非是想通过无赖的外交逼迫、威胁汉朝就范,再送些好处来,在汉朝皇帝面前维持强者姿态,要刘启向匈奴服软。

这时,刘启刚从“七国之乱”的梦魇中清醒过来,正在想方抚平战争创伤,稳定国内秩序,不想节外生枝,与强大的匈奴翻脸,只好忍痛割爱,答应把亲生女儿嫁过去。就这样,刘启15岁的亲生女儿南宫公主泣别长安,踏上了不归之旅。

当然,此举也堵住了中行说的口,他再也无法拿公主的真假说事。

为了平息军臣的怒火,刘启又给他送去大批财物;为了表达友好诚意,刘启还命在汉匈边境开通关市,双方做起了生意。这令匈奴上层贵族十分满意,毕竟和亲得到好处的是单于本人,而关市开通使他们可以用马匹、牛羊去和汉人交换日常生活用品,从而能享用中原丰富的物产和各种精美的制品。

在此后10余年时间里,匈奴再也没有大规模入侵,双方相安无事。因为通过汉朝送给匈奴的财物以及关市的贸易,匈奴贵族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没有以前那种急迫抢掠的劲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