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刘彻与军臣的虎狼之争
客观地说,比起冒顿、老上两位单于的雄才大略来,军臣要略逊一筹。在与汉朝博弈中,他不如前两任单于游刃有余。因此他在接受和亲政策后,基本与汉朝保持了和睦相处的关系,尤其是在刘启时代。这恰恰是他最大的失策。因为匈奴的人口基数太少,游牧生活方式无法使匈奴人像汉朝那样在几十年里就能将人口和国力翻上几番,与汉朝和睦相处,休养生息,等于是让汉朝这只“病虎”恢复元气,并急剧强壮起来。
强壮起来的汉朝是猛虎,而匈奴始终是狼。狼群的机动性再强,终究不能将老虎怎么样。对此,中行说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经常劝说军臣不要让汉朝休养生息、缓过劲儿来,要对它保持进攻势态,不断骚扰,阻止它崛起。但是,军臣贪图汉朝的美女和财物,虽然认为中行说的建议很对,但并没有将他的建议贯彻到底,致使汉朝在刘启在位期间人口和财富急剧增长,民间和官方蓄养的战马不断攀升。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看到汉匈之间实力的此消彼长,中行说忧心忡忡。在他看来,照这样下去,匈奴迟早会在与汉朝的博弈中败下阵来。而汉朝的马邑伏击战虽然没能取得成功,但还是让军臣惊出一身冷汗,也让中行说重新得到重用。不过,这时匈奴与汉朝的国力差距实在太悬殊,虽然中行说竭忠尽智,但汉匈之间的格局和大势已经不是凭他一己之力所能改变的了。
马邑事件之后,军臣一气之下,断绝了与汉朝的和亲关系。匈奴军侵入汉朝边境抢掠的频率史无前例地提高。在渔阳和上谷两地,有成千上万的汉朝官吏军民被杀。匈奴人焚烧城镇、践踏庄稼、破坏田园。军臣企图通过不断骚扰,让汉朝军队疲于奔命,削弱汉朝实力,然后再寻机大举进攻中原腹地。
对于匈奴人的报复,刘彻早有心理准备。但由于内部诸侯问题尚未摆平,他无法集中全力对付匈奴。
公元前130年,江都王刘非上书,请缨率军出击匈奴。刘非是刘彻的同父异母弟弟。对于他的报国热情,刘彻不置可否。这时,刘彻正在琢磨如何削藩,加强中央集权,自然不想再给各诸侯接触兵权的机会。不过,他知道各诸侯属下的将士们是可用的。于是,刘彻下诏立法:“雍阏求奋击匈奴者,格明诏,当弃市。”也就是说诸王敢压制属下出击匈奴的,格杀勿论。
于是,各诸侯手下将士为了升官发财,纷纷表示愿意为朝廷抗击匈奴。刘彻顺势封他们为将,调离王国,加以笼络,将他们收归在自己的旗下。这不但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更增强了刘彻叫板匈奴的底气。
军臣虽然不时下令匈奴骑兵侵扰汉朝边境,但并未做好与汉朝完全决裂的准备。毕竟匈奴在盐、铁等战略物资上,完全依赖于汉人,加上匈奴贵族喜欢汉朝的丝帛等奢侈品,所以他们一边与汉朝交战,抢掠人口和财富,一边又与汉朝在边地的关市通商。
刘彻敏锐地捕捉到了潜藏在关市中的战机,决定借关市通商之利,打击匈奴人。他下令对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代郡(今内蒙古蔚县)、雁门(今山西省右玉县)、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等地来关市通商的匈奴人进行大规模袭击,切断匈奴的战略物资来源,并且在公元前129年采取了一次大胆的军事行动。
这次军事行动大出军臣的意料,因为,历次汉军行动都是在长城内侧调兵遣将,进行防御作战,而这一次,汉军竟主动越过长城,向塞外发起了进攻。也就是说,汉军与匈奴的博弈从战略防御开始转变为战略进攻了。
骠骑将军公孙敖率领1万骑兵从代郡出发,攻击匈奴,遇到了匈奴骑兵,被匈奴人打得大败,伤亡了7000骑兵。
骁骑将军李广率领1万骑兵从雁门出发,深入匈奴境内,与匈奴军主力相遇,寡不敌众,战败被俘,幸好在被押解去见军臣的途中瞅空抢了一匹好马,得以逃回京师。
卫青像
轻车将军公孙贺率领1万骑兵从云中出发,一路上没有遇到匈奴人,无功而返。
车骑将军卫青率1万骑兵从上谷出发,一路杀到匈奴龙城(今多伦附近),斩杀了700匈奴骑兵,终因找不到匈奴的主力军,不得不撤回。
汉朝的首次主动出击,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意义重大。
对汉朝来说,卫青脱颖而出,让刘彻看到了战胜匈奴的希望。而这次军事行动对匈奴人的震撼更是巨大的,因为龙城是匈奴人每年集会祭天的地方,是匈奴人的圣地,汉军屠杀了龙城,让匈奴人产生了不祥之感。军臣清楚地意识到,汉匈双方的战略态势已经发生了逆转。刘彻虽然在战略筹划上略显稚嫩,但他霸气十足,汉匈之间的对决已经不可避免。
这次大战后,军臣迅速做出反应,决定加大对汉朝边境的骚扰力度,让汉朝人疲于应付。这年冬天,彪悍的匈奴精锐骑兵频繁进入渔阳,大肆烧杀抢掠。边疆告急的消息不断地传来,刘彻不得不将老成持重的韩安国派到那里驻防。
匈奴仍然是悬在汉朝头顶的一把利剑。刘彻和他的将军们所要做的是趁这把剑还没有落下来时,斩断匈奴人的双臂。
汉朝君臣们在紧张而有序地筹措着,这时,匈奴却露出了不稳定的苗头。军臣已老迈虚弱,时日不多,谁将在军臣之后继承单于的宝座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他很想传位于心爱的儿子於丹,但是,他弟弟伊稚斜很成气候,国人纷纷向着他。他想除掉伊稚斜,又怕引起匈奴内部震荡,给汉朝人以可乘之机。匈奴上层开始出现分化,支持於丹的人和支持伊稚斜的人分成了两派。在汉朝磨刀霍霍的关键时刻,匈奴内部剑拔弩张,杀气腾腾。
就在这时,原本被匈奴人幽禁的张骞逃出了匈奴,到达了月氏。遗憾的是,月氏王对张骞并不热情。原来,月氏被老上攻灭后,月氏王后率领月氏残部西逃,征服了大夏国,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他们有了新的乐土,逐渐忘记了对匈奴人的仇恨,不愿再与汉朝结盟抗击匈奴。张骞在月氏待了一年多,虽然没有说服月氏王,但成功拉拢了西域的大宛、康居以及被月氏驱逐的大夏等国,摸清了西域诸国的人文、地理、民俗等情况。经过细入分析后,一个新的目标在张骞心中逐渐清晰起来——西域新兴强国乌孙。张骞前往乌孙,说服了乌孙王。
张骞不愧是天才的开拓者和宣传家。在他的努力下,西域被匈奴奴役和压迫的民族和国家纷纷表示愿意与汉朝通好。张骞带着成功的喜悦返回汉朝,不幸的是,在途经匈奴境内时,他再次被匈奴人抓获。军臣见到张骞,非常气愤,下令将他关押起来,不过,仍然没有杀他。重新抓获张骞是军臣不幸中的万幸,如果让他这时返回长安,让汉朝趁热打铁,联合西域诸国进攻匈奴,匈奴就惨了!
老迈的中行说依旧跟随军臣左右,帮他出谋划策。汉匈双方都一派忙碌。
在卫青成功突袭龙城几个月后,刘彻派能言善辩、谈吐幽默的枚皋出使匈奴。这是汉朝放出的和平烟幕弹,军臣对此心知肚明,当然不会被枚皋所忽悠。枚皋回去后,军臣立即着手筹划军事进攻汉朝的计划。
刘彻也在策划一场战争,并将矛头指向了河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