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匈奴丢失河南地
河南地,即今天的河套平原,是夹在贺兰山、阴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平原。大河贯穿其中,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草丰美,宜耕宜牧,是汉匈双方都志在必得的战略要地。这里出入北地、上郡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这里距长安不足千里,匈奴骑兵一两天就可直入关中,使长安处于匈奴的威胁之下。对于汉朝来说,匈奴人占据河南地,就好比是在背后插了一把锋利的尖刀,让人寝食难安。汉朝要大规模反击匈奴,首先必须收复河南地。
刘彻还在仔细盘算着如何收复河南地,没想到军臣就主动打上门来了。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公元前128年秋,军臣命令匈奴兵分三路,同时突破长城,大举入侵。东路大军2万骑兵猛攻辽西郡,杀死了辽西太守,抢掠了辽西百姓2000余人。中路军攻击渔阳郡,击败了渔阳太守所部人马1000余人,随后围攻汉朝名将韩安国所部。韩安国手下只有1000多名骑兵,几乎全部战死。幸好燕王及时领兵来救,才保住了渔阳。军臣亲率西路大军攻击雁门郡,打败了雁门校尉,杀死了汉军1000余人。
一时间,汉朝北方边境同时告急,匈奴大军大有攻破长城、直捣长安之势。军臣看到如此振奋人心的局面,欣喜异常,心想:刘彻这回该服输了,该会迅速派使者送公主来和亲,带上丰厚嫁妆,赔礼道歉。
但是,军臣没等来刘彻服输,相反,刘彻派卫青率军前来应战。在北方边境全面告急之时,刘彻想到了卫青。
卫青是何许人也,刘彻为什么如此信任他?卫青是刘彻的郎舅。他跟姐姐卫子夫原本是刘彻姐姐平阳公主的家奴,他在平阳公主府中专门负责养马,有空就练习骑马、射箭,喜欢舞刀弄枪,练就出了一身好武艺和马上功夫。
刘彻在平阳公主府中看中卫子夫,将她迎入宫中纳为妃,后来皇后陈阿娇失宠,卫子夫随之被立为新皇后。而此时的卫青也已经成为英俊的小伙子,他武艺高强,头脑灵活,被寡居的平阳公主看上,招做了驸马,摇身一变,既做了刘彻的郎舅,又是他的姐夫。
卫青从奴隶到皇亲国戚,需要建立点功勋树威,而刘彻需要懂骑马打仗的人率兵去攻打匈奴。卫青不负众望,他军事素质过硬,第一次率领小队人马出征,就在众多汉朝将领中脱颖而出——在第一次出塞攻击匈奴的战争中一枝独秀,让匈奴的龙城蒙羞,让其他名将黯然失色。刘彻深信,卫青这次同样能创造奇迹。于是,他把汉朝骑兵中最精锐的3万兵马交给了卫青,下令他率军火速赶往雁门郡,同时,他又命李息率兵出代郡,声援渔阳。
接到刘彻的命令后,卫青率领汉朝的精锐骑兵,日夜兼程,以必死的决心向匈奴军队发起了攻击。卫青冲锋在前,将士们哪敢落后?一个个表现得特别英勇,匈奴大军很快就倒下了数千人。
军臣目睹了卫青率兵冒死拼死的一幕,第一次有了胆寒的感觉。眼看匈奴大军抵挡不住,为了保存实力,他下令撤退。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引诱卫青率军追击,等到了草原深处,将他围而歼之。出乎意料的是,年轻的卫青并未率军追击,在击退匈奴主力后,他下令军队进入塞内,严密防守。
眼看形势一片大好,却被卫青搅局挫败,军臣羞愤难当,发誓要挽回面子。公元前127年正月,趁着汉朝人正沉浸于新年喜悦之中,军臣命匈奴左贤王率军攻击汉朝东北部的上谷、渔阳二郡。汉朝名将韩安国率领700余人出战,负伤败阵,只好退守不出。匈奴掳掠了1000余百姓及无数牲畜。
刘彻此刻正在加紧谋划夺取河南地。为了迷惑军臣,隐蔽战略意图,刘彻一面命韩安国屯兵右北平(今辽宁凌源西南),防御匈奴突破东北防线;一面实施大迂回作战方针,以主力攻击匈奴右部。
而年迈的军臣对刘彻的计谋毫无所察,他依然采取老套路,将进攻重点放在汉朝东北方向。那里远离汉朝统治中心,匈奴入侵时,汉军及时援救困难,这里一旦突破,前方就是广阔的平原,物产丰富,要攻击要抢掠都很方便。
军臣将兵锋指向了渔阳、上谷二郡,韩安国受命艰难地进行抵抗,不惜一切代价顶住了匈奴的骑兵攻击。同时,刘彻命令卫青和李息率领5万精锐骑兵经过榆溪旧塞,向北离开云中,然后向西北急进,沿着外长城直指高阙(今内蒙古航棉后旗西北),再向南折回,架桥渡过北河,接着又沿黄河和贺兰山麓折回陇西,完成了对河套及其以南的战略包围。
整条进军路线呈马蹄溜形状。卫青和李息之所以要采取马蹄形的行军路线,就是为了截断驻扎在高阙以北的右贤王主力,使他不能援救白羊和楼烦两部,从而能够集中力量,一举歼灭白羊部和楼烦部。当卫青和李息完成对河南地的迂回包围时,此地的匈奴军队尚未结集起来。卫青和李息趁机率军向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白羊王和楼烦王率领匈奴军慌忙迎战。卫青和李息带着对匈奴的仇恨,率领5万精锐骑兵奋力拼杀,猛烈冲击。他们一举击溃匈奴大军,活捉了匈奴官兵5000余人,牛羊百余万头,杀死匈奴军民不计其数。白羊王和楼烦王仓皇向北逃跑。卫青和李息率军追击,全部收复了河南故地,取得了自汉朝建以来,汉军对匈奴之战的前所未有的胜利。这一战不仅解除了匈奴军对汉朝统治中心的威胁,还一扫之前汉朝内部的“恐匈症”,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河南之战后,卫青凭着显赫的战功被封为长平侯,卫青的校尉苏建被封为平陵侯,张次公被封为岸头侯。
整个汉朝沸腾了,民众奔走相告,一扫汉初以来数十年的屈辱。他们热血澎湃,激情高涨,一个个深信:大汉天威远扬,从此不用害怕匈奴人了!
从此,无数热血男儿辞别亲人,离开家乡,奔赴边关,加入攻打匈奴的行列中。中国民间的尚武精神在这时达到了一个高峰。
为了扩充军队,刘彻恢复秦朝开创的惩罚犯罪官吏和商人从军的制度,并扩充为“七科谪”,即犯罪的官吏、逃犯、上门女婿、商人、有市籍(经官府准许在特定市区内营业的商人的特殊户籍)者、父母有市籍者、祖父母有市籍者都要无条件从军打仗。
于是,汉朝军队的编制空前庞大起来。众多人怀着保家卫国、立功封侯的决心,积极参军,形成了对匈奴作战的强大合力。
收复河南地后,刘彻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南地、朔方地区设立朔方郡,移民屯田,他先令汉将苏建征发10万人修筑朔方城,并修复了蒙恬遗留的要塞和防御工事,又招募了一些流民来防守。
朔方郡的设置宣告河套正式成为汉朝的一部分,也意味着汉朝结束了自开国以来的消极防守政策。
刘彻扬眉吐气的快感是可以想象的,军臣的震惊更是可以想象的。他知道失去河南地意味着什么,他所要做的就是:复仇,复仇,再复仇,夺回河南地!
军臣立即组织军队对汉朝进行反扑。他命令数万匈奴骑兵猛攻汉朝的代郡、雁门和定襄三地,实施疯狂的烧杀抢掠。由于河南地属于右贤王管辖,夺回河南地的任务自然也落到了右贤王身上。右贤王怀着报仇雪耻的心态率军猛攻朔方郡。
面对军臣的疯狂报复,刘彻命令太行山以东所有郡县都大规模征发人力、物力支援前线,国库耗费达数千万钱,以致多年积蓄为之一空。同时,为了达到保卫朔方郡这一战略要地的目的,他下令放弃上谷的造阳,以收缩防御战线。匈奴人顺势夺取了造阳。
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匈奴人始终无法攻破朔方郡。军臣逐渐由最初的愤怒恢复了冷静。他知道和汉朝拼消耗,是拼不起的。虽然匈奴可以继续对汉朝进行分批次的突袭和骚扰,但此举无法逆转整个战略优势。
军臣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恢复和提升匈奴的实力,而一旦他放弃袭击,又等于给了汉朝更多休养生息的机会,更要命的是,很多匈奴贵族把失去河南地的责任也归咎于军臣,越来越怀疑他的领导能力,一股反对他的力量正在蠢蠢欲动。军臣在悲愤之余,第一次对匈奴的前途感到了悲观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