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昭君出塞稳定匈奴
呼韩邪得知郅支全军覆没,既惊喜又忧惧。惊喜的是不共戴天的郅支终于被干掉了,心头大患已除,从此他将成为匈奴唯一的单于,对所有匈奴子民发号施令,看到了匈奴复兴的希望;忧惧的是,汉军跨越万里发起远征的强大实力令他震撼,既然远在西域能征善战的郅支都无法逃脱覆灭的下场,他待在距离汉境更近的单于庭,又怎敢对汉朝有异心呢?虽然,他并无叛汉朝之心,但如果汉朝怀疑他不忠,也很难保证不会发兵袭击他。谷吉事件已经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他害怕刘奭产生“汉朝已经不需要匈奴(呼韩邪)存在”的念头,那样的话,匈奴将会面临着灭顶之灾。
为了表达对汉朝表明忠心,呼韩邪给刘奭上书,请求第三次朝见天子。刘奭没有理由拒绝,再说接受匈奴单于朝见也是一件很风光的事。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公元前33年正月,呼韩邪第三次前往长安朝见汉朝皇帝。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所得到的赏赐比前两次只多不少。此情此景让呼韩邪大受鼓舞,于是,他趁热打铁,提出请求和亲,做汉朝皇帝的女婿。
昭君出塞图
当然,此次和亲与以往不同,以往匈奴是逼婚,此次是诚挚谦卑求婚。刘奭答应了呼韩邪的要求,决定选一位宫女下嫁呼韩邪,于是和亲变成了赐婚。呼韩邪急于讨好汉朝,即使是宫女,只要是皇帝所赐,他也满心喜欢。不过,呼韩邪是很有艳福的,因为刘奭赐给他的宫女是王昭君,号称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而这时呼韩邪已经“近黄昏”,连刘奭都觉得这桩婚姻有些亏。
呼韩邪获得美女王昭君后,一时头脑发热,进一步提出讨好汉朝的策略。他上书刘奭要汉朝撤销与匈奴接壤地方的守军,由忠诚的匈奴人代为守卫。
国防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怎么能交给别人来防守呢?何况,提出替代防守的是过去的敌人、现在的附属国。刘奭召集群臣商议此事,许多大臣也被匈奴和汉朝和亲的和谐气氛冲昏了头脑,居然认为呼韩邪的提议利国利民,应该允许,唯有熟悉边塞情形的郎中侯应极力反对。
侯应提出了10条反对理由,认为对百蛮异族只有保持威慑并施以恩惠,才是长治久安之策。
1.匈奴人不甘心失去河南地等漠南领土,他们被迫迁徙到漠北风沙之地后,一直怀着收复故土的念头,边塞村庄的长老曾说匈奴人每次途经阴山时都痛哭流涕,可见他们对故土的情结。
2.匈奴现在之所以对汉朝恭顺,是因窘迫所致。蛮夷之人向来困则卑顺,强则骄逆。常言道居安思危,我们万不可因为一时的和平而废弃国防力量。
3.中国是礼仪之邦、刑法严峻,国内尚有不断犯禁作乱的愚民存在,更别说治国粗犷的单于了,他能保证自己的手下绝对不会作乱祸害汉境吗?
4.在汉朝境内尚且还需在各险要处建立要塞,以防备诸侯作乱,更何况是在边境线上守备!边境驻军责任重大,不仅要防备匈奴,还要负责监护属国降民。这些属国之众全是匈奴、胡人,如果没有监督,恐怕不久就会逃归匈奴。
5.西北要塞还要防备羌人作乱。西羌与汉人交通,汉朝官吏贪利忘义,经常侵占羌人的畜产妻子,他们因此憎恨朝廷,屡屡叛汉,世世不绝,如果没有边防守军,西羌定会趁机作乱。
6.汉军昔日出塞作战,因战败被俘投降等原因,遗留在匈奴的人员很多,这些人的家眷子孙生活贫困,没人看守边境的话,他们恐怕会越境到匈奴投奔亲戚。
7.边境地带的奴婢们境遇愁苦,他们很希望逃亡到匈奴过自由人的生活。即便在目前守备森严的情形下,还是常有奴婢背主逃亡的例子,更别说撤掉守军以后了。
8.内地的盗贼活动猖獗,如果没有守军驻防,他们就会在中原受打击后逃到匈奴躲藏,一旦时机成熟,又会潜入内地作乱。
9.边防要塞长城等防御体系建立已有百余年之久,这些工程当初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才得以构筑,如果弃之不用,很快就会荒废。如果今后匈奴与汉朝之间关系恶化,刀兵相见,那时恐怕得重新构筑防御体系,这笔花销是惊人的。
10.如果接受呼韩邪的提议,匈奴的单于们定然认为自己为汉朝守边有功,会不断向汉朝请求赏赐。这种赏赐未必会比自己守备花费少,而一旦赏赐不到位令匈奴恼怒,后果不堪设想。
侯应的十条建议,条条触及国家安全隐患,真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刘奭觉得侯应的建议很有道理,又鉴于刚刚赐婚,不便直接拒绝,伤及对方的面子,于是派了车骑将军许嘉婉拒了他的请求。
呼韩邪当然表示遵从。他抱得美人归后,称王昭君为“宁胡阏氏”。所谓“宁胡”,就是使匈奴得到安宁之意。王昭君为呼韩邪生下一子,叫伊屠智牙师,被立为右日逐王。王昭君出塞,为匈奴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汉室礼仪,匈奴境内逐渐出现了一片升平景象。
公元前31年,在位28年的呼韩邪去世。呼韩邪子女甚多,临死前他考虑再三,最终立年纪最大的雕陶莫皋为继任单于,并“约令传国与弟”,保证其他儿子将来都可以做单于,避免再度出现5单于争位的悲剧。
呼韩邪死后,雕陶莫皋继位,号复株条若鞮单于。复株条若鞮根据父亲的遗命,任命大弟弟且糜胥为左贤王,且莫车为左谷蠡王,囊知牙斯为右贤王,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右致卢儿王醯谐屠奴侯送到汉朝做人质。
呼韩邪死后,王昭君曾请求归汉。汉成帝从大局出发,令她遵守匈奴的习俗。王昭君又嫁给了复株条若鞮,生下两个女儿。
复株条若鞮继位3年后,为了试探一下汉朝是否像对待他父亲一样对待他,派右皋林王伊邪莫演趁出使汉朝之机,假装向汉朝投降,以此试探汉成帝刘骜对他的态度。
公元前28年,伊邪莫演等人前往长安朝见。朝见仪式结束后,刘骜派人将伊邪莫演送至蒲反。这时,伊邪莫演对汉使说:“我打算投降汉朝,汉朝如果不接受我,我就自杀,绝不再回匈奴。”
汉使把伊邪莫演的话向朝廷做了汇报。刘骜召集公卿们商议此事。有些人主张按照以往惯例,接受伊邪莫演投降,但是,光禄大夫谷永、议郎杜钦认为:“汉朝建立以来,匈奴屡次为害边塞,所以朝廷才设置了金爵之赏以优待那些前来投降的匈奴人,目的是为了分化匈奴内部。现在匈奴单于对大汉屈节称臣,成为大汉的北藩,每年遣使朝贺,并无二心。朝廷既然安享单于的聘贡,就不能再接纳它的叛逃之臣。这件事关系到边境的安危,无论新单于是想继续与我大汉交好前来试探我们的态度,还是想设反间计、借此寻衅生事,都要慎重对待。不如不接受投降,以此向匈奴新单于昭示,朝廷是认可他的,希望他永远对汉朝保持友善政策。”
刘骜采纳了两人的意见,派中郎将王舜前去勘问伊邪莫演投降一事。伊邪莫演见状只好推说自己之前病了,胡言乱语,愿意回去接受单于的惩罚。
这次试探后,复株条若鞮放心地臣服于汉朝,并亲自前往长安朝见汉帝。双方关系融洽,边境安宁。
复株条若鞮死后,且糜胥继位,即搜谐单于,搜谐死后继位的是且莫车,即车牙单于,车牙死后,传位给弟弟囊知牙斯,是为乌珠留单于。
呼韩邪临死前立下的兄终弟及的继位秩序,使匈奴保持了平稳良好的发展势头。不过,呼韩邪单于的儿子们虽然小心翼翼地侍奉着汉朝,尽力维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和谐的气氛仍不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