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匈奴再次点燃复兴梦想
王莽的新朝崩溃了,统治长安的新贵刘玄以汉朝正统自居,正努力恢复汉朝的统治。可惜的是,刘玄并不是一代雄主,撑不起汉朝的一面天。中原地区的战乱并未结束,各派势力加入了新一轮的逐鹿,谁都想成为中原大地的最终主宰者。这是复兴匈奴的天赐良机。匈奴贵族内,和亲休战派已经失势,传统的游牧征战势力迅猛抬头,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公元24年,更始帝刘玄派人前往漠北单于庭,把匈奴一直强烈要求恢复的黄金“匈奴单于玺”按原样铸好,授予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并将云和须卜当的亲属及随从贵人等一起送还匈奴。刘玄满以为匈奴被王莽欺压会思汉,却不知道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只认钱,何况此刻汉朝柔弱匈奴强大,刘玄的黄金印玺对匈奴已经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呼都而尸道皋若鞮不仅不臣服汉朝,还扯出消灭王莽他有功,汉朝应该臣服他,令本以为单于会乖乖称臣的汉朝使臣们大吃一惊。他们据理力争,但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始终坚持己见,双方谈判半年,毫无进展,使者们无奈,只好灰溜溜地回长安。可是,还没有等他们回到长安,刘玄就失败了。
赤眉军拥立刘盆子为帝,攻入了长安。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刘盆子在长安没有待多久,又一位汉室后裔刘秀率军打败了刘盆子,一统天下,成为真正恢复汉朝的一代雄主。由于他建立的汉朝定都于洛阳,于是又称东汉。刘秀就是东汉光武帝。
呼都而尸道皋若鞮时刻关注着中原局势的变化,刘玄和刘盆子相继被推翻,刘秀当上东汉的皇帝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趁他国内初定、根基未稳,指挥匈奴军队从三个方面向东汉发起了进攻。
匈奴首攻的方向是西域。在这一区域,匈奴是有基础的。当初王莽逼迫西域各国国王改王为侯,激起了他们的普遍怨恨和反感。早在公元13年,在匈奴策动下,靠近匈奴的焉耆王率先起兵反叛,攻杀了西域都护但钦,继而又在姑墨、尉犁、危须等国的支持下,打败了继任都护李崇。西域从此断绝了与中原的联系。
后来,西域诸国自相残杀,匈奴便乘虚而入。“王者归来”的匈奴对西域各国横征暴敛,逼迫西域诸国在重归匈奴后把拖欠数十年未付的保护费加倍偿还。西域诸国过惯了到长安朝见请赏领钱的优裕生活,哪里受得了匈奴横征暴敛,于是,西域诸国中一些实力较强的国家萌生了反抗之心。
莎车国在西域实力较强。莎车国王延曾在西汉末年作为侍子生活在长安,一向亲近中原。公元18年延去世,王莽赠其谥号为“忠武王”。继位的康依旧坚持亲近中原的政策,联合诸国抵御匈奴。东汉初期,康派人通过河西关塞上书刘秀,表明他的亲汉政策。
这时,东汉立国不久,境内还有隗嚣、公孙述等几大割据势力,刘秀哪里有闲工夫去管西域的事?但是,既然人家找上门来了,也不能拒绝人家,总得给人家一点表示。公元29年,刘秀封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诏令西域55国皆属莎车管辖。虽然刘秀对莎车的册封仅仅属于精神鼓励,但莎车王还是很乐意。因为在此之前,西域都护由汉朝官吏担任,西域诸国隶属于汉朝,如今他则代表汉朝节制西域诸国,成为了一方老大。
公元33年,莎车王康死去,刘秀赠他谥号为“宣成王”,康的弟弟贤成为了新莎车王。贤即位之后,率军攻破了拘弥、西夜两国,杀死了两国的大王,立康的两个儿子为拘弥王和西夜王。
公元38年,贤与鄯善王安一起派使者到洛阳朝贡。自此,西域开始与东汉正式通好。这时,葱岭以东的西域诸国都属贤管辖。随着地盘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贤的想法也多了起来。公元41年,贤向刘秀“请都护”,即要求东汉正式册封他为西域主人。刘秀同意,但敦煌太守裴遵上书反对,刘秀便下诏收回都护印绶。但是,莎车使者不肯交还都护印,裴遵便强行夺走。此举令莎车王贤大恨不已:我父子三人为汉与匈奴奋战多年,难道就是为了得到几个谥号吗?愤恨不已的他失去了理智,立即采取报复性措施。贤既然决定与东汉决断,自然就要向匈奴抛出橄榄枝。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大喜,当即表态支持贤。于是,贤屡次率军攻打龟兹等国,弄得那些和莎车接壤的国家整日提心吊胆。
在匈奴和莎车的双重压迫下,公元45年冬,不堪压迫的车师前王、鄯善、焉耆等18国都遣子入侍洛阳,献上他们的珍宝,希望东汉在西域重置都护,保护他们的领土和人民不受侵犯。但刘秀认为,东汉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不久,国力疲惫,北边的匈奴也没有屈服,暂时无法出兵平息西域之乱,就很犹豫。
莎车王贤见刘秀对他无能为力,变得狂妄至极,打算兼并西域诸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域之王。西域诸国见东汉靠不住,为了自保,纷纷归顺匈奴。一时间“匈奴右臂”颇有断臂重生之势。西域诸国的赋税源源不断输入匈奴,让呼都而尸道皋若鞮的腰包迅速鼓了起来,呼都而尸道皋若鞮信心十足,憧憬着复兴匈奴的蓝图。
志得意满的呼都而尸道皋若鞮不仅成功地将西域诸国收入囊中,还通过威逼利诱,使乌桓和鲜卑再次成为匈奴的附属。
乌桓在西汉时就已经脱离了匈奴的控制。王莽篡汉后,曾试图利用乌桓与匈奴的宿怨驱使他们攻击匈奴。他所策划的带300天军粮,兵分12路出击匈奴,其中的一路就有乌桓和丁零人。王莽让乌桓人拖家带口全部到达代郡,由于水土不服,乌桓人非常害怕无休止地屯驻下去,多次请求回去。王莽不同意,很多乌桓人悄悄溜走,沿路还不忘抢掠一番,王莽一气之下,杀了很多乌桓人的家属。乌桓人一看家属纷纷被新朝士兵杀死,对王莽恨之入骨。这时,匈奴及时出手拉拢,乌桓人顺势投入了匈奴的怀抱。拉拢乌桓后,匈奴又顺势征服了势力日益壮大起来的鲜卑。
刘秀重建汉朝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经常驱使乌桓和鲜卑人南下抢掠。乌桓人久居塞边,部落距离汉朝边境非常近,加上仇恨中原人,在抢掠过程中非常卖力,手段狠毒,所到之处,不留活口,导致代郡以东很多地方变成了无人区。
西域来求救,刘秀可以装缩头乌龟,因为西域不是汉朝的核心利益区,但是,面对乌桓的侵扰,他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因为乌桓侵扰的地区是汉朝的边郡,直接关系到中原地区的安危。刘秀决定对乌桓的入侵做出反应。
公元37年,刘秀令王霸等人率领6000弛刑,即因为充军或服劳役而被赦免的囚徒,从代郡到平城修治全长300多里的飞狐道,以防止匈奴、乌桓侵扰。
公元45年,伏波将军马援请缨率领3000骑兵攻打乌桓,无奈消息被乌桓人提前得知,反被乌桓人用诱敌深入之计打得惨败而归。
匈奴不仅利用乌桓人重创东汉,还“以汉制汉”,派人拉拢汉朝安定郡三水县的卢芳、代县的张晔、渔阳郡的彭宠和五原郡的李兴等军阀割据势力,出钱出人帮助他们攻击汉军,蚕食东汉领土。
面对匈奴的侵扰,刘秀采取了先安内再攘外的策略,对匈奴的狂妄尽量忍让,而对卢芳、张晔等人则实行军事打击和分化瓦解相结合的政策。等逐步削平群雄统一天下后,刘秀也不急于与匈奴决战,而是整顿内政,稳定秩序,恢复生产。他心里很清楚,要想打赢对匈奴的战争,必须以强大的实力做后盾。
事实上,经过战乱之后,东汉面临的局面一片混乱,因而当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得意扬扬地从三个战略方向向刘秀压迫过来时,刘秀基本上是咬紧牙关,实行单纯的防御和忍让政策。
呼都而尸道皋若鞮频频向汉朝发难,刘秀一再退让,使得他的野心越来越大,甚至想恢复冒顿时代的辉煌,但是,他忽略了一个事实:这时匈奴的规模只有冒顿时代的一半,而匈奴的复兴不是因为匈奴势力已经崛起,而是因为匈奴的老对手汉朝陷入内乱,无力迎战匈奴的挑战。汉朝内部早已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形成了牢固的统一,匈奴的分化政策不会长期起作用。相反,匈奴历经两百多年发展,却没有形成共同的民族意识,反而在汉朝的影响下继续分化,匈奴国内南部和北部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差别越来越大。因此,呼都而尸道皋若鞮试图利用汉朝动乱重建之机复兴匈奴的宏愿,只能是昙花一现,随着汉朝实力的恢复,它必将走向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