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强国梦破灭

在与东汉争夺西域的同时,北匈奴与南匈奴、东汉、乌桓、鲜卑之间的战争也没有间断,更要命的是,北匈奴又发生了内讧。这一切,不仅直接导致了北匈奴争夺西域失败,而且逼着它不得不流亡异国他乡,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公元76年,北匈奴皋林温禺犊王率部重新回到涿邪山一带游牧。南单于知道后,立即派轻骑兵与汉朝边防军及乌桓兵联合出塞攻击。此战下来,北匈奴被斩100多人,三四千人投降。不过,南单于还来不及庆贺这场小小的胜利,就愁眉不展了:南匈奴遭遇了特大蝗灾。幸好刘炟及时下诏赈济南匈奴的灾民,才帮助南匈奴渡过了难关。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在南匈奴遭遇天灾时,北匈奴却人祸不断,内部离心离德,许多部落都打算南下投降东汉。公元73年,汉军大规模远征北匈奴,虽然北匈奴避过了汉军的锋芒,并在伺机反击中收获不菲。但是,这次战争却加速了北匈奴内部的分裂。

公元83年,北匈奴三木楼訾部落在大人稽留斯等人的率领下,前往五原塞投降了东汉。这次叛变的规模仅次于南单于比率部分裂匈奴,对北匈奴的打击相当大。北单于非常恐慌,于公元84年匆忙派人前往洛阳,再度请求东汉开通互市,友好相处。刘炟口头答应了开通互市,却趁机派人去拉拢北匈奴的贵族。结果,公元85年正月,北匈奴大人车利、涿兵等纷纷南逃入塞,归降了东汉。这些归降者先后竟然多达73批。

令北匈奴雪上加霜的是,刚继位的南单于宣派兵杀了北匈奴的温禺犊王,北匈奴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界。北匈奴的部众见南匈奴的人受到汉朝厚待,纷纷南下归附。就这样,又有数千北匈奴人归降了东汉。

公元87年,匈奴昔日的仆从部落鲜卑侵入北匈奴东部,大破北匈奴,北单于优留被杀。一时间,北单于庭大乱,屈兰、储卑、胡都须等58部人口20万、兵众8000人,纷纷前往云中、五原、朔方、北地等郡归降东汉。

人祸不止,天灾也来袭,蝗灾又一次袭击了北匈奴。人民饥饿不堪,而匈奴贵族又为该由谁继承单于之位而再度分裂。原来,北单于优留被斩杀后,贵人们曾在慌乱中立他的弟弟为北单于,不久,骨都侯又立优留的异母哥哥右贤王为北单于。北匈奴的部众看到国家再度陷入了兄弟争立的局面,纷纷四散而去。

公元88年,刘炟去世,南单于屯屠何上书临朝听政的窦太后,请求趁北匈奴连年天灾、内部大乱之际,出兵讨伐。

窦太后召集群臣讨论,耿秉认为机不可失,但绝大多数大臣认为,北匈奴没有入侵,何必要劳民伤财万里远征,更何况汉朝刚遇国家大丧,不宜出兵。更重要的是,此战有可能促成匈奴再度统一,统一的匈奴必将再次成为大汉的威胁。但是,窦太后最后接受了耿秉的意见,同意出兵。之所以同意出兵,窦太后一方面是想建立赫赫战功,让历史深深地记住她,二是因为她的哥哥窦宪因犯杀人罪被判刑,请求带兵出塞攻打匈奴,用军功赎罪。于是,窦太后封窦宪为车骑将军,令他率军出击北匈奴。

窦宪虽然是个罪犯,但确实是个将才,准确地说是北匈奴的克星。此前,汉军与匈奴军作战,汉军通常因为找不到匈奴军主力不得不空手而归。这次窦宪率领大军出塞之后,在稽落山遇上了北单于的主力军。他分别派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等与左谷蠡王师子率精兵1万余骑兵迎战,大败北单于军。北匈奴部众四处溃散,北单于率领残部逃跑了。

窦宪率军紧紧追赶,接连打败北匈奴诸部,一直追到了私渠比鞮海。这一仗,窦宪战绩辉煌,直追当年的卫青、霍去病。唯一的遗憾是,北单于在此战中逃走。窦宪不想重复当年卫青的遗憾,在班师回朝时,派遣军司马吴汜、梁讽等人率军继续寻找北单于的下落。

吴汜和梁讽在西海找到了失魂落魄的北单于。梁讽劝北单于效法呼韩邪,归附东汉,以保国安民。北单于听后转忧为喜,率领着残部与吴汜等人一起去洛阳。到达私渠海时,听说汉军已经入塞,北单于又犹豫起来。他派弟弟右温禺鞮王奉贡入侍,自己留在草原上徘徊观望。窦宪认为,北单于不亲自前来,缺乏诚意,就奏请送还了北单于的弟弟。北单于见东汉不接受他送去的弟弟,又派车偕储王等贵人到居延塞,请求朝见。

见北匈奴要归附东汉,南匈奴的统治者心慌了。南单于积极鼓动东汉,趁此机会消灭北匈奴。掌握东汉大权的窦太后竟然同意了南单于的提议。

公元90年春,窦宪派班固与梁讽前去迎接北单于归附。与此同时,南匈奴却在获得窦太后的同意后,派遣左谷蠡王师子等人率领8000骑兵,从鸡鹿塞出发,攻击北匈奴,中郎将耿谭也派从事率军支援南匈奴的军事行动。

两军趁着夜色包围了北单于的营地。北单于大惊,立即率精兵千余人仓促应战。在混战中,北单于受伤坠马。他忍着伤痛再次爬上战马,率领数十轻骑兵趁混乱突围而去。北匈奴的玉玺、北单于的阏氏及儿女都被俘。

这一仗北匈奴损失惨重,另一边南匈奴却收获颇丰,不但缴获无数财物,前来投靠的北匈奴部众也源源不断,一时“党众最盛”,人口将近24万,兵力也扩充到5万人。

出塞迎接北单于的班固直到私渠海也没有发现北单于的踪影。窦宪得到报告后,也改变了主意,认为北匈奴微弱,东汉已经没有再对它进行政治争取的必要,应趁势将它彻底消灭。窦宪在北征北匈奴过程中建立了旷世功勋,加上他妹妹窦太后临朝听政、执掌汉朝大权,他的意见具有相当的分量。

汉朝上下无人敢再坚持保留北匈奴,让南北匈奴继续对峙。北匈奴的灭顶之灾来临了。

窦宪很快弄清了北单于的准确位置。北单于此前连遭大败,势力已非常弱小,加上他根本没想到汉军会长途奔袭5000里,因此当汉军突然出现在他眼前时,他傻眼了,他身边的军队也傻眼了,还没有来得及迎战,就被汉军800精锐骑兵打得溃不成军。但是,北单于竟然又一次跑掉了。他率领数名亲信随从逃亡到了乌孙国。不过,北匈奴复兴的本钱输得精光,再也无法在漠北生存下去了。

北单于的军队被彻底摧毁后,匈奴残部各逃生路。他们主要朝四个方向流散:

其一,北单于自金微山一战彻底失败后,率领数人逃到乌孙,之后又有部分死党追随到乌孙。他们见在乌孙待不下去,又转徙到康居。这一部分人数量不明,但后来又逐渐兴旺起来。这些北匈奴人在公元4世纪中叶与俄罗斯顿河以东的阿兰人发生了战争,并在公元374年攻灭了阿兰国。后来,这些北匈奴人分三期向西攻入欧洲,在欧洲战场上掀起了战争风暴。

其二,北单于逃走后,他的弟弟右谷蠡王于除鞮自立为北单于。于除鞮率领右温禺犊王、骨都侯等8部2万余人盘踞在蒲类海,随即遣使请求归附东汉。窦宪似乎意识到彻底消灭北匈奴对东汉并没有什么好处,又一次改变了主意,奏请册封于除鞮为北单于。时任东汉皇帝的刘肇同意了。公元92年,汉朝派耿夔为使者,前往北匈奴,为于除鞮册封。但是,就在这时,功高震主的窦宪被刘肇处死了。于除鞮见东汉内部主张册封他为北单于的窦宪死了,非常害怕,便于公元93年擅自逃回了漠北。刘肇派遣长史王辅与任尚前去追赶。两人追到漠北,威逼利诱,终于让于除鞮答应回归东汉,不过,在回归途中,两人将于除鞮和他的部众全部杀光了。

其三,北匈奴败走后,漠北草原被新兴的鲜卑人逐步占据,部分匈奴人归顺了鲜卑,其部族名也不再称匈奴,直接改称鲜卑。鲜卑部落联盟由此而兴起,到公元3世纪时出现了最强大的三部:即鲜卑宇文部、鲜卑拓跋部和鲜卑慕容部。三部中,宇文部便是北匈奴宇文部落的后裔。后来,鲜卑宇文部随着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而融入了汉族之中。

另外还有少量北匈奴人继续留居漠北,自称匈奴人,但始终没复兴过,到公元5世纪时,这部分匈奴人被并入了崛起的柔然。

至于南匈奴,因为长期归附汉人,与汉人杂居,全民皆兵的社会制度被改为“胜兵”军制。所谓胜兵,就是身为常备军的职业军人。由于有专门的胜兵担负作战任务,其余丁壮人口以及老弱妇孺就可以安心从事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这样,南匈奴便由游牧文明过渡到农耕文明,加上汉朝对其控制和防范,决定了它不可能肩负起复兴匈奴的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北匈奴被摧毁也宣告了匈奴人雄踞大漠南北、与东汉对抗的强国梦想彻底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