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的悲剧

从曹魏时期开始,统治阶层就对匈奴人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南匈奴人叛乱。然而,曹魏灭亡后,代之而起的西晋在对少数民族的控制方面却十分懈怠,尤其是“八王之乱”爆发后,西晋王朝陷入内乱达16年之久,朝局陷入瘫痪,对胡人的控制彻底失控。

八王之乱时,晋朝的王爷们为了壮大力量,在彼此的角逐中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纷纷利诱胡人首领率领部众协助作战,就这样,塞外的胡人部落纷纷以雇佣军的形式进入中原。胡人各族的贵族们也意识到摆脱中原王朝控制的时机来临了。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匈奴首领刘渊首先抓住机会,自立为皇帝,开启了复兴匈奴之路。

刘渊曾作为质子在洛阳生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广结达官贵人和各地名士,颇受中原上层人士的赏识。基于良好的社会关系网,刘渊当上了五部大都督,完全控制了并州的匈奴人,成为事实上的“单于”。

“八王之乱”后,成都王司马颖坐镇邺城,招揽刘渊担任宁朗将军,率领五部匈奴为他效力。当时,留在并州的匈奴贵族野心勃勃,认为应该趁天下大乱自立,继而争夺天下,如果运气好,就可以入主中原,实现匈奴的伟大复兴。即使无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也可以趁天下混乱之际,摆脱中原王朝的控制,雄踞一方以图自保。

匈奴贵族们秘密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并派呼延攸到邺城秘密告诉刘渊。刘渊大喜,请求回并州,但司马颖没有答应。

公元304年,幽州刺史王浚率军攻打邺城。刘渊请求带兵出城迎战,司马颖担心邺城守不住,就封刘渊为北单于协助自己作战。刘渊趁机提出回并州招募匈奴人参军,结果一回到并州,就被并州的匈奴贵族立为大单于。司马颖抵不住王浚的攻势,率部从邺城撤回洛阳。

经过仔细权衡,刘渊正式决定和晋朝摊牌,他号称自己是汉朝皇帝的外甥,打着光复汉朝的旗号,举兵反叛晋朝。刘渊迁都到左国城,立妻子呼延氏为王后,刘宣为丞相,崔游为御史大夫,刘宏为太尉,建立汉国,自称汉王,改元元熙,一时间远近汉族和匈奴人都归附了他。并州刺史司马腾闻讯率兵镇压,但在甘陵一战中惨败而逃。刘渊挟胜利余威,一路攻下太原、上党、介休等地。公元308年,刘渊大军攻下平阳和河东,当年十月,他迁都平阳,正式称帝,改元永凤。

刘渊称帝后,一时风光无限,附近的汉、胡叛乱领袖纷纷前来投靠,其中就有能征善战的羯族首领石勒。石勒是个很了不起的猛人,在战场上几乎所向披靡。他投靠刘渊后,将西晋在北方的武装力量一扫而光。可惜的是,刘渊寿命不长,称帝不久就死了。

继位的刘和心胸狭窄,对刘渊给他其他几个兄弟兵权十分不满。他即位不久,就在刘锐和呼延攸的怂恿下,向兄弟们举起了屠刀。一场血战后,刘裕和刘隆被刘和杀死,而刘和又被刘聪杀死,怂恿兄弟相残的刘锐和呼延攸被斩首,刘聪登基当了皇帝,改元光兴。

刘聪虽然从小就接受了汉人的先进文化,但行事作风却仍如传统的匈奴人一样野蛮,他虽然能征善战,但却荒淫无道。公元311年6月,刘聪军队攻破洛阳,杀了太子司马诠,抓了晋怀帝司马炽,将他押往平阳。刘聪将司马炽封为会稽郡公,2年后用酒毒杀了他。

公元317年8月,他派刘曜率军围攻长安。司马邺率领城内军民奋勇坚守三个月后,粮草俱尽。司马邺不想连累无辜百姓,出城投降,被刘曜押至平阳。刘聪对司马邺进行了百般羞辱后才将其杀了。他的这些行径让手下的汉人非常寒心。

不仅如此,他一继位,便立即恢复了匈奴传统的继婚制,把父亲刘渊的妻妾全收归己有,日夜淫乐,常常几个月不上朝处理政事。这样的举动,连那些汉化了的匈奴人都觉得过分,至于汉人则将他视为禽兽。

刘聪不但一心一意地营建着宫殿和搜罗美女,重用亲信和近臣,还不遗余力地展现着残暴嗜杀的本性,杀死了与皇太弟刘乂走得很近的那些大臣,并将刘乂以及属下管理的氐族、羌族酋长十余人全部杀死。如此一来,归附匈奴汉国的氐族、羌族人只好造反了。

看到刘聪倒行逆施,羯族首领石勒趁机拥兵自重。公元312年,石勒占领襄国,开始处于半独立状态。公元316年,石勒派2万骑兵驻扎在并州,并公开召集汉族流民入伍。汉族、氐族、羌族、羯族人不满刘聪的统治,纷纷离他而去,就是作为政权基础的匈奴人,也有3万余骑逃到江南,投奔了东晋。

公元318年,刘聪一病不起,太子刘粲继位。

刘粲比刘聪更荒淫无耻,也更冷酷残暴。登基之后,他子承父业,将刘聪的妻妾全部收归己有,终日与5位不到20岁的皇太后淫乐,不问国家大事。这样一来,匈奴汉政权统治下的老百姓彻底失去了信心。

不久,靳准起兵杀死了刘粲,自称汉天王,把刘姓皇族全部诛杀,并将刘渊、刘聪开棺鞭尸。这一残暴行为,也引来匈奴汉国官员的极其憎恨。

拥兵自保的刘曜和石勒都认为机会来临了,打着为汉皇报仇的旗号,率军开进平阳。刘曜率军到达赤壁(今山西河津市西北的赤石川)时,遇到了从平阳出逃的太保呼延晏与太傅朱纪,他们劝刘曜称帝以号令天下。刘曜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即帝位,改元光初,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石勒大举进兵,一路上羌族、羯族部落纷纷归降。刘耀得知石勒先赶到了平阳,就停留在蒲坂,想让石勒与靳准厮杀,坐收渔利。

平阳城的靳准抵挡不住石勒的攻势,眼看平阳不保,为了活命,靳准的兄弟们将靳准杀了,推举靳明为盟主,派人将传国玺送给刘曜,请求刘曜保护。

石勒得到消息后大怒,加紧攻城。刘曜派刘畅率军前去救助,靳明等人率领15000多人突围,投降了刘曜,可刘曜却将靳明及靳氏男女一概诛杀。

石勒进城后,也将尚未来得及逃亡的靳姓人一并处决,将平阳城全部摧毁。石勒非常仇恨刘曜,准备自起炉灶。不久,石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自称赵王,建立赵政权,史称后赵。

石、刘双方在扫清自己的后方、巩固政权之后,为了争夺对天下的控制权,展开了较量。

公元328年,石勒亲率大军,出击围困洛阳的刘曜。刘曜得知石勒率军前来,心里先是一惊,继而决定率军10万大军在洛水以西布阵,与石勒展开决战。

在后赵大军的三面夹击下,刘曜大军很快溃败,刘曜被俘虏。

这一战,前赵军被杀5万余人。刘曜被押到石勒面前,石勒也没有为难他,命他给儿子刘熙写信,勒令刘熙投降。刘曜充分展示了匈奴人的血性和狼性,他挥笔写了一封信,信中命令刘熙,保住社稷要紧,不要管他的死活。石勒一怒之下,杀了刘曜。

听说刘曜战败被杀,关中顿时大乱,刘熙也慌了手脚。公元329年2月,刘熙率领文武百官逃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市),留守长安的前赵将军蒋英见皇帝都不积极抗战,就率领10万大军投降了后赵。公元329年9月,石虎率领后赵大军攻克了上邽,前赵正式宣告灭亡,前赵王室3000多人被石勒全部杀死,以刘渊为代表的匈奴人企图趁中原内乱之机复兴匈奴的梦想至此破灭。但匈奴人并未就此消沉,半个世纪后,一个叫赫连勃勃的匈奴人重新举起了复兴匈奴的大旗。

赫连勃勃本名刘勃勃,是南匈奴人的后裔,其祖父叫刘虎。刘虎的祖父是南匈奴末代单于呼厨泉的右贤王去卑。当呼知泉被曹操强留在邺城时,去卑被派遣回国代替单于监管南匈奴。南北朝时期,刘勃勃的父亲刘卫辰归附前秦王朝,被封为西单于。

公元391年,刘卫辰率部攻击北魏王朝时遭到痛击,整个部落四处逃散。刘勃勃逃走后,投奔后秦姚兴属下的高平公麾下,被任命为安北将军。公元407年,后秦与北魏结好。刘勃勃背叛后秦,一举袭杀了高平公,兼并了高平公的军队和地盘,随后率军攻击后秦国主姚兴,不断取得胜利。

公元413年,刘勃勃修筑统万城,建国大夏,改刘姓为赫连。赫连即天的意思,看来,他已经不认为作为汉朝皇帝的外孙有什么光荣的,他要率领匈奴人争衡天下,重建冒顿时期的辉煌。

做了皇帝的赫连勃勃立即恢复了匈奴人嗜杀的狼性,他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杀人,而且杀人不分胡汉,只要他心情不好,就要大肆杀人,不仅自己杀,还鼓励别人杀。公元424年,太子赫连璝先率军杀了对他太子之位造成威胁的赫连伦,之后又被赫连昌所杀。赫连勃勃目睹儿子们的相互杀戮,居然非常高兴地任命赫连昌为太子——不为别的,只因为他善于杀戮,因而能在血腥的夺储之战中胜出。一年后,赫连勃勃死了,赫连昌继位。

赫连勃勃嗜杀,儿子们自相残杀,耗损了大夏帝国的元气,北魏一直看在眼里,只待时机来临,就给这个残暴的帝国致命一击。公元426年,北魏大举发兵攻打夏国,很快打到统万城下。公元427年,北魏皇帝拓跋焘用计诱惑赫连昌出城决战,自己却不幸跌落马下,赫连昌趁机突围跑到上邽。公元428年,拓跋焘率军攻击上邽,赫连昌抵挡不住,在败退时从马上掉下来被俘。

赫连昌成为北魏的阶下囚后,拓跋焘对他还是不错的,封他为秦王。但赫连昌并不甘心做秦王,还继续做着复兴匈奴的美梦。公元434年,他率部叛逃。拓跋焘大怒,派军追击,一番恶战之后,赫连昌被追兵杀死。至此,这一支匈奴后裔复兴匈奴的梦想也破灭了。

除了这两支南匈奴的直接后裔,匈奴别部、勉强称得上匈奴后裔的沮渠蒙逊也同样做着复兴匈奴的美梦。趁着中原大乱之机,他在张掖建立了北凉国。这时,鲜卑拓跋部已经进入中原,并在中原各族混战中取得了优势地位。他们建立的北魏政权志在统一天下,必然要全力剪灭群雄。作为匈奴人的沮渠蒙逊没有脱离匈奴统治者的残暴习气,生活非常荒淫,臣民苦不堪言。他死后,儿子沮渠牧犍继位,国势一如既往,没有任何起色,北魏趁机对其发兵攻打。公元439年,拓跋焘率军攻打北凉,沮渠牧犍投降,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宣告结束,北魏统一了北方。

阅读 ‧ 电子书库

五胡乱华时期的各国版图

这时,匈奴人与在中原的汉人一样,都成为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的臣民。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东魏被鲜卑化的汉人政权北齐取代,而西魏则为昔日北匈奴灭亡后归顺鲜卑的匈奴后裔宇文氏的北周所取代。只是宇文氏投靠鲜卑多年,已经完全融入鲜卑族中,不再自称匈奴,而是以正宗的鲜卑人自居。后来,北周被汉人杨坚篡位,建立隋朝。隋朝不久统一了大江南北,进入中原的胡人和汉人进一步融合。到唐朝初年,进入中原的鲜卑族已完全融入汉族之中,更不用说那些在混战中早已被征服的匈奴、羯、氐、羌等胡人了。至此,匈奴作为一个民族在中华大地已不复存在。

不过,几乎就在同时,北匈奴西迁的那部分残余力量却在西方谱写着自己复兴匈奴的历史——他们曾经辉煌过,并一度震惊了世界,虽然在短暂的复兴之后仍然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