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拉的“上帝之鞭”

阿提拉统一西迁欧洲的北匈奴人后,北匈奴帝国在欧洲空前强大起来。阿提拉不仅好战,而且是善战的军事天才。

阿提拉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君主,他曾傲慢地对罗马人说:“在罗马的广大疆土中,任何安全或难以攻克的堡垒和城市都不存在。假如我们喜欢的话,我们都可以将它从地面上抹平。”罗马曾经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超级大国,曾经所向披靡,让所有的对手俯首称臣。但是,阿提拉却用北匈奴人的武力让罗马在他面前伏伏帖帖,让欧洲人为之胆战心惊,成为他们刻骨铭心的“上帝之鞭”。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东罗马在阿提拉的频繁入侵和敲诈勒索下,声誉扫地、财政破产。阿提拉见从东罗马那里捞不到什么大油水,就将战争的目标转向了波斯。但是,这时波斯正处于强盛时期,北匈奴人与波斯人一番恶战后,无法取胜,不得不退兵而去。

但阿提拉从来不愿做赔本买卖,决定在东罗马身上弥补与波斯作战的损失。他先是率军一举攻克多瑙河附近的君士坦提亚堡,赶走或杀死在君士坦提亚堡做生意的东罗马商人,后又连续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入侵,赢得了三次大会战,占领了东罗马的70座城市。北匈奴骑兵一直深入到达尼尔海峡和温泉关,威胁了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为了自保,狄奥多西二世动员君士坦丁堡所有劳力在60天内修好了首都的城墙。但是,无论城墙多么高大,君士坦丁堡的军民面对气势汹汹的北匈奴人却提不起丝毫斗志,投降论调到处蔓延。虽然狄奥多西二世信誓旦旦地表示头可断,血可流,誓与北匈奴对抗到底,但君士坦丁堡的军民龟缩在城里不愿出战,眼睁睁地看城外的军队被北匈奴一扫而光。

幸好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非常坚固,北匈奴人不善于攻坚作战,阿提拉围攻了君士坦丁堡很长时间,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城墙的办法。

但这样僵持下去对谁也不利。公元448年,双方重新签订了和约,阿提拉要求东罗马割让从多瑙河南岸到色雷斯的大片国土给北匈奴,无条件释放北匈奴俘虏和所有为东罗马而战的北匈奴人,高价赎回被俘的罗马人,并支付大笔赔偿金,才终于结束了战争。

和约签订后,不仅那些帮助东罗马的蛮族部落憎恨狄奥多西二世背叛和出卖了他们,东罗马被割让地区的无数臣民家破人亡,幸存的也不得不背井离乡。

为了避免再次遭到入侵,狄奥多西二世不久又派出使团前往北匈奴帝国与阿提拉谈判。

东罗马使者与阿提拉谈了几天,阿提拉才表示了他的大度和慷慨:一些罗马俘虏被允许以较低的价格赎身。但是,就在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改变了阿提拉的态度:有人要刺杀阿提拉!阿提拉震怒了,决定严惩东罗马。

原来,使团成员艾德孔受当权宦官克莱萨菲亚斯的唆使,准备去刺杀阿提拉。艾德孔临时反悔,将此事向阿提拉和盘托出。当维基斯阿斯父子奉命将克莱萨菲亚斯许诺的黄金交给艾德孔时,被逮个正着,维基斯阿斯在逼迫下只得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阿提拉派使者带着黄金赴君士坦丁堡,找东罗马皇帝讨说法。

北匈奴使者闯进东罗马的皇宫,厉声呵斥狄奥多西二世,同时向他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不立刻交出克莱萨菲亚斯,就毁灭他的帝国,当然也包括他本人在内。

狄奥多西二世惊呆了,但还是立即做出了反应。不是一刀宰了惹是生非的克莱萨菲亚斯,而是派出一个最高级别的求饶使团,带着能凑出的全部礼物去哀求阿提拉的饶恕。

阿提拉龙颜大悦,如沐春风,决定赦免狄奥多西二世、维基斯阿斯,甚至连罪魁祸首克莱萨菲亚斯也一并赦免了,并再一次展示了他的大度和慷慨:保证遵守和平条约,释放大量俘虏,还放弃了多瑙河南岸的大片领土——反正这里的人民和村庄城镇都已经被他抢光、烧光、杀光,这块地给他也没有什么用,不如还给东罗马人,让他们建设好了家园再去抢。

东罗马和北匈奴之间的矛盾就这样暂时解决了。

公元450年,狄奧多西二世去世,他的姐姐巴尔吉莉阿继位。作为罗马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巴尔吉莉阿选定了元老院议员马尔西安做丈夫,共同统治已经破败到极点的东罗马。

马尔西安制定的第一项国策就是,改变以前忍辱偷生的国策,反对继续向阿提拉奉献大笔财物求和。他认为,应该把从国民那里搜刮来的钱财用来整顿军队。

而阿提拉认为东罗马已被他洗劫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与其继续与它较劲儿,逼它来个鱼死网破,还不如暂时饶了它,等它把自己养肥了再宰。于是阿提拉大方地对马尔西安派来的使者表示:东罗马不用再向北匈奴交保护费了。

北匈奴人暂时放过东罗马后,开始寻找下一个抢劫目标。阿提拉环顾四周,很快锁定了西罗马。

早在卢阿统治匈奴的时代,西罗马就曾派遣埃提乌斯到北匈奴做人质。埃提乌斯是个很机灵的人,他与卢阿相处很好,同时与布雷达和阿提拉也成了朋友。后来,埃提乌斯试图插手西罗马的帝位之争,说服卢阿发兵6万支持他看中的人选约翰。虽然最后约翰还是败北,但埃提乌斯却以北匈奴人为后盾,迫使摄政王普拉西任命他为高卢的军事长官。埃提乌斯没忘记给北匈奴人好处。他与卢阿、布雷达、阿提拉都保持着非常友好的私人关系,而北匈奴人也很少骚扰西罗马。

到了公元450年,已成为西罗马最高军事长官的埃提乌斯日子很不好过: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昏聩无能,一切听从太后普拉西狄娅的指示,而太后又同埃提乌斯彼此看不顺眼,总是互相拆台。就在这时,阿提拉收到了霍诺利娅公主寄来的一枚戒指。

霍诺利娅公主是罗马家喻户晓的人物,她16岁时就因与宫廷侍从淫乱怀孕而被普拉西狄娅送到君士坦丁堡软禁了10年之久。她听说北匈奴帝国的阿提拉天下无敌,便想方设法给他送去一枚戒指,表示愿意嫁给他。阿提拉对霍诺利娅公主没什么兴趣,但觉得这是一个进攻西罗马的好机会。于是阿提拉向瓦伦丁尼安三世正式提亲,并且特别表示,嫁妆不一定要特别丰厚,只要西罗马一半的土地和人民就足够了。

瓦伦丁尼安三世很快就回复了阿提拉,表示此项“提婚不合法”,并且在普拉西狄娅的授意下,赶紧将招惹是非的霍诺利娅公主流放外地。阿提拉对求婚被拒的结果表示很满意。

公元451年,阿提拉凑齐了一支号称50万人的大军,向西罗马进发,他还公然宣布,此次出征是为了帮助西罗马讨伐西哥特人。这支军队充斥着阿兰人、撒克逊人、东哥特人、勃艮第人和赫鲁利人等蛮族壮丁。他们在北匈奴人的调教下,一个个如狼似虎。西罗马意识到战争不可避免,也在忙着准备迎战。西罗马统帅埃提乌斯招揽了大批凯尔特人、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进入军队,同时他还派元老院议员阿维都斯去说服自己的老冤家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跟他一起对付阿提拉。

阅读 ‧ 电子书库

阿提拉帝国版图

阿维都斯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先大肆渲染了一番西哥特人与北匈奴人的宿怨,随后又打着基督教的幌子,鼓吹信仰基督教的西哥特人应该保护同为基督教徒的西罗马人免受非信徒的北匈奴人伤害,终于成功说动了狄奥多里克。

就这样,西哥特人与西罗马人结成了战略同盟,他们很快凑起了一支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里有法兰克人、莱提人、阿摩里卡人、布雷翁人、撒克逊人、勃艮第人、萨尔马提亚人、阿兰人和里普阿里人等,是名副其实的多国部队。西罗马联军抢在阿提拉之前赶到了奧尔良,以阻止北匈奴军队继续前进。跨越2000公里而来的阿提拉大军虽然攻陷了重镇梅斯,面对奥尔良却久攻不克。

阿提拉对埃提乌斯颇为忌惮,他经过慎重考虑,下令大军回渡塞纳河,在适合骑兵作战的沙隆平原等待西罗马的联军。见北匈奴军队退却,埃提乌斯和狄奥多里克率军穷追不舍,联军的前锋不停地对阿提拉的后卫部队进行了冲击,很快,双方在沙隆平原进行了一场影响欧洲命运的大决战。

战前,西哥特王子托里斯蒙德抢先占领了战场制高点——中央高地。试图夺回中央高地的北匈奴人仰攻失利后,阿提拉便下令巫师占卜未来,占卜结果显示他的主要敌手将会死亡,而北匈奴人会战败。

但是,阿提拉不会被这不祥的预言吓退。为了鼓舞士气,阿提拉向全军训话说:“我要亲自投出第一支标枪,哪个可怜虫要是不肯照我的样子做,便必死无疑!”

在阿提拉的鼓舞下,北匈奴军队以及仆从国的军队士气大振,立即摆开阵势与西罗马的联军决战。阿提拉率领北匈奴军队居中,仆从国的军队则排列在两翼,其中,右翼由格皮达人的国王阿尔达里克统领,左翼由统治着东哥特人的英勇三兄弟压阵,以便对付西哥特人。

西罗马联军在布阵时显得很不自信:曾与阿提拉勾结密谋反水的阿兰王桑基邦被置在正中,便于其他军队监督,埃提乌斯居左,狄奥多里克居右,托里斯蒙德仍在中央高地。

公元451年6月20日,这场中世纪的“世界大战”打响了。

经过一番弓箭、标枪和投石器的互相猛射后,阿提拉率先率领中路军对西罗马联军的中路军发起了猛烈攻击,没过多久,西罗马联军的中路军就被北匈奴人冲破。随后,阿提拉开始集中火力攻击西哥特的军队,指挥战斗的狄奥多里克冷不防被东哥特贵族安德基斯投出的标枪刺死。匈奴人认为,这正好印证了占卜的结果。高地上的托里斯蒙德看到父亲战死,立即率部冲下来复仇,东哥特人很快陷入混乱。

这时,阿提拉所率领的中路军由于推进太快,与左右两翼分离,形成孤军深入之势。西罗马联军趁机将阿提拉率领的北匈奴军团团包围,形势发生了逆转。阿提拉见脱身不得,就趁着夜幕降临,用战车围成了圆圈防守。

战斗持续到第二天清晨,双方死伤都很惨重。托里斯蒙德与埃提乌斯会师后,找到了父亲的遗体,他们立即在战场上举行了葬礼。

葬礼结束后,西哥特将士们推举托里斯蒙德为新的西哥特王。在战火中继位的托里斯蒙德发出了第一道命令:干掉阿提拉!

狂热的西哥特人像海啸一般杀向阿提拉的营地,但他们的进攻却一次次被北匈奴人从营地里射出的暴风雨般的飞箭所击退。

西罗马联军不得不坐下来开会商讨对策。最终,大家决定,围困阿提拉:要么饿死他,要么逼迫他接受屈辱的投降条件。

见西哥特人下定决心要除掉被围困的阿提拉,埃提乌斯却打起了小算盘:阿提拉一死,西哥特人定然会成为新的霸主,从而严重威胁西罗马的生存。为了牵制西哥特人、保全西罗马,埃提乌斯“关切”地对托里斯蒙德说:“不知道你那些留在后方的兄弟们知道你父亲死了会有什么想法?”

托里斯蒙德果然中计,他将杀死阿提拉的事放到一边,当即率领军队掉头就走了。

被围困的阿提拉看占尽优势的敌军忽然四散而去,起初还怀疑是对手使的诱敌之计,他在营地里困守数天后,才下令撤退。

阿提拉率军退回莱茵河流域休整了一段时间,又开始策划下一场战争。这一次,他避开了高卢,把进攻的目标指向了意大利。

公元452年,阿提拉率军从巴尔干翻越了阿尔卑斯山,攻打埃提乌斯。埃提乌斯没想到阿提拉这么快就卷土重来,而且他刚跟西哥特人翻脸,失去了后援,很快便被打得惨败。

北匈奴军队在意大利长驱直入,直至抵达亚得里亚海滨的重镇阿基利亚时,才遭到了坚决而顽强的抵抗。阿基利亚城凭借坚固的城池和顽强的意志,坚守了三个月,才告失陷。随后,阿提拉麾军攻下了阿尔提纽、孔格迪亚和巴度等沿海城市,继而又连克了维星萨、凡罗纳、巴甲姆等内地城市。北匈奴军队所到之处,烧杀掳掠,走后留下一片废墟。米兰人和巴维亚人见势不妙,在答应交出全部财物、换得北匈奴人饶恕全城百姓性命的许诺后,主动向北匈奴人投降。

阿提拉率军继续南下,目标直指罗马城。埃提乌斯束手无策——罗马这座“永恒之城”眼看就要彻底完蛋。在这关键时刻,罗马大主教利奥一世挺身而出,愿意为全城百姓去忽悠阿提拉撤军。

阿提拉在波河接见了求和使团。利奥一世苦口婆心地劝说阿提拉放过罗马,并以公元410年西哥特王亚拉里克一世入侵罗马城后不久就暴毙为例,表示罗马有神灵庇护。

阿提拉虽然对此不以为然,但此时北匈奴军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而且阿提拉得到消息:东罗马援军即将到来,更何况意大利到处都在闹灾荒,瘟疫四处流行,北匈奴军中也出现了感染。阿提拉审时度势,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北匈奴军队再强行攻打罗马城,先不说胜负确实难料,即使取得了最终胜利,北匈奴方面也必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于是阿提拉借坡下驴,勒令西罗马交出大量财物后,率军撤离。当然,在撤离前,他还不忘告诉西罗马人:西罗马如果不交出他的“未婚妻”霍诺利娅公主,他还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