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最后的归宿

阿提拉的北匈奴对于东西罗马来说,是一道魔咒,是欧洲人心目中的“上帝之鞭”。阿提拉从来不缺女人,也不在乎女人,他为了给发动战争找一个理由,可以口口声声将跟他毫无关系的霍诺利娅公主称为“未婚妻”。可即便如此,为了博得他的好感、得到他的保护,日耳曼、东哥特等民族的封建主还是想方设法地巴结他,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公元453年,阿提拉娶了一位名叫伊笛可的年轻漂亮的日耳曼姑娘。阿提拉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迎娶仪式,然而,这场婚礼却把阿提拉的生命推向了尽头。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新婚之夜,阿提拉喝得烂醉如泥。直到第二天下午,侍者见到新房久无动静,心生疑惑,便破门而入,才发现阿提拉已倒在血泊里,他的新婚妻子正在一旁哭泣。这个自诩“上帝之鞭”的匈奴人,蒙受上帝的召见,升天了。

关于阿提拉是怎么死的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死于新娘谋杀,有人说是死于醉酒,有人说是上帝见他作恶太多而取他的性命,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从不相信什么上帝。

总之,阿提拉死了,在欧洲的北匈奴失去了灵魂,再也没有一位英雄能像他那样威慑万里、征服四方。阿提拉的北匈奴帝国本来只是一个凭借领袖威望将各部落绑在一起的军事联盟,这些部落并不只有北匈奴人,相反,非北匈奴人占了大多数。他们没有共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是出于他们对英雄领袖的崇拜。如今,这位可以和当年的冒顿单于媲美的北匈奴英雄死了,北匈奴失去了主心骨。他生前的威望太高,死后没有一个人能代替他打理好北匈奴的军政事务,尤其是阿提拉那些由来自不同种族的妻子所生的儿子们,彼此不服,很快便引发了争权夺位的内讧。强大的北匈奴在内讧中被掏空了精气神,不得不走向衰落。

公元455年,阿提拉的亲信、格皮达王阿尔达里克带头造反,他联合格皮达人、东哥特人、斯威弗人、赫鲁利人和阿里人在诺都河畔一起进攻北匈奴。阿提拉的大儿子埃拉克与3万北匈奴军队被杀,阿提拉的王廷成为阿尔达里克的战利品,其余各蛮族部落也纷纷起来瓜分阿提拉的遗产。北匈奴帝国没有被强大的罗马打败,但却在阿提拉死后,被它昔日的盟友们瓜分。

遭此浩劫的北匈奴,不再是令欧洲人胆寒的对手,大家都想往它身上插上一刀。这是阿提拉生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此前被阿提拉蹂躏的东西罗马听到这个消息,也慌忙地感谢上帝。

阿提拉的另一个儿子邓吉西齐带着一支残存的北匈奴骑兵,四处流窜,企图恢复阿提拉的宏伟基业,但是,历史不再给他这样的机会。随着昔日那些蛮族奴仆们的日益崛起,邓吉西齐的地盘变得越来越小。

为了重建北匈奴帝国,邓吉西齐率领军队进攻东哥特,却遭到了失败。公元468年,邓吉西齐又率领北匈奴军渡过多瑙河,进攻东罗马。但是,这时的东罗马已经不是那个可以随意任人欺凌的受气包了。东罗马人同仇敌忾,点燃了复仇的火焰,大败北匈奴人。邓吉西齐命丧疆场,他的头被悬挂在君士坦丁堡的竞技场上。

阿提拉生前最宠爱小儿子伊尔那克,他相信小儿子能成为和他一样的英雄。但是,在阿提拉死后,伊尔那克率领部众逃到了多瑙河以南的多布鲁甲苟延残喘,一点儿也没有逆境奋发、重振雄风的气象。没过多久,这支北匈奴残军就被当地的蛮族给消灭了。

还有两位阿提拉的儿子艾尼祖和乌星托占据了东罗马的达西亚和利彭西斯。

公元6世纪初,定居在塞尔维亚的北匈奴人曾支持意大利王东哥特人迪奥德里克与东罗马作战,并且在东哥特人的协助下打败了东罗马。

残留在黑海北岸的一些北匈奴部落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在亚速海西北过着游牧生活的库特利格尔匈奴人,一部分是在顿河河口放牧的乌特格尔匈奴人。两支部落在东罗马的挑拨离间下成为了敌人,互相征战仇杀。库特利格尔匈奴人在其首领扎伯干的率领下曾报复性地攻击到了东罗马的多瑙河,突然出现在君士坦丁堡城下。但是,他没能打破坚城,不得不率部返回顿河草原,继续与乌特格尔匈奴的首领桑第克自相残杀,直到他们一同被来自亚洲的阿瓦尔部落所征服。

从此,欧洲再也没有出现过关于匈奴人的记载。直到公元884年,另一支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来到匈牙利,他们的后代就是今天的匈牙利人。马扎尔的历史学家把阿提拉视为马扎尔人的祖先,虽然按照他们的传说,阿提拉只有四代继承人,每一代继承人都在100岁时才生下一个继承人,直到马扎尔人的祖先阿尔帕德出现为止。

阅读 ‧ 电子书库

阿尔帕德王朝族系图

但是,匈牙利人究竟是不是北匈奴人的后代,还存在着争议。不过,时至今日,匈牙利人仍然喜欢用阿提拉作为名字,这对西迁的北匈奴人的灵魂多少是一种安慰。这标志着北匈奴人曾经在欧洲存在过,辉煌过——他们把在蒙古高原上谱写的征战神话延续到了欧洲,成为欧洲人刻骨铭心的“上帝之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