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抛弃故国的皇太子——耶律倍投靠后唐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画像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作为长子,从父亲的地位逐渐提高开始,耶律倍就完全被当成接班人培养着、呵护着、宠爱着。在所有人的眼里,甚至在他自己的眼里,有朝一日阿保机驾鹤西去,他必然就是继承人的不二人选。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有个强大的老爸,也有一个强大的老妈,而且这个老妈还不喜欢他,所以他就悲剧地被命运玩弄了。
看着老妈不断诛杀支持自己的大臣和显贵,耶律倍对于皇位的最后一点希望也渐渐变成了肥皂泡泡,慢慢幻灭了。但是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决定安安心心当个东丹王,辅佐弟弟将契丹发扬光大。
然而,他的弟弟耶律德光却没调整好心态。耶律德光知道自己的能力跟哥哥伯仲之间,从没有分出个高低胜负来。
小时候,有一次老爸阿保机为了考验他们,让他们三兄弟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分头外出捡柴,结果除了怕冷嫌累、只随便捡了几根柴敷衍了事的李胡,他和哥哥耶律倍也是平分秋色:他出门后看到柴就捡回家,虽然杂乱,但速度快且数量多;而哥哥耶律倍捡的柴都是干燥且长短相近的,而且捆得整整齐齐地带回家。所以,兄弟二人都得到了老爸的夸奖,说他们都是能担大事之人。
从小到大,两个人一路比较,却都是这样势均力敌。他擅长打仗,随着老爸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年纪轻轻就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而哥哥耶律倍也不含糊,虽然武略稍逊,但博览群书,待人宽厚、仁爱,广得民心,深得老爸喜爱,而且似乎比他更得民心,所以他就更加不得不防了。
特别是如今自己又是凭借老妈这个大靠山才继承皇位的,尽管大部分反对他的大臣都被老妈送去给老爸阿保机陪葬了,但哥哥耶律倍始终是他的心头大患。
可是要怎么处置耶律倍呢?这的确是个问题。
耶律德光念在手足之情的份上,并没打算斩草除根,只是想找个方法处置他,让他安安稳稳地在自己手下干活,有力出力,有智出智,然后为自己和契丹帝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他当然也会风风光光地把哥哥给安葬了,说不准一高兴还会追封几个封号。
可是,该让他担任什么职务呢?耶律德光思前想后,觉得还是放他回东丹国比较合适。
东丹国就是原来的渤海国,阿保机拿下渤海国以后,将其改名为东丹,并封耶律倍为东丹王,穿天子冠服,设置百官,国王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说,东丹国就是契丹帝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虽然名义上归契丹所有,实际上是个“国中之国”。
所以,耶律德光又纠结了,东丹国在处理国内事务、外交事宜等各方面,都可以绕过他这个皇帝,俨然一个独立小国,而且那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都比契丹本土好很多,放耶律倍回去,岂不是等于放虎归山,等着他慢慢养精蓄锐、韬光养晦,然后反过来扑杀契丹本土?到时候别说一个老妈,估计搬出十个老妈都不管用了!
耶律德光又一想,其实哥哥耶律倍是个十分容易满足的人,如今天下太平,让他回物阜民丰的东丹国,估计他会十分心满意足,从此写诗、画画、弹琴、唱歌,过起与世无争的神仙生活。
不过,耶律德光十分清楚,这也只是假设,耶律倍这个“独立皇帝”存在一天,他就等于在枕边放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受到威胁。那该怎么办呢?
耶律德光为这事纠结了很久,终于有一天,他灵光一闪,决定把东丹国都迁到辽阳东平郡。这是一招很精妙的棋,辽阳东平郡是契丹国的一个地方建制,耶律德光把东丹国都搬到这里,也就是变相地把东丹国降为了地方建制,耶律倍东丹王的封号也就名存实亡了。
于是,耶律德光一方面把耶律倍留在皇都,没事跟他表现下兄弟情深,一起喝喝酒,打打猎,问候问候老妈,祭拜祭拜老爸,另一方面就命人搬迁东丹国。等到一切都安置妥当以后,这才放耶律倍回东丹。
耶律倍早就已经没啥想法了,他觉得弟弟雄才大略,手段强硬,颇有老爸阿保机的风范,肯定是个好皇帝,而且还有老妈做靠山,他还是接受现实比较好,安安心心过几天太平日子算了。所以,对于失去皇位、东丹国搬迁,他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完全一副既来之则安之的样子,开始专心致志地建书楼、置画室,没事画个画、写个诗、弹个琴、唱个曲、写个文章、打个猎,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这让耶律德光更加不安了,这个哥哥啥反应都没有,你哪怕背后骂我两句,做个小人儿扎我两下,我心里也踏实啊。可现在,耶律倍完全一副天塌下来不关他事的样子,这不会是掩人耳目,然后暗度陈仓吧?
耶律德光越想越不对,于是没事就把耶律倍召回皇都“嘘寒问暖”,或者隔三差五亲自跑去东丹国看望耶律倍。
这样观察了一年多,耶律德光也没发现什么可疑迹象。但他还是不放心,于是,他想方设法地拉拢耶律倍的属下,让他们充当自己的耳目,监视耶律倍的一举一动。
这下耶律倍不自在了。自己把皇位让出去了,把东丹国也放弃了,现在想安安心心地陶冶情操,做个“富贵闲人”,你也不让我舒坦,难道真的非要置我于死地吗?
就在这时候,中原王朝后唐的皇帝李嗣源听说耶律德光与耶律倍两兄弟在闹矛盾,也想插一脚,浑水摸鱼。于是,李嗣源给耶律倍写了封信,邀请耶律倍去中原游览观光,住上几年,顺便避避难。
一开始,耶律倍并不把李嗣源的邀请当回事,他是堂堂契丹国的皇子,当今契丹皇帝的亲哥哥,东丹国的国王,去异国他乡住几年、避避难,这算什么事?
但李嗣源也铁了心地想要拉拢他,又三番五次地派人来劝他投靠后唐。
这天,耶律倍正在海上渔猎,李嗣源的说客又来了。这位说客详细地给耶律倍阐述了继续留在契丹的危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耶律倍。
于是,耶律倍对身边的属下说:“我把天下都让给了陛下,现在他却怀疑我心怀不轨。既然如此,倒不如我们离开契丹,去别的国家吧,也好成全泰伯让国之名!”
但是,这毕竟是背井离乡,临行之际,耶律倍站在海边,回顾故国,这里是他生长、生存的地方,如今就要离开了,此去经年,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回来。
耶律倍顿时思绪万千,感慨万端,于是找来一块木板,刻下一首小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刻完之后,耶律倍凝神看了几遍,将木板插在海边,然后带着爱姬高美人乘筏载书泛海投奔后唐去了。
你不知道的契丹
后唐明宗李嗣源以天子礼仪迎接了耶律倍,又把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妃子夏氏嫁给了他,还给他赐姓、拜官,可谓是荣宠至极。李嗣源死后,他的义子李从珂即位,后来石敬瑭与契丹相约南下,李从珂吓得魂不附体,想要拉着耶律倍自焚,耶律倍当然不愿意,李从珂恼羞成怒,命令属下把耶律倍杀死了。
耶律倍死后,被一位僧人草草收尸。后来,石敬瑭为了讨好契丹,亲自为耶律倍服丧,并在耶律倍灵前放声痛哭,以王的礼仪给耶律倍举行了盛大的葬礼,风风光光地把他葬在了洛阳郊外。后来,石敬瑭又追封耶律倍为燕王,并派人把他的灵柩送回契丹,辽太宗耶律德光把他改葬在医巫闾山,赐谥号文武元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