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部落不断壮大

春秋进入战国时期,晋国解体,一分为三,即韩国、赵国、魏国。三国实力远不如先前的晋国。韩、赵、魏都与草原部落相邻,草原部落趁势崛起,经常与三国打仗,其中,与赵国打仗打得最激烈。

在打仗过程中,善于学习的赵武灵王积极学习对手的长处,通过“胡服骑射”,改革了军队,使赵军成为了一支铁军。赵武灵王率领赵军赶走了林胡、楼烦等部落,在北部扩张了领土,设置了代郡、云中、雁门三郡,而林胡、楼烦等部落只好搬到北边去住,后来逐步融入了刚刚崛起的匈奴,导致匈奴不断壮大。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在众多戎族部落中,义渠是比较发达的部落。义渠早在西周初年就已存在,它虽属戎国,却也崇尚“以德取信于民”,与秦国的文明程度不相上下。当时,义渠国王以祭祀凝聚人心,以军事强化国民的战斗力,在其他戎族部落被迫化整为零以图自保时,义渠国仍然保持着完整的建制,修筑城池防御秦军进攻,并逐渐强大起来,占有了今天陕西北部、甘肃中北部和宁夏等地,版图丝毫不亚于当时的秦国。义渠拥有庞大的骑兵队伍,常常劫掠秦国,曾一度打到了秦国的洛河流域。

当时秦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吞并义渠,为此秦惠王采取了蚕食手段,一点一点地侵吞义渠国的土地。这也激怒了义渠王,双方经常打仗。秦惠王三年(公元前335年),义渠在洛地打败了秦军。

然而好景不长,秦惠王七年(公元前331年),义渠国发生内乱。义渠王向秦国请求帮助。秦惠王派庶长(官名)操带兵前往平定义渠国的内乱。这次内乱让义渠国元气大伤,四年后,义渠王不得不向秦国屈服称臣。

但是,秦国对称臣后的义渠并不放心,生怕它再一次强大起来,便采用这样的策略来对付它:秦国没有外来威胁时,就去掠夺和烧光义渠的财物;秦国有外来威胁时,就送重礼给义渠,拉拢它。

秦惠王十八年(公元前320年),秦国出兵进攻义渠,占领了郁郅(今甘肃庆阳东)。不久,秦国对付义渠的战略被公孙衍告诉了义渠王。义渠王明白后,决定寻找机会,趁火打劫,攻打秦国。

秦惠王二十年(公元前318年),魏国、赵国、韩国、燕国、楚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秦国为了防止义渠从背后攻打它,便送给义渠王“文绣千匹,好女百人”,拉拢义渠。义渠王想到公孙衍那番话,将计就计,礼物照收,照样趁火打劫攻打秦国——趁秦国与魏国、赵国、韩国、燕国、楚国大战时,出兵袭击秦国,在李帛城下大败秦军。

秦惠王发誓要报仇。四年后,秦国派大军进攻义渠,夺取25座城池。从此,秦国在西北的势力范围有了很大扩展。

秦昭襄王初年,秦国的朝政掌握在他的母亲宣太后手里。这时,秦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一边忙着梳理国政,一边还要想方设法对付魏国、赵国、韩国、燕国、楚国、齐国。义渠国在这个时期趁机崛起。为了稳定后方,宣太后只好与义渠王结盟。

义渠王长得很帅,为人豪爽。作为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部族首领,他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往跟前一站,自有一股阳刚之气,让人觉得男人味儿十足。宣太后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也孤单寂寞,见义渠王长得帅,动心了。随后,两人经常借口会盟约会。几年后,宣太后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

他们两人交往时间长达30年。有了两个儿子,义渠王对秦国的仇视也日渐淡化。宣太后牺牲色相,为秦国解除了后顾之忧,使秦国能腾出手来增强国势。

历经30年发展,秦国奠定了在诸侯国中老大的地位,不再畏惧东方六国,也不再畏惧戎狄。宣太后见与义渠王的缘分已经到了尽头,决定彻底解决义渠。

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宣太后用牛羊美女笼络义渠王,以请义渠王到秦国观光的名义将他骗到秦国。宣太后在甘泉宫设宴招待义渠王。义渠王毫无戒备,欣然前往赴宴。在喝酒时,宣太后命令士兵趁机杀了义渠王。

随后,宣太后命令秦军进攻义渠国。义渠国中既无人主事,又无必要的军事准备,仓皇应战,一败涂地。义渠国很快被秦国灭掉,其领土全部并入了秦国。随后,秦国在义渠国故地设置了北地郡,又设义渠县作为北地的郡治。秦国解决了义渠这个后顾之忧,从此,可以放心无忧地与东方六国打仗了。

义渠国灭亡后,它的部众向北逃亡,融入了崛起的匈奴,后成为匈奴浑邪部。

在秦国和赵国驱赶草原部落时,燕国也向草原部落开刀,扩张领土。一个叫秦开的人立下了大功。

当时,对燕国威胁最大的是东胡。不知什么原因,秦开早年成了东胡人的人质。虽说是人质,但他在东胡过得还不错。东胡人待他不薄,东胡王也很信任他。但是,他认为东胡虽好,却不是他的家乡。他一直对自己的故土念念不忘。

后来,燕国结束叛乱,燕昭王即位,大量招聘人才。秦开听说后,立即跑回燕国。他向燕昭王说他对东胡的地理、军队的战斗力等了如指掌,建议燕昭王出兵攻打辽东。他愿意冒着危险,率领军队充当先锋,前去攻打东胡人。

燕昭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兵权交给他,命他训练军队,筹划收复辽东的战争。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秦开率军袭击东胡。东胡人连战连败,仓皇逃遁,向北、向西撤退了1000多里。

燕军收复了辽东的故地。东胡人北迁西退,导致他们与匈奴之间产生了纷争,促进了匈奴的强势崛起。

秦开趁着战胜东胡的余威,向东渡过辽水,进攻箕子朝鲜。箕子朝鲜,指的是商朝遗民箕子的封国。箕子反对纣王的暴政,为了避祸而装疯卖傻。武王进攻纣王、灭掉商朝成为天子后,将箕子封在朝鲜(包括今辽宁和朝鲜一带)。

这一战,秦开攻占朝鲜的故地2000余里,将燕国的疆域扩展到了满番汗(即今天鸭绿江),并在新收复地区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为了消除来自胡人的威胁,秦开又率领燕国军民修建了西起造阳(今河北张家口)东到襄平(今辽阳)、长达1000多里的燕长城。

秦国、赵国、燕国驱逐胡人的军事行动,打跑了胡人,拓展了疆土。但当它们的疆土向北推进之际,却发现一个更为强大的对手——匈奴。

为了保护新领地,秦国、赵国、燕国将边境向北推进后,在那里修筑了长城,迫使大批胡人部落向北迁徙。这些胡人部落在融入匈奴、壮大匈奴实力的同时,也挤压了匈奴人的生存空间。为了改变生存处境,匈奴人常常越过长城,抢掠中原诸侯国的人口和财物。

然而,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他们误判了对手,遇上了勇猛善战的赵国军队和能征善战的名将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