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三章 攻入城内
洛帕京将军想弃守斯大林格勒——崔可夫将军在赫鲁晓夫面前宣誓就职——第71步兵师攻入斯大林格勒市中心——中央火车站的第24装甲师掷弹兵——崔可夫最后的一个旅——关键的十个小时——罗季姆采夫的近卫师
奔流的察里察河(Tsaritsa)从斯大林格勒中间穿过,深邃的河谷将这座城市分成南北两部分。察里津更名为斯大林格勒时,察里察河保持着原来的名字,如今,斯大林格勒又变成了伏尔加格勒,这条河依然保留着它最初的名称。1942年,察里察河著名或恶名昭著的河谷构成了霍特与保卢斯集团军之间的结合部。沿着这条河谷,两个集团军的内翼迅速穿过城市,直抵伏尔加河。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表明,敌人只进行了后卫迟滞战斗,即将要放弃这座城市了。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崔可夫元帅的回忆录中揭示出,斯大林格勒的两个集团军放弃了这座城市的接近地后,随即发现自己陷入到灾难性形势中。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指挥员也不觉得守住斯大林格勒的机会有多大。第62集团军司令员洛帕京将军就认为这座城市无法守住。因此,他决定弃守斯大林格勒。但当他试图让参谋长落实这一决定时,克雷连科将军拒不同意,并紧急通知了赫鲁晓夫和叶廖缅科。洛帕京被解除了职务,尽管他绝不是个懦夫。
如果读过崔可夫所描述的斯大林格勒门前的形势,就不难理解洛帕京的决定。崔可夫写道:“不得不放弃斯大林格勒城外最后的几公里和几米,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在兵力、军事技能和主动权上占据优势,这令人痛苦万分。”
这位元帅描述了国营农场(第64集团军的各指挥部设立在这里)的工人们是如何偷偷逃往安全处的。他写道:“通往斯大林格勒和伏尔加河的道路上挤满了人。集体农庄的庄员,国营农场的工人,带着他们的牲畜,拖家带口赶往伏尔加河渡口。他们把牲畜赶在前面,包裹背在身后。斯大林格勒已是一片火海。德国人已经进城的谣言增添了人们的恐慌情绪。”
这就是当时的情形。但斯大林不打算轻易放弃这座城市。他派出了自己最可靠的支持者之一,一名忠诚的布尔什维克,作为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委员赶赴前线,奉命激励军队和平民战斗到最后一刻,他就是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为了斯大林的这座城市,他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拿出自我牺牲的精神。
普拉塔诺夫中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集纪录片中,有几个数字说明了当时的情况:5万名平民志愿者加入了民兵组织;75000名居民被分派到第62集团军;3千名年轻姑娘被动员起来,担任护士、电话接线员或是无线电操作员;7千名十三至十六岁大的共青团员被武装起来,加入到作战部队中。每个人都成为了战士。刚刚还在工厂里从事生产的工人们奉命拿起武器投入战场。“红色街垒”兵工厂制造的大炮,刚从装配线上下来,便被投入厂区内的阵地,朝着敌人开炮射击。操纵这些大炮的是厂里的工人。
9月12日,叶廖缅科和赫鲁晓夫委任崔可夫为第62集团军司令员,洛帕京被撤职后,该集团军一直由参谋长克雷连科指挥。崔可夫的任务是:守卫伏尔加河上的这座堡垒。这是个明智的选择。崔可夫严厉、有事业心、具备战略天赋、英勇无畏、极其顽强,是个合适的人选。他没有尝过1941年苏联红军遭遇的惨败,因为那时他还在远东。与许多战友相比,崔可夫是一股尚未动用的力量,过去的灾难对他没有影响。
9月12日上午10点整,崔可夫赶到亚梅村(Yamy)的方面军司令部,向赫鲁晓夫和叶廖缅科报到。这个小村落位于伏尔加河的对岸。有意思的是,与他会谈的是赫鲁晓夫,而不是军事首长叶廖缅科。
据崔可夫的回忆录记载,赫鲁晓夫说:“第62集团军前任司令员洛帕京将军认为,他的集团军无法守住斯大林格勒。但我们再也不能后撤了。这就是他被解除职务的原因。经最高统帅批准,方面军军事委员会请您,崔可夫同志,担任第62集团军司令员。您如何理解您的任务?”
“这个问题令我感到惊讶。”崔可夫写道,“但没时间仔细考虑自己的答复。于是我说道,‘交出斯大林格勒会挫伤人民的士气。我发誓,决不放弃这座城市。我们要么守住这座城市,要么战死在这里。’赫鲁晓夫和叶廖缅科看着我,然后说,我正确地理解了我的任务。”
十个小时后,赛德利茨的军发起了对斯大林格勒市中心的进攻。崔可夫设在102高地的集团军司令部被炸弹摧毁,他不得不带着自己的参谋人员、厨师和一些女兵撤至伏尔加河附近、察里察河谷中的一个地下掩体中。
第二天,9月14日,冯·哈特曼将军的第71步兵师已攻入城内。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穿过了市中心,甚至还获得了一条通往伏尔加河岸的狭窄通道。
与此同时,进攻察里察河谷南部的第24装甲师的掷弹兵,穿过旧城区的街道,夺取了中央火车站。9月16日,冯·海顿的营同样抵达了伏尔加河。别克托夫卡与斯大林格勒之间,库波罗斯诺耶(Kuporoznoye)的郊区,第14装甲师和第29摩步师的部队,自9月10日以来已从南面切断了这座城市及其河流。这座城市,只有北部仍由崔可夫的部队在坚守。“我们必须争取时间。”他对属下各级指挥员说道,“以此来调集预备队,并消耗德国人。”
“时间就是鲜血!”他这样说道,这句话是从美国人的格言“时间就是金钱”修改而来。的确,时间就是鲜血。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被概括在这句话中。
崔可夫的厨师格林卡,把自己的战地厨房搬入新的地下掩体时,不禁长长地松了口气。在他上方是30英尺厚、牢固的盖土层。他高兴地看着将军的女服务员说:“塔莎,在这里,再也不会有弹片掉进我们的汤里了。没有炮弹能击穿这么厚的土层。”
“可是,”塔莎答道,她知道格林卡害怕些什么。“一颗一吨重的炮弹就能把这里炸毁,将军同志就是这么说的。”
“一吨重的炮弹,这种炮弹很多吗?”格林卡焦急地问道。
塔莎安慰着他:“这种几率非常小,它必须直接命中咱们的掩体才行。将军同志就是这样说的。”
前线的激战声,传入深深的地下掩体中就变成了遥远的隆隆声。屋顶和墙壁整齐地铺设着木板。这座地下掩体内有几十间房间供集团军司令部人员使用。中间的一间大房间供司令员和参谋长使用。这座被称为“察里津地窟”的掩体是在刚刚过去的夏季期间修建的,当时是作为方面军司令部使用。掩体的一个出口通向察里察河谷,位于伏尔加河陡峭的河岸旁,另一个出口则通往普希金大街。
崔可夫的办公室里,铺了木板的墙壁上钉着一张手绘的斯大林格勒城市平面图,约十英尺高、六英尺宽,这是总参的作战地图。战斗前线已不再位于腹地,作战地图的比例也不再以公里计,而是以米来计算。这是一场争夺街角、街区和独立建筑物的战斗。
崔可夫的参谋长克雷洛夫将军,正将最新的战斗态势填入地图——德军的攻击用蓝色标注,苏军的防御阵地则为红色。地图上,蓝色箭头距离战地指挥部越来越近。
“德军第71和第295步兵师的部队猛攻马马耶夫岗(Mamayev Kurgan)和中央火车站。他们得到了第204装甲团的支援,该团隶属于第22装甲师。德军第24装甲师正在铁路南站外作战。”克雷洛夫汇报道。
崔可夫盯着墙上的态势图问道:“我们的反击在哪里?”
“他们失败了。天一亮,德国人的飞机便统治了城市的上空。他们压制了我们在各处的部队。”
一名传令兵跑了进来,送来了步兵第42旅旅长巴特拉科夫上校的战况简报。克雷洛夫拿起铅笔,在指挥部周围划了个半圆。“司令员同志,前线离我们仍有半英里的距离。”他故意用一种正式的方式报告道。
只有半英里!此刻是9月14日中午12点。崔可夫明白克雷洛夫在暗示些什么。他们还有一个坦克旅,拥有19辆T-34坦克,这是他们最后的预备队。现在,是否该把他们投入战斗呢?
“城市南部,左翼的情况怎样?”崔可夫问道。
克雷洛夫延伸着蓝色的箭头,表明德军第29摩步师已越过库波罗斯诺耶。城郊已经失陷。弗雷梅赖将军麾下,那些来自图林根的士兵继续向前,朝着谷仓的方向推进。锯木厂和食品罐头厂已在德军战线的后方。只有从南部的摆渡渡口至那里高大的谷仓,此时仍在苏军的防线内。崔可夫拿起电话,接通了方面军司令部。他向叶廖缅科汇报了情况。叶廖缅科将军恳求道:“您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中心渡口以及摆渡码头。最高统帅部已将近卫步兵第13师派给您。这是一支强大的精锐部队,有1万人。保持桥头堡的畅通,坚持24小时,另外也要守住城市南部的摆渡渡口。”
崔可夫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地下室里的空气令人窒息。“那好吧,克雷洛夫,把你能找到的一切兵力都拼凑起来,让这里的参谋人员担任战斗群的指挥员。我们必须为罗季姆采夫的近卫师守住渡口!”
最后一个坦克旅及其19辆坦克投入了战斗。一个营位于集团军司令部前,在这里可以掩护中央火车站和中心渡口,另一个营则被投入到谷仓与南部摆渡渡口之间的防线上。
下午14点,罗季姆采夫少将,这位传奇性的战地指挥员和苏联英雄出现在集团军司令部里,浑身血污和泥土。他在路上遭到德军战斗机的追逐。他报告说,他的师已在河对岸待命,将于今晚渡过伏尔加河。然后,他皱着眉头看着作战态势图上红色和蓝色的线条。
下午16点,崔可夫再次与叶廖缅科通话。此刻离夜幕降临还有五个小时。在回忆录中,崔可夫描述了自己在这五个小时中的感受:“我们那些被打得支离破碎的部队以及中央地区的一些残部能再坚守10到12个小时吗?这是我在当时最为担心的。如果指战员们无法胜任这一几乎可以说是人所不及的任务,那么,近卫步兵第13师就无法渡过河来,只会见证一场令人痛苦的悲剧。”
黄昏前不久,被部署到渡口区的那支最后的预备队,其旅长霍普卡少校来到了指挥部。他报告说:“唯一的一辆T-34已无法移动,但还能开炮射击。全旅只剩下100人。”崔可夫冷冷地看着他:“把您的部下集结在坦克周围,守住渡口的接近地。要是守不住,我枪毙您!”
霍普卡在战斗中身亡,和他一同阵亡的还有约半数的部下。但剩下的人牢牢地守住了渡口。
夜幕终于降临了。所有的参谋人员都来到渡口。罗季姆采夫近卫师的各个连队刚刚渡过伏尔加河便立即投入了战斗,他们投入到各防御要地,以阻止德军第71步兵师的推进,并在马马耶夫岗这一至关重要的102高地上挡住德军第295步兵师。这是关键的几个小时。罗季姆采夫的近卫师阻止了德军于9月15日夺取斯大林格勒的市中心。
他们的牺牲挽救了斯大林格勒。24小时后,近卫步兵第13师被粉碎,他们被德军的斯图卡炸成碎片,被猛烈的炮弹和机枪火力刈倒。
在城市的南部,还有一个近卫师在战斗——杜比扬斯基上校的近卫步兵第25师。该师的几个预备营被渡船从伏尔加河左岸运至南部的渡口,立即投入到阻挡德军第29摩步师先头部队的战斗中,以守住渡口与谷仓之间的防线。
但菲比希中将第8航空军的斯图卡用炸弹猛轰了这几个营,其残部又在第94步兵师和第29摩步师的颌口中被粉碎。只是在谷仓(里面堆满了小麦)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这是个巨大的混凝土建筑,坚固得犹如一座堡垒,每层楼都要经过激烈的争夺。在闷燃的谷物所发出的浓烟和恶臭中,德军第71步兵团的突击队和工兵对苏军近卫步兵第35师的残部发起了攻击。
9月16日早上,崔可夫的作战态势图上,情况再度变得糟糕起来。德军第24装甲师夺取了铁路南站,向西而行,攻破了苏军沿城市边缘和高地布设的防线。但在马马耶夫岗和中央火车站,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
崔可夫打电话给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这样的战斗再持续几天,我的集团军就将全军覆没。我们的预备队已再次耗尽。这里急需2到3个新锐师。”
赫鲁晓夫联系了斯大林。斯大林从统帅部预备队中拨出两支装备齐全的精锐部队[2],一个是海军陆战队旅,其成员都是来自北部海岸坚强的水手,另一个则是坦克旅。坦克旅围绕着中心渡口被部署在城市中央,以保证为前线提供补给的通道畅通。海军陆战队则被部署在城市南部。这两支部队防止了苏军防线在9月17日的崩溃。
同一天,德军最高统帅部授予第6集团军掌管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作战的全部德军部队的权力。这样,第48装甲军便从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中脱离出来,被置于保卢斯将军的指挥下。希特勒已越来越不耐烦:“赶紧完成这项行动,斯大林格勒必须拿下!”
尽管德军的装甲兵、掷弹兵、工兵、反坦克兵和高炮部队为争夺每一座建筑而顽强奋战,但却没能夺下这座城市,这是为何?下面的数字也许可以解释这其中的原因。由于赫鲁晓夫下定决心要争取到苏联红军最后的储备力量,崔可夫才得以在9月15日至10月3日之间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师——他总共得到了六个装备齐全的的新锐步兵师。这些部队都获得了充分的休息,其中的两个是近卫师。这些部队被投入到斯大林格勒市中心的废墟,以及城市北部的工厂、车间和工业区定居点中,这些地方都已成为了堡垒。
德军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最初阶段投入了七个师,这些疲惫不堪的部队已被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数周的战斗所削弱。无论何时,被投入到夺城战中的德军师从未超过十个。
说实在的,就连曾经凶悍无比的西伯利亚第2集团军,在战役的第一阶段中也不再那么勇猛了。他们的体力和士气已被代价高昂的战斗和撤退所削弱。九月初,该集团军在名义上还辖有5个步兵师、5个坦克旅和5个步兵旅,总计约9个师。听上去兵力很多,但是,例如机械化第38旅,只剩下600人,步兵第244师只有1500人。换句话说,该师的实力仅为团级规模。
难怪洛帕京将军认为靠这样的部队根本无法守住斯大林格勒,因而建议交出城市,把部队撤过伏尔加河。但决心决定一切,包括战争的胜负,强有力的指挥官扭转战场态势的情形在历史上数见不鲜。
10月1日前,崔可夫,这位洛帕京的接替者,已经拥有11个师和9个旅,约等于15个半师,还不包括工人队伍和民兵组织。
另一方面,德军拥有空中优势。菲比希将军经受过战火考验的第8航空军平均每天飞行1000架次。崔可夫在回忆录中多次强调了德国空军的斯图卡和战斗轰炸机对守军造成的灾难性影响。为反击所做的集结被粉碎,路障被炸毁,通讯线路被切断,指挥部被夷为平地。
但如果步兵的力量太过虚弱,无法突破敌人最后的抵抗,空军获得的成功又有什么用呢?无可否认,顿河上的形势稳定下来后,第6集团军得以抽出第305步兵师,以接替第51军里一个被消耗殆尽的师。但保卢斯将军从未获得过哪怕是一个新锐师。除了五个从德国空运来的工兵营外,用于接替实力被耗尽的各团的替换部队不得不从集团军的作战区域内抽调。1942年秋季,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整个东线没有任何预备队。从列宁格勒到高加索,严重的危机笼罩在各集团军群的头上。
在北方,曼施泰因元帅不得不用他在克里木的老部队对突入德军防线的苏军发起反击。沃尔霍夫河上激烈的防御战一直持续到10月2日。“北方”集团军群不得不在拉多加湖的第一次战役中为自己争取些喘息空间。
在瑟乔夫卡—勒热夫地区,莫德尔大将不得不全力以赴,投入他所有的部队阻挡苏军的突破——他面对的是苏军的三个集团军。
中央战线的中部和南翼,克鲁格元帅同样不得不倾注其全部力量来阻止苏军向斯摩棱斯克的突击。
最后是高加索的各山口和捷列克河,A集团军群的各集团军与严冬的威胁进行着殊死竞赛,他们以最大的努力再次尝试突破这一地区,以便到达黑海海岸和巴库油田。
但另一方面,在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德军派驻了许多很好的师。他们把时间花在打牌上。一直低估俄国人的希特勒,相反却犯下了高估盟军的错误。此刻,1942年的秋季,他担心盟军会发起入侵。美国、英国和苏联的情报机构,巧妙地散布了第二战线的谣传,从而增添了希特勒的担心。这一精心操作的虚假入侵,直到二十个月后才真正付诸实施,但此刻却牵制了德军的29个师,其中包括装备精良的“警卫旗队”以及第6和第7装甲师。29个师!只要有他们中的四分之一,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战线的态势可能就会得到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