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三十一章 基督教军队向开罗行军
曼苏拉之战。十字军的苦难、疾病与饥馑。路易九世及其军队被俘。路易被释放,到达托勒密。
十字军一直等待着普瓦捷公爵带着众多朝圣者从隆格多克和南法各地出发。他到达埃及后,路易九世召集起王公贵族的议会。在议会上,人们提出两种方案,攻击亚历山大港,或者向开罗进军。征服亚历山大港似乎更加容易,对于整个战局也更加有利,然而阿尔多瓦公爵罗贝尔强烈建议攻打埃及首都,这位性格热情急躁的贵族说,“打蛇打三寸,擒贼先擒王。”十字军采取了他的意见,开始进军开罗,这支军队中有六万战士,其中有两万骑士。庞大的舰队从尼罗河逆流而上,运载着储备物资、行李和战争机械;埃米尔法科雷丁(Fac-Kredin)以苏丹的名义宣告了法兰克人的进军,他的信被轮流送到所有的清真寺里,人们都读到了他的消息。整个埃及掀起了轩然大波。十字军于十二月七日从法里斯库尔出发,当月十九日来到阿什蒙河前,在巴里昂的约翰当年驻军的地方搭起营帐:阿什蒙河与马恩河(Marne)一样宽,河床深而河岸陡峭、十字军在那里滞留了数周,无法修建一条通道,只能暴露在穆斯林的箭雨和硝火之下,每天,营地都会遭到敌军骑兵团的袭击。直到二月底,他们从一个阿拉伯贝都因人口中得知一处浅滩,这才度过了河。渡河通道充满艰险,军队在那里耗费了几个小时。最早渡过河的一批队伍没有耐心等待后续部队。阿尔多瓦伯爵罗贝尔热情而鲁莽,他带着军队首先朝撒拉逊人的营地冲去,基督徒占领了营地,随即开始在曼苏拉城里烧杀抢掠。一开始,敌人落荒而逃,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发现这支基督徒军队根本不构成威胁、很快,穆斯林队伍在马木留克首领拜巴尔(Bibars)的激励下重振士气,猛扑向罗贝尔莽撞的军队。基督教军队的各个部分尚未全部过河,阿什蒙河东岸和曼苏拉平原上一片大乱,到处都是混战的景象,战斗在数千个不同的战场展开,交战双方都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曼苏拉城近在眼前,基督徒军队冲进狭窄幽暗的街道,在这里,阿尔多瓦伯爵、圣殿骑士团的团长、库西的劳尔(Raoul de Coucy)、长剑威廉(Guillaume-Longue-Epée)以及无数英勇的战士纷纷落马,他们遭遇偷袭,被困在城中;战士们在广阔的平原上驰骋,在那边,路易九世渡过河,出现在敌人面前,士兵们紧紧跟随着他,“鼓声如雷,号角震天”。法国国王带着大部队向阿什蒙河右岸进军,在那里,无数撒拉逊人和基督徒淹死在河中,对岸正是未能渡河,留下守卫营地的十字军战士们,一卷编年史手稿中写道:“河道隔在两部分队伍之间,他们无法营救战友,军团上下,大小将士,无不高声呼喊,泪流满面,他们捶胸顿足,以头抢地,紧紧握住拳头,放开了战马,他们痛苦地抓着自己的脸说道:‘唉,唉,国王和他的兄弟,还有所有的战友,他们都完了。’曼苏拉的草原上见证了无数血腥的战斗,也见证了无数英勇功勋,在这里,我们寻找过善良的儒安维尔用来做掩体的破房子,在那座房子里,‘他忆起了使徒雅各’。我们相信,一座小桥正是当年的‘小桟’,在那里,这位勇敢的总管大臣对苏瓦松伯爵说,‘今日一战,后世必将津津乐道!’”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基督徒用惨痛的牺牲换来了胜利。阿尔多瓦伯爵、圣殿骑士团的绝大部分士兵、一大批勇敢的英国和法国骑士都在曼苏拉战役中丧生。虽然穆斯林被战胜了,他们仍然庆幸阻止了法兰克人的行军,当战斗开始时,一只信鸽被送到开罗,根据这条消息,人们相信伊斯兰教气数将尽。然而同一天的晚上,新的消息宣布,一切都得救了。
战斗的第二天正是封斋期的第一个星期五,不计其数的穆斯林铁骑冲进基督徒的营地,他们装备着锋利的兵刃和充足的硝火。大部分圣十字的骑士们在前一天晚上受了伤,疲惫不堪,许多人都失去了武器,即使这样,他们依然英勇地守卫着阵地。营地遍布河流两岸,在各个区域,十字军战士都抵挡住了顽强进攻的所有力量。普瓦捷伯爵被穆斯林制住,朝圣者民众们为了营救他们爱戴的贵族,拿起他们找到的一切武器与敌人战斗,终于救出了伯爵。凡是危难之处,路易九世必将冲过去支援,硝火点燃了他的战马的锦袍和鞍辔,儒安维尔说,如果不是上帝显灵,国王难逃一死。在这两天的战斗中,法国人占尽荣耀。然而穆斯林始终占优势,因为尽管基督徒屡屡得胜,他们始终无法继续向开罗行军。
很快,一场疾病让十字军的营地受尽磨难,最强壮的战士也像最孱弱的病夫一般倒下,他们的肉体干枯,惨青的皮肤上布满黑斑,牙床肿胀,无法吞咽食物,流鼻血则是将死的信号,这场灾难正是坏血病,与之相伴的还有最危险的痢疾和高烧。营地中只能听到为濒死与已死之人祈祷的声音。撒拉逊人不再进攻,他们让疾病完成折磨基督徒的任务。他们仅仅需要把所有的船只集中到曼苏拉下游,截断尼罗河水道,所有从杜姆亚特来的船只都被他们截获,这样就切断了基督徒之间的联系,没有任何救援可以抵达,十字军的阵营也就再也没有粮食补给。很快,饥荒为基督徒军带来了更可怕的灾难,那些在疾病中活下来的人,也纷纷因痛苦或饥饿而死。此时,人们只能请求和解。苏丹奈吉艾丁已经去世,他的儿子阿尔蒙丹(Almoadan)从美索不达米亚赶来,宣布继承王位;十字军与他进行了谈判。十字军提议将杜姆亚特还给撒拉逊人,作为交换,十字军请求得到耶路撒冷,双方都接受了这些条件,然而穆斯林希望将国王本人作为人质,路易九世一口答应下来,然而贵族和骑士们回答,他们宁愿战死,也不能交出国王当人质,于是,所有的谈判被打断了。
十字军仍然每战必胜,却在传染病和饥饿面前败下阵来,他们离开曼苏拉平原,退回阿什蒙河对岸,回到了他们原来的营地。然而在那里,所有的灾难有增无减。终于,四月五日,复活节庆期后的星期二,军队踏上重回杜姆亚特的路,女人、小孩与病人登上船只走尼罗河水路,所有还能走路,手中还有兵刃的人,从陆路出发。为了顺利启程,军队一直等到晚上,这增加了退兵或者说溃逃过程中的混乱,路易九世已经染病,难以自保,却坚持对一切负责,跟随后卫部队一起出发,人们劝他与教皇特使一同乘船,他却说,“与其抛弃我的人民,不如一死了之。”然而穆斯林早有准备,他们迅速渡过河,所有十字军必须穿过的草原上都遍布着敌军,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所有的战斗和这阴晦之夜所有的痛苦,十字军战士们纷纷倒下,在不知名的道路和草原上溃散逃跑。从尼罗河顺流而下的人也难逃一劫,没能躲过从四面八方出现的敌军,撒拉逊人沿河布阵,在船上或岸边等候基督徒的船只,所有人或是被俘,或是死于溺水和屠杀,只有教皇特使的船只成功到达杜姆亚特。儒安维尔大人以动人的纯真讲述了让他免于一死的奇迹。一二五一年,当人们再次从尼罗河逆流而上,在船上仍然能认出事情发生的地方。当时总管大臣正被穆斯林的双桅战船威胁,他命令水手们抛下锚,把珠宝与圣物纷纷丢进水里,这时候,他被一个撒拉逊人营救,“撒拉逊人拥抱了他,并把他带到南部苏丹国的一艘双桅战船上,高喊着:‘这就是国王的表亲’。”
尼罗河畔的十字军战士。一场传染病让十字军战士受尽折磨,死人不断将疾病传染给活人。
黎明到来,几乎所有的圣十字战士和朝圣者民众都落入异教徒手中,死于利剑之下,组成后卫军的一小部分勇士仍然伴随国王奋战,这支后卫军中,鼎鼎有名的是沙蒂隆的萨吉内(Sargines)和高什(Gaucher),这支队伍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在尼罗河上的一个小镇。在那里,法国国王实在病痛难忍,疲惫不堪,奄奄一息,人们只好静候着他的死亡。穆斯林被国王贴身骑士的勇气所震惊,同意停战,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名叫马塞尔(Marcel)叛徒,背信弃义的传令官,突然高喊愿意投降,各方面的抵抗都停下了,路易九世、他的兄弟们和所有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人都被穆斯林的利剑制服,皇家军旗、各领主的旗帜、行李物品,都成为了撒拉逊人的战利品。
法国国王被押送至曼苏拉,他被关在苏丹的文书官法科雷丁·本·卢卡曼(Fackredin-Ben-Lokman)的住宅,由太监萨比(Sabyh)看管;普瓦捷伯爵、安茹公爵、勃艮第公爵以及与路易九世一同被捕的大部分领主,被关押到曼苏拉各处的囚室,穆斯林用烧制的砖土砌成围墙,隔出一片广阔的空地,那里关押着超过一万名基督徒战俘,有骑士也有普通士兵。在儒安维尔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路易九世在被俘期间的忍辱负重。对于世间的伟人,最苦涩的不幸只能照亮他基督徒英雄的德行与国王的品质。他的所有财产中,他只保留了一本《圣经诗篇》,从那里,他能找到心灵的旷达与慰藉。穆斯林提出,可以解除被俘君主的镣铐,只要他归还杜姆亚特和法兰克人手中的巴勒斯坦城市。他答道:“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城市不属于我。至于杜姆亚特,上帝把它送到基督徒手中,我无权处置。”穆斯林又威胁,要把他送到巴格达的哈里发那里,或者向他施以贝壳剐刑,国王不为所动。苏丹又想从法国贵族那里得到被国王拒绝的条件,贵族们之前还很少遵从君主的权威,然而此时,他们的心与君主的意愿和想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效仿国王的做法,无视撒拉逊人的一切威胁。
普瓦捷伯爵、安茹公爵、勃艮第公爵以及与路易九世一同被捕的大部分领主,被关押到曼苏拉各处的囚室。
在此期间,穷人们混乱地拥挤在法庭里,穆斯林不期待从他们身上得到赎金,他们便成了种种酷刑的牺牲品,穆斯林不向他们要求基督教城市,而是强迫他们改信伊斯兰教;每天晚上,两百到三百名俘虏被带出监狱;如果始终信仰耶稣的宗教,就必须死在刽子手的剑下,他们的尸体被抛到尼罗河中。人民承受的苦难让路易九世痛彻心扉。于是他提议,为穷人交付与富人相同的赎金。等到其他所有人都获得了自由,路易本人才被释放,在战场上,他总是战斗到最后,在蛮族的监牢里,他也愿意最后一个离开。
杜姆亚特城中的痛苦也不比曼苏拉少,城中弥漫着沮丧与绝望。王后玛格丽特刚刚产下一子,命名为特里斯坦(Tristan)。她产生了许多可怕的幻觉,时而想象夫君被撒拉逊人处死,时而想象敌人占领了这座城市,致命的恐慌中,她让一位照看她的老骑士发誓,如果撒拉逊人杀进杜姆亚特,就砍掉她的脑袋。老骑士郑重起誓,答应了她的要求。玛格丽特让正打算弃城逃跑的比萨人和热那亚人来到她床边,恳求他们怜悯基督徒人民,怜悯这个依偎着母亲的孩子。当时的史料记载,穆斯林战胜以后,带着法兰克人的武器,打着他们的旗帜来到城门前,城内守军看见他们长长的胡子和黝黑的皮肤,认出他们是穆斯林。
圣路易在埃及做俘虏。在埃及做俘虏期间,路易九世保持着冷静的风度和勇敢的精神。
自从曼苏拉的劫难之后,几个月过去了,在埃及,人们看见平原被每年涨出堤岸的尼罗河水淹没,又看见河水回到了河床上,法国国王与他的军队始终是囚犯,奈吉艾丁的儿子终于提出,商谈和平条件。他只向路易九世要了四十万金币(约合二十万图尔铸造的法国古币),并归还被基督徒军队占领的杜姆亚特城。被俘的君主回答,“我愿意用杜姆亚特城换自己的自由,用四十万金币换所有其他俘虏的自由。”最终,双方定下条约,四艘巨大的双桅战船接走了骑士和贵族们,从尼罗河顺流而下。开罗苏丹走在前面,在赛朗萨(Serensah)等待俘虏,为了庆祝埃及的和平,他特意命人在那里修建了一座美不胜收的木头行宫。叙利亚的埃米尔们来到行宫中,庆祝对法兰克人的胜利,巴格达的哈里发向他派来使者,所有的穆斯林向他致敬,把他当做伊斯兰教的解救者。在一派节庆的景象中,年轻的苏丹被远方的赞扬迷醉了,完全不知道身边环绕着马木留克们嫉妒的不满,他们正密谋着一场动乱,暗中威胁着苏丹的权力。在接下来一场为埃及军队将领们举办的盛大宴会上,许多埃米尔突然手持利剑扑向他,他逃到宫殿中的一座塔楼里,叛军将塔楼付之一炬,他颤抖着逃往尼罗河,然而很快被叛军抓住,死于谋杀者剑下,这一幕正发生在运送法国囚犯的船只前。
路易九世和他的战友们被这一幕惨绝人寰的悲剧震惊了,他们尚不知事发缘由,不禁人人自危。此时被俘的君主正在苏丹提供的一座营帐里,突然,敌军主要埃米尔中的一位来到他面前,浑身是血,手持出鞘的利剑,他以威胁的语气对路易说:“苏丹已经不在人世了,他们想要你的命,也想要我们的命。如果我把你从敌人手中释放,你会给我什么好处?”路易什么都没回答。愤怒的埃米尔用剑刃指着他说:“难道你不知道,我可以随时结果你的性命吗?让我做骑士,否则我就杀了你。”国王反驳道:“你皈依基督教,我就封你为骑士。”埃米尔没再说什么就回去了。同时另外的一些埃米尔也登上了运载贵族领主的双桅船,他们手持利剑,肩上扛着战斧,他们七嘴八舌、指手画脚地威胁俘虏们,不断用异族的语言重复着,说他们要处决所有的法兰克人,贵族们相信他们大限将至,在一片恐慌中,他们准备好了直面死亡,他们相互做了忏悔。儒安维尔老爷告诉我们,塞浦路斯陆军统帅伊波林的居伊向他忏悔,而他“赦免了他的罪过,仿佛这项权力是上帝赋予的”。几天之内,国王与他的骑士们一直遭受着这样的威胁。然而,为了和解,十字军还是与他们进行了谈判。在埃米尔们之中,有些人想要执行苏丹商定的停战,另一些人想要另作协议。长时间的争论之后,他们决定,在释放法国国王之前,先将其送到杜姆亚特,并且,在离开尼罗河之前,法兰克人交付一半赎金。当双方为停战条款宣誓时,国王承诺遵循一切条件,但是他拒绝按照对方的体例宣布承诺,也不愿按对方的要求发誓,耶路撒冷主教和主教们恳求他宣誓,穆斯林威胁他说,如果不发誓,就杀了他。面对祈求和威胁,路易一概拒绝,绝不按照异教徒的要求宣誓。
他颤抖着逃往尼罗河,然而很快被叛军抓住,死于谋杀者剑下,这一幕正发生在运送法国囚犯的船只前。
接下来,双方只需履行条约。运载俘虏的船只从尼罗河顺流而下,而穆斯林士兵从陆路出发。留在杜姆亚特的基督徒把城市交给了埃米尔们,埃及大军吵吵嚷嚷地进入了城市,屠杀了所有没来得及转移的病人,劫掠所有属于法兰克人的物资。马木留克们沉溺于放纵和混乱,这样的精神状态让他们犯下了最残忍的暴行,也让他们产生了处决所有基督徒的可怕想法。埃米尔们在众士兵要求下再次登上船,讨论如何处置俘虏。有些人认为,不应该留下法兰克国王和他的战友们的性命。他们说:“死亡是那些带来死亡的人应付的代价,他们的骸骨应该漂白被他们蹂躏的草原。”长久的讨论之后,处决俘虏的可怕决定就要宣布了,这时候,一位埃米尔突然发现,“死人不能付赎金”。于是赶尽杀绝的利剑在这个想法面前停了下来,埃米尔们一想到要失去四十万金币,国王和他的贵族们就幸免于难了。埃米尔们下达命令,让船只进入杜姆亚特,马木留克们也突然平静下来,付清条约规定的数目以后,路易九世离开了尼罗河,五月十四日,他带着家人和悲哀的残部在托勒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