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三十七章 基督徒反对土耳其人的战争
比利时与法国的众多骑士和领主出征东方。胜利城之战。法国与比利时的骑士们被俘。另一次出征。瓦尔纳的战败。
(一二九七年至一四四四年)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人们的目光不再望向非洲和叙利亚。基督徒失去了在这些地方的所有领地,穆斯林的旗帜飘扬在以前居住着基督徒的所有城市,再也没有使者远道而来,讲述他们悲惨的遭遇,唤起信徒们的同情。另一方面,叙利亚和非洲的民族与欧洲之间有大海相隔,他们的扩张也无法威胁到西方。希腊的情况不尽相同,在那里,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依然熠熠生辉,尽管那里的人们对法兰克人无甚好感,他们仍然与基督教的欧洲保持着联系。君士坦丁大帝软弱无能的继承人们不断向罗马教皇派去使者,请求他们的援助,在危境之中,他们总是承诺,要与天主教会合并。还需说明的是,从那时起,拜占庭不得不抵抗土耳其人,这个强大的民族已经入侵了帝国的许多地区,正在向西方的众王国进军。
这里我们说到的土耳其人,也就是基督教国家从十四世纪末开始畏惧的民族,与之前的土耳其人一样,是鞑靼人的一支。他们的战士部落原本位于花剌子模国,后来由于被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们驱逐,这个民族的残部开始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烧杀抢掠,圣路易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前的几年,四处的土耳其人来到安纳托利亚,寻找安身之地。希腊帝国的软弱和穆斯林贵族们的纷争让土耳其人有机可乘,他们征服了托鲁斯山脉附近的许多地区,建立了一个国家,其首都最初设在卡拉曼,随后迁到科尼亚,或称寇尼埃(Konieh)。他们的势力范围从伊兹尼克附近一支延伸到伊斯坦布尔海峡。在我们叙述的这个时代,他们已经越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了埃迪尔内,他们的苏丹巴耶济德(Bajazet)又叫伊尔德林(Ilderim)或“闪电”,对伊庇鲁斯、伯罗奔尼撒和阿提卡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凯撒大帝可悲的遗产最终只剩不到三十古里的领地,这个区域内包括了拜占庭帝国、罗德岛和锡利夫里的帝国(empire de Rhodoste et Sélivrée)。尤为不幸的是,教会分裂将基督教世界一分为二,两位教皇为教会的国度争执不休。欧洲的教会中,没有一位领袖可以警告人们危险的逼近,没有一种途径表达人们的愿望或担忧,也没有一种纽带可以联合所有的力量。曼努埃尔派遣了众多使者来到西方,不断讲述希腊人在土耳其蛮族的威胁下永无止境的哀苦,他们一再承诺改变信仰,却不知该把他们的承诺和抱怨向谁倾诉,这一切并没有激起信徒们的同情。卢森堡的西吉斯蒙德(Sigismond)和匈牙利国王派来的使者则幸运得多,他们来到法国宫廷,恳求骑士与贵族们的英勇相助。查理六世承诺,与基督教其他君主结成联盟,反对土耳其人。在他的号召之下,法国和比利时的贵族都赶到新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旗下。这支无畏的军队由讷韦尔公爵率领,他的父亲是勃艮第公爵“勇敢的”腓力,也是弗兰德的继承人。这位王子很快证明,他无愧于“无畏的”约翰这个绰号。在其他将领中,有拉马什伯爵,巴镇的亨利和腓力,陆军统帅阿尔多瓦的腓力,海军元帅维也纳的约翰。还有库西的领主,拉特里穆伊勒的居伊,布希考元帅(Boucicaut)。当比利时和法国十字军到达多瑙河,匈牙利和波西米亚贵族已经严阵以待。西吉斯蒙德国王说:“就算天塌下来,基督教军队的长矛也能把它撑回去。”一支威尼斯舰队与希腊帝国的舰队、罗德岛的骑士会合,向达达尼尔海峡进军,在君士坦丁大帝附近所有的海域,十字军的旗帜都贏得了人们的尊重。
战争的信号一经发出,十字军势如破竹。他们在各地与土耳其人作战,占领了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许多城市,又在胜利城前展开围攻。如果这支基督教军队谨遵纪律规章,小心行事,如果所有聚集在圣十字旗下的民族可以一直凝聚他们的力量,那么他们很可能将希腊从蛮族手里解救出来。然而当苏丹巴耶济德前来援助被困的城市,法国和比利时的骑士们自以为英勇无比,担心身先士卒的荣誉被别人抢去,鲁莽的军队不愿等待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的战士,执意向数之不尽的土耳其士兵发起战斗。这样,十字军战士们各自为战,被逐一歼灭,比利时人和法国人几乎都被杀死或俘虏,匈牙利人溃败奔逃。
在战斗中负伤的巴耶济德胜利后,表现出野蛮的一面;他叫人把俘虏们带到面前,他们几乎赤身裸体,大部分受了伤,巴耶济德命令近卫军在他的眼前割开俘虏们的喉咙。利剑之下,只有苏丹认为能得到赎金的人活了下来,其中有讷韦尔公爵、拉马什伯爵、库西的领主、阿尔多瓦的腓力、巴镇的伯爵以及其他几个人。当这悲伤的消息传到巴黎和布鲁日,人们把第一批传播这些消息的人扔进了河里。终于,巴耶济德派来埃利(Hély)的领主,把真相告诉人们。悲伤如此沉痛,贵族们只顾着赶紧赎回被土耳其人扣押的俘虏们,为胜利的苏丹送去书信和礼物,平息他的怒火。当勃艮第公爵的儿子和他不幸的战友们回来,人们迫不及待地听他们讲述被异教徒俘虏的经过。他们说,巴耶济德的力量无与伦比,他们说到土耳其人的首领招兵买马,不只是想征服拜占庭,而是期望能一直打到罗马,苏丹说,到了那里,他将要“在圣彼得的祭坛上用燕麦喂他的战马”,恐慌的感觉混杂着惊奇,在听众们的心中激荡。
很快,王国内宣布了反对土耳其人的第二次战争。布希考元帅勉强摆脱阶下囚的命运回来,这一次,他带着新的十字军来到东方,他们一到伊斯坦布尔海峡,就解救了被一支奥斯曼军队围攻的拜占庭城市,他们的战功让希腊人重新鼓起了勇气,也让土耳其人再次认识到西方军队不可小觑。
然而法国骑士们的胜利没能阻止异教徒的入侵,希腊皇帝曼努埃尔始终遭受着威胁,他离开拜占庭,亲自来请求基督教力量的援助。当时的客观条件并不支持出征远地:查理六世的病情日渐恶化,整个王国一片混乱。英国和德国也麻烦不断,一个因为兰卡斯特的亨利(Henri de Lancastre)篡位夺权,另一个因为皇帝瓦茨拉夫(Venceslas)被废黜。另外,人们还在为反对扬·胡斯(Jean Hus) [1] 的信徒而发动十字军战争。
希腊皇帝所到之处,君主们都满怀敬意地接待了他,然而他并未得到任何援助,只得离开西方,他已经对帝国的安全不抱希望,这时,一个意料之外的民族突然挽救了他,这个民族比土耳其人更加蛮荒。蒙古人在安卡拉的草原上摧毁了奥斯曼大军,巴耶济德成为了帖木儿(Tamerlan)的阶下囚,帖木儿又称提穆尔(Timur)。鞑靼人的胜利让拜占庭得到了几年的安定。然而希腊人并没有借机收回被侵犯的地区,曼努埃尔的继任者们很快发现,帝国的都城再次遭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威胁。
教皇犹金四世已经接受了希腊教会的归服,在费拉拉(Ferrare)和佛罗伦萨(Florence)的会议上,教皇决定发动一次十字军东征,挽救塞浦路斯王国、罗德岛,尤其是君士坦丁堡,这是基督教的欧洲去往东方的最后通道。教皇以身作则,他组织舰队,征集士兵,热那亚、威尼斯与比利时沿海城市的舰队纷纷聚集在圣彼得的旗下,向达达尼尔海峡开进,德涅斯特河(Dniester)和多瑙河畔的居民们担心土耳其人再次进犯,也热情高涨地参与战争。在波兰和匈牙利的议会上,教士们为反对土耳其人的战争布道。这些地方正处于被蛮族威胁的边缘,人民、教士和贵族纷纷响应教会与国家的号召。
一支大军聚集在圣十字的旗下,军队的将领是特兰西瓦尼亚(Transilvanie)的军长安尼亚德(Hunniades)与匈牙利和波兰国王拉迪斯拉斯。教皇选择枢机朱利安为特使,此人性格顽强,精神热诚,他决定不给土耳其人留片刻休憩,不彻底毁灭异教徒决不言和。十字军从布达(Bude)出发,行军至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Sophie)。两场胜仗为他们打开了巴尔干山脉(Hémus)的通道和拜占庭的道路,只有严冬能阻止这支胜利的军队。基督徒军队威名大振,在所有被穆斯林控制的地区,人们无不心惊胆战,穆斯林已经没有兵力阻止基督徒大军的逼近,苏丹穆拉德(Amurath)派使者来到十字军营中,向十字军提出了十分有利的条约。将领们聚集起来,商议穆斯林的提议,全军正等着接下来的征战,却突然听说将领们已经商定了和平条约。枢机朱利安反对和平,他以教皇的名义抗议刚刚决定的条约,他愤然离开议会,决定尽一切努力重新开战。很快,人们听说许多贵族和民众前来参与十字军胜利的事业,而群龙无首的奥斯曼势力已经日薄西山,这些消息对教皇特使的意图十分有利。当这些消息人尽皆知,枢机朱利安再次召集将领们的议会,责备他们背叛了他们的前途和自己的光荣。他粗暴地指责,将领们此前签订的条约丧权辱国,亵渎宗教,让欧洲暗无天日,让教会遭受了致命一击。随着他的发言,好战的热情被唤醒,激荡着所有听众的灵魂。人们不禁吃惊,自己竟然表现出了如此的谦虚,软弱无能,竟纵容了土耳其人,他们纷纷为签订条约而自责。最终,就在商定和平的同一个地点,大家异口同声地决定重新开战。
十字军东征的将领们同时犯下了两个巨大的错误,他们很快遭到了惩罚,一是与土耳其人签订了和约,他们本来可以拒绝达达尼尔海峡那边的和平提议,二是遗忘并撕毁了刚刚签下的条约,这严重损害了基督教贵族的信用和声誉。另外,大多数四散的消息并不真实,正是根据这些传言,基督徒才重新开始战争行动。十字军听说,意大利和希腊的舰队正在瓦尔纳等他们,大军来到了瓦尔纳,却一艘船也没看到。十字军战士怎么也没想到还会与令人望而生畏的苏丹穆拉德交战,穆拉德本来已经疲于世间的荣誉和军队的光荣,刚刚隐居修行,把帝国留给了他的儿子,当时还是个孩子的穆罕默德二世。然而,当他再马格尼西亚(Magnésie)的隐居之处听说十字军撕毁了条约,苏丹发誓向背信弃义的敌人报仇,带着一支所向披靡的大军跨过了达达尼尔海峡。奥斯曼人渐渐逼近,安尼亚德和枢机朱利安提出撤退,拉迪斯拉斯则宁愿战死或凯旋,十字军发起了战斗,在最初的冲突中,许多土耳其军团节节败退。匈牙利国王凭着一腔勇气,想要冲破近卫军部队,穆拉德正在其中战斗。他带着几个战士冲进去,然而很快就在成千上万的长矛下落马,他的脑袋被挂在枪尖上,展示给匈牙利人。看到这样的场景,十字军阵营中弥漫着悲伤,主教们试图重新唤起他们的勇气,对战士们说,他们并非为大地上的国王而战,是为耶稣基督而战,然而这些言辞并未奏效,全军溃散,落荒而逃,包括安尼亚德本人在内的一万十字军战士丧生。土耳其人俘虏了一大批基督徒,枢机朱利安在战斗或溃逃中丧生。
我们刚才讲述的战争由瓦尔纳战败作结,这场战争反而巩固了土耳其人对侵入的欧洲地区的控制,基督徒本来想要挽救的拜占庭仍然暴露在蛮族的种种威胁之下。
注释
[1] 捷克宗教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胡斯以献身宗教改革和捷克民族主义而殉道,留名于世,他的追随者被称为胡斯信徒。罗马天主教视其为异端,于一四一一年革除其教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