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十字军东征的影响

每次十字军东征的结尾部分,我们都已经简要叙述了这不尽相同的出征产生了哪些的结果;我们还需要用更加准确和更加完善的方法总结这些结果的特点。

我们很难评估十字军东征,至少很难从其结果上加以评价,因为这些出征既没有完全成功,也没有完全失败。最难以评判的莫过于未完成的事情,为了将我们缺少的事件补全,我们可以提出两种猜想:首先,设想这些远地的出征取得了我们期待的胜利,看看这种情况会产生什么结果。埃及、叙利亚和希腊成为基督教的殖民地,东方和西方的民族一起走向文明,法兰克人的语言极尽可能地渗透到亚洲,海盗出没的柏柏尔海岸将接受欧洲的道德和律法,在商业关系、学术研究和海外旅行等方面,非洲内陆的大地不再长期保持与世隔绝的状态。要想知道所有民族归于相同律法和宗教的统一到底有什么好处,我们需要回顾奥古斯都大帝(Auguste)和他的继任者们统治下的罗马帝国,帝国几乎由单一民族组成,人们生活在同一种律法之下,说着同一种语言。所有的海域都可自由通航,最远的地区也可以通过捷径交流,城市之间互相交换艺术和工业技术,在不同的气候中产出丰富的产品,各族人民交流他们的智慧。如果十字军东征将东方归于基督教世界的统治,我们可以相信,人们团结在统一与和平的法律之下,这伟大的一幕将更加光辉地上演,在现代社会以一种更加持久的方式发展,那么,没人会存有异议,圣战的益处不容置疑。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现在让我们提出另一个猜想,如果反对亚洲和非洲的撒拉逊人的战争从未发生,或者基督教军队全面溃败,让我们暂且将思绪停留在这种设想下欧洲的形势上。在十一世纪,欧洲的许多地区已经遭到入侵,其他地区也遭受着撒拉逊人的威胁。此时大部分国家纲纪放纵,纷争四起,冥顽不化,基督教国家该如何保卫自己?正如一位作家 [1] 指出的,如果基督教国家没有数次从各个城门出动,向这支所向披靡的大军进攻,我们有理由相信,敌人将趁着基督教民族无所作为的时机,在他们内乱之时发动奇袭,各个击破。想到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可能遭受与希腊和巴勒斯坦相同的命运,谁能不恐慌颤抖。

我们首先把十字军东征看做抵挡穆斯林蛮族的屏障,得出了总体的观点,接下来,十分有效的办法是回顾欧洲各个王国,检视他们在十字军的战争中各有什么收获和损失。

当教皇乌尔班想要鼓动基督教国家拿起武器,他主要召集了法国人和比利时人,十字军东征的信号下达以后,这些民族几乎引领了中世纪最伟大的事件。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光荣全部归于他们。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中,路易七世和王后埃莉诺的离婚让阿基坦落入英国人之手。然而这部分损失很快得到了弥补,腓力·奥古斯特得到的利益远远多于“年轻的”路易造成的损失。审视腓力·奥古斯特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的角色,我们可以认为,他来到亚洲,只是为了把理查带到那里去,把他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从西方引开。

因十字军东征获益最多的西方国家是法国和比利时,远地战争的精神甚至经验都有助于驯服贵族们的倨傲。当前朝的君主专制日薄西山,封建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海外出征为诸侯割据的局面带来了最强有力的震慑,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将社会转变为由主要权力统一起来的大家庭。这样,十字军东征增加了王国的实力,推动了法国的扩张,文明的光辉接踵而至。自从圣战的时代,法国人不再将各个诸侯国的民族区分开,一位老者将圣路易捧为圣贤,除了大肆吹捧法国风光无限的荣耀,什么都不足以颂扬这位法国君主的美名。令人称奇的是,卡洛林王朝 [2] 的崛起正是从战胜穿过比利牛斯山(Pyrénées)的撒拉逊人开始,而卡佩王朝 [3] 也是在反对东方异教徒的战争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

英国没有从圣十字的战争中得到任何利益,这场战争震撼了整个世界,英国却很少卷入其中;十字军东征给英国带来的仅限于理查的荣耀,况且这些荣耀也很少引起大不列颠现代历史学家的兴趣。十字军东征并没有为英国带来有利的影响。在反对亨利三世的贵族军团中,王冠的竞争者像海外战争中那样佩戴十字,并且,教士们承诺,为了自由的事业而死的殉道者将得到棕榈枝。我们无法相信圣战为勉强维系的各个市镇带来了力量,海外战争也没有巩固贵族的实力,后来,正是这批贵族改变了英国人民的命运。不列颠的统治者甚至没有利用十字军东征扩张商业和工业利益,在东方的基督教领地,英国从未建立一家商行或一块殖民地;英国的航海并未出现历史上值得一提的进步。

当英国人从国王手中获得了自由,法国人也开始向国王索要自由的时候,德国则出现了另一幕场景:奥托一世在帝国内部掀起轩然大波,在亨利三世的统治下,帝国在十字军东征期间迅速衰落。皇帝们煞费苦心,也没能阻止皇位的继承改为选举制,德国君主的继承人由王公贵族的选举得出,而这些王公贵族本身又摆脱了君主的所有控制权。在困扰着日耳曼帝国的众多动乱中,很难分辨出十字军东征为德意志民族的命运产生了哪些影响。在第一次圣战的呼声中,德国没有任何反应,圣伯纳铎雄辩的言辞和无数的神迹才让德国为耶稣基督的事业拿起武器。在康拉德的十字军东征中,我们只能看到毫无光彩的灾难,红胡子腓特烈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却不幸意外身亡,未能实现他期待的凯旋。腓特烈二世在遭受罗马教廷绝罚的压力下举起圣十字的旗帜,却只从东方带回了不断滋生的诅咒。然而由帝国残余力量组成的德意志联邦却从圣战中得到了利益。反对东方异教徒的出征让人们产生了与异教部落战斗的想法,这些部落散布在维斯瓦河、普列戈利亚河(Prégel)与尼曼河(Niémen)沿岸,被十字军征服的部落进入了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君主国得名和发源的地区在十三世纪末仍与基督教国家隔绝,由异教徒和蛮族的道德观占据,这些地区的征服和文明化都是宗教战争的作品。

另一方面,意大利对民主政治充满了热切的激情,除了时刻惦记着商业利益,城邦还因圣战的热情薄弱地联合起来。由于缺少共同的权力中心和统一的精神,这个国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巨大作用,也不能形成稳定的贵族政治,难以在世界各国之间崛起。在圣战之前,比萨、热那亚和威尼斯等城市在意大利与东方的商业关系中就表现出繁荣的景象,正是在海外出征期间,这些商业关系得以扩展和增加。意大利的形势独一无二,各个共和国在地中海沿岸只占据弹丸之地,却与叙利亚、埃及和希腊都有密切联系。我们尤其要敬佩威尼斯共和国,威尼斯的统治力量比十字军更早地来到了亚洲,中世纪的人们把威尼斯视为东方的皇后。根据史料,我们可以看到意大利人民为圣战做出的贡献,他们或是为基督教军队提供补给,或是协助征服巴勒斯坦沿海地区的城市,或是直接与异教徒的舰队作战。意大利众城邦到处建立殖民地,在十字军征服的所有城市中都拥有势力范围。

意大利人在参与十字军战争期间,遵从的主要是唯利是图的精神,而非当时西方的主流思想。与战胜异教徒相比,他们对建立商行与获取商业利益更感兴趣。确实,他们为十字军提供了粮食,然而他们也常常为穆斯林供应军需,这一点备受指责。基督教殖民地被摧毁后,一个佛罗伦萨历史学家轻描淡写地指出,意大利损失了一半的商业利益。

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位于意大利边境,这是十字军前往希腊和西方的必经之路,那里的财富仿佛无人看守,那里的居民永远不知道如何保卫他们的土地。因此,这片土地常常引起十字军君主甚至骑士的贪欲和野心。超过两个世纪,这个王国的历史与海外出征紧密联系在一起。德国、法国、阿拉贡和匈牙利轮流派出国王,而每一位国王都带来了战争。在战争中,十字军会请求教会权威的支持,圣十字的幻象时常出现,人们为战争布道。总而言之,为了控制这个不幸的国家的十字军东征,比为了光复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东征还多,所有的这些十字军东征只不过在意大利人民和欧洲的很大一部分地区搅起了纷争和混乱。

如此一一审视欧洲各王国的形势,我们可以看出,十字军东征对西方各民族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夹在我们刚刚说到的这些国家之中,西班牙也呈现出独特的表征。在整个十字军东征的潮流中,欧洲其他民族来到东方与撒拉逊人战斗,而西班牙在国内与同样的民族战斗则是为了保卫自己。摩尔人入侵西班牙与法兰克人入侵亚洲有相似之处。穆罕默德的宗教推动着撒拉逊战士展开了战争,正如基督教燃起了十字军士兵的热情。在西班牙的穆斯林殖民地,请求援兵的号召数次得到了非洲和亚洲的响应,正如叙利亚的基督教殖民地一旦发出警报,欧洲就出动援助。

直到圣战的精神在欧洲其他国家开始衰弱,西班牙才参与了十字军东征。然而应该说,这个王国在东方的出征中得到了许多利益。基督教国家反对亚洲穆斯林的战争中,几乎每次都有一大批十字军停留在西班牙海岸,与摩尔人作战。西方世界发起的许多次十字军战争是为了反对半岛上的异教徒统治着。著名的托洛萨(Tolosa)大捷正是十字军反对摩尔人战争的果实之一,这场十字军东征由教皇在欧洲发动,尤其是在法国和比利时。海外出征将本应前往非洲海岸的撒拉逊人滞留在埃及和叙利亚,有助于西班牙人保卫自己的国家。比利时十字军建立了葡萄牙王国。十字军东征中产生了骑士团的概念,西班牙模仿巴勒斯坦的骑士团,也建立了自己的骑士团,如果没有骑士团的力量,西班牙人很可能无法战胜摩尔人。

我们一一讲述了欧洲的各种力量,而在这些力量之上,还有一种力量表现出纽带的作用,也是政治世界的中心:这就是教皇的权威。有人说,教皇发起了十字军东征;只要我们稍微研读史料,就会发现这种论点缺乏真实性。正如我们展现的那样,圣战的热情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最后,无论教皇还是平民,整个社会都被卷入战争的热忱中。教皇并未发动这场声势浩大的行动,其中一个证据就是,当圣战的精神在基督徒民众中消泯以后,教皇始终无法重燃十字军东征的热情。还有人说,圣十字的战争大大增加了教皇的权力,毫无疑问,一场宗教战争应该有助于教皇权威的发展。然而这场战争引起了诸多事件,在其影响下,教皇权力的扩张并非十分顺利,政治形势中反而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确定无疑的是,十字军东征末期,教皇的权力已大大不如圣战开始之时。

上世纪的作者们证实了另一个错误,人们曾经断言,十字军东征增加了教士的影响力和财富。第一次圣战确实给教士们带来了利益,因为他们不必支付战争的开销,狂热的信徒筹集了所有的军费。但是,从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开始,教士们被迫缴纳昂贵的税款,他们强烈的抗议也没有得到重视。从此以后,基督教世界建立起一种对于教士们来说异常黑暗的观点:既然人们为耶稣基督的荣耀和圣地的光复而战,其花费就应该由教会支付。前几次向教士征收税款时,尚且考虑了征税的必要性和各方面的条件,萨拉丁什一税出台以后,税款由教皇和议会规定,对税款的监督如此严格,以至于教堂不得不交出装饰品,有时候,甚至必须拍卖圣瓶。我们尽可以断定,两百年来,教士们为圣战交出的财产超过了教会众多地产的价值。我们也能看出,教士们期望光复圣地的热情渐渐冷却,对圣战的冷漠正是从他们开始,后来,基督徒民众对十字军东征的热忱也跟着冷淡了。在德国和许多其他国家,教士的不满如此严重,以至于教皇再也不能信任主教们,让他们为十字军东征传道,只能把这个任务交给托钵修会 [4]

回顾十字军东征的影响,人们有可能忽略,十字军旗下的航海和商业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圣战为航海开启了崭新的事业,波罗的海、地中海、西班牙海域和北海被连通起来,什么都不如海域的交流更有利于航海的发展。十字军东征也增加了各民族的交流,他们的联系和利益又促进了商业活力和竞争力。实用知识得以校正、累积,并四处传播;人们测定海岸的轮廓,海岬、港口、海湾和岛屿的位置。人们探索海洋的深度,观测风向、洋流和潮汐。这样,造成无数海难的无知渐渐消散。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建造船只的技术不断完善。为了运送大批朝圣者,人们把船只建造得更大。远行的危险让前往东方的船只拥有了更加坚实的构造。人们在竞争中发明出了种种技艺,一艘船上立起多支桅杆,增加帆的数量,逆风行驶时收帆等,竞争力让航海家们活力倍增。

远地出征在各个区域打通了新的大路,自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十字军东征之前,长久以来,印度和亚洲的商人来到欧洲有两条路线,有时走陆路,穿过希腊帝国、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各地,而更寻常的路线是经过地中海,直达意大利各港口。圣战让这两条路更加通畅,从那时起,在圣十字旗帜的保护下,什么也不能阻止商业的迅速飞跃。西方大多数沿海城市不仅靠向欧洲提供东方的产品而致富,在运送朝圣者和基督教军队中,他们也得到了客观的利益。船队一直来到十字军战斗的沿海地区,向他们出售军需和粮食,这些物资的需求量一向很大。叙利亚甚至希腊沿海城市的所有财富都属于西方的商人,他们控制着亚洲沿岸基督徒领地中巨大的一部分。我们知道攻下君士坦丁堡以后,威尼斯人分得的利益,他们拥有希腊群岛的所有岛屿,这就相当于半个拜占庭。希腊帝国遍布威尼斯的律法、船队和军队,俨然是另一个威尼斯。法国的城市几乎没有从东方的商业中获得利益,十字军东征是法国人和比利时人的杰作,别的国家却收获了这场战争的成果。只有马赛和布鲁日这两座城市在中世纪时期与远地人民保持些许联系。在西班牙,工业发展得正是时候,更好地利用了十字军东征的契机,在圣战接近尾声的时候,西班牙人在整个亚洲沿岸拥有众多商行。不过,意大利仍是从东方商业中获利最多的国家。

最后,我们还要评价十字军东征对欧洲科学的影响,在这方面,十字军东征的影响仅是一个简单的征象。确实,圣战运动在中世纪唤醒了人们的思想。从西方来到东方的各民族亲眼见证了一个新世界的自然、道德和面貌;并且,由于十字军东征如同长途旅行,聚集到圣十字旗下的人们总能从远行中带回一些经验、一些概念、一些回忆。在人类的智慧发展方面,十字军东征时期的人们拥有充沛的活力和热切的好奇心。尽管这样,我们仍然难以精确描述欧洲在知识上有什么收获。海外战争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欧洲本打算征服东方的土地,却用昂贵的代价买来了这片土地上的知识,对于地理的无知造成了多么沉痛的灾难!在十字军东征末期,人们对东方的了解已经大大加深,然而曾经有那么多的军队消失在东方,如同迷失在黑夜里。在圣战期间,阿拉伯数字的用法传入了欧洲,这种方法并没有推动数学的发展,却让学习数学变得更加容易。阿拉伯人和希腊人在医疗技术方面远胜于法兰克人。然而欧洲医学在十字军东征期间仍没什么长进,欧洲人止步于从东方引进了一大堆药物,诸如山扁豆泻药、番泻叶、鸦片解毒剂。天文学本应在这一时期成功传播,东方是这门学科的摇篮,自从伊斯兰教纪元早期,亚洲的君主们就大力支持天文学的发展。腓特烈二世与开罗苏丹相互问答天文学与几何学难题。然而在一个基督徒们只幻想着寻找奇迹的时代,抽象科学与自然科学难以进步。至于东方古代艺术与文学,十字军并不怎么关心,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遗迹遍布伯罗奔尼撒、安纳托利亚和叙利亚,然而十字军回到欧洲之后,关于这些遗迹的回忆早已抛至九霄云外。我们很难证明,欧洲向亚洲发动的这场声势浩大的震动中,被征服者的智慧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最实际的说法是,十字军东征是欧洲社会的命运走向光明的第一步。基督教从东方而来,却在蛮族的统治下被抹去,为了将基督教带回东方,西方付出了长期而猛烈的努力。在我们的时代,从福音书中诞生的欧洲文明重拾通往亚洲之路,试图传播其中的好处。在这种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十字军东征正平静地延续着。

注释

[1] 指波纳德(M.de Bonald),原作者注。

[2] 自公元七五一年统治法兰克王国的王朝。

[3] 由卡佩家族的于格·卡佩建立的法兰西王国的第一个王朝,自九八七年至一三二八年统治法国。

[4] 完全依靠捐助而生存的宗教修会,他们不积蓄财产(个人和团体),需要发贫穷誓愿,以便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投身于宗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