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耶路撒冷的围城与攻克

(一〇九九年)

耶路撒冷,犹太王之城,先知之城,救世主基督之城,这座城市闻名天下,而又无数次被摧毁,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耶路撒冷展现出来的景象与当今无异,相同的姿态,相同的形状,相同的风景。周边的地理征貌跟现在一样,生长在耶路撒冷土地上的稀少植被是苍白的橄榄树、无花果树和笃耨香,在戈弗雷的战友们看来,圣城周围的自然景观就如同他们自己,如同饱经风霜的朝圣者,严苛,悲哀,沉默。圣经上的诅咒似乎在这里永无止境地履行。人们还能看到的,就是贫瘠的山地上的一片阴郁,这恰恰适合耶路撒冷。难道在上帝之墓周围,自然万物不应该陪葬吗?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基督徒军队首先安营扎寨。一片长满橄榄树的平地一直延伸到耶路撒冷城的北部,那是城市周围唯一一个允许扎营的地方。布永的戈弗雷、诺曼底的罗贝尔和弗兰德的罗贝尔在这块平地上搭起了营帐,暂时安顿在耶路撒冷的北部和东北部。他们正对的城门现在叫做大马士革门(porte de Damas),还有一个叫做希律门(porte d'Hérode)的小门,现在已经堵死了。在西北部正对伯利恒门(porte de Béthléem)的据点由唐克雷德占据。接下来是图卢兹的雷蒙德,他旗下的营帐覆盖了一片高地,现在叫做圣乔治山坡。狭窄的拿非利山谷(vallon de Réphaïm)和一个又宽又深的水池把他的部队与耶路撒冷城墙隔开。这个位置并不是十分有利于围城,于是图卢兹伯爵决定把他的一部分阵营设在城市南部的锡安山上。约瑟法山谷(ravin de Josaphat)和席龙(Siloé)的谷地既不允许扎营,又不适合向城市西侧进攻,与其说山谷,不如说是深渊。

控制耶路撒冷的埃及守军约有四万人,另有两万居民也拿起武器充军。约旦河和死海周围以及其他临近地方的大批穆斯林也来到这座犹大山地上的城池,或来寻求庇护,或来支援防守。伊玛目 [1] 们在耶路撒冷城内的街道上演说,用他们的言辞激起伊斯兰教捍卫者的勇气,并且以先知之名,预言这次防御战必将取得胜利。

围城刚开始几天,一个橄榄山上的隐士就来到军中,建议立刻进行一次总攻,十字军相信了修士承诺的奇迹,决定翻越城墙。不幸的是,翻越城墙和塔楼需要的不只是热情和勇气,还需要云梯等攻城器械。尽管巨大的石块、滚烫的热油和松脂不断落在头上,十字军战士们还是紧紧团结在一起,齐心攻城,撒拉逊人不得不承认敌人那一天令人叹为观止的勇气。若非十字军缺少工具和器械,这开始一击便可以打开耶路撒冷的城门。然而老天不开眼;没有实现修士承诺的奇迹,许多十字军战士在城墙下光荣地粉身碎骨以后,十字军只好折返到营地。领袖们开始考虑寻找木材建造攻城器械,然而这片大地提供给他们的只有一片荒芜,找到合适的木材并非易事。朝圣者们拆除了附近一座民居,才得到第一批修建围城器械的木头。

当军队来到圣城墙下时,夏暑已至,敌人在十字军逼近时填埋了一些蓄水池,又在剰下的蓄水池里下了毒。汲沦谷(Cédron)尘埃飞扬的河床上一滴水也没有,席龙的泉眼偶尔会流出几股清水,可是根本不够众多朝圣者解渴。他们的头顶是一片燃烧的天空,脚下是干涸的土地和滚烫的石头。十字军战士都经受着口渴的折磨,人们又发现粮食无处可寻,这是多么可怕的灾难。就在这时,一支热那亚船队满载着各种各样的储备物资开进了雅法(Joppé)的港口,让基督徒们摆脱了黑暗的绝望。在三百人的保护下,粮食、工具和机械、众多的热那亚工程师和木匠都运抵了耶路撒冷的营地,他们的领导者是雷蒙德·佩雷(Raymond Pelet)。

阅读 ‧ 电子书库

犹大山地的基督教军队。基督徒们在狭窄的山谷中冒险行进,他们必须与疲惫和酷暑战斗。

木材还是紧缺,但是十字军在纳布卢斯(Naplouse)附近发现了一片森林。很快,一行骆驼满载着枞树、柏树和橡树来到了十字军的阵营。所有的手脚都忙活起来,军中没有一个朝圣者得闲。一些人去修建撞城锤、投石机、战壕和塔楼,另一些人就带着羊皮袋,跟随当地的基督徒,前往别处寻找水源,他们去了大马士革路上的爱培尔泉(fontaine d'Elpire),伯大尼(Béthanie)附近的圣使泉,他们还去了玛利亚泉,位于名为圣约翰沙漠(Desert de Saint-Jean)的谷地,还有伯利恒西面的另一个泉眼一据说使徒腓力曾在那里给一个埃塞俄比亚女王的奴隶施洗。在所有的攻城器械中,威力最强的要数三座巨大的攻城塔。它们的结构不同以往,每座塔楼有三层:第一层由工匠们负责操控和移动,第二层和第三层是蓄势待发的战士。这三座带轮子的堡垒建得比被围困的城墙还要高,顶部留有一块空间,可以安装吊桥,这样一来,战士们就可以到城墙上去作战,同时,吊桥也可以引出一条直通城内的道路。除了这些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要赢得胜利还需要曾经数次为十字军东征带来奇迹的宗教热情。三天严格的斋戒后,十字军战士们怀着最真诚的谦卑,在圣城周围列队。

守军把许多守城器械都设在了看起来最受基督徒威胁的那一侧。在西边,他们没有留下防备,然而戈弗雷和两位罗贝尔把他们的阵营转移到了这个方向,面对圣艾蒂安门(porte de Saint-Etienne)。在这次决定耶路撒冷能否被攻克的大转移中,攻城塔塔和各种器械必须拆解下来,然而在七月的一个夜晚,一夜之间,也就是说在五六个小时的短短一段时间内,转移就完成了。一〇九九年七月十四日,黎明时分,领导者们发出了发动总攻的信号。军队倾尽全力,开动所有机械,向城墙发起进攻。一座攻城塔由戈弗雷指挥从东方进攻,另一座由唐克雷德指挥从西北进攻,第三座由图卢兹的雷蒙德指挥从南方进攻,在一片兵刃交响、喊声震天的喧哗中,三座移动的堡垒向位于中心的城墙推进。第一次的交战异常激烈,然而胜负依然未见分晓,十二小时不屈不挠的战斗并没有定下胜局。当夜幕迫使十字军战士们回到营地时,他们喃喃自语:“上帝我们还不够资格进入圣城,膜拜他儿子的坟墓。”

阅读 ‧ 电子书库

十字军对耶路撒冷发动第二次进攻:军事行动依然受挫。十二小时的战斗以后,十字军战士们失望地离开了战场。

接下来的一天又带来了同样的战斗。守军们听说一支埃及军队正赶来支援,胜利的希望又重新燃烧起来。同时,十字军的勇气也产生了无敌的能量,三个进攻点都出现了激烈的短兵相接。两位术士站在城头,召唤地狱的力量和魔法,却在一阵冰雹般的飞箭和石头中跌落。攻击持续了半天,耶路撒冷的城门依然在十字军面前紧闭不开。突然,人们看见橄榄山上出现一个骑兵,他挥舞盾牌,向十字军发出打入城中的信号。这突如其来的圣迹又一次点燃了人们进攻的热忱。戈弗雷的塔楼冒着漫天可怕的石头、箭雨和硝火,向战场中心前进,并把吊桥架上了城墙。刹那间,十字军战士投出无数点燃的长矛,守军的战争器械着了火,铺在最后一道城墙上的麦杆和稻草包、羊毛袋子等也都着了火。风助火势,愈烧愈烈,席卷了撒拉逊人的阵营,被黑色旋风包围的撒拉逊人乱了阵脚,节节败退。戈弗雷冲入敌军,前方有鲁道夫兄弟、图尔奈的安吉尔伯特和吉约姆开路,后面跟随着布尔的鲍德温、他的兄弟尤斯塔斯、涵波·克劳顿、吉彻、圣瓦利耶的贝尔纳(Bernard de Saint-Vallier)、阿尔布莱的阿曼卓,一路追击着敌人进入耶路撒冷。在他们旁边,唐克雷德、弗兰德的罗贝尔和图卢兹的雷蒙德丝毫没有拖延,一鼓作气杀入城中。那天是一个星期五,下午三点,刚好在救世主离世的日子和时间,十字军进入了耶路撒冷城。

历史记载了攻克城池后随之而来的骇人的大屠杀,屠杀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七万撒拉逊人被屠杀献祭。数目巨大的俘虏难以管制,对待敌人必须斩草除根,这些是进行屠杀的主要理由,然而在此之下,还潜藏着为完成一件复仇杰作而展开的野蛮政治。唯一能打断屠杀场面的是复活教堂里的狂热膜拜,这是一种多么神秘的反差!人们刚刚在胜利的街道上割开一个个敌人的喉咙,马上又赤着脚,脱下帽子,虔诚地默念,脸上淌下意味着牺牲和热爱的泪水。耶路撒冷城内,宗教的祈祷和呜咽突然间取代了愤怒的嘶吼与受害者的哭泣。

阅读 ‧ 电子书库

戈弗雷和雷蒙德看见圣乔治出现在橄榄山上。

阅读 ‧ 电子书库

戈弗雷杀进耶路撒冷。戈弗雷和他的士兵们顶着密集的石块、弓箭和硝火,打败了撒拉逊人,冲进耶路撒冷城中。


注释

[1] 伊斯兰教国家领袖的称号或指伊斯兰教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