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尺寸

一旦我对扩印成8×10英寸的照片感到满意,我就会把它作为最终作品的尺寸。随着时间的推移,8×10英寸的照片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可以扫描这个尺寸的照片,制作成TIFF或者JPEG文件,把它传给画廊、博物馆、杂志社或者个人,给别人观赏,寻求出售或出版机会,或者用于各种其他用途,所以,现在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学习如何扩印照片的范畴。基于展示的目的考虑,通常我在相机后面拍摄的时候,就已经对最终作品的尺寸有了清晰的概念,虽然有时候我会改变最初的预视觉化思路。尺寸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照片的大小对图像的情感反应有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张展览质量的照片,我只印一种尺寸。同样的底片,印成8×10英寸和16×20英寸,是两种不一样的特性。一般,我只会把照片扩印成最符合我想表达的情感的尺寸,我不会以其他尺寸来展示图像。有时候,我会发现某幅图像能在不同的尺寸下显得效果不错,但这类照片实在很少!这样,我会制作比16×20英寸更大的图像,去到20×24英寸、24×30英寸,甚至30×40英寸。

照片的尺寸有几个决定因素。当然,技术上的考虑是最优先的。如果照片在8×10英寸的尺寸下可以显得锐利,而在11×14英寸的尺寸下不可以(并且锐度很重要的话,而一般它对我的照片都很重要),那么8×10英寸就是最大尺寸。另一方面,如果技术方面的因素都没问题,那么影调的考虑就是第二重要的。有时候,某个影调柔和的区域可以在8×10英寸的尺寸下表现得很好,而在16×20英寸的尺寸下则会显得散漫或者沉闷。或者有时候,如果照片放得太大,其主导性的暗调或亮调会变得很有视觉压迫力。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净尺寸是另一个考虑因素。各种构图元素的尺寸会产生很大的情感影响。大弧度的构图线在16×20英寸的照片中会很有感染力,而在8×10英寸或者更小的照片中,就会打折扣。大尺寸的照片往往会有更大的冲击力,所以,如果需要冲击力,我倾向于采用大尺寸。如果需要一幅更安静的影像,我会倾向于较小的尺寸。当然,这个规律也有例外的时候,但对我来说,它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对的。

以前,对我来说,拍摄主题对照片大小的决定作用往往很重要(广阔的风景用大尺寸,而小花小草则用小尺寸),而现在,它的作用已经很小了。我扩印照片的大小,基于照片本身,而不是基于主题(见图10-15)。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0-15:通往纪念碑谷地的公路

这是一片宽广的风景,但这照片的扩印从来没有大于5×7英寸。其原因是,如果照片印得更大,公路两边由乏味的山艾丛组成的深色区域就会显得太过显要和压抑。但是,在小照片中,这些区域看会显得很奇妙。此外,公路看上去似乎进行了遮挡,让它变得更亮,但实际上却是进行了强烈的加光。阳光照在沥青上,使它明亮得让人吃惊

最后,有一种主观感觉,会让我觉得大一些或者小一些才是合适的。我很难把它说清楚,只能这么说“那个尺寸会感觉好一些!”一个音乐上的类比最能解释这个问题:一些古典音乐作品是为弦乐四重奏而作的,一些作品则是为交响乐团而作的,而它们之间不能交换。我不想听弦乐四重奏演奏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那不会好听!照片的尺寸类似于音乐的配器规模,它应该与影像相匹配。

我听过很多摄影师说,他们制作小的照片,为的是让读者走得更近,看得更仔细。这真是一个荒谬的原因。我观察别人看照片已经有40多年了,人们总是走得很近来看,无论照片多大!也许他们是在看照片锐不锐,颗粒多不多,或者在其中寻找一些尚未看清楚的重要细节,但它总能让人靠近。因此,任何尺寸的照片都能把读者拉近,只不过小尺寸的照片让人无法离远观看。我觉得,一幅照片的大小,应该最大程度地强化摄影师要传达的信息:如果小尺寸能增强,那就用小尺寸,反之亦然。

无论选择什么尺寸,我一般都可以采用与8×10英寸相同的加光和遮挡操作,以及相似的闪光或还原技术。有时候,扩印技术只需要很小的变化,而有时候,却需要大大改变,因为尺寸的改变,会需要不同的效果来保持照片的影调统一性。由于照片的情感影响会随着尺寸而改变,你的扩印操作也许要进行调整,来抵消这种改变。有些改变,会产生非常让人吃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