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4:底片密度应该在一个固定范围内,不在范围内的底片都是没用的

前三个神话与分区系统有关。这个神话开始与它拉开点距离,但不会太远。看起来,我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分区系统上,但我的确不认为它在我的作品中的分量会太重,因为它已经是我的一部分。正如你开车的时候不会思考开车,如果已经学会了分区系统,你就不必整天想着它。只要合适地运用它,你就会像本能一样完全掌握它。

我已经指出了我会利用底片的完整反差范围。我不期望我的所有底片都有相同的密度范围,而它们确实并非如此!有些人会说:“那不是什么样的密度都有了?!”这完全正确。让我们用几个例子来解释清楚吧。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例子#1和#2

假设在一个典型的阴天,我进入我家附近一片太平洋西北的古老森林。我可以对场景进行平均测光,并对底片采用常规显影,获得4~8区的影调(记住,为了更好的阴影分离,我们的曝光设置得比常规的3~7区高)。让我们忘记3~7区的曝光吧,即使最终照片上需要的是这些影调(神话#3)。那么,底片现在有了4~8区的标准密度范围。我们把这个例子称为例子#1。

假设我对这个场景有另一种想法:我想把它表现得明亮轻灵,像梦幻一般。反差程度是相同的,所以我假设把底片曝光到8~12区。然后我对照片进行大幅度的减法显影,甚至补偿显影,从而大大降低密度。曝光为12区的部分会下降到阅读 ‧ 电子书库区或9区,而最暗的部分会从8区降到阅读 ‧ 电子书库或6区(我这里的描述并不精确,只是根据知识进行估算。然而,我从不精确!我可以在暗房中通过遮挡、加光、漂白等手段来处理照片,所以精确性并不重要)。

现在,我的反差范围稍微小于3个分区,大概是6~9区,而不是4~8区。如果我把这些影调的扩印降低半区,我就会获得高调的梦幻场景,其影调范围从浅灰到近乎白色。你可以预想这幅假想的照片吗?创造这幅照片的底片,与前一个例子的4~8区影调分布非常不同。我们把这个例子称为例子#2。

例子#1是纯粹的现实,例子#2是纯粹的梦幻。两种演绎都是合理的。两者都表达了对那个地方的感受,但例子#2几乎创造了一个我从未遇见新世界。它的底片密度相当高,它的初始曝光甚至高得更多。

例子#3

我正在拍摄一座英国教堂。一块远处的彩色玻璃窗比旁边阴暗的凹室亮8区。教堂的其他部分比窗户暗很多,但比凹室明亮。远处的窗户和其他窗户,是室内的光源。我的目标是让所有东西动能看清楚,彩色玻璃窗和凹室都能表现出细节。如果我把凹室设置在阅读 ‧ 电子书库区,窗户就会落到阅读 ‧ 电子书库区。室内建筑的其他部分会位于阅读 ‧ 电子书库区到阅读 ‧ 电子书库区之间。因为教堂里非常暗,我又把光圈缩小以获取最大景深,所以我需要长时间曝光。然后,倒易律失效使得反差变得更高(参阅第9章)。

曝光过程中,底片中的高光部分被光线强烈激活,因此我对底片进行了补偿显影(见图13-7)。这把窗户的密度从曝光的14区带回10区左右。同样,凹室的密度降到了阅读 ‧ 电子书库区左右,而室内的其他部分大概为4~6区。这幅照片的密度比一般水平低,除了窗户上非常密的部分。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3-7:《楼梯,赫克斯汉姆修道院》的底片

注意南面交叉通道中三个窗户的高密度,以及底片其他区域的低密度。然而,底片中充满密度分离良好的细节,如图13-5所示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3-5:

楼梯,赫克斯汉姆修道院教堂南面的交叉通道及其著名的楼梯,是这座北英格兰伟大建筑唯一完整的部分。其余部分都被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无数次的战争毁坏了。这是一个美妙的场景,它的反差非常高,从楼梯顶明亮的窗户(中午的太阳正好在最右的窗户外)到远处底部深暗的凹室。通过把窗户设置为接近15区,然后用补偿显影压缩反差范围,我按能够扩印的方式,为底片上的场景保留了10区以上的反差范围。最终的照片充满丰富的细节和影调分离

例子#4

我发现一块平直的岩石上有着迷人的纹理,它正向我发出声响。反差很低(岩石上最暗和最亮的部分之间也许只有1区的差别),所以我想尽量增加反差(见图13-6)。如果拍摄的时候曝光不足,然后增加显影时间,我不能把反差提高太多,因为在延长的曝光期间,低分区不会扩大。所以我采用了常规曝光,然后增加显影时间,我发现这个方法比曝光不足后增加显影有效得多。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3-6:山顶和起伏的山丘

犹他州菲利普斯峡谷中一块光滑砂岩的构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图案就像一座高度风格化的雪顶,雪顶后面是一片起伏的山丘。反差很低,最亮和最暗的部分相差不到1区。我在显影过程中最大化地增强反差,然后用最高的反差水平(170单位洋红滤片)来扩印,并进行了少量的漂白还原

如果我把平均影调设置在5区附近,然后用最大程度的显影来增加反差,平均分区会变成7区或阅读 ‧ 电子书库,而高光会接近或超过9区。这样,底片最密和最稀的部分也许会有2~3个分区的差别。这意味着底片密度大概分布在6~9区。这张底片(见图13-8)比《楼梯,赫克斯汉姆修道院》(见图13-7)密得多,但它最高的密度与后者的窗户部分差不多(比较图13-7和图13-8)。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3-8:《山顶和起伏的山丘》的底片

这个反差极低的场景(光照均匀的砂岩纹理)的底片充满较高的密度。对底片进行充分曝光和长时间显影后,我取得了大大增加的反差,并获得了厚密但完全可以扩印的底片(见图13-8)。这张底片最密的部分与《楼梯,赫克斯汉姆修道院》底片最密的部分几乎相同,然而剩余部分则比另一张底片除窗户外的部分密得多

这两张底片的平均密度和反差范围差别非常大。我扩印例子#3的时候,先对底片上的室内建筑部分进行曝光,然后对窗户部分进行加光,否则窗户就会变成一片全白。对于例子#4,我会在扩印中把平均影调大大降低,并用最高反差的放大滤镜来进一步加强岩石上的反差,而它的反差已经通过延长显影部分地增强过。最终,两个例子的照片都会充满光辉和生命。

上面4个例子的底片都是很好的,而它们的密度有着很大的区别。每一张底片,都是为了表现我自己见到或自己创造的世界而设计的。创作有别于现实,这不仅是完全合理的,还是非常让人喜欢的。如果所有底片的密度都在一个标准范围内,我就不能创作出我想要的照片。

底片的密度应该是怎样的,就可以是怎样的。它们应该能让你表达出想说的内容。很明显,如果你想拍摄冬日雪景的现实版本,底片密度应该比阴天下的煤矿井的现实版本高。这两张完全现实主义的照片,将会来自于两张平均密度非常不同的底片。所以,即使都是纯粹的现实主义,也没有理由让所有底片都拥有固定的密度范围。

我曾经用3.5小时的曝光来制作亚利桑那州裂谷的底片。尽管曝光时间很长,但底片上的一些区域仍然没有任何密度,这意味着峡谷中的那些区域实在是太暗了,无论怎么曝光都不能达到感光的临界限。然而,高光部分却非常明亮,以至于采用补偿显影后还是有很高的密度。部分底片上的密度超出了标准的底片密度范围。但它们仍然可以创作出我喜欢的、最受欢迎的照片。

你应该摆脱所有固有的、陈旧的思维。我的底片什么变化都有。一些非常密,一些非常稀。有一些密得过度了,因为我在创作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我不会把这些底片扔掉,因为有一部分仍然可以为我带来我喜欢的照片。它们都是有用的底片,虽然不完美。我不会把我的底片放在其他人设定的约束中。而且我经常把高光曝光到10区以上,我是有意这么做的!

正如我在神话#3中指出的,曝光不足会让照片显得很平,以至于会毁掉一张本来可以很成功的照片。另一方面,曝光过度会让你的底片放大时间变长,但照片效果会很好。在任何适当的标准环境下(不是教堂或裂谷中那样的环境),你需要曝光过度5~7挡才可能把底片的密度推到15区以上(那里是曝光/密度曲线的肩部,会让底片的影调变平)。但如果曝光不足半挡或1挡,阴影就会低于3挡,底片上位于趾部的影调会变平。只要你位于3挡和15挡之间,就都不会有问题。

黑白摄影最大的失误,就是曝光不足。如果曝光过度,底片会变得更密,需要在放大机下曝光更长时间,底片的颗粒也会变得多一些。除此之外,你不会失去任何东西。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有疑惑,就曝光过度!

放松下来吧!你不需要精确。实际上,精确等同于灾难——或者至少等同于可预测的、极沉闷的效果。关于摄影,没有任何东西是精确的!确保曝光充足,让影调处于曝光/密度曲线的直线部分吧。如果高了一点,不用担心。你的底片完全可以用于创作。它需要的扩印曝光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些,但谁在乎呢?你还要对照片进行一些加光和遮挡处理,让它的效果接近你在拍摄现场的所见,或接近你对它的预视觉效果(请重温神话#1)。对于这样的处理过程,有什么是可以精确的呢?

摄影是一门艺术。它以光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科学为基础,但如果你对科学过于在意,就会失去艺术。你要理解科学基础,但不必担心精确到5区的小数后4位!毕竟,有多少画家会用按小数级别来测量蓝色或红色的色调?没有!他们只是通过观察来判断色彩是不是自己所需的,然后用这些色彩来创作。摄影师创作照片,也应该使用相似的方式。

并非每张底片都符合预定的密度范围。并非每张照片都有黑色、白色和其间的所有影调。有些照片甚至不需要黑色或任何接近黑色的影调(见下文的神话#7)。你可以创作没有阴影和深灰的高调(即亮调)照片,也可以创作没有白色和浅灰的、深暗忧郁的低调照片。你可以创作任何想要的照片,只要它能有效地传达你所需的情绪和感觉就可以了。如果局限于规则,你就不能传达自己的思想。而如果每张底片都是相同的密度范围,你也不能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思想。这是行不通的,不可能行得通。你必须拥有表达重要内容的创作空间和创造力,如果被武断的、约束的规则所局限,你就不会有创造力。把这些规则都丢掉吧,尽情创作,启动真正的创造力吧!

我的教育背景并不是艺术专业,而是理科专业。我的学士和硕士学位都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数学专业。我能理解曲线图。我可以读懂曝光/密度曲线,它会告诉我不要把阴影曝光到3区以下。但我也认为,按照感光曲线来决定曝光是荒唐的,保持严格的底片密度范围也是。这会让你在每次时机中失去机会,会让你把自己局限在有限的可能性中。无论在生命的哪个方面,他人给你强加约束都是很坏的事情,那你为什么要给自己强加约束呢?打破局限吧。使用底片的完整反差范围,让自己具有随意变换不同密度的机动性吧。你不必对这样的变换感到内疚,而应该以此为傲。你只是给自己艺术上的自由而已,这会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