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的必要条件

创意摄影需要智慧、灵活性、时间和努力。有了这些元素,你不仅可以取得创意,还可以提高创意。创意需要拒绝那些明显很好但却很普通的事物,而要寻找也许好但却不普通的事物。往往,创意是按从未被尝试过的方式,把两种的事物组合起来——或者把它们组合得比以往更成功。独特的条件也许会让这种组合变得不同寻常,虽然同样的组合在其他条件下可能会毫无意义。

我想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些概念,并以两个不同领域的例子开始。这些例子已经在不同的内容中讨论过,它们是:裂谷系列和教堂系列。当我看到《有两条脊背的岩壁,下羚羊峡谷》中的构造时,我马上把它优美的线条看成是电磁场的线条,它跟我在羚羊峡谷发现的线条一样优美,一样生动。如果我事先没有去过羚羊峡谷,然后再攀绳潜入下羚羊峡谷(当时它还远远不是旅游景点),我就无法想象这样的图景。它是我的数学/物理背景,以及发现裂谷的好运的共同产物。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这个例子通过新颖独特的主题对象表现了创意。但它有没有走得更远?我认为它有。对我来说,它的原创性来自于把岩壁的结构演绎成自然的力量,那是把磁铁放在铁屑上所能看到的力场。无疑,我会被这些结构抒情诗般的形状、惹人注目的反差和强烈的动感所吸引,但这些因素不足以让我拍摄它们。然而,当我把它们看作是力场,其形状就变得对我尤其有意义,就像“回旋裂口”(见图3-6),它是如此的引人注目,成为了我在羚羊峡谷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如果没有数学和物理的背景,我只会把它们看成是特别而迷人的形状,而缺乏摄影的价值(这是第1章所表达的思想的一个重要例子)。

创作了这幅照片后,我继续探索和拍摄其他的裂谷,因为它们仿如电磁力场或重力场的线条遍布整个空间。我多年前的目标,是成为这个物理领域的理论研究者,我对这方面的兴趣一直都很浓厚,所以峡谷深深地触动了我,直接进入了我内心一直沉醉的领域。这些影像的创意,源于我没有仅是把峡谷演绎成风化的岩石。

我还想解释一个重点,那就是裂谷影像的反差范围。让我们再看一下“回旋裂口”。场景的反差非常高,尽管照片的反差很高,但它已经对现场的影调范围进行了大幅的削减。对技术的掌握让我可以有信心尝试拍摄。我在发现羚羊峡谷之前的两个星期,才学会了那样的处理手法,那真是发现珍宝的好运气。说实话,这幅图像中的创意是我的技术进步的直接结果。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我很可能就只能一边叹息摄影的局限性,一边离开了。这个例子有很重要的教训:专业技能、艺术才能和创意是紧密联系的。如果你不改进自己的技术,它也许会严重约束你的创意潜能。

仅在发现羚羊峡谷后的6个月,我又“发现”了英国的大教堂,虽然我的方法是相同的(即利用补偿显影来控制高反差的场景),但我的思维方式却和峡谷完全相反。在大教堂中,我要取得每个地方的细节和信息。在峡谷中,我允许某些区域缺乏细节,以提高整体的形式感和动感。我希望读者的视线可以在整幅教堂影像中漫游,在其中发现各种奇妙的细节,就像我自己发现细节时一样。峡谷的照片要避免表明“地点”,而教堂的照片则致力表现出现场感。

我发现,大教堂系列照片的原创性或创意性很难去评价。我一直在思考,它们到底只是用充分的技巧再现了伟大建筑,还是已经达到了艺术的标准。也许我多年的商业建筑摄影经验让我在评价这一系列作品是变得犹豫不定,尽管我认为它们与现实也有着较大程度的分离。让我详细阐述其中的一幅吧。

我在温彻斯特大教堂的北耳堂发现了一片12世纪的神奇地板,它的上面立着一系列古老的圆形诺曼第拱门,这些拱门是用粗犷的岩石制成的。这片区域有着一种难以置信的历史感,还有一种地牢般的感觉。然而,当时是一个大晴天,阳光从外面倾泻而来,被几乎呈白色的石头进一步增强。

在拍摄这个现场的时候,我就知道照片的最终效果会与我的所见大大不同(见图16-2a和图16-2b)。通过大幅裁剪,并采用远超如实还原所允许的压暗程度,我大大地改变了影像的氛围。我通过这样的尝试重新创造我在现场所感到的氛围。我对拍摄场景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场景的印象。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6-2a及图16-2b:北耳堂,温彻斯特大教堂

我在一个相当罕见的明亮晴天看到了温彻斯特大教堂的北耳堂。图16-2a所示是整幅底片的如实再现,它表现了白色的石工。然而,明亮的影调、如实的演绎无法表现我感受到的氛围。我把底片的顶部、底部以及三顶式拱廊下的右边缘裁掉,以消除干扰。我把照片扩印得比如实表现暗很多,取得了需要的氛围:森严而光辉,并带有一种岁月感(见图16-2b)。这不是我看到的大教堂,而是我感受到的大教堂。由于摄影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种个人表达方式,所以表达情感(即使不同于现实)比按新闻记者的方式报道场景更重要

最终的照片看上去是场景的纪实摄影。它就像那种任何手上有相机的人都可以拍摄的场景。这就是我需要的效果。我不希望读者意识到任何事情,而是希望他们觉得自己看到的是“直接拍摄”的图像。我希望他们能对照片产生的氛围有所反应,不希望图像表现出被我处理过或改变过的痕迹。这种思维方式,是我创作大教堂系列作品的主要思想。

这是有创意的吗?这是原创的吗?我不能这么说。就像问某幅照片能不能被定性为艺术一样,我会把答案留给他人。无论别人有怎样的判断,我都觉得自己不能创作没有思考、经验和内在信念的影像。这幅作品可能仍然是没有创意的,或者至少没有明显的创意。它没有任何显得新颖的东西。而且,我拍摄的是伟大的建筑艺术。当拍摄别人创作的东西时,你必须问这个问题:“这幅照片中,有多少是你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