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线条
在反差和影调之后,我们来讨论下一个对影像氛围有重要决定作用的因素——线条,它或许是对构图最有影响的元素。线条可以拖住视线,这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在研究透视的时候首先发现的。视线会跟随透视线条指向远方,好像没有别的选择似的。实际上,确实没有选择!除非线条很过于复杂费解,否则视线必然会跟随线条从开始通往末端。
斜线具有强烈的构图效果,因为它们有着内在的不稳定性。它们可以制造出张力。它们在站立(竖直)方向和横放(水平)方向都不稳定。在效果上看,斜线是下落的过程,这让它们具有强烈的动态。竖直和水平线条都会在动态方面有所削弱,而在持久性和稳定性上有所增强(甚至说是静态感,如果用于平凡的风格)。而曲线则可以非常动感,也可以非常放松。紧张的曲线可以比宽松的曲线承载更多的戏剧性。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当然,这些紧张感必须与其他构图元素相结合。显著的斜线被印制成低反差的照片,其动态可能会低于横线或竖线印制成高反差照片。当我们在本章的讨论中说明每一种构图元素,我们必须考虑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本章的最后会有更多的介绍),而最根本的,是必须和主题相关,那它们才能真正产生作用。从抽象的概念来理解构图元素,其价值在于把它们与主题相吻合,并强化你要表达的内容。
我会用两个例子来说明刚才的论点。《回旋裂口,羚羊峡谷》(见图3-6)把视线引向图像的中心,也是反差最大的地方;最深的黑色与最亮的白色紧接在一起,同时曲线也是最紧张的。在那里,视线迅速地向外旋转,从高反差的内部弧线通向低反差的外部弧线。高反差和曲线的结合使这幅图像充满动感。
图3-6:回旋裂口,羚羊峡谷
这是我的第一幅裂谷照片。我并没有把它当作一座由砂岩侵蚀而成的峡谷来看待,而是把它当成悬浮在时空中的天体,周边被宇宙引力所包围。中间黑色的形状(或许是个黑洞?)被明亮的紧张曲线环绕,这些曲线随着向外的延伸而变暗。读者的视线会立即被拉到中间区域,因为那里有着很高的反差,而且螺旋线是从那里发散出来的
《倒下的杉树》(见图3-7)则被倒下树木强烈的斜线所占据,右下角的树枝重复着相同的角度,与后面树立的杉树形成对比。在这幅图像中,竖线与斜线的标准关系非常到位。去掉倾斜的倒木,照片会变成一片雾中的原始森林,强盛而恒久,但肯定不会有动态。
图3-7:倒下的杉树
倒下的巨树产生了一种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强烈动态,而右下角的树枝反射出相同的角度。把倒下的杉树搬开的话,场景会变得稳定庄严,而不会有动感。照片中最明亮的部分只有很少的影调细节,它揭示了场景中的雾;最暗的部分就跟《回旋裂口》中最深的黑色一样,然而这幅影像的反差并不大,因为极端的两种影调并没有靠在一起。图像的大部分都是由中灰占据。反差并不是由影调范围决定的,而是由影调的并置决定的
直线和斜线与带有尖角的折线带有相同的情感吗?当然没有。宽松的弧线与一系列竖线带有相同的情感吗?也没有。让不同的主题与刚才提到的抽象线条相吻合吧,看看你预想中的线条结构是如何与主题产生关系的(当然,你的主题可以同时包含曲线和直线)。
任何一种线条的情感内涵都没有固定的准则。当线条与主题以及其他构图元素(例如反差和影调)相结合,它们会有助于确立摄影作品的总体氛围。在人像作品中,稍微倾侧的头部会让竖直、刻板的面部线条变得更柔和、更圆润——反之亦然。小心地布置和控制光线,无论它是强烈的还是柔和的,都可以大大地增强效果。所以,精明的人像摄影师会用心控制头部和相机的角度、双手的摆放位置和方式、衣服的穿着方式、光源的位置以及类型(自然光或人造光),以传达他对主角的感受。
要小心强烈的线条把视线拖到照片之外。尤其是透视线,它们往往是这种现象的主犯,因为视线会跟随线条一直通向照片的边缘以及更远的地方。如果你不知道这一点,就会失去你的观看者。你当然希望留住观看者的注意力,所以必须小心控制好强烈的线条。
另一方面,当照片的线条太微弱,或者根本不存在,你就要注意这些隐藏的线条。如果摄影师高估了线条的连续性,照片往往会显得很差劲,尤其是当线条同时穿过几个物体,例如,植物和它的影子。照片中隐含着过于微弱的线条,就像隐含着不存在的氛围一样:它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线条结构的另一个微妙之处:线条不一定都需要连贯的,就像《倒下的杉树》里竖直的树干或倾斜的原木或者《回旋裂口,羚羊峡谷》里的大弧线。有些线条可以包含一系列紧接在一起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视线会创造出一种看不见的线条,就像我们让小孩子玩的“连点绘画”一样。例如,场景中的有一系列形状,由于颜色不同,它们之间似乎没有联系。然而,当黑白摄影把它们转换成灰阶后,它们马上就明显地相互联系起来了。在一些情况下,线条会对构图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在另一些情况下,线条会严重影响读者理解摄影师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