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感

质感往往不被看作是一种构图的元素。它可以是最吸引眼光的视觉表现手法。无论是岩石的粗犷,水的流态、皮肤的粗糙、金属物体的光亮、云的柔软,还是其他的无数质感,把它们细致地描绘出来,都有可能大大地提高照片的质量(见图3-12)。

阅读 ‧ 电子书库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图3-12:岩石和卵石滩

平滑反光的岩石质地在卵石背景上非常突出。照片中有一种从右下到左上的整体动态,它由前景岩石上的曲线产生。湿润的岩石反射出清澈的拂晓天空。日出之后,明亮的镜面高光和深色的阴影令场景无法拍摄

经常有这样的照片,两个影调相似,只有质感有所区别的物体靠在一起。在大自然中,一块石头靠在一根树干上就是这样的例子。质感的差别足以引起读者对大自然的研究。

爱德华·韦斯顿是质感的最佳演绎者。他的有很多著名人体作品都是让模特躺在了罗伯士角的岩石上,这些作品都是对质感和形状的探索。他那些无法超越的静物作品也是对质感、形状和光线的伟大探索。摄影师经常会低估质感的重要性,但在韦斯顿这样的大师手中,质感可以变成艺术的主要元素。

质感往往不是一种非常突现的元素。它们需要摄影师细心周到地寻找和处理。如果使用得当,它们可以是构图中最能打动读者的元素。它们也可以把读者的视线保持在照片中,让读者停下来研究这些质感是如何被细致地演绎出来的。正如我们先前提到的,摄影固有的真实感是它最大的强处,而在一幅构思完善的作品中探索质感的表现,可以展示出令人惊叹的震撼力。

著名摄影家弗雷德里克·萨默曾经警告我们,单一地表现质感会让作品变得平淡。他指出,质感是一种表面特性,如果摄影不能深入到表面以内,去揭示内在的真实,或提出探索的疑问,我们的作品就只能像质感一样肤浅。质感本身不仅可以表现出摄影师的技术,它还可以带出更深刻的信息,创作出更有洞察力的影像,在摄影语汇中加入真实性和针对性。

好的照片是一种视觉陈述,构图中的所有元素都只是用来强化这种陈述的工具。所有构图元素,其自身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相互一致地运用每一种元素,来表达我们在第2章所讨论过的统一思想。在本章的结尾部分,我会以“关系”为题,更深入地讨论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