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焦距和裁剪

相机位置必须与镜头的焦距一起考虑,两者共同决定了图像的透视。

长焦距的镜头(望远镜头或类似的镜头)会压缩空间,把实际上距离很远的东西挤在一起。短焦距的镜头(广角镜头)会夸大空间,把实际上靠得很近的东西分开。聪明的摄影师可以利用这种现象,创作出多数人都没有在现实中看到过的动人照片。选择适当的镜头和光源(自然光或人造光),可以戏剧性地改变场景的特性。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如果所有镜头的分辨率都是无限高的,而所有胶片都是极端细腻的,又或者如果相机传感器有无限个像素,那么我们只需要用一个广角镜头拍摄,然后再按我们的需要进行裁剪就可以了!那样我可以慢慢选择如何裁剪每幅图像。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这么豪华的装备,我们必须得背着沉重的器材,在拍摄现场进行决定。关键的问题是:什么东西应该包含在图像内,什么东西不应该?一旦作出决定,那就使用可以包含你所需内容的镜头,如果可以的话,稍微超出一点。

为什么要超出?我的工作方式是尽量创作全幅作品,但我知道这不是总能成功的。如果我觉得裁掉(也就是去掉)任何一部分可以改善照片,我会毫不犹豫地裁剪。有时候最佳的图像范围位于我身上两个镜头的焦距之间,这样我会选择更短的焦距,这样可以包含所有相关的影像内容,还会有一定的超出,然后我再把超出部分去掉。而更长的焦距则可能无法包含图像中的重要元素。

有时候,我的相机规格与图像不匹配:例如,我在使用4×5画幅的相机,却发现窄长形状的图像会非常有趣,又或者我觉得方形图像会有很强的表现力,而我却正在使用35mm格式。在这些情况下,当图像中的一部分显得更有表现力,我们没理由让照片中包含所有的图像成分。我们没理由屈服于任何相机格式。上帝并没有按照35mm格式、6×6画幅或者4×5画幅来创造这个世界!有时候,在进行全幅构图后,我可能会发现画框内其中某个部分的图像会优秀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裁剪。没问题,这么做是合规矩的。

有些摄影师总是觉得必须创作全幅作品。如果你可以创作出像布列松那样有感染力的全幅作品,那就拍摄吧!但我并不建议这么做。举个例子,假如你发现某个相机位置可以产生魔法般的前后景关系,但它会把一些分散注意力的物体(甚至是无用、多余的信息)拍摄到画框的边缘。如果印制全幅照片,你会获得绝妙的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吸引力会受到削弱。那你应该怎么办?我建议你还是在最佳位置拍摄,然后进行剪裁,而不是作出妥协,要么把多余的东西拍进来,要么失去引人注目的关系。记住爱德华·韦斯顿的一句话:“好的构图是最强烈的观看方式。”坚持拍摄全幅影像有可能会削弱这种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