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底片密度与照片的影调等级
图8-2:底片密度与照片的影调等级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一开始看这个表格的时候,它似乎表明1区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因为它和0区一样黑。但是请记住,1区代表激活胶片、让底片在显影后出现可见密度所需的光量,即起始曝光量。从这个曝光级别开始,我们可以开始把曝光(或者光线的级别)加倍,来获取后续的分区。因此,1区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对印制照片不起作用。因为它的密度太小,几乎不可以阻隔放大机发出的光线,所以它扩印出来之后和0区一样黑。
让人吃惊的是,去到9区的时候,印制出来的照片已经变成纯白了,虽然底片可以一直划分到15区、16区、17区甚至18区(超出表格的范围)!这些极端密的分区在“直接扩印”处理下会变成纯白,但它们是非常有用的——直接扩印只曝光一次,而没有额外的曝光,也就是“加光(burning)”——它可以应用于图像的任何位置。在第9章,你会看到在显影过程中是如何控制这些分区的,而在第10章,你会看到更进一步的方法,让更高的分区可以显现出来,使它们变得对照片有意义。曝光的时候,这些分区不应该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它们也是分区系统的一部分,你很快就会明白怎么利用它们。之后,你的艺术和创意潜力会无可限量地飙升(见图8-1b)。
图8-1b:意大利贝加莫上城区的阶梯
这张照片包含了从黑到白的整个影调范围,但它没有刺眼的反差。我对它进行了轻微的遮挡和加光,而没有太大的后期调整
然而现在,我们会把自己限制在直接扩印所能表达的范围之内,也就是0~9区。我曾经说过,多次加倍曝光后,你可以从某个区跳到更高的区,但如何加倍曝光?很简单!看一下你相机上的快门速度刻度(以秒的分数形式表示),它们有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可能还有1/1000。每个速度的曝光量都是前一个的一半。换种说法,每一个的速度都是前面一个的两倍。因此,如果曝光时间是1/60秒的话,你可以调到1/30秒使曝光量翻倍。如果曝光时间是1/4秒的话,你可以调到1/2秒使曝光量翻倍。因此快门速度与分区是密切相关的。
提高或降低分区还有另一种方法:扩大或缩小镜头光圈。看看光圈的设置(f值),它们分为f/2、f/2.8、f/4、f/5.6、f/8、f/11、f/16、f/22,可能还会有f/32、f/45和f/64。每个数值代表前一个数值的一半光圈大小。因此,f/5.6允许通过的光量是f/4的一半。f/16允许通过的光量是f/11的一半。数字越大,光圈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量越少。同样,相机与分区系统是非常协调地共同运作的。
f值的数字其实是镜头光圈开启程度与焦距的比值,这往往会让人搞混,也就是f/4、f/8、f/16、f/32、f/64、f/128、f/256、f/512等。“数字越大,开口越小”,也就是说f值的数字越大,光圈越小。
■“这里作为一次重要的技术性旁白,我们有必要向你解释一下光圈数值,因为这些数值刚看上去显得相当随意、毫无意义。圆形的面积公式是A=πr2,其中A代表圆的面积,r代表半径,π≈3.14159。如果你把每个光圈值乘二次方(即与自己相乘),并作为r2代入公式中,它们就会组成一系列简单的几何级数:4、8、16、32、64、128、256、512等,因此每级开口的大小都是就是前面一级的一半或一倍。”
曝光加倍和减半的两种方法(调节光圈或快门速度)指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一个区相当于一挡。当你把光圈“调大一挡”(例如从f/11到f/8),那么你同时就提高了一个区的曝光。同样,当你改变快门速度,例如从1/125秒到1/60秒,你也同样“调大了一挡”,或者说提高了一挡的曝光。
现在,你知道了什么是分区,以及如何通过相机从某个区跳到另一个区,那就让我们把这些资料放开一阵子,一起来看看测光表的工作原理。把对分区的知识和对测光表的理解结合起来,分区系统马上就会变得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