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制作测试片,而不是试条
我不制作试条,因为我觉得它们会让人搞混。它们只能显示很小的区域,如果照片的影调和反差有很多变化,它们就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基于相版的反差水平,我只需估计放大后照片的反差等级,识别出不同部分或许需要不同的反差水平。我也会根据从放大机投射到画架的光线强度来估算曝光的时间。然后,我会制作一张8×10英寸的照片(根据相版推断曝光),用Dektol(按1∶4或1∶5稀释)显影大概5分钟。我的方法对我很有效,但对你来说,一开始的时候或许会不凑效。那么,就让我帮助你更好地上路,有效率地制作扩印照片吧。
一些扩印工作者会以制作试条作为扩印程序的开始。让我更全面地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不制作试条。我在工作室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大部分摄影师都不能最好地利用试条,也不能正确地制作它们。他们选择图像上可能提供有效信息的一个部分,然后在相纸在制作8~10段窄长的曝光条带,分别布置在设定好的位置,每次曝光大概增加3~4秒。试条显影完毕后,往往会有2、3段是过于明亮而无法使用的,2、3段能产生有用的信息,还有3、4段则会显得太暗。这是一种缺乏思考的试条制作方式。我建议大家采用一种有效得多的方式,它会让试条的制作变成有思想的程序。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我推荐大家制作测试片,而不是试条。如果你打算制作8×10英寸照片,那就使用完整8×10英寸的相纸来测试,而不是用一条窄长的试条。下面是操作方法:首先,根据你对相版的研究,选择你认为照片所需的反差水平。如果相版的反差很好,那就用60单位的黄色滤片来曝光。如果相版的反差稍微偏低,那就把黄色滤片的指数降到40或30单位,从而稍微提高反差。如果相版显得有点含浑不清,那就去掉所有黄色滤片,或者考虑用低指数的洋红滤片(当然,要先去掉黄色滤片)。如果相版显得很不清,那就用50或70单位的洋红色滤片。如果它看起来实在是一塌糊涂,那就用最强的洋红滤片吧,也许要用到170单位。用你选定的滤片设置来制作测试片,或者在放大机内部或镜头下面安装滤镜。
然后,研究投射在画板或用于聚焦的纸背上的光线强度(已安装反差滤片),估算正确的曝光时间。这样,你其实在尝试把光量和曝光时间联系起来。如果你的底片比较密,你可能要把光圈打开,让足够的光线落到画板上;如果底片比较稀,你可能需要把光圈收缩几挡,以获得适量的光线。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尝试你觉得符合8~12秒曝光的光线强度。
缩小光圈,让大致合理的光线强度照射到画板上(即不要太亮以免曝光时间过短,也不要太暗以免无法看清画板上的图像)。估算曝光时间,并按照估算时间的一半设置计时器。假设你把光圈收缩几挡,然后估算曝光时间为15秒。然后,把计时器设置为一半时间,即7.5秒。现在,制作一张分为3个部分的测试片:用硬卡纸覆盖相纸的2/3,对剩下的1/3曝光7.5秒。然后将卡纸向未曝光的方向移动1/3相纸距离,对2/3的相纸曝光7.5秒。最后,完全移开卡纸,让整张相纸曝光7.5秒。这样,开始的1/3就曝光了3×7.5=22.5秒,中间的1/3曝光了2×7.5=15秒,这是你最初的估算值。而最后的1/3则曝光了7.5秒。这样,你的“估算曝光”就在相纸的中间。其中一边的曝光量比你的估算少50%,另一边的曝光量则比估算多50%(见图10-2a和图10-2b)。
图10-2a:《岩石和后退的波浪》的相版
用60单位黄色光制作的相版,可以在每个地方找到可用的细节(除了右上角仍然是一片死白)。它告诉应该提高反差,以表现出岩石上的光辉,这意味着,当我增加了反差,右上角就需要额外的曝光,以带出其中的细节
图10-2b:《岩石和后退的波浪》的3部分测试片
要制作3部分测试片,你需要估算你所选的反差水平需要多长的曝光。把计时器设置为估算值的一半。然后在照片上进行3次曝光,并把主要的影调区域分别纳入每个部分。请注意,这3个部分都含有岩石、流水和小卵石。在选定的光圈下,我的“估算值”是15秒,所以3部分分别进行了7.5秒、15秒和22.5秒的曝光
在15秒的部分,岩石显得太暗。而中间左边、曝光时间为22.5秒的部分中的海水泡沫则显得很好。这说明13秒或14秒的基本曝光也许适合于表现岩石,但海水则需要加光到22.5秒以上,才能表现出泡沫的细节。我们重新看一下图10-1,可以发现,与基础相版(见图10-2a)相比,最终照片中融入了3部分测试片的一些扩印信息
更好的校验方法,应该是让右边曝光22.5秒,左边曝光7.5秒,这样可以产生更多的信息,让我知道右上角需要额外曝光
你可以水平划分这三部分,也可以垂直或对角划分,或以某点位中心进行扇形划分。重点是要让3部分都包含有高光和阴影,让你可以真正地评估出如何为整张照片选择合理的曝光。
如果实验结果与你的估算有很大距离,那就重新做一次,直到估算准确为止。一旦估算接近准确,那就继续扩印,直到曝光精确、而且你能习惯于画板上的光线等级为止。然后,当你开始处理下一张底片的时候,你就会寻找大概相同的光线等级,准确地估算出曝光时间,然后在再下一次寻找这样的光线等级。这样,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找到光线等级与曝光时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你就是在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不是盲目地制作试条。
我想,只要你做过几次,你的估算就会变得很精确。到时,你也许可以完全省去测试片的制作,就像我一样,但这取决于你的水平和自信程度。不要担心底片密度的变化。对于厚密的底片,你可以打开光圈让更多的光线投射到画板上;对于稀薄的底片,你可以收缩几挡光圈。
同样,一旦你的曝光基本正确,你可以在制作完整幅面的照片之前再次查看测试片3个部分的反差。如果最好的部分的反差显得有点太低或太高,那就在制作第一张照片的时候进行改善。毕竟,与其在不够好的照片上浪费时间和金钱,何不作出所有必要的改变?
经过多年的扩印操作后,我不仅可以完全跳过测试片这一步骤(因为我通常可以准确地估算出曝光时间),我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张照片的质量,因为我对相版研究得很仔细。认真研究相版,让我知道最终的照片到底需要多大反差,而且还可以告诉我更多东西。如果相版上的某个区域显得很亮,我可能需要加光来保持其中的细节。在增加最终照片的反差时,我会对该区域逐渐加光,因为随着反差的增加,它会变得更亮。因此,认真研究相版不仅告诉我哪些区域需要局部加光,还会告诉我加光的程度。类似地,研究相版还会告诉我,在进行基本曝光的时候,应该遮挡底片的哪些部分,以及遮挡的大概程度。
总结一下,相版会提供以下的信息。
□ 相版会告诉我,照片需要怎样的反差水平,让我可以选择适当的滤片来控制反差。
□ 相版会告诉我,哪里需要局部加光和遮挡,以及在增加或降低反差的时候,我需要对每个区域进行多大程度的加光和遮挡。
□ 当滤片设置好以后,投射到画板上的光线等级会告诉我,在当前选择的光圈下,需要曝光多长时间。
现在,我对如何扩印底片有很好的理解。我对任何底片的第一次扩印都能估算出合适的反差、曝光时间,以及判断出所需的加光和遮挡。然后,我就按照估算来操作!我的第一次扩印,就像已经对这张底片扩印了好几年一样,包括我从开始就想好的所有加光和遮挡,也都好像试验了很长时间一样。我充分地显影照片,进行定影,然后在白光灯下检查,认真评价它。
有时候,我的第一次尝试就可以击中目标。但大多数时候,我都会稍有偏差,但我已经足够接近目标了,只需进行一些小调整,我的第二次尝试就可以接近很多。在真正取得我需要的照片之前,我可能需要尝试3、4次来改进(当然,下一次的扩印会带来进一步的改进)。有时候,我的第一次估算就偏离了目标,但仔细比较相版、第一幅扩印照片和我对最终照片的期望后,我可以领悟到很多东西,那么我的第二次扩印就会很接近我需要的效果。到了这个阶段,剩下的就只是进一步改善的问题了。
关于光圈,请忽略以下的说法,即所有底片的曝光都应该将光圈从最大缩小2、3挡,以产生最大的锐度。在技术上,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无论光圈是完全打开(光圈最大)还是完全收缩(光圈最小),镜头的锐度都不如中间光圈。但那只在技术上是正确的,而在实际中,它毫无意义。不同光圈之间的锐度差别,也许可以在超大的光具座上测量出来,但对于你或我所能做到的任何放大程度,这种差别都是无法通过裸眼看出来的。当你设置光圈的时候,不要担心锐度会有损失,因为你根本无法看出差别来。选择对扩印有意义的光圈:你不会希望曝光时间持续几分钟(因为这很费事),也不会希望它只有几秒钟(因为很难控制);介于两者之间,才是合理的。
我唯一避免的光圈设置,是全开光圈,不是基于锐度的考虑,而是因为它投射到中心的光线会比边角多很多。我会至少缩小一挡光圈,来获取均匀的光线。这时,你就能确定,如果想要更亮(高调)的照片,你可以选择更短的曝光或更小的光圈;如果你想要更暗(低调)的照片,你可以选择更长的曝光或更大的光圈(下文会更详细介绍这个话题)。
制作测试片,而不是试条,会让你得到很多信息,也会让你从一开始就敏锐地观察底片。你会明白底片和你需要的照片之间的关系。这会帮助你理解整个摄影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你会更快地得到最终的照片,而且照片的质量会更好!从开始的时候就进行思考吧!遵循美国画家罗伯特·亨利(Robert Henri)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给学生的建议吧,“智慧应该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