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中国社交化业务发展主要障碍
2012年,IBM商业价值研究院针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超过1000家企业的高管进行了社交化业务调研。从调研结果看,多数中国企业对社交化业务范围和业务价值还处在摸索阶段。目前中国企业主要将社交化业务用于营销和公关活动等方面。在未来两年,中国企业将社交化业务应用到人力资源领域的意愿远高于全球水平20(图5.9)。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图5.9 社交化业务当前和未来两年的应用领域,IBV“新兴的社交业务全球调研”,2012年
资料来源:IBV分析。
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社交化业务的重要性,也希望增加投入,但是缺乏准备,比如,社交化业务可能带来怎样的企业文化转变?如何评估社交化业务在多个业务领域的影响和带来的可见收益(图5.10)?
图5.10 企业对社交化业务投资计划和社交化业务转型准备情况,IBV“新兴的社交化业务全球调研”,2012年
资料来源:IBV分析。
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发展社交化业务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六个方面:
社交化业务范围和系统应用方法 企业对社交化业务的内涵和应用范围缺乏了解,将社交化业务更多等同于社交化营销。企业也缺乏系统方法将社交化业务应用到管理的各个关键领域。
社交技术 企业不了解利用什么样的技术、平台和工具来支持社交化业务的发展。
监测和衡量效果 企业认同社交化业务的重要性,但如何监测和评估社交化业务所产生的收益及其对企业近期和远期业务发展的影响是企业的一大难题。中国企业在设定社交化业务评估指标(KPI)以及监测投入产出(ROI)两方面的表现分别仅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和四分之一。21
风险管理与隐私保护 社交化业务是企业级转型战略,涉及企业整体运行和多个重点业务领域。因此,如何对风险进行管控就非常关键。缺乏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方法是困扰许多中国企业发展社交化业务的主要障碍。在中国,对社交化业务具备较好风险分析能力的企业仅占11%。22另外,社交化业务涉及对企业、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等多个参与方的隐私的保护,也是发展社交化业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治理结构和政策 当前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依据现有的业务范围和流程制定的,社交化业务强调协作和重新整合利用资源的特点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一点是大多数中国企业都缺乏的,拥有良好的支持社交化业务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企业仅有14%。23
管理层支持 调研显示,中国企业的高层对推动社交化业务支持度较高,达到了39%,但中层管理人员的理解和执行力度不够,仅有14%的中层管理人员准备好将社交化业务纳入日常工作中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