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关禁闭
这 不公平。我不知道该在房间里做什么。我的感觉很不好(愤怒),我觉得难过。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即使说给孩子关禁闭是给父母一点儿时间冷静下来,让父母恢复理智,但是隔离、拒绝的方式并没有起到教育作用。
孩子沉浸在难过情绪中,不会去思考父母这么做的原因。换一种方式更有用,表达我们的需要:“我需要几分钟时间冷静一下。然后我们再谈。”
只有到了一定年纪,这种“冷静时间”才有效。孩子到了12岁才有能力冷静下来,不再沉浸在情绪中,才能思考自己的行为,分析原因和结果。
如果你坚持要用这种方式,也不要忘记这样的行为是有忍受限度的。对孩子来说,大一岁最多增加1分钟的禁闭时间。同时,还要让孩子看到因为行为不妥而带来的后果,例如孩子的行为会影响与小朋友的关系,就不要让他们继续一起玩。
尊重孩子的意愿,“我不想再玩了”,也让孩子慢慢学会尊重别人的意愿。
而且,把孩子关在房间里也会引起副作用:
我 生气的时候,不要让我一个人独自面对糟糕的念头。如果这些糟糕的念头留在房间里,它们就会在睡觉的时候出现……
妈妈,我需要你帮助我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要你坐在我身边,听我说说心里的烦恼,这样我就不会再感到难过。
小心联想的副作用
我们通常意识不到已经刺激了孩子大脑的联想。有的孩子每当一走进电梯就哭哭闹闹,仅仅是因为有一次他在电梯里受了惊吓或者受伤了,于是电梯就和痛苦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