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9 突出观念见解的重要性
想法观念的分享十分重要:实际上,这是人际关系得以维持的命脉。如果双方不再自由地交流观点、讨论想法,这段关系就会处于濒危状态。这种危险性不仅来源于双方不愿交流想法,还在于其中一方希望和关系之外的第三方进行交流。就像汤姆所在的公司那样,员工们不愿和汤姆或其他领导人交流,反而希望和董事会来往。
想法是否重要,取决于提出者的身份,和我们越是亲近的人,说话的分量也就越重;不怎么来往的人,说话的分量就轻;至于陌生人,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同样,那些和我们关系紧张、疏远的人,其言语也很少引起我们的注意。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因此,对想法的重视程度是衡量关系亲密度的标尺——关系是否亲近,从观念想法能否得到重视就能看出。因此,要接受别人的想法,从一个方面来说,接受别人的想法也是对对方的肯定。
同样,对方向我们传达心情,这也意味着他们在乎我们。交往过程中,交流想法就意味着在乎对方。这就是本章开头例子所表达的:兄弟俩珍视彼此。
经营人际关系需要交流和分享彼此的观念见解,以造就或维系一段人际关系。在本章中,你会了解到如何通过分享观念见解这个渠道去评定人际关系,并为其增值。
行动#5:分享
关系关节点:大胆地交流想法,无须顾忌
如果彼此的想法无法自由传递,这段关系就会走向灭亡。夫妻双方如果不愿意交流想法,那婚姻就会破裂;手足之间如果不进行交流,维系他们的就只有血缘而不是感情了;上下级之间如果不交流,工作就会消极懈怠。另一方面,无论是夫妻、上下级还是手足,如果他们乐于交流,那工作或生活中的互动就会更活跃,这也是因为他们无论在心理上还是感情上都注重自己的角色。他们在意公司的业绩,也关心其他人。盖洛普公司将那些积极交流想法的员工称作“潜力股”,指出“员工交流想法的自由程度反映出他们在工作中对自我价值的评估”[1]。“潜力股”一词,足以体现盖洛普对员工想法的重视。
人的想法当然重要,无论对于想要表达自己想法的人,或已经尝到交流想法甜头的人,还是准备吸取灵感的人来说,都是如此。面对困难,人们希望有人提出有效的对策。因此,观点的交流反映出交往双方相互关心的程度。
那你呢?你有没有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中别人提出的想法呢?有没有人重视你的想法呢?你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想法吗?你有没有足够的资本让自己的观点有感染力呢?
我们曾经向汤姆和其他员工问了这些问题,加深他们对交流想法的理解。
当时,公司内部的人际状况十分恶劣,大家不会随意地表达心声。这个问题在应急部门变得更加突出而危险。比如说,如果发生了天气事故,求救电话会打到内务区,告诉他们要做应援准备;接着内务区会向外援区发出救援通知——外援区负责派遣人员和物资。双方都应该保证信息传达无误且准时。
在座谈会上我们了解到,内务区员工承认他们向外援区隐瞒了自己对救援的有关想法,这些想法有可能帮助外援区了解事态的紧急和细节。我们请他们举个例子,他们说比如求救人语气慌张,他们甚至透过电话都能感觉到事态的紧急性,而且还有别的风险存在。
根据外援区人员态度是否友好,内务区再决定是否要告诉他们实情。大部分时候都是内务区人员拒绝透露这些想法,而这些想法事关人命。我们问他们既然知道事态的危急,为什么还要隐瞒,他们的回答是:“我觉得自己的想法无关紧要。”事实上,汤姆公司内部人际关系恶劣,员工们不会重视同事们的想法。
汤普森·凯文·A在博客“想法无关紧要”中写道:我们的想法对他人来说,重要程度是不一的。
一旦谈到你的生活、你的决定、你的行为,我的观点就无关紧要了。
只有你在乎这些观点,它们才有了意义。如果你想要知道我的想法、见解,并期望聆听,那这些想法才重要起来。
可是,如果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没到那一步,你就不会允许我对你的生活品头论足,所以我怎么想都没有意义了。[2]
那么我们该怎样交流想法呢?汤普森为我们做了指导,帮助我们确定交流想法的时机。
交流想法时,想想这些:
1.想法是否具备有力的信息支撑?
2.交流想法的动机是否正确?
3.交流的对象是否合适?
4.关系是否好到让我可以提出想法?
5.试想如果调换了双方的位置,我是否能接受这个想法?
为定下合适的交流时机,你还有什么问题?[3]
想法跃然于脑海,但事关个人,你只能自己决定是否要将其表达出来。对于每一个想法,你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怎么把想法告知别人,既对对方有利,又不损害自己?
交流想法之前,要先审视自己的感受、动机和行为。汤姆和员工们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进行自我审查,找出没有提供重要工作信息的原因。大家不知道交流重要想法的必要性、时机和具体方式。他们发现,想法能否顺利地得到交流,人人有责。
你的社交圈适合表达自己的想法吗?有多适合呢?为了打造一段关系,我们得学会积极地交流想法。波士顿大学对此制定出一份“六步指导”,我们将其进行了细微的修改,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流:
1.如果发现自己没有明确的理由去表达想法,还是不要表达了。多去鼓励对方,而不是评判。
2.行为是事态的反映,而评判则站在“对与错”“好与坏”的立场上。不要说批判性的语言,这样可以避免对方的反击。如客户询问登记步骤时,“你表现得真是自信满满啊”要比“你的沟通技巧不错”好得多。
3.多观察,而不是打扰,即多看多听别人的言行举止,而不是对你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猜测和考虑。多关注对方的行为和自己的反应。如,“你把贫困补助申请表递给那个学生时,表现得漫不经心”要比“你是不是对所有学生都是这个态度啊”这种臆测好得多。
4.多留心对方做的事,而不是他这个人,即多看看他的行为,而不是固守对方留给自己的印象。表述他的行为,多用形容动作的副词,而不是描述性的形容词。如,“你在职工大会上的讲话涉及的范围很广泛,除了重点内容,我还知道了很多东西”要比“你说得太多了”好得多。
5.统筹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如果你只给出正面评价,或只给出负面评价,对方会生疑心,你的评价也就掉价了。
6.不要说得太多,选出两三个重点就可以了。如果你说得太多,对方会感到迷惑,搞不清重点在哪儿。如,“申请人数和登记时间都完成指标了,但你打字的错误太多了”,这样说比较好。[4]
了解交流想法的正确方式对双方都有好处。如果方式正确,想法的交流会为双方开启一段硕果累累的历程,汤姆和公司其他领导人就有这样的收获。当开始经营人际关系时,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就多了起来。因此,员工们也开始表达那些一直深藏在心中的想法,这些想法大部分都是关于提高紧急救援任务效率的切实建议。其中一个是外援区的员工提出来的,是关于救援团队的待遇问题。
“我认为,”她说,“要增加救援队伍的反应时间,有个简单的方法。”
接着她又讲了,这些年来,她看到很多救援人员担心家里因为暴雪天气而断电,于是向公司建议给那些可能参与救援任务的员工们配给便携式发电机。这样做好在两点:第一,让员工安心;第二,表现出公司对员工的关心。
这位员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加深了领导层对员工的了解。这一对策也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信任,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能力。
观点的产生给信息分享提供了机会。然而,在双方交流时,信息的传递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唯一的目的,风险与信任也会传递。一旦提出观点,就要面对观点被驳回的风险;而聆听者接受对方的观点,然后再进行决策,也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观点的分享与双方的信任有关:双方能否信任彼此,并接受相应的责任?彼此之间的信任,可以促进关系蓬勃发展,也可以使关系“寿终正寝”。
交往中,交流想法是衡量双方信任程度的一种工具。你是否信任对方到足以讲出内心想法的程度?他们又是否足够信任你,可以接受你的看法,而不会强硬地反驳?
想法的交流在交往中很重要,因为通过交流想法,你可以判断出关系是否良好,是否垂危,或是否终结。
在根据交流想法是否通畅来评判人际关系前,先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交往时,对方接受或看重你的想法吗?
2.你会接受或看重对方的想法吗?
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就有希望通过交流想法和运用上一章提到的“秘密模式”原则,增强对彼此想法的开放度,从而加强人际关系;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说明你的这段关系已经岌岌可危了。
总的来说,观点是:
·衡量关系良好程度的标尺
·传递信息、风险和信任的机会
·交流取得成果的开端
·人际关系得以维持的命脉
·增进、加深双方关系的手段
只要汤姆在屋里,大家就知道他在场;只要梅丽莎没有加入讨论会,大家就会想到她的分析和问题。有些人总是引人瞩目的,可惜我从不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在派对上,我永远只是个背景,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知道我来了没有。
——马克
我和梅丽莎的确比较受人关注,马克比较低调沉默,但他总是看起来刚强而有力。他很少说话,但只要一开口,必是智慧无比的发言。客户和员工们都不约而同地称他作“甘道夫”——《指环王》中智慧高贵的巫师。
——汤姆
通常,我们没能发现贯穿人生起起伏伏的主线就是我们施加影响力的能力。交往时,人们会相互影响,并且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改变自己,也改变别人。
[1] “我的想法很重要”盖洛普商业杂志,1999.5.,http://www.gallup.com/businessjournal/502/item-opinionsseem-count.aspx.
[2] 汤普森·凯文·A,“想法无关紧要”,Kevinathompson.com,2014.4.3 www.kevinathompson.com/opinions/.
[3] 同上
[4] “优良业绩,完善认知: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建设性反馈”,招生服务训练部,员工发展与工作研究室,波士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