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具有不同声音性格的人在电话中交流

人们对声音的喜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心境的改变,对声音的主观审美会渐渐有所调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能接受的声音也会渐渐发生变化。

曾经觉得沙哑嗓无论怎样也不能入耳,不知从何时起,却越来越喜欢这种沧桑感。以前喜欢清亮的嗓音,但现在听,总觉得清亮嗓音少了些岁月的味道。

没有学习过听声技巧和说话技巧的人,很容易完全从自我的主观态度出发给出反应,导致事情南辕北辙。在生活中,我目睹过许多交流本来可以顺利收场,却因为相互频道不对、声调不同,最后搞得两败俱伤。所以,与人交流时,先听听对方怎么说,判断声音里面透露出哪些性格密码再开口,更能事半功倍。当你了解了不同声音特征背后的性格特质后,就能时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更好地运用对声音的理解,感知他人的意图、感受和思想,以专心致志倾听的态度去快速地适应他人,深刻体会到他人的感受。这样除了听到对方的声音之外,还能获取到对方交流过程中偶然传递的非语言信息。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曾经有一名学员在上课时开玩笑说:“我今天被人举报了。”

当大家替她着急的时候,她淡定地说:“今天接听投诉电话的时候,有人说我的声音很好听、很有亲和力,不想挂电话,害我浪费他电话费,所以想要向领导举报我!”

之所以让对方有这种感受,简单地说,正是因为说话的人在声音里面加入了同理心,即使不见面,也能通过声音提高交流的愉悦度。

要做到与不同性格的人交谈甚欢,就要进入对方的磁场状态。我在看各种电视剧或电影的时候,会特别注意演员在互动中声音突然彼此融合的那一刻,从专业角度分析,就是我们所说的进入同声共气的状态,这样的案例非常多。你在看电视剧电影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我接下来要分享的工具,细心观察对话转向融合时的交点。观众通常只有一种很印象的描述,比如他们争吵了,他们和解了,他们说话时很有默契等,这都是非常印象派的描述。有4项交流时的心法能帮助你建立起更加清晰的一种认知,到底是哪些要素让同声共气的感觉呈现出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别忘记交流时的4项交流心法:情绪、音阶、语速、语调同步。

同步并非是完全相同,而是让我们把握好一个基本的交流节奏。

情绪,可以通过声音里的节奏感知。

音阶,就是发声时的起音。

语速,说话的速度。

语调,就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快慢的配置。

通过对方的声音判断其性格特点,有助于你与之更顺畅地交流。

知识卡  声音与性格

1.和气低声型声音与轻声弱气型声音

拥有这一类型的声音的人比较温柔和善、通情达理,有时候说话很轻柔,像底气不足。与对方交流时需控制情绪的波动,降低音阶,放慢语速,多用询问的上升句调。

2.和缓平畅型声音和深沉凝重型声音

话速度较慢,音调适中,语气平和,具有才华和抱负。与他们交流时,可以多针对对方内心的性格进行激励,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感觉,激励和增强对方的魄力。

3.犀利尖锐型声音和大气高声型声音

这类人性格大多比较粗犷,从来不会拐弯抹角。与他们交流可以言简意赅,挑重点说,并且做好准备迎接对方挑剔的眼光;不必太在意对方的犀利言辞,他并不是针对你,而是性格使然。

4.洪亮刚毅型声音

语调果断有力、响亮干脆。他们办事原则性强、公正无私、是非分明。与他们交流时切忌争辩,也不要提出违反原则的过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