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与诗歌

士著对诗歌一无所知,至少在上学前一无所知——学校里教唱赞美诗,他们天生有强烈的节奏感。一天傍晚,我们正在玉米田里收玉米,把棒子掰下来,扔到牛车里。为了逗逗乐,我对田里的小伙计们朗诵斯瓦希里歌谣。这些歌谣本身没有多大意义,纯粹是为了好听的节奏而编出来的

“牛爱吃盐巴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窑姐儿坏透啦

爱吃蛇的部落是瓦卡巴。”

这顺口溜儿引起了男孩们的兴趣,将我团团围住。他们很快就明悟诗歌里的意思是不连贯的,也不问问诗说的是什么,只是热切地等候着韵脚,一押上韵,他们就哈哈大笑。我试图让他们自己找韵,接着我开头的几句往下编,但他们表示编不了,或许不愿编,将头歪到一侧。他们渐渐熟悉诗歌后,便央求我,

“再说一遍,说得象雨水那样流畅。”

他们为什么会感觉诗歌如同雨水,我不明白,但这一定是一种赞美,因为在非洲,人们渴求雨水,欢迎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