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三节 情绪是一个警讯
一、情绪没有好坏、优劣之分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情绪是一个警讯、一个警示灯,当一个人觉得全身要“爆炸”的时候,情绪就在提醒这个人: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情绪没有好坏、没有优劣,它只是告诉人们:你的反应有点问题。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警觉性——他就知道该怎样去调整自己。当一个人拿起杯子要打人的时候,他只要有警觉性——打出去看起来是自己占便宜,其实最后是自己吃亏——他就会把杯子拿来喝一口水,然后轻轻地放下。整个结果就会改变。
二、情绪促使人们正确应对内外情境
情绪是给人的一种警醒,它在提醒人们要注意什么。一个人如果有这样的观念,很快会改变自己。比如当一个人进来时,脸色很难看,别人就知道自己要小心一点,不要冒犯他,这个时候火上加油,会很吃亏。
任何一种情绪反应,你都要认为它是在提醒自己要怎么去做才正确。比如说一个人肚子很饿,看到很香的包子,自然就想伸手去拿来咬一口。可是当他刚伸手出去的时候,他会开始想:肚子饿只是一个警讯,我能不能这样做还要考虑考虑,应该先招呼别人一起吃,然后我才可以动手,否则的话,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对自己以后很不利。所以,任由情绪主宰人的一切,后果可能十分严重,所以,大家不能不动脑筋就让情绪自然地反应出来。因为结果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有时候对,有时候错,而最后的结果都要由自己来承受。
情绪有明显的,也有经常被人忽略的。如果大家能够把这些都当成一种警讯,就好像在过马路的时候,刚刚亮黄灯,大家也会做些动作,会考虑该不该刹车、有没有地方停、要停在什么地方,这样就不会措手不及。但是很多人没有警示灯的概念,高兴了就手舞足蹈,不高兴了就给别人脸色看,这是很不好的。有的人从小受父母影响才这样,比如爸爸不高兴就拍桌子,妈妈一生气就拉长脸等。
有个人三十多岁了。他爸爸像他这个年龄的时候,就开始跟他妈妈讲,说肩膀酸、腰痛,让他妈妈揉一揉。他现在也开始同妻子讲,肩膀酸、腰痛,让她揉两下,这是难免的。人们往往认为遗传只是体质上的遗传,其实习惯也会遗传的,一个人从小看爸爸怎么样对待妈妈、妈妈怎么样对待爸爸,他长大后,很自然也会有类似的反应表现出来。
这个其实不是好现象,因为每一代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一个人不可能与自己的父辈一样。这个人就是没有这种警戒的观念。他应该想:自己现在才三十多岁,爸爸在这个年龄的时候腰痛是正常的,现在腰痛就不正常,因为现在营养好,卫生也好,情况不一样了。想到这里,他就会调整。
中国人最需要的就是情绪管理,情绪稳定下来,什么话都好谈;一旦情绪管理不好,那就什么都不要考虑。一个人要做任何事情,先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然后再说其他的,这样做事才有效果,否则就会白忙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