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电子书库

by vik.im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已读74%
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Pocket
 
  • 推荐序 一段与“唐宋变革”相并行的故事
  • 前言 世界史中的中国史
    • 中国的存在感
    • 巨大化始于何时
    • 改变欧亚大陆和中国的六百年
    • 世界史与中国史
  • 第一章 巨大变革的前奏
    • 起始发生在何时
      • 追问“时光”
      • 余录
      • 唐王朝的巨大虚像
      • 唐王朝与亚洲的8世纪
      • 草原的变化
      • 衰退的“玄宗王朝”
    • 安禄山的光与影
      • 不一致的人物形象
      • 向粉饰和贬低倾斜的史料
      • 混血之人
      • 其名为“光”
      • 突厥之血与英雄传说
      • “安”家的养子
      • 国际市场的中介人
    • 欧亚大陆中的“安史之乱”
      • 天下动乱
      • 不可思议的变态
      • 建国与暴毙
      • 回鹘的野心
      • 在欧亚大陆史的地平面上
    • 走向分权化的漫长时期
      • 叛乱是否终止
      • 底片中的世界
      • 回鹘的相对优势
      • 吐蕃的发迹
      • 两强相争
      • 回鹘的瓦解
      • 余录
      • 吐蕃的衰落
      • 在日益衰微的唐朝之名下
      • 所谓“时代”的姿态
  • 第二章 走向契丹帝国之路
    • 看不见的一条越海之线
      • 《将门记》如是说
      • 记录与真实,以及……
      • 东丹国的使者
      • 甄萱的选择
      • 平安时代的日本不曾获知吗
      • “遣辽使”真有其事吗
      • 北行还是南行
      • 宽建法师之派遣
      • 扑朔迷离的死因与命运的起伏
      • 裴璆的悲剧
      • 重叠的形象
    • 奔向帝国的助跑
      • 被遗忘的英雄
      • 五代与契丹同时
      • 历史理念与事实主义
      • 夷离堇的立场
      • 模糊的前半生
      • 沉没在黑暗中的祖先
      • 与安禄山的缘分
      • 同时兴起的契丹与沙陀
      • 通向阿保机之路
    • 契丹与沙陀
      • 建国准备
      • 云州会盟
      • 李克用之提案
      • 阿保机的变卦
      • 断念与独立
      • 逆向组合
      • 三支箭遗言
      • 余录
    • 成为真正的掌权者
      • 阿保机的即位
      • 余录
      • 迷雾重重的夺权与令人生疑的史书
      • 打破三年轮换制
      • 谋杀诸部大人
      • “九年”之义
    • 阿保机与李存勖
      • “父”与“子”
      • 危机与打算
      • “超新星”李存勖
      • 三极命运
      • 不可避免的冲突
      • 阿保机的南进与策略
      • 新州之崩
      • 李存勖的抗议
  • 第三章 走向南北共存的时代
    • 两轮升起的朝日
      • 两军的激战
      • 幽州的攻防
      • 阿保机的决断
      • 彼此的差异
      • 沙陀的大逆转
      • 余录:记录和历史
    • 南北并立的模式
      • “中间项”卢文进
      • 幽州的教训
      • 李存勖的南伐
      • 激战前的伏笔
      • 定州的爱憎剧
      • 困惑的二人
      • 司马光的浅见
      • 相矛盾的记载
      • 二次激战
      • 沙陀的唐王朝
      • 李存勖的倒台
      • 阿保机之死
    • 东丹王的传说
      • 刚强的未亡人月里朵
      • 东丹王突欲的晦气
      • 被推翻的设想
      • 阿保机的本意
      • 意外之死
      • 月里朵的选择
      • 东丹王之渡海
      • 沙陀之混乱
    • 契丹帝国的抱负
      • 契丹南进
      • 沙陀之属国化
      • 大同之梦
      • 东丹王之血脉
      • 澶渊之盟
      • 南北共存的一百年
  • 第四章 访问已消失的契丹帝国——眺望历史和现在
    • 穿越千年的时空
      • 小型之旅
      • 首见之“契丹本土”
      • 庆州白塔
      • 为何现在研究契丹
    • 辛苦与乐趣
      • 契丹研究之苦涩
      • 西方的契丹是历史的暗角
      • 必然的可能性
      • 负面印象
      • 不愿记写契丹的蒙古人
      • 契丹的国号
    • 旅途中的思索:中国还好吧
      • 山与草原
      • 向日葵与波斯菊之路
      • 草原的危机
      • 余录
      • 玉米地的扩张
      • 畜牧业会消失吗
    • 两幅英雄的画像
      • 耶律阿保机之像
      • 向现代化的发问
      • 西方的帖木儿之像
      • 传奇的那边
    • 给人冲击的皇帝陵
      • 美丽的圣地
      • 传说真实存在
      • 神话传说以及真实存在
      • 被营造出来的神圣力量
    • 契丹与桃花石、契丹与蒙古
      • 与唐朝的联动
      • 唐朝即桃花石
      • 蒙古的先导者
      • 发问欧亚大陆史
  • 第五章 亚洲东方的多国体系
    • 西夏与李元昊
      • 难以讲述的西夏
      • 西夏语研究的关键作用
      • 各种各样的唐兀部落
      • 通向李元昊的路
      • 李元昊的西夏国
      • 庆历议和
    • 女真族的联盟大金国
      • 作为国家的光与影
      • 《金史》“世纪”的趣味
      • 海上之盟
      • 势均力敌者当中的中华
  • 第六章 在欧亚大陆超地域帝国蒙古的统治下
    • 蒙古的出现
      • 苍狼与光之子
      • 尚不十分清楚的真相
      • 蒙古兀鲁思的原点
      • 中亚东半部的雪崩现象
      • 征金之战
      • 中亚远征与成吉思汗之死
    • 走向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
      • 金国的灭亡
      • 窝阔台政权的新规划
      • 陆上的世界战略
      • 帝国的摇曳
      • 蒙哥的光芒
    • 陆海超地域帝国
      • 忽必烈的政变政权
      • 李璮的野心
      • 走向多元复合的帝国
      • 襄阳之攻防
      • 轻取南宋国
      • 高丽国的变身
      • 如何看待蒙古对日本的侵袭
      • 两次大叛乱
    • 体制化的国家经营
      • 忽必烈的 新国家建设事业
      • 中华的装束
      • 穆斯林商业网与物流通商之管理
      • 以地域为单位实施统治
      • 庞大的多部族复合国家
    • 整合的非欧·欧亚大陆世界
      • 和睦的帝国
      • 大元兀鲁思政局的动荡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交流
      • 全球规模的自然灾害与通向后蒙古时代之门
      • 自然灾害和叛乱起义的连锁发生
      • 余录
      • 忽必烈王权的落幕
  • 结语 通向全球化时代之门
    • 回首六百年
    • 国家与权力的形式
    • 蒙古的印记
  • 附录
    • 主要人物略传
    • 历史关键词解说
    • 参考文献
    • 历史年表
 

请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支付服务器费用。
使用微信支付打赏


←第356页→
 

随时随地的阅读快乐
你的读书进度
你的专属页面
让书跟着你走

 过滤蓝光模式

减弱           增强

-+
cover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作者: 菊池秀明,宫本一夫,平势隆郎,鹤间和幸,金文京,川本芳昭,气贺泽保规,小岛毅,杉山正明,上田信

订阅 / 关注
RSS订阅 关注Facebook 电子邮件订阅

分享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添加到Pinboard 添加到Diigo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推荐到豆瓣 通过邮件发送

下载 epub mobi 保存到Dropbox

« 返回封面

« 返回目录

  高级搜索
打赏我

热门推荐

  • 我的美女总裁老婆-霉干菜烧饼
  • 巨婴国-武志红
  • 甲骨文-彼得·海斯勒
  • 不二-冯唐
  • 上海生死劫-郑念
  •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朴研美
  • 黄祸-王力雄
  •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大卫·伯恩斯
  • 近身保镖-柳下挥
  • 我的回忆-张国焘
 

© 2025 vik.im.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 ‧ 电子书库 | 关于 · 隐私政策 · 匿名浏览

« 返回封面 RSS订阅 关注Facebook 电子邮件订阅 上一页 · 下一页 | 快速浏览 | 目录

喜欢这本书吗?欢迎订阅和关注本站,获得更多书籍信息


RSS订阅 关注Facebook 电子邮件订阅

请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支付服务器费用。
使用微信支付打赏

分享 | 摘抄 | 搜索 | 字典
Twitter Facebook 新浪微博 豆瓣
关闭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下一页

个人页面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添加到Pinboard 添加到Diigo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推荐到豆瓣 通过邮件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