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月,日军进攻北洋舰队集结地的山东半岛威海卫,2月,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北洋舰队投降。屡遭失败的清朝,通过美国要求和解。日本军部仍主张继续战斗,3月,全权大臣李鸿章来到下关进行停战谈判。然而,李鸿章遭到暗袭而负伤,日本唯恐受到列强批评而停战三个星期,这期间又占领澎湖列岛,使谈判更加有利。

马关条约与“台湾民主国”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日本全权任命的伊藤博文、陆奥宗光签署了《马关条约》,内容如下: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1)清朝承认朝鲜是“完整无缺独立自主的国家”。
(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
(3)赔偿二亿两白银(之后又以追加三千万两为条件归还辽东半岛)。
(4)开放重庆、苏州、杭州等口岸,承认日本人在口岸的企业经营权。

 

这里的朝鲜独立只是为了否定与清朝的从属关系,事实上金弘集政权领导下的甲午改革强化了朝鲜对日本的从属关系。条约中除了企业经营权之外,还有多项权益,都是以前英国曾经向清朝提出的要求。可见日本极其在意列强的态度,同时推动了战争。

阅读 ‧ 电子书库

24 丘逢甲

果然,《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的4月23日,沙俄召集法国、德国进行三国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了辽东半岛。广为人知的是,此时“卧薪尝胆”一词扩大到日本全国,为日俄战争埋下了伏笔。

《马关条约》的内容公开后,被割让的台湾掀起了抵抗运动。5月25日,台湾第一英雄丘逢甲等人高喊“我等台湾同胞誓死不屈,战斗到底”,宣布“台湾民主国”独立,分别任命台湾巡抚唐景崧和中法战争英雄刘永福为总统、大元帅。6月4日,日军开始登陆,唐景崧逃往厦门,台北、基隆等北部据点被占领。南部仍然激烈抵抗,11月,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宣布平定整个台湾时,包括妇女、少数民族在内,已经有14 000多台湾人遭到杀害。

甲午战争以清朝的惨败告终。这不仅意味着长期以来作为东亚世界秩序的朝贡体制的崩溃,同时也意味着19世纪后半期中国尝试的洋务运动受挫。特别是,败给“同文的小国”日本,人们受到巨大的打击。主战派的一位官员也主张,即使暂时忍受这种耻辱,朝廷也不能等闲视之,应该采取手段。除了自强,别无他法,强烈呼吁有必要以中央政府为中心进行政治改革。

当然,洋务运动中逐渐清晰的地方势力的抬头,是动摇传统中国僵硬的专权统治的必经阶段。洋务运动成为中央无法控制的近代化事业,虽然影响了改革速度和统一性,却为日后中国摸索多种可能性播下了种子。和面临摆脱幕藩体制、集权化课题的日本,可以说起点就存在差异。

而洋务运动中一贯显现的儒教文化毫不动摇的信心,体现出诞生古典文明的中国社会所具备的对异文化的姿态。甲午战争后“日本模式”被大肆宣传的这一事实,体现出两次鸦片战争都未曾动摇的“中华”信心,经过这场战争的失败终于发生了变化。

对洋务运动而言,最大的讽刺是,为平定内乱、安定国防而诞生的淮军和北洋舰队,在维持朝贡体制的名义下,围绕朝鲜侵略问题,被动员和日本竞争。北洋军队未曾预想到这场战争,最终以惨败结束,但是,胜利的日本也被卷入帝国主义势力之间无休无止的战争漩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