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选举

又到了大选的2002年,这年底又要选台北市长;在这种几年就一次的大选的驯化下,台湾人其实已经有种习惯,每隔几年就来感受选举的狂热一下,选完之后,支持的候选人选上了就狂欢若喜;落选了只好哀声叹气,但不管什么反应,第二天还是一样继续各过各的生活,就跟隔夜一定要全部消失的满大街竞选旗帜一样。

在这次的选举,国民党已经成为在野党;当然,这次毫无疑问的当然还是马英九出来寻求连任了。说起马英九执政的四年,我自己觉得他做得还不错,形象也够亲民,尤其是形象英挺帅气,吸引不少妇女民众花痴般得支持,但是就是没什么印象他做过什么事。反正,马英九高人气,但民进党就是不知道要推谁出来选,因为大家都知道,谁出来选胜算都不高,最后高层推出行政院秘书长、曾任驻美副代表及台北县区域立法委员的李应元出战。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过去在台湾的选举,不管各候选人的政见如何,选到越后面,选情越紧张,也常常会出现各种”奥步”(台语:低劣手段)出现;但这次的台北市长选举,虽然从一开始就几乎知道谁会当选,确是一次高水平的选战,双方都有很明确的市政建设蓝图,也能很清楚阐述自己的政策;比起以前意识型态为主的诉求,这次选举完全是以政策诉求的。

不过这场选战虽然结果大家几乎都知道,但其中的暗潮却是汹涌,粘沾许多诡谲色彩。阿扁当然是为李应元助选了,甚至他的光茫还压过李应元,所以这场选战也被视为陈水扁向马英九的复仇战,变成扁马对决。

而在这次选战中整合成功的国民党泛蓝阵营,三个核心人物:马英九、连战、宋楚瑜虽然表面一团和气,一同藉这次选战围剿阿扁,但心里也是各怀鬼胎。连战、宋楚瑜「想」2004年总统大选,早已是政坛公开的秘密,北、高市长、市议员选举,国民党和亲民党不约而同将其定位为2004年总统大选前哨战,由于亲民党无法在北、高两院辖市推出市长候选人,宋楚瑜为争取媒体报导版面和曝光率,因而在市议员造势活动场合频频将炮口瞄准阿扁。

而马英九,当时普遍猜测他有没有也想争取2004年的总统大选位置。所以,民进党也是倾全力在「打马」,结果,这一打马居然也造成其它的效果,反而让他的政治地位在泛蓝阵营里急遽飙升,决造就了马英九在泛蓝阵营超级明星地位这下子,反而又让连战跟宋楚瑜这两个本来就已经貌合神离的人芒刺在背,光环相对失色,国民党高层连战嫡系人马更警觉选后马英九的人气恐将超越连战,在党内无人可匹敌;比较可怜的是缺乏实质资源和舞台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选战发展过程和选后,也有被边缘化的危机。

所以啦!宋楚瑜在选前某次的造势大会中,在台上讲一讲突然下跪要大家投给马英九,大家不但没有感动,因为那时候马英九又不是在危险边缘,反而觉得他有些做作,在博新闻版面的样子。

马英九的温和形象吸引不少中间或浅绿选民,他尤其对女性票源特别有吸引力,常常就看他穿着无袖运动衫及短裤参加一些慢跑活动,旁边就一堆花痴般的女性在尖叫。再加上泛蓝整合成功是这次马英九大胜的主因。

但在这次选举中的开票过程的电视实况转播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小插曲,各家电视台各显神通展开计票追踪报道,不管是请人在各开票所计算或选委会的开票数,各家电视台方式和渠道不同,都只是为了争取最快的效率以及争最新的新闻。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各家电视台画面出现的同一候选人的得票数也不相同。由于相同时间内,各电视台报出的同一候选人的得票数实在相差太多,所以不只把观众们搞得一头雾水,搞不清楚应该相信哪家,私下里连各家电视台之间也相互打探对方是如何计算得票数的。所以在这边,就曝露了一个问题,各家电视台为了抢报最新得票数,常常都会有票数先灌水的恶习,结果,有时候灌过头了,甚至还有一家电视台得票数在短短30秒钟之内缩减了20万票,居然票越加越少,所以,当时因为这次选举,各电视台也是被批了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