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任务型国大选举
选举在台湾,尤其是县市长级以上的选举,虽然常常给人一种反智的感觉,但大抵来说,过程还是“浪漫”的,不管你是什么颜色,都可以把选举过程当作是一场充满激情的嘉年华在享受着,所以之前听很多大陆朋友说台湾选举好像在搞文革,其实这样说也太夸张了,有个机会让你大吼大叫趁机发泄情绪有什么不好,选完第二天还不是会到原状。
不过 2005五月的那场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可真是个例外,媒体不爱;民众也不关心,本来已经够冷清了,再加上选举当天的豪大雨,可说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使得投票冷冷清清,小猫两三只。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也许是台湾人已经习惯了"热烈的"选举方式:单一候选人造势、大型造势晚会等,因此对于这一次"选党不选人的"投票方式显得兴趣缺缺。
关于国民大会,前面已经有提过,依照台湾的政治教科书里,是这样解释的「在中华民国宪法的设计中,孙中山认为,「政」是众人之事,「治」是管理,「政治」亦即管理众人之事。照此,政府的功能分为政权与治权。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而治权则由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行使,提供人民必要的协助。其中,关于监督政府、领土主权及修改宪法等中央政权则是交由国民大会行使,并将国民大会的宪法层级置于五院之上。人民透过选举国民大会的代表于中央机关行使政权,进而控制政府施政的治权,使得政权与治权之间达到平衡,人民权益不受政府侵害,人民也得以享受政府所提供的一切功能。」立意很好,但是,行使起来却是畸型万分,比如说以前就常常看到国民大会各种自肥情况,或者宪法修正案一变再变,即所谓“山中传奇”;另一方面,国会已经有立法院了,国民大会随着时代的演变,也显得越来越不重要,台湾民众记得比较清楚的,可能是每次开完会在中山楼下面餐厅,国大代表吃些什么料理而已。所以,宪政改革,将宪法议题交由立法院处理,并且废除国大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但是,依照宪法,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仍然是五权宪法加国民大会,如果要作宪政改革仍需要国民大会的决议,在此前提下,这一次选举的意义就是选出国大代表,通过国民大会来修改宪法,将其"自废武功"。所以,这次的选举意义是重大的,但是气氛却异常冷清。
在台湾,总统会变,议员也常更动,但中华民国号称刚性的宪法的更动却是最严肃的(虽然明明就常常在更动)。这次选举影响到台湾后的政治体制发展,也许不是最热烈的,但我个人认为是几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次选举。任务型国代选况的冷清,其实也多少反映了台湾人民的政治态度:喜欢热闹的选举气氛。
到了六月,国民大会正式走入历史;而建得美轮美奂的中山楼,最近外包给了酒店业者,要当作温泉渡假中心。
而 2005年上半年,最大政治性新闻应该是泛蓝三党纷纷都跑到大陆访问去了,访问的主题与谈了些什么内容或见了什么人,大家应该都已经忘了,只记得在连战在西安后宰门小学的那场活动:高八度的童音朗诵「爷爷,您终于回来了」,经过新闻转播,只见现场连战强忍着不笑,但坐在后面他的儿子连胜文已经笑到不行。而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当场被雷倒一片。后来,这一句「爷爷,您终于回来了」还成为当时最火红的手机铃声,维基百科里还有专门的条目就叫做「爷爷,您回来了」当然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两岸文化角度的差异;但是,许多人嘲笑之余,也忘记台湾是那样走过来的,我们也曾经经历过那个激昂感性演说及朗诵的年代;那个在成人意志下起舞,却自我感觉纯真又美好的年代,几百年过后再来看,也许没有谁比谁更强。
后来换宋楚瑜去了,大慨是朗诵的“反响”太大,行前宋楚瑜还特别交待千万不要出现这种场面;然后他也勤练毛笔字,写出来的果然比连战那个充满个性的墨宝好看太多。
但宋楚瑜也很不幸,本来想趁这个机会重振风光的,没想到才游了一半,台湾有个知名艺人倪敏然上吊字杀,结果媒体焦点通通跑到这事件上,反而没有人去理他在大陆剩下的行程干嘛了。
第三波是新党主席郁慕明去,大家才吓然发现,原来这个党还存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