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股市首次上万点
民国七十年代末,整个台湾社会弥漫着一股浮燥的气氛,不仅仅是因为政治上刚开放的原因,更大的原因在于经济快速发展,大家突然变有钱,一整个就是暴发户急功好利的心态,尤其这年的股市首次上万点更是将这种气氛推向最高峰。
那几年的台股大起大落,最后居然还到了一万点,在现在看来,仍然是任何金融及商业法则都不适用,只能说,群众一窝蜂的盲目很可怕,更可怕的是背后操纵这一窝蜂的大户。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台湾股市从六十年代初才开始,到了 1986年时才刚破一千点而已;但自从破一千点后,在短短九个月内就破了两千点,再过两个月,破了四千点。其中遭全球股灾影响,大跌重挫51%,1987年 12月跌至 2298点;虽然在这时已经有人看出台股根本就是底气不足,因此才在全球股灾中伤亡惨重而发出警告,但这怎么抵挡得住整个社会的一头热呢?
半年后的 1988年 6月,台指就反弹突破 5000,7月 6000点,8月8000点。帐幅太快导致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开始征收资本利得税,又重创股市,马上跌到5000点以下,但被冲昏头的投资人,心里预期得都是一万点;而当时政府也害怕失去民心选票,在政策上不敢坚持而顺应民众而做出些让步;到了 1989年六月终于突破一万点,90年初达到一万两千多点的新高,简直就是举国欢腾,全民如同集体嗑药般得HIGH到最高点。
股市变成无限提款的提款机一样,不管怎么买都会赚,就算你不懂什么是月线季线 K线;就算你买一些鸡蛋水饺股,依然能被炒得老高而大赚一笔,炒股成为全民运动,或者应该说,突然而来的暴富,大家突然间有些不知所措而开始迷失。
不管是什么阶层的人通通投入了股市,不管是商人军人工人读书人,或者是出家人,皆为此而着迷。媒体也大幅报导什么炒股神童之类的神话,出版了一堆教人如何炒股致富的书。
当时有个名词叫 "菜篮族 ",即一些家庭主妇提着菜篮本来应该到菜场买菜,但就跑到 "号子"(证券公司)里看股票了。在这个时候,股市也造就了一堆新富阶层富太太们。当时股市市九点开盘,十二点收盘,整个交易时间只有短短三个小时,所以那些暴富太太们生活得可滋润了。收盘之后先吃结伴个大餐,下午再来逛街唱歌跳舞购物什么的,因此号子旁出现了一堆高级餐厅,百货公司的生意也随着大好。
此外,股市一片大好对社会的冲击更是明显,比如工人发现炒股比工作更好赚,干脆不工作了去炒股,造成劳工短缺,许多公司的产品无法顺利交货;工厂老板索性把工厂给卖了,因为炒股有更高的利润;公务员也在炒股,干脆去办公室打个卡就跑到号子里,造成行政效率降低。在学校里也差不多,有些老师一边上课一边戴着耳机收听股市行情,听到一半就突然叫小朋友自习跑出去;小朋友在学校也开始攀比家里谁赚得多,谁买得对,那支股有潜力,装得牛 B仿佛大家都可以上电视当 "老师"一样;而大学生干脆课也不上,专心炒股。;而更另人觉得夸张的是,在证券公司里上班的倒茶小妹,也领着一般上班族羡慕的高薪,年终奖金居然也领到了几十个月。
有个笑话这么说的,两个朋友相遇,一位朋友问另一位「现在几点」,朋友很自然得回答「一万点」。种种的迹象,当时的台湾社会简直是全民狂欢,病态的疯狂。
那难道政府没有什么干预措施吗?当然有识之士看出了里头许多的危机。简单来说,当时台湾刚解严,除了民主化加快外,经济自由化的速度更快,相对得行政力量也在减弱,国会力量又开始膨胀;但进入国会选举可是要钱啊!所以,财团们索性送人进国会或支持特定国会议员。所以,每当政府提出干预措施,就有民意代表或政党人士反对,迫使行政部门让步;这样的结果,国会议员、金融市场、财团通通被绑在一起。
当然,这种炒出来的盛景,仍要回到市场规律内,擦鞋童理论仍然有其道理的。接下来的股灾,加上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致命一击,半年内跌掉了一万点,导致许多人倾家荡产,最可怜的还是大部份的散户,在高点时一窝蜂得跟着买,但等到崩盘后,连续的跌停,想卖也卖不掉,社会上这时充满了焦虑的气氛,自杀,带着全家自杀的新闻时有耳闻。
当时班上就有个同学,家里靠着股票大赚一笔,当时简直不可一世,大家都想巴结他分些小好处;但当股票崩盘后,他家也跟着破产,这时候,大家反而落井下石得嘲笑他,他受不了这种嘲笑不久后就转学了,死小孩的邪恶劣根性在此完全展现。
这一时期的暴起暴跌,整个台湾如同做了一场梦一样,一切回到原点。但至少也让大家了解到,股票没有那么好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