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冻省
小的时候社会科考试,我记得第一次考到「台湾省的首府在 ______」这种题型时,心里开始一阵混乱,到底要填那里呢?想当然尔,填了台北,结果被老师画了个大 X,标准答案是南投的中兴新村。以过去的标准应该是这样说的,中华民国的首都在南京,而台湾省政府在中兴新村,台北虽然是最大都市,但只能算中华民国的迁台时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而已。
这个说法在宪法精神上是完全正确的,但随着时代的改变,实在也不符合现状。中华民国政府 1949年播迁台湾后,事实上从来未对中国大陆地区实行统治权,仅统治台湾省全部与福建省的极小部分(金门县、连江县)。而中华民国政府管辖的区域也只比台湾省多了台北及高雄市而已,所以中央与地方行政区的过度重叠,一个台湾岛,就有四级:中央、省、县市、乡镇四及政府,这样, ”省”反而变成一个累赘,于是,干脆把他给 ”冻结”起来,等到需要时再拿出来用。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另一个争议的话题是,省长选举及总统选举,要是省长拿到的票比总统的票还多怎么办,是不是代表省长更有统治的正当性,会不会引起所谓的 ”叶尔辛 (叶利钦)效应”,还好后来1996的总统大选总得票数还是比 1994的省长选举票数还高。
总之,冻省是必然的走向,但问题在于怎么冻才合适,而且,这一冻,也冻掉了李登辉及宋楚瑜的关系,也导致后来国民党的再次分裂。
前面说到,在李登辉就任总统之初,宋楚瑜这位大内高手可是护驾有功,在当初国民党的激烈政争当中,树起大旗站在李登辉这边,坚定不移的拥护为李登辉,可说是李登辉掌握大权的幕后最大功臣。说以,当初都说他们是”父子”般的感情。
从这边其实也可以看出宋楚瑜这个人的厉害之处。宋楚瑜当初是蒋经国悉心栽培的青年人才,在蒋经国一去世后,李登辉继任,但国民党内部的元老派都以李登辉为过渡性人物对待,压根不理采拥护他,而从这里开始,一直到后面的政争;有先见之明的宋楚瑜都选择靠向李登辉一边,不愧是所谓宫廷大内高手。
所以,当 1993年连战从省政府主席转任行政院长后,也许是感念宋楚瑜 “护驾有功 ”,李登辉委任最后一任官派台湾省主席时就想到了宋楚瑜。宋楚瑜在省主席短短一年的任内也干得有声有色,来年 1994,挟着高民望,宋楚瑜以四百七十多万,赢了民进党一百多万票,成功问鼎首任民选台湾省省长,政治生涯可谓达致顶峰。
李登辉那时跟宋楚瑜关系可好的很,在选举造势大会上,总是见着李登辉拉着宋楚瑜的手,卖力激动的说「这个宋仔啊,跟我们一样是吃台湾米,喝台湾水长大,跟我们穿同条裤子,一起打拼的新台湾人啦!」宋楚瑜也走遍全台,不断呼应李登辉「我是台湾人啦!」搞得大家如嗑药般兴奋无比。
而宋楚瑜在省长任内可说是 “野心勃勃 ”,标准的政客姿态 (这里的政客一词不具贬义,是政治学上的政客定义),不仅长袖善舞,八面玲珑,领导能力强,事事处理得妥妥当当,又深得蒋经国的真传,勤走民间,所以可说是具有高亲民度,而他的 “省府团队 ”,风靡全台,在当时几乎成了“高效”、“亲民”、“清廉”的同义词;并且,宋楚瑜除了经营自己的省府团队外,更将自己的人脉系统扩及到社会各个领域;所以当初都不难看出他有想要更上一层楼的野心。
所以,看到这里就知道冻省对他的打击有多大了,在他的事业如如日中天之际,一夕之间从云端跌入深渊,再加上,宋楚瑜一直觉得冻省的处理太过粗糙,有受骗的感觉,从此就跟党中央及李登辉结下梁子。
因为宋楚瑜如此的不爽,李登辉当时还写了八个字送给他─「诸法皆空,自由自在」,当时李登辉写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到底是什么,还引起了一阵热议。
不过到此,宋楚瑜还是没跟党中央完全撕破脸,那还要一直到两千年的总统大选时他的脱党参选,造成国民党再次分裂才完全翻脸,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