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与大陆教会的交流
2000年的暑假,我又去北京了,照例,跟着上了一些课;跟着一些已经认识的好朋友瞎逛,已经认识的朋友倒是不会再问我那些政治性问题了,倒是新认识的朋友还是会一问再问,那时候我也很有耐心,总是不厌其烦的作一次又一次的解释。这次也跑了北京附近的一些景点,第一次去长城十三陵之类的。比较不一样的是,郑教授认识北京当地一些教会的人士,经过他的介绍,所以我也跟着去参观一些神学院和教会。
众所皆知,目前中国大陆教会系统可分官方认可的三自教会与家庭教会两个系统;而台湾就不一样,可能是各种历史因素,国外各教派早期派遣宣教师来台成立的教会,因此教派间在神学的细微差异上求同存异;但目前在台湾,其实又可以不成文得分为两大系统,即国语教会系统及台语教会系统;在国语教会系统里,做礼拜什么的都是以国语(普通话)为主,大部份都是早期传教师在中国大陆设立的教会, 49年后许多信徒跟着国民政府来台湾,继续在台湾建教堂做礼拜,所以可以看到早期国语教会内有许多的政府官僚人士;当初蒋介石也是基督徒,在他的士林官邸礼也有专用的教堂。我小的时候每礼拜天的特定时间经过士林官邸,那边一定交通管制,因为有许多高官将官都在他原来官邸里的教堂做礼拜。因为这些历史原因,国语教会也一直给人外省人居多的印象,如浸信会、卫理公会、信义会等教派。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另外就是台语教会,这很多是早期宣教士来台湾传教,盖医院学校奠下的基础,因为长期在台湾作耕耘的工作,也很自然的使用台湾本地的语言做为传教的工具,长期下来,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信徒,像目前台湾基督教信徒数最多的第一大教派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就是台语教会,教会也拥有许多高中大学、医院等财产。其它台语教会还有如门诺会、圣教会等。
长期以来国语教会与台语教会可说是不相往来的,这迁涉到一些历史原素,其实,”省籍”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而这几年教会界比较讲求”合一”,所以双方的接触也变多,但有时候还是不免会出现些小芥蒂。
而过去当然台湾的教会是无法跟大陆教会接触的,后来随着两岸的开放也开始有所接触。当然,国语教会对与大陆教会的交流的事会比台语教会更积极一点;但到现在为止,许多台湾的教会及信徒仍然是以接触家庭教会为主;这可能都一直有种刻版印象:家庭教会是经过苦难焠练,是信仰纯正以上帝为中心,是属灵的;而三自教会受到中共官方的控制,「是顺服人(政府)不顺服上帝的」,是属世的;甚至以前还有中国大陆所使用的圣经版本,很多经文被删掉,没有启示录这种奇怪说法。另一个原因是,许多早期研究中国大陆教会的教会学者,都是基督教福音派 (基要派)出身,他们普遍认为从历史及政治因素来说,三自教会是以传讲受到近代理性主义影响的自由派神学为主,因此在真理方面会有偏差;许多因素,造成台湾的教会在以前不愿意跟三自教会做接触交流;反倒是长期给家庭教会供应大量的资源,深入许多穷乡僻壤做培训工作,这个情况到最近许多误会慢慢化解后才开始有改变,慢慢有越来越多的教会开始跟三自教会做交流。
这次还是去北大,没想到本来只有一个小破店的飞宇网吧已经扩大营业,成为一整排明亮宽敞的店面,我没事还是去里面上网吹冷气。那几天,我开始使用 OICQ,这应该算是一件大事吧!
在之前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是使用 ICQ的,那启动时的低重音喇叭声让人印象深刻,用 ICQ那段时间,总是能认识一堆奇奇怪怪国家的人,比如说埃及以色列,还有什么玻利维亚的,也认识许多北欧的,后来发现这些北欧佬冬天时假日怎么都几乎在家,后来才知道冬天他们的家门口都被雪埋住了,索性不出门,第二天再来铲;玩 ICQ挺有趣的,都能听到各国的怪事。
但当初 ICQ有个缺点,就是重新安装后名单上的好友都会消失,跟早期 OICQ一样,都要自己慢慢重加一次,也因此,那些国外好友都不见后,我也懒得再去玩 ICQ了。
那次去北京,接触了 OICQ,使用的最早两个月加的人就接近五十了,但这些最早的人到现在还有在连络的只剩下两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