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陆媒体赴台

2001年初,台湾政府第宣布开放大陆记者来台作新闻采访驻点,是新华社的范丽青与陈斌 (大陆叫陈斌的人还真多呀!),因为那时候我开始对中国大陆产生了一些些兴趣,遂很关心他们来台的相关新闻。

果然如预料的,他们一下飞机,马上被大批的记者镁光灯包围,反而成为被采访的对象。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走遍台湾各地。对台湾政府来说,是第一次有大陆记者来台蹲点;对新华社来说,也是第一次有机会到台湾蹲点,那时候似乎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思考着要怎么相处。所以,在那个时候会看到电视台用 SNG的方式,每天都播着他们去采访什么新闻,又访问他们采访的感想,而电视台也会恶搞的把监视他们的情治人员拍出来;反正,他们两人从记者反而变成新闻焦点,跟大熊猫没什么两样。

不过也许是刚来台湾不久,我也在电视上看到他们某次去采访某个示威抗议活动;后来我在大陆时,刚好看到这位陈斌先生上节目受采访,他说他在采访那次抗议活动时「在现场真正感受到可能有生命的危险」,真是搞笑,以台湾近几年来示威抗议活动都流于嘉年华会般欢乐气氛的情况下,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参加这些活动会有生命危险,果然是对台湾民情不了解。

后来开放越来越多大陆媒体来台湾,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等都有驻点记者;这些媒体网站里的台湾报导我大慨都会注意一下;这些报导大慨都有些特点,对于台湾的风景,描述的方法都差不多,大慨是新闻写做的方式太固定了;而采访台湾的民俗活动或民间文化,最后一定会牵扯到与”祖国大陆”千丝万缕的悠悠情怀;而在政治新闻方面,讲到执政的民进党几乎一面倒的是负面新闻;讲到在野的国民党亲民党等,大多是表示肯定态度;当然啦!民进党执政时执得一提的好事的确没做多少,但那时这些驻点记者所写的文章,就好像是台湾政治一团乱,民怨四起、政府从上到下交相贼,似乎都快住不下去,大家纷纷往大陆跑一样;我不否认那阵子是有这种情况,但实际有那么严重吗?他们的描述方式好像是在写非洲某动荡不安的小国一样,只是换了个地名。并且,常会采访一些社会人士增加公信力,但这些人士一定都有特定性特定立场,他们的立场在台湾大家都是知道的,几乎没有正反两方的立场同时出现。

我了解在大陆的新闻有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功能,所以这样报导台湾的政治现状是有政策性的;但是这样一来又违背了当初开放来台驻点的初衷,要如何让大陆民众了解真实的台湾现况呢?当然当时的政府也很了解这一点,所以后来也公开表示,不希望来的总是中央级媒体,希望也大陆也能开放些如南方都市报等的地方性媒体来台,希望大陆民众有机会透过不同角度来认识台湾,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结果,民进党政府也很不爽,过了几年就中止了这个项目,但过程太粗暴也让落人口实,一直到前几个月才恢复驻点。而首批来台记者中的范丽青小姐,后来当上了国台办的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