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六章 完美父母续章
本章分析了正式为人父母后的第一件事——给孩子起名——究竟有多重要。
名叫赢家和输家的一对兄弟……最黑人化和白人化的名字……文化隔离:为何《宋飞正传》从来没有进入过黑人观众的50佳榜单……如果你的名字很难听,你是否应该改名?……上层名字与下层名字(以及名字在不同阶层的演化)……小甜甜布兰妮:是表现,而非原因……阿维娃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麦迪逊?……父母给你取名的时候想向外界传达什么信息。
无论是否存在过度养育行为,所有父母都宁愿相信自己对子女的成长举足轻重。否则,又何必自讨没趣?
对父母影响的迷信,体现在正式为人父母之后的第一件事上,就是给孩子起名。当今,所有父母都知道,宝宝起名学大行其道,那些大量涌现的相关书籍、网站和起名顾问就是具体表现。不少父母似乎相信,孩子若是没有起对名字,就无法功成名就。人们认为,名字有审美意义,甚至可以昭示未来。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一位名叫罗伯特·莱恩的纽约人在1958年决定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赢家”。莱恩夫妇住在哈莱姆区[1]的贫民区,此前已经育有数名子女,名字都相当普通,只有这名男孩例外——罗伯特·莱恩显然对他别有预感。赢家·莱恩:有这样的名字,怎么可能一事无成?
3年后,莱恩夫妇再次诞下一子,这是他们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出于今人无法参透的原因,罗伯特决定给这个儿子取名为“输家”。罗伯特似乎并不是对这名刚出世的儿子心怀不满,而仅仅是一时兴起,想试验一下两个名字对相同境遇的男孩所产生的影响。先是“赢家”,后是“输家”,如果说赢家·莱恩被寄予厚望,几无失败可能,那输家·莱恩呢,是否又有可能出人头地?
事实上,输家·莱恩确实出人头地了。他拿到了奖学金,上了预科学校,从宾夕法尼亚州的拉法耶特学院毕业,被招入了纽约市警察局(这是他母亲的夙愿)。他在警局里从警探干起,后晋升为警司。虽然他对自己的名字从不避讳,但许多人却叫不出口。
“所以我有了一大堆名字,”他如今说,“从吉米到詹姆斯,还有蒂米,他们想怎么叫就怎么叫,但他们很少叫我输家。”
他还说,在偶尔的情况下,“他们会加一点法国味儿:‘路西耶。’”[2]对于他的警局同僚来说,他的名字叫“卢”。
而他那位名字万无一失的哥哥,情况又如何呢?现年40多岁的赢家·莱恩最令人瞩目的成就,就是罪行累累的前科记录:30多次因入室盗窃、家暴、非法入侵、拒捕等劣迹而被捕。
如今,输家和赢家几乎已经断了来往,为他们取名的父亲也已不在人世。显然,他的想法——名字昭示命运——倒是没错,但他一定是把两个儿子弄反了。
最近有一宗案子,主角是15岁的女孩“荡妇”,她因行为不良被告上纽约的奥尔巴尼郡家事法庭。长久以来,法官W.丹尼斯·达根见识过犯人所取的一些奇怪名字,如有个少年名叫艾姆彻[3],这个名字取自其父母踏进医院看到的第一件东西:奥尔巴尼医疗中心医院急诊室的标牌。但达根认为,“荡妇”算是他遇到过的最荒唐的名字。
“我把她遣出审判室,以便问她母亲,为何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为荡妇,”法官后来回忆道,“她说她当时在看《考斯比一家》[4],很喜欢那名年轻的女演员。我告诉她那名女演员的名字应该是坦普赛特·布莱索[5],她说她后来才发现他们拼错了名字。我问她知不知道‘荡妇’什么意思,她说她也是后来才发现这点的。她的女儿被控行为出格,包括趁母亲上班将男人带回家。我问她母亲是否想过她女儿是人如其名。这些话,她多数都不知所云。”
“荡妇”是否真的如达根法官所言,是“人如其名”?假如她母亲给她取名为“贞洁”,她是否还会麻烦缠身?[6]
说“荡妇”的父母没脑子,并不过分。她的母亲不仅想给她取名为“荡妇”,还愚笨到不知道该词为何意。从某种程度上说,名叫艾姆彻的男孩最终会被告上家事法庭,也就不足为奇了。连给孩子起名都懒得下功夫的人,很难算得上是完美父母。
那么你给自己孩子所取的名字是否会影响他的一生?还是说孩子的名字正是你本人生活的写照?无论是何情况,孩子的名字会向世界传达什么信号?以及最重要的,名字真的有影响吗?
巧合的是,输家和赢家、荡妇和艾姆彻都是黑人,这仅仅是怪事一桩,还是说其中蕴含着有关名字与文化的大道理?
似乎每一代都会涌现出一些杰出学者,推动着黑人文化研究的发展,分析过“被白人同化”现象的青年黑人经济学家小罗兰·G.弗赖尔或许就是下一代此类学者之一。他的脱颖而出出人意料,他原本是一名成绩平平、家庭不和的高中生,凭借体育奖学金上了得州大学阿灵顿分校。大学期间,他发现了两件事:他很快发现进入NF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或NBA(美国及加拿大职业篮球联盟)打球是他永远无法企及的事情;他人生中头一次认真对待学业,进而发现自己其实在这方面颇有兴趣。在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后,年仅25岁的他被哈佛大学聘为教授。他对种族问题持公证坦率的观点,这为他赢得了卓著的声誉。
弗赖尔的方向是研究黑人成绩不佳的现象。
“你可以罗列出各种数据,证明黑人成绩并不理想,”他说,“你可以研究黑人与白人在未婚生子率、婴儿死亡率或平均寿命方面的差距,黑人是在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中成绩最差的族群,黑人收入低于白人。现在,他们的情况仍然不理想,就是这样。我主要想研究黑人究竟错在哪里,并愿意为此奋斗终生。”
除了黑人与白人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差异,弗赖尔的研究兴趣还包括文化隔离。黑人与白人观看不同的电视节目,(《周一夜赛》[7]是唯一一个长年同时盘踞二者十佳榜单的节目;《宋飞正传》是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之一,却从未登上过黑人的50佳榜单。)他们抽不同牌子的香烟,(新港牌香烟在黑人青少年中占据了75%的市场份额,在白人中却仅有12%;白人青少年以万宝路为主。)黑人父母给孩子所取的名字也与白人截然不同。
弗赖尔不禁思索:标新立异的黑人文化究竟是造成黑人与白人之间经济差距的原因,还是这种差距的表现?
和“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一样,弗赖尔想从海量的数据——1961年来所有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儿童的出生证明信息——中寻找答案。这些数据涉及1600万人的出生信息,不仅包括姓名、性别、种族、出生体重和父母的婚姻状况等基本信息,也包括更能说明问题的父母资料:他们的邮政编码(以此可查出其社会经济地位及所住街区的种族构成)、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这也能说明其经济状况)和教育水平。
加州的数据证明了黑人与白人为子女所取的名字存在很大差异。而与之相对,白人与美籍亚裔父母为孩子所取的名字却大同小异;白人与美籍拉丁裔父母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比起黑人与白人,这点差异微不足道。
数据还表明,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差异是近年才出现的现象,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尚有许多名字是黑人与白人通用的。1970年出生于黑人社区的女婴所起的名字在黑人中的普及度仅为白人的2倍。至1980年,黑人女婴所取的名字在黑人中间的普及度已经达到了白人的20倍之多。(男婴的名字也存在同样的趋势,但差异相对较小,这很可能是因为各个种族的父母为儿子所取的名字均不如女儿的名字标新立异。)鉴于这一变化的发生地点——非裔美国人运动盛行、人口密集的市区——和时间,最有可能导致黑人特有名字大量涌现的原因就是“黑人权利”运动。这一运动旨在弘扬非洲文化,驳斥黑人为劣等种族的观点。假如这场取名革命确因“黑人权利”运动而起,那这应该算得上是该运动最持久的残余影响。非洲式发型如今已经非常罕见,达西基[8]则更甚。黑豹党[9]创始人鲍比·西尔如今最著名的成就是推销过一系列烧烤产品。[10]
如今有很多黑人名字是黑人独有的。每年出生于加州的黑人女婴中,有40%以上所取的名字在当年出生的白人女婴中的出现概率不到1/100000。更加令人称奇的是,有30%的黑人女婴所取的名字在当年出生在加州的所有女婴中是独一无二的,无论在白人还是黑人中间均无重复。(仅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228名女婴取名为尤妮克,乌妮克、尤内可和尤妮吉各有一例。[11])即便是一些司空见惯的黑人名字,也鲜有白人采用。90年代取名为黛佳的女婴共有626名,其中有591名为黑人。取名为普雷舍丝的女婴有454名,其中有431名为黑人。取名为仙妮丝的女婴有318名,其中有310名为黑人。
什么样的父母最有可能给孩子取黑人特有的名字?数据可以给出明确答案:未婚生子,收入微薄,教育水平低、来自黑人街区且本人名字也属黑人特有的未成年妈妈。在弗赖尔看来,给孩子取带有鲜明黑人特色的名字是黑人父母为表示忠于黑人社区所作出的姿态。
“如果我给孩子起名为麦迪逊,”他说,“你可能会想,‘哦,你想住在铁轨对面,是吗?’”[12]
如果说黑人儿童学微积分和跳芭蕾会被视作“被白人同化”,弗莱尔说,给自己孩子取名为仙妮丝的母亲就是在“刻意彰显黑人本色”。
加州的数据显示,许多白人父母也表现出了同样强势的姿态,只是背道而驰。白人儿童所取的名字在白人中间的普及度要高出至少4倍,以康纳、科迪、埃米莉和阿比盖尔为例,在最近某10年的时间里,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名字的加州儿童均至少有2000名,其中仅有不到2%为黑人。
那么“最白人化”和“最黑人化”的名字分别有哪些呢?
表6–1 “最白人化”的20个女名
表6–2 “最黑人化”的20个女名
表6–3 “最白人化”的20个男名
表6–4 “最黑人化”的20个男名
那么名字偏白人化或黑人化会有什么影响?多年来,有一系列“审计研究”试图衡量人们对不同名字的看法。在某项很有代表性的审计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两份一模一样的(伪造)简历发给潜在雇主,一份用的是传统的白人名字,一份用的是外来名字或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名字。结果,“白人”的简历总是能收到更多的面试通知。
按照此类研究推断,假如德肖恩·威廉斯与杰克·威廉斯分别发一模一样的简历给同一家公司,杰克·威廉斯收到回复的概率更高。这样的研究虽引人注目,却有着严重的局限性,因其无法解释德肖恩没有收到回复的原因。他的简历被拒是因为公司老板存在种族歧视心理且认定德肖恩·威廉斯一定是黑人,还是因为“德肖恩”听起来像是家境贫寒、父母文化程度低的人?所以公司老板仅仅是认为“德肖恩”这个名字代表着出身贫寒,而出身贫寒的员工并不可靠,才不录用他。
而且,这些有关黑人与白人的审计研究也无法预估出面试的实际情况。假如公司老板确实存在种族歧视心理,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意面试一名起了白人名字的黑人,那么他当面见过这名黑人求职者之后,录用率是否会有所提高?还是说这次面试对这名黑人求职者来说仅仅是一次尴尬难堪、令人气馁、浪费时间的经历。在这些方面,或许生活在黑人社区却取白人名字的黑人会承受经济损失,而在黑人社区取带有鲜明黑人色彩的名字又有什么潜在优势呢?由于无法衡量德肖恩·威廉斯与杰克·威廉斯这两名虚构人物的真实生活境况,所以这些审计研究无法评估出带有鲜明黑人色彩的名字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所具有的影响。
或许德肖恩应该改名。
当然,改名是常有之事,纽约市民事法庭的职员最近汇报称,改名率已达到历史新高。有人改名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或许有些怪异的审美观,如年轻的纳塔利·杰里米金科和多尔顿·康利夫妇就为自己4岁的儿子改名为友·星·海诺·奥古斯塔斯·艾斯纳·亚历山大·韦泽·纳克尔兹·杰里米金科–康利。有人改名是出于经济考量,2004年初,纽约电车司机迈克尔·戈德堡遭到枪杀,而事后报道称,戈德堡先生其实是生于印度的锡克教教徒,移民到纽约后,以为改成犹太名字会对自己有利。戈德堡的决定或许会令某些演艺界的人大惑不解,因为改掉犹太名字是演艺界古而有之的传统。因此,伊索尔·达尼耶洛维奇改名为柯克·道格拉斯[13];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14]在同名创始人的带领下声名鹊起,但创始人原名却是泽尔曼·摩西。
问题在于,假如泽尔曼·摩西没有改名为威廉·莫里斯,他是否还能获得同样的成功?假如德肖恩·威廉斯自称为杰克·威廉斯或康纳·威廉斯,他的境遇是否会有所改善?人们总是禁不住会有这种想法,正如有人会以为一卡车童书能提高儿童智力。
虽然审计研究无法真正衡量名字的影响,但加州的名字统计数据却可以。
加州的数据不仅包含每名婴儿的人口统计数据,还包括其母亲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出生日期。通过最后一点,可以查出数十万出生在加州并在加州生育的母亲,然后将她们与本人的出生记录一一对应起来。这样一来,这些数据就会呈现出前所未闻、颇具说服力的规律:可以追查到任意女性的生活境况。这种数据链是研究人员所梦寐以求的,从中可以找出出生情况相似的一组儿童,并查到他们二三十年后的生活境况。在加州数据涉及的这数十万名妇女中,许多人取了带有鲜明黑人色彩的名字,也有许多人取了普通名字。利用回归分析法,控制可能影响人生轨迹的其他因素,即可估量出某一个别因素——在此案例中为妇女的名字——对其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那么名字究竟是否有影响呢?
数据显示,平均而言,取黑人名字的人——无论是名叫伊曼尼的女性,还是名叫德肖恩的男性——生活境况确实不及名叫莫利的女性或名叫杰克的男性。但这并非名字之错,假如两名黑人男孩一个叫杰克·威廉斯,一个叫德肖恩·威廉斯,均生于同一街区,且家庭和经济状况相同,他们长大后可能会有相似的生活境况。但给儿子起名为杰克的父母往往不会和给儿子起名为德肖恩的父母住在同一街区,经济状况也大相径庭。正因如此,名叫杰克的男孩平均收入和教育水平才会高于名叫德肖恩的男孩,取名德肖恩的男孩有较高的比例会因家境贫寒、教育水平低、单亲家庭而吃亏。名字仅仅是其生活境况的反映,而非原因。
假如德肖恩为自己改名为杰克或康纳,他的境况是否会有所改善?但凡是愿意为了在经济上有所成就而改名的人——正如那些参加择校抽签的芝加哥高中新生一样——至少有着很强的上进心,而上进心想必比名字更能预示一个人的成功。
正如“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所回答的育儿问题远远不止黑人与白人的分数之差,加州的名字统计数据所呈现的现象也远远不止黑人名字这一个。大体而言,这些数据让我们了解了父母对自身的认知,以及更重要的一点,他们对自己的子女有何期望。
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名字究竟起源于何处?这并非指名字的实际起源,多数名字的实际起源显而易见:有的源自《圣经》,有众多传统的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名字,有公主皇妃的名字和嬉皮风的名字,有怀旧的名字,还有越来越多的人用名牌的名字(雷克萨斯、阿玛尼、百加得、添柏岚)和所谓的明志之名。加州的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生人中有8人取名为哈佛(均为黑人),15人取名为耶鲁(均为白人),18人取名为普林斯顿(均为黑人)。没有人取名为医生,但有3人取名为律师(均为黑人),9人取名为法官(其中有8人为白人),3人取名为参议员(均为白人),2人取名为总统(均为黑人)。此外还有凭空杜撰的名字。小罗兰·G.弗赖尔在某广播节目中探讨其名字研究时,接到一名黑人妇女的来电,她对自己刚出生的侄女所起的名字颇为不满,其发音为沙太德,却拼成了“Shithead”(白痴)。[15]
“白痴”虽未在大众中普及开来,但有些名字却能经历由陌生到大众的过程。名字会在民众中间经历怎样的变迁过程?其背后又有何原因?仅仅是时代风尚作祟,还是有某种理性解释?众所周知,名字不断地由盛转衰,又由衰转盛,比如索菲和马克斯一度濒临绝迹,却又再度流行起来。这些变迁是否存在着可识别的规律?
我们可以在加州的数据中寻找答案,而最终的结果也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
这些数据所揭示的最耐人寻味的现象之一就是婴儿的名字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以下分别是中等收入白人家庭与低收入白人家庭最常用的女名。(以下列表及下文其他列表均为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以确保样本规模较大且来自近期。)
表6–5 中等收入白人群体最常用的女名
表6–6 低收入白人群体最常用的女名
表6–5与表6–6有诸多重复,但这些是所有名字当中最常用的,而且还需将数据的规模考虑在内。在列表中相差一名,可能就代表着数百名乃至数千名儿童的差距。因此,如果布列塔尼在低收入列表中排名第五,而在中等收入列表中排名第十八,你大可以断定布列塔尼显然是个下层名字。其他例子还要更加突出。两个列表中均有5个名字没有排入另一列表的前二十。表6–7至表6–10分别是上层家庭和下层家庭最常用的5个名字,顺序按照每个名字在两个类别中的相对差距排列:
表6–7 最常用的上层白人女名
表6–8 最常用的下层白人女名
以下是男名:
表6–9 最常用的上层白人男名
表6–10 最常用的下层白人男名
鉴于收入与名字之间存在联系,且收入与教育也高度相关,父母的教育水平与为子女所取的名字之间同样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不足为奇。表6–11至表6–14仍然是从白人儿童常用名数据库中抽取的数据,分别为高学历父母与低学历父母选择频率最高的名字:
表6–11 高学历白人父母之女最常用的名字
表6–12 低学历白人父母之女最常用的名字
表6–13 高学历白人父母之子最常用的名字
表6–14 低学历白人父母之子最常用的名字
如将样本范围扩大至常用名之外,这一效应甚至更为显著。表6–15数据抽取自全加州的数据库,为与教育水平最低的父母群体相对应的名字。
表6–15 最能体现父母低学历的20个白人女名*
*出现频率均不低于100次
假如你本人或所爱之人名叫辛迪或布伦达,年龄在40岁以上,且认为在以前,这两个名字并非低学历家庭的常用名,那你的看法也没错。这两个名字和其他许多名字一样,在近年来经历了迅猛的兴衰变迁。在其他低学历名字中,有的显然是把规范的名字有意无意地拼错了。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名字的规范拼法——塔比莎、夏安、蒂法妮、布列塔尼与贾斯明——也表明父母教育水平较低。但单个名字的不同拼法也能体现出巨大的差异:
表6–16 “贾斯明”的各种拼法(按母亲教育水平由低到高排列)
表6–18是低学历白人男名列表,其中包括少数几个拼写错误的形式(麦克尔与台乐[16]),但更常见的还是将昵称用作正式名字的现象。
表6–17 昵称及其对应的正式名字如下:
表6–18 最能体现父母低学历的20个白人男名*
*出现频率均不低于100次
表6–19是与教育水平最高的父母群体相对应的名字。无论是发音还是美感,这些名字与低学历名字均无太多共同之处。女名多风格各异,但都有一定的文学或艺术色彩。对于想给孩子起个“聪慧”名字的父母,请记住这样的名字无法让你的孩子变聪慧,却可以让她和其他聪明孩子同名——至少短时期内如此。
表6–19 最能体现父母高学历的20个女名*
*出现频率不低于100次
表6–20是近年来高学历家庭出现的男名。列表中的希伯来名字比重较大,且传统爱尔兰名字显然有增多之势。
表6–20 最能体现父母高学历的20个男名*
*出现频率不低于100次
如果表6–20中有很多名字你不熟悉,不要觉得自卑,即便是向来少于女名的男名,数量也在猛增,言外之意,如今所谓最热门的名字普及度也不如过去的常用名。比如表6–21中,分别于1990年与2000年出生在加州的黑人男婴最常用的10个名字。1990年,共有3375名儿童取了排名前十的名字(在当年出生的儿童中占18.7)%,而在2000年,仅有2115名儿童取了排名前十的名字(在当年出生的儿童中仅占14.6)%。
表6–21 最热门的黑人男名
10年间,即便是黑人男孩中最普遍的名字(532人名叫迈克尔),使用频率也出现了大幅下降(308人名叫艾赛亚)。因此,父母显然在取名方面越来越别出心裁。但表6–21中还有另一值得关注的变化:变更频率很高。请注意,1990年的4个名字(詹姆斯、罗伯特、戴维和凯文)掉出了2000年的前十榜单。诚然,这4个名字本来就排在1990年榜单的末位,但取代它们进入2000年榜单的名字却并非排名靠后。实际上,三个新名字——艾赛亚、乔丹和伊莱贾——分列2000年的前三甲。对于名字的兴衰循环,更为突出的例子请看表6–22,分别于1960年和2000年在加州出生的白人女婴最常用的10个名字。
表6–22 最热门的白人女名
1960年的前10名中,没有一个名字留在前10。但你会说,40年不落伍是很难的事。那么,对比一下如今与仅仅20年前最热门的10个名字,结果会如何呢?
表6–23 最热门的白人女名
只有一个名字留在了榜单上:萨拉。埃米莉、埃玛和劳伦这些名字起源于何处?麦迪逊这种名字又是从哪里来的?[17]显而易见,新名字的蹿红速度非常快——但原因何在?
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前文出现的两个列表。以下是20世纪90年代分别生于低收入家庭与中高收入家庭的女婴最常用的名字。
表6–24 20世纪90年代最常用的“上层”白人女名
表6–25 20世纪90年代最常用的“下层”白人女名
有什么发现吗?或许你想将这些名字与表6–23的“最热门的白人女名”对比一下,表6–23分别列出了1980年与2000年总体排名前十的名字。90年代最热门的两个“上层”女名——劳伦与麦迪逊——排入了2000年的前十。而与之相反,1980年最热门的两个名字——安布尔与希瑟——如今却排进了“下层”名字榜单。
这体现出一条显而易见的规律:一旦某个名字在高收入群体——高学历父母——当中普及开来,这一名字所流行的社会经济阶层就会逐渐下移。安布尔与希瑟最初是上层名字,斯蒂法妮与布列塔尼也是如此。在上层阶级中,每有一名女婴取名为斯蒂法妮或布列塔尼,其后10年内就会有五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女婴也取同样的名字。
那么这些下层家庭所取的名字来自何处呢?不少人以为让人们对某些名字趋之若鹜的是名人效应。但实际上,名人对婴儿起名影响甚微。截至2000年,流行天后麦当娜在全世界的唱片销量已达到1.3亿张,但学她名字的人还不到10个——此处仍指加州的数据。或者想想如今无处不见的布列塔尼、布兰妮、布列塔倪、布列塔妮、布莱妮和布列特尼,你可能会想到小甜甜布兰妮。但实际上,她只是布列塔尼/布兰妮/布列塔倪/布列塔妮/布莱妮/布列特尼风行一时的表现,而非原因。该名最常见的拼法——布列塔妮——在上层家庭中名列第18位,而在下层家庭中名列第5位,所以这股热潮显然气数将尽。几十年前,秀兰·邓波儿也是秀兰这一名字大行其道的一个表现,如今的人们却常常以为她是这股潮流兴起的原因。(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点是,秀兰、卡罗尔、莱斯利、希拉里、雷内、斯泰西、特雷西等不少女名最初都是男名,却鲜有女名被用作男名。)
因此,引领起名风尚的并非名人,而是几个街区外房子更大、车子更新的那户人家;是那些最先给女儿取名为安布尔或希瑟,如今又换成劳伦或麦迪逊的人家;是那些以前给儿子取名为贾斯廷或布兰登,现在又换成亚历山大或本杰明的人家。父母不愿意用太亲近之人——亲朋好友——的名字,却有许多父母或有意或无意地钟情于那些听起来像是“成功人士”的名字。
但随着某个上层名字为大众所采纳,上层阶级的父母开始弃之不用。最终,它成了烂大街的名字,连下层阶级的父母也看不上眼,这个名字就此被束之高阁。而与此同时,下层阶级的父母则开始寻找下一个上层阶级父母看上的名字。
因此,显而易见:给自己孩子取名为亚历山德拉、劳伦、凯瑟琳、麦迪逊和雷切尔的父母不要指望这些名字还能红多久,它们已经出现了泛滥之势。那么,新的上层名字会来自何处呢?
表6–19和表6–20列有加州“最聪慧”的男女名字,要是其中那些仍然鲜为人知的名字最终成了新的上层名字,一定不足为奇。诚然,其中有些名字——乌娜、格林妮丝、弗洛里安和奇亚——势必会一直鲜有人用。尽管如今有不少主流名字(戴维、乔纳森、塞缪尔、本杰明、雷切尔、汉纳、萨拉、丽贝卡)显然都是来自《圣经》的希伯来名字,多数希伯来名字(罗特姆、佐菲亚、阿齐瓦和泽夫)想必也仍然会小众下去。阿维娃或许会成为唯一一个火起来的现代希伯来名字,因为它朗朗上口、悦耳、活泼且可有一定变体。
以下名字从“聪慧”名字数据库中选取,是目前上层名字的一部分。其中,有些名字乍看起来似无流行起来的可能,却势必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名字。也许你会嗤之以鼻,但试问,论荒唐程度,以下有哪个名字能比得过10年前的“麦迪逊”?
表6–26 2015年最热门的女名?
表6–27 2015年最热门的男名?
显然,父母为孩子起名时会有各种各样的考虑,他们或想中规中矩,或想不拘一格,或想与众不同,或想追赶潮流,但要说所有父母均——或有意或无意地——想给孩子取一个“聪慧”或“上层”的名字,这就言过其实了。无论他们所取的名字是赢家还是输家,是麦迪逊还是安布尔,是白痴还是桑德,是德肖恩还是杰克,他们均无一例外地想通过取名来表达某些观念。加州的名字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父母会通过取名来表达望子成龙的殷念。尽管名字不会起到一丝一毫的作用,但父母至少可以心安理得地觉得自己从一开始就尽了心力。
[1]哈莱姆区,纽约市曼哈顿的一个社区,曾是20世纪美国的黑人文化与商业中心,也是犯罪与贫困人口的集中区域。——译者注
[2]输家的原文为“Loser”,此处变形为“Losier”,故译为“路西耶”。下文的卢(Lou)同理。——译者注
[3]艾姆彻原文为“Amcher”,是奥尔巴尼医疗中心医院急诊室的缩写。——译者注
[4]《考斯比一家》,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视情景喜剧。——译者注
[5]“荡妇”英文为temptress,坦普赛特·布莱索英文为Tempestt Bledsoe,拼法相近。——译者注
[6]关于名叫“荡妇”的少女,鉴于取“贞洁”这个名字的母亲受教育程度较低,“荡妇”即便改名为“贞洁”恐怕也无济于事。——作者注
[7]《周一夜赛》,每周一期的美国橄榄球转播节目。——译者注
[8]达西基,西非男子穿的花哨而宽松的衬衫或套衫。——译者注
[9]黑豹党,20世纪60年代活跃在美国的一个黑人左翼政党。——译者注
[10]鲍比·西尔曾于1987年写过一部烹饪书,名叫《与鲍比·西尔一起烧烤》。——译者注
[11]尤妮克(Unique),意为独一无二,乌妮克、尤内可和尤妮吉均为尤妮克的同音变体。——译者注
[12]麦迪逊铁路是美国印第安纳州东南部的一条短线铁路。——译者注
[13]柯克·道格拉斯,美国著名男演员,曾于1996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代表作有《夺得锦标归》《梵高传》《玉女奇男》等。——译者注
[14]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美国著名经纪公司,创办于1898年,旗下巨星包括迈克尔·贝、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丹泽尔·华盛顿等。——译者注
[15]名叫白痴的女孩:当然,打电话给广播节目告诉罗兰·弗赖尔自己有个侄女叫白痴的妇女可能是自己理解有误,甚至也有可能是信口雌黄。无论如何,觉得某些黑人名字太出格的人不止她一个。2004年5月,在全国有色人种协会举办的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案50周年纪念庆典上,比尔·科斯比在演讲中严厉抨击了低收入黑人群体的种种自暴自弃行为,包括取带有“少数族裔”色彩的名字。科斯比旋即遭到了白人和黑人批评者的口诛笔伐。不久之后,加州教育部长理查德·赖尔登——家境殷实且为白人的洛杉矶前任市长——因被指有存在种族歧视色彩的不逊言论,而遭到抨击。赖尔登在访问圣巴巴拉市一座图书馆、推广某阅读项目时,遇到了一个名叫伊希斯的6岁女孩。她告诉赖尔登她的名字意为“埃及公主”。而赖尔登想插科打诨,回答道:“这名字的意思就是笨头笨脑、邋里邋遢的丫头片子。”这引得民愤四起,黑人活动家因此要求赖尔登下台。来自康普顿市、身为黑人的加州众议员默文·迪马利称,伊希斯是个“非裔小女孩,他会这么对待白人女孩吗?”,然而,事实上,伊希斯是白人。某些活动家想让反对赖尔登的抗议活动继续下去,但伊希斯的母亲崔妮蒂却劝众人冷静下来。她解释称,她的女儿并没有把赖尔登的揶揄放在心上。“在我看来,”崔妮蒂说,“她觉得他头脑不太灵光。”——作者注
[16]麦克尔与台乐,原文此处为Micheal和Tylor,正确拼法为Michael(迈克尔)和Tayler(泰勒)。——译者注
[17]几乎可以肯定,麦迪逊这一名字来自1984年的电影《美人鱼》。达丽尔·汉纳在其中饰演一名美人鱼,她登上纽约市的海滩,以麦迪逊大道的路牌为自己命名。在凡人中,这一原本极其罕见的名字迅速蹿红,常年在前五名中占据一席。——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