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二十二篇 唐诗(下)——中晚唐时期
中唐时期的诗人当以白居易与韩愈为代表。白居易生于杜甫死后两年,太原人,字乐天,元和进士,曾任职左拾遗、江州司马、刑部尚书等官职。他在四岁时能识“知、无”两字,六岁学作诗,九岁懂声韵,是一位神童。他在二十岁后拼命读书,由于“昼夜苦读,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活到七十五岁。
白居易一生中的创作,要以三十五岁至四十五岁这段期间的作品最有价值。他贬为江州司马作《琵琶行》时为四十四岁;年近花甲时迁居洛阳,住了十八年,过起闲适生活,但此时期之作品神韵已差。他是一位多产作家,诗文计有三千八百四十篇。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白居易每完成其诗作后,必先念给老妪听,待对方能听懂了,才公开发表,故均为字句浅明之作。
相传他十六岁时,以诗投谒长安著作郎顾况,顾况向来恃才傲物,便对白居易幽默道:“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等到读到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便叹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可见白氏青年时已受人尊重。
白居易从三十五岁到四十五岁的作品,多是讽喻诗,用于政治上,其作用与《诗经》《离骚》和汉赋相同。
白居易有讽喻诗自道:“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苦,愿得天子知。”
又诗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认为文章本身是有使命及其意义的。即文学只是一种工具,但并无独立之价值,只讲求其内容与意义,与“为文学而文学”之一派意见并不相同。此是文学上两派不同之理论,其实西方亦有如此两派不同之意见。即是说,一派是文学即是文学;另一派则是文学必有其人生意义与价值。如《红楼梦》一书,蔡孑民先生说:“《红楼梦》是描写满清政府。”胡适之则认为:“应该就该著作之本身价值与技巧去看它。即《红楼梦》这本书,其作者曹雪芹本身就是贾宝玉。”世上万事不能定于一,总有其不同意见,故不能抹杀任何一方。
白居易在陕西时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有五十首,都是描述民间之疾苦,这些作品亦正如子夏在《诗大序》中所说,目的是为了“下以风刺上”。白居易即为风人,他心系一国之事,关怀生民之苦,为了让天子知道,提醒政府赶快施救。据史书记载,白居易平生作诗之经验曰:“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
白氏之讽喻诗是将人民痛苦生活现状与政府之腐败现象融汇于其诗中,故其诗当时能流行普及并大名远播。
今录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中之第七首《轻肥》于下: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此诗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白居易是将政府官员之奢腐现状和民间疾苦非常形象化地描写出来,使人印象非常深刻。
兹再录白居易《新乐府》之第一篇《七德舞》: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白居易之《新乐府》每句无定字,有三字句、七字句或九字句者,每篇亦无定句,像这一篇是三十八句,如《新乐府》之末篇则为三十一句,是单数。是则每首句数之双、单数亦无规定也。杜甫亦有《新乐府》五十首。
白居易尚有《长恨歌》及《琵琶行》一类的故事诗,相当于小说。其《长恨歌》一诗虽然字数较多,但这两首是世所公认的白氏文学艺术境界最高之作,今录其一于下,以供欣赏。其诗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首《长恨歌》是从唐明皇认识杨贵妃起,一直描写到杨贵妃赐死以至回宫后纪念她为止。白居易当时正在陕西任县尉,他同陈鸿、王质夫游玩仙游寺时有感而作。诗的内涵兼有讽喻和爱情,语言精练生动,声调悠扬曲折。后来昆曲中的《长生殿》,便是根据此诗将之放大而编成的。
西方亦有全是用诗歌组成的小说,如歌德的《浮士德》,印度的诗亦然。
现在谈韩愈,他字退之,是南阳人,德宗时进士,有《韩昌黎全集》。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认为以唐诗观点来讲,《长恨歌》为唐代小说中的诗歌部分,他说韩愈的古文运动是随着唐人写小说而来。赵彦衡《云麓漫钞》中提及:当时亦有人送小说给朝官看的,一般是送诗,如前面已讲过白居易曾送诗给长安官员顾况看。贞元、元和年间已盛行小说,元微之作《莺莺传》,白居易作《长恨歌》,李绅为《莺莺传》作诗,陈鸿为《长恨歌》作小说,但陈寅恪说的不一定对。《旧唐书》作者离韩愈时代近,较可信,其中说:“大历贞元之间,文学多尚古学,效扬雄、董仲舒之习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澳,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于自振一代。”
较独孤及、梁肃早的尚有萧颖士、李华。李华作《吊古战场文》是用骈文写的,但他也作古文。可见陈说不对。王在《韩会(注:钱按:韩会,韩愈之兄。)传》中找到一段材料,文中云:“会与其叔云卿俱为萧颖士爱将,其党李纾、柳识、崔祐、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并游,独鄙其文格绮艳,无道德之实,首与梁肃变体为古文章,为《文衡》一篇……弟愈三岁而孤,养于会,学于会。观《文衡》之作,益知愈本六经,尊皇极,斥异端,汇百家之美,而自为时法,立道雄刚,事君孤峭,甚矣其似会也。”但韩愈后来从不提这些人,他较推尊的是独孤及,但也不提他,要人学的是司马相如、扬雄和董仲舒。观此文,可见《旧唐书》没有说错,且退之只佩服本朝的李白、杜甫和陈子昂。李太白曾为韩愈之父亲作过《去思碑》。
唐代原来写的小说也是用骈文,以后遂变为散文体的小说。
韩愈自称接孟子之位,所以比杜甫名气大。另一方面韩愈兼善诗文,且是传扬孔孟之道的,而杜甫只是一政治家一诗人,所占社会地位较低。韩愈曾写《师说》一文,在当时是大创见。
世人讲起文章,便称道杜诗韩文。韩愈崇拜李白、杜甫之诗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杜李重视《诗经》,韩愈主张非三代两汉文章不读,不看东汉以下文章。其实,韩、杜都主张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是指的《昭明文选》,他们都主张唐代文学的复古运动。
韩愈的作品,有时以文为诗,其诗亦近似文,例如《嗟哉董生行》。其文曰:
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或山而樵,或水而渔。
入厨具甘旨,堂问起居。
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
嗟哉董生,孝且慈,人不识,惟有天翁知。
唐代诗有五古、五绝和七律,但并非唐代开始才有。唐代时所创始的是中国近代的散文,当以韩愈为始。可以说,杜诗是集古诗之大成,韩愈则在散文方面开创了新局面。
吾人可根据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来研究自韩愈以来的散文演变史,从而可知道古文是什么,及其对后世之影响如何。
凡是文学的体裁、格式之演变,非凭空而来,乃是根据历代的演变而来。韩愈在古文上的成就,是历史演变进程中创新面目的开创者,所以,他在文学史上之价值可在杜甫之上。
在诗、文、字、画各项艺术作品中,“文”与“字”对吾人之影响为大,“诗”与“画”则较小。但因前者普通,后者特殊,要创造出好的“文”与“字”,其实比“诗”与“画”更为困难。
文章在韩愈后之分别,是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非唐虞三代之书不敢观。他好古之道,好古之文,故称文以载道,他是提倡复古的。李白、杜甫之诗也是复古派,所谓“诗以载道”,并且还是正统派。韩愈以后才有新的散文,与古代的不同,与建安时代的不同,与三代两汉时代的亦不同。五四运动以后,韩文受到轻视的原因:一则是因韩愈是复古派;二是因为他近儒家。
继韩文之后有李翱习之,李死后之谥号亦称文公,文章非常好,亦是儒家。柳宗元其实是道家思想。李翱近陈子昂,韩柳近似李杜,韩愈有学生皇甫湜、孙樵,但只学韩文形式而不知精神。
韩柳死后,可说无后继者,直至百余年后欧阳修出。欧在湖北李家发现韩集。韩曾作《平淮西碑》,有人不满,请段文昌另写,写的是政府中兴纪念,但今日只传下韩之碑文。欧之后辈有王安石,曾巩,苏洵、轼、辙三父子,加上唐代韩柳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在古文运动上起了领头作用,但如没有欧阳修,便会中断,所以必定要韩欧并称。但唐代是诗的昌盛时代,宋代则是散文的时代。
欧阳修曾说:李翱比韩愈伟大,韩愈虽首创尊崇孔孟,但
李翱说明如何崇儒,并作《复性书》,即讲儒家哲学比佛学还难对付。
古代的经、史、子虽亦可说是文学,但非纯文学,韩愈在文学上的贡献是:到了韩愈,才从这批典籍变成纯正的散文,即成了纯文学。
前人说退之以诗为文,如《嗟哉董生行》,很古朴。杜诗敢讲规律,李白诗最为放纵,退之的诗文则古朴质厚。
退之二十岁时作的第一首诗是:
条山苍,河水黄,波浪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此诗之“条山”是指中条山,河水是指黄河,沄沄是指疾流。这是《诗经》中最高的比兴。吾人可从此诗中看出退之一生所抱之志向,是古、朴、质而倔强。他的学生辈只学到了奇崛,但不得要领。欧阳修之文属于阴柔,与退之之阳刚有别。但欧对韩文用功最勤,他亦以诗为文,即文似诗。
苏东坡说:魏晋无文,惟陶渊明之《归去来兮辞》。它其实是一首长诗。苏又说:唐代无文,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注:钱按:此文述李愿自长安归太行山事。)一文。其实,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送杨少尹序》都可说是散文诗。欧阳修学到这一点,故一篇文章亦是一首诗,如《醉翁亭记》即是,实乃诗之最高境界。
至于柳宗元,他最伟大的是写游记。因唐人见到好风景只是赋诗而已。
到了晚唐时期,知名诗人有李商隐、温飞卿等,此外如聂夷中,写农民生活诗。其诗曰: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又如杜荀鹤写民生疾苦。其诗曰: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于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又如代表农民革命家的黄巢,有《题菊花》,诗云: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之意是要使菊花、桃花同时盛开。
这些都是晚唐时期的一些诗作,现将李商隐与温飞卿简略介绍于下。
温庭筠,字飞卿,太原人,幼年聪慧而善作诗,与李商隐齐名,号称“温李”,他们两人在晚唐时期以辞藻绮靡取胜,被称为词华派。今录其《春江花月夜词》:
玉树歌阑海云黑,花庭忽作青芜国。
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
杨家二世安九重,不御华芝嫌六龙。
百幅锦帆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
珠翠丁星复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飘香雪。
漏转霞高沧海西,颇黎枕上闻天鸡。
鸾弦代雁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四方倾动烟尘起,犹在浓香梦魂里。
后主荒宫有晓莺,飞来只隔西江水。
大体来说,温诗均是辞藻艳丽为主,且词句音律优美,可入乐府。又如吊古扫墓之作,照理不应妍丽华词,但飞卿作来却华而不艳,朴中藏丽,能够恰到好处。其《过陈琳墓》曰: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由此,可见温飞卿作诗之艺术功夫不浅。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注:编者按:令狐楚,字壳士,唐德宗贞元七年进士,文学家、政治家、诗人。长子为令狐绪,次子令狐绹。)欣赏其诗文佳妙,使与诸子游。后曾依从多位地方大员或京官。义山平时作诗为主,偶亦作词,有《玉溪生诗集》三卷。其《锦瑟》曰: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律诗。玆再录其绝诗,如《梦泽》曰: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又《无题》诗曰: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义山以上两首绝诗,与温飞卿所作,同属宫体。以后宋代有西昆体,独尊李义山。
晚唐诗人中,除词华派之温、李外,尚有杜牧之等,此外还有格律派的朱庆馀、刘得仁等。以上都是唐宣宗大中年间的诗人。至于稍后的唐懿宗咸通年间的诗人,则有元白派的韦庄与罗隐等,尚有王建派的曹唐与胡曾等诗人,这亦是值得欣赏的晚唐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