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思考……视觉……感觉

任何事,不去了解它,就别想掌握它。

——德国哲学家歌德(Goethe)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人  们藉由不同的方法来学习。有些人是思考型的,有些人是视觉型的,有些人则是感觉型的(【图10.1】)。事实上,这三种元素在我们学习过程中都会用到,只是程度不同,要看我们用哪一种方法会占优势。要让你准备好进入自学“姿势跑法”的过程会面临一项挑战,那就是得确保你不论怎么学,你的背后是有一套完整而且容易懂的方式,帮你从理解这套技术到身体实际会操作它。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0.1】在动作教学上,我们会动用到3种认知方式——思考、视觉与感觉。

我们把“理解面”称为“跑步是什么”(what),把身体上实际“操作面”称为“如何跑”(how);这两者是独立存在,但在学习“姿势跑法”的过程中又必须统合在一起。不过为了解说上的简单易懂,所以我们先分开来谈,但你在自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两者整合。

学跑步的过程中,最核心的重点当然是在一套专门的训练上,但很重要的是,你必须先建构动作的知识与想法,脑中有这些动作的图像,然后对这些动作有感觉,我们才会产生各种的动作结构,特别是跑步的动作。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跑步的生物力学架构是可以融合思考、视觉和感觉结构,然后将这些具时间和空间元素的结构整合成一套全方位的技术,也就是“完美的跑步动作”。

我们的古希腊朋友认为“结构”是零件部分(parts)要结合成一体(whole)的法则。所以我们想顺利完成跑步训练,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活用三种认知学习结构。但说实在的,这不容易。

首先,不管你是透过思考、视觉或是感觉来学习,我们都必须釐出“跑步是什么”与“如何跑”的核心要素,然后将它们化为可以让你理解的说明。

针对思考型的人,我们必须从知识的单一面到整体面,让他们了解中间的逻辑性,一开始你可以这样告诉他们:“跑步即是身体在时间与空间中水平的移动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人是以不断交替左右脚着地的姿势来移动。”接着用操作手册训练“思考型”的人,里面详列出跑步过程的每个步骤。整个训练过程就是一方面解说重力的科学面,再搭配他们的亲身练习,才能达到让他们学会的目的。

而针对“视觉型”的人”在教学方法上完全不同。面对视觉型的人,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界中可见或可闻的恰当比喻与图像来说明,例如他们应该跑得像头猎豹,跳得像只袋鼠,或是驾驭重力就像驭风而行的帆船一样。

最后,对于习惯用感觉来学习的人,我们会强调时间感、空间感、平衡感、速度感,以及肌肉收缩与放松的感受等,这些感受在跑步的过程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对于新手来说,他们还没有累积够多的感受经验。相对地,精英跑者通常对自己每个微小动作的感觉都非常敏锐。你是靠感觉在学习的人吗?以下是一些简单的试验,测试你的时间感与空间感。

试着别看马表,在心里默数五秒钟按下停止键,看看误差多少(【图10.2】)。好的跑者通常每次试都只会差十分之一秒。那你的测试结果呢?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自己试了那么多次,按下停止键的时间点从三秒到七秒都有。也许你的时间感没有你认为的那么好喔。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0.2】测一下你的时间感,不要看马表,在心里默数5秒钟按下停止键,看看误差多少。

这里还有另一个测试感觉的实验。闭上眼睛,请你的朋友把手指放在你的手臂上,然后透过触觉,说出他总共放了几根手指在你的手臂上。你的答案可能让你们两人都很惊讶。最后,试着像【图11.2】所示的姿势保持平衡。怎么样,没那么容易吧?

以上这些简单的测试显示,其实每个人天生的时间感、空间感与平衡感都十分不同。这也代表,人在掌握一项新的动作技术时会动用到不同的能力,尤其这动作又涉及时间与空间的平衡协调。

就像一位优异的音乐家能够分辨音准,画家能辨别色差,一位好的跑者也必须学习精确掌握时间、空间、平衡感和触感,尽可能将自己的跑步动作调整到最好。

为了完全消化吸收“姿势跑法”,我们必须仰赖思考概念、视觉概念和跑步的感觉。这一切由“跑步是什么”和“如何跑”开始,但最终都要回归到知道、看到和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