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高步频的重要性

顶尖跑者的步频非常快。

——运动生理学家杰克·丹尼尔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为  什么步频这么重要呢?为什么我们要这么留意这项跑步参数呢?为什么要强调的是频率,而不是步伐长度?不是跨越大步跑得愈快吗?一旦细思跑步时两腿做了些什么时,很多问题就会一一出笼。庆幸的是,答案照例还是在于“简单”。虽然,这种“简单”有一点复杂。

“步频”讲的不过是跑步时双腿转换支撑点的速率而已,它是好的跑步技术的精髓。转换支撑点时,我们开始自由落下,然后让重力加速的力量带动我们前进。支撑点转换得愈快,重力引力的干扰就会愈少,我们也就跑得愈快。就是这么简单。

相对地,—旦我们企图跨大步向前跑时,速度就会变慢。为什么呢?这个答案同样很简单。为了加大步伐,我们把腿往身前跨出,此时一着地的前脚,就得停留一下直到整个身体通过支撑点。所以,跨大步的跑法转换支撑点的速度非但不快,反而变得很慢,而且还会受到重力引力的干扰,降低身体前进的速度。

这里有一个小试验来证明这个概念。穿好跑步的衣服和鞋子,做好彻底的暖身运动,在外面找一条笔直的道路,终点线定在40码(约37公尺)外。接着你全力冲刺跑向定好的终点,当你一通过终点就马上剎车。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6.1】膝盖负荷过多。

当你一通过终点线开始剎车时,你的步伐实际上会拉长。你会下意识传达“减速”的指令给身体,此时身体反应到动作上就是拉大步伐,在前进的动力中产生抵制效应。换句话说,身体知道最快的减速方法就是抵制重力引力。在减速时,也对髋关节与膝盖产生极大的压力(【图16.1】)。而且事实上,跟保持前进速度所需的能量相比,减速更耗费体力。

从这个试验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功课,最重要的一个简单概念就是:对抗重力的动作愈少,跑得就愈快。这个概念的根本在于,脚着地的时间愈短,对抗重力的动作就愈少:更好的是,我们施加在关节、韧带和肌腱的负担就愈少,受伤的风险跟着降低。

不论我们跑得快或慢,藉由肌肉的柔软度仍然有助于降低冲击紧张,着地动作也会轻盈,而不是用加大的步伐重踩地面。因此,增加步频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它是我们能够主动控制跑步速度的唯一参数。

因重力而来的加速度是一个“常数”,但我们运用重力引力的能力是一个“函数”,而且它的重点在于我们身体的前倾和步频。用简单的说法来说好了:如果身体往前倾,但脚没有前进产生新的支撑点,你的下场就是脸会先朝下跌个狗吃屎。但身体稍微前倾,加上慢慢移动你的脚就可以避免跌倒。这时你还是会落下前进,但不会跌倒。当身体前倾的幅度愈大,你的脚移动速度就要愈快以避免跌倒。

步频和身体前倾之间有共生关系。当脚步的支撑点转换愈快,你就是允许身体向下落的速度愈快,而当你向下落得愈快,你就跑得愈快。你的跑步速度直接与步伐频率或节奏相关。

不相信吗?只要注意看任何高水平的跑步赛事,你就算是外行人还是可以很明显区分出精英跑者与差强人意的跑者之间的差别,其实也就是赢家与输家的差别在于:步频。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6.2】以高步频跑步。

要谨记在心的是:高步频不需要肌肉使很大的力气。相反地,你应该尽量在跑步过程中避免肌肉使力与紧绷。专注运用肌肉的伸缩力,将脚抬离地面即可,这当中唯一要费的力气就是阻止脚和地面的碰触机会,并全力注意加快步频与身体落下前进速度之间的协调,这样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跑得更快……更远……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