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62 恢复免疫力——从肠道开始

孩子经常腹泻,是否需要给他吃些益生菌?哪些不经意的习惯正在无形中吞噬着孩子的肠道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应该如何恢复肠道功能?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肠道——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除了掌管消化、吸收、分泌功能外,肠道还肩负着完成人体免疫大计的重任,肠道如果健康,受益的可不仅是肠道而已,更会惠及全身。反之,如果肠道不够健康,整个人也会处在免疫力低下的非正常状态。

如何判断肠道是否健康?

正常人的肠道里有“好菌”也有“坏菌”,二者平衡才构成了健康的肠道,当菌群遭到破坏,肠道失去正常,大便就会出现异常情况,出现腹泻或便秘,因此通过观察大便,我们就可以很容易推断出身体肠道内的健康情况,如果孩子的大便软硬度刚刚好且排便规律,就说明他的肠道是健康的。

如何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

均衡营养的膳食。健康的一日三餐和加餐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的身体需要,而不需要额外补充任何营养素。饮食上不要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充足的睡眠。当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很难抵御外界入侵的病菌。高质量的睡眠可以使免疫系统得到某种程度的修复和调整,有助于改善孩子的免疫系统。

规律的作息。成年人大多有这样的体会,暴饮暴食、熬夜后,身体经常出现便秘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因为肠胃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更需要保持自然规律的作息习惯。

少菌而非无菌的生活环境。2003年,曾暴发的一场“非典”,使得本该在医院或大型公共场所中才能使用的消毒剂大肆进入家庭。细菌在人体免疫功能的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平时没有接触细菌的机会,周围环境太干净,肠道就无法发育成熟。家庭应停止使用过量化学消毒剂,让孩子适量接触细菌,少量细菌能进入到孩子的肠道内,这对他今后肠道的免疫功能的建立和成熟非常有好处。

母乳喂养。不建议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喂奶前先将乳头擦洗干净,因为孩子在吮吸时,可以适当吃到妈妈乳头及乳头周围皮肤上和乳管内的细菌,有利于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和健康。而配方奶喂养属于无菌操作,奶瓶和奶嘴使用之前都要高温消毒,喂养方式中也不会引入细菌,尽管配方奶生产厂商都会在奶粉中加入活性菌成分,但也远远达不到与母乳喂养相同的水平。

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只针对细菌感染,不是治疗发烧、咳嗽、腹泻、肝炎的“万金油”,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咳嗽、发烧,抗生素不仅不会起作用,还会因误杀细菌使得正常的菌群遭破坏,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更加重病情。只有经过化验发现这些疾病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抗生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小建议

在服药后2小时,适当服用益生菌,这样能减少被破坏的细菌,并使其肠道免疫功能尽快得到恢复。

肠道功能出现问题时怎么办?

孩子的免疫系统虽不甚完善,但也已较为强大,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使其削弱,当孩子的肠胃出现不健康的表现时,父母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这种不佳的状态,使之恢复正常。

尽可能减少肠道细菌被破坏的机会,首当其冲是要改变家中滥用消毒剂的习惯。一方面生活环境少量细菌的存在,有利于孩子肠道免疫功能的建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避免孩子因为慢性食用消毒剂,导致肠道内的细菌平衡被打乱,引起免疫功能受损。过量过滥使用消毒剂,除了降低肠道免疫力之外,还可能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咳嗽、流鼻涕、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

小提示

居家生活黑名单——常见消毒剂中的消毒成分

过氧化物类: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臭氧等

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84消毒液)、漂白粉、漂粉精等

醛类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等

醇类消毒剂:乙醇(酒精)、异丙醇等

酚类消毒剂:苯酚、甲酚、卤代苯酚等

含碘消毒剂:碘酊、碘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