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靠捷径救世,可行吗?
或者这位选民还可以乞求上帝保佑,希望人类能够发明某种巧妙的技术,防止地球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有些科学家一直在半信半疑地考虑,地理工程技术或许能阻止气候变化。把一些镜片送入地球轨道将一部分太阳能量反射出去,或者向同温层输入二氧化硫,这将会重现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的情景,大量火山灰喷射到大气中,遮蔽了阳光,在其后的两年里使地球表面温度下降了2摄氏度。
当然,有些研究显示,这样做可能在世界一些地区引发旱灾。尽管如此,如果能做到还是有好处的,因为它见效很快,而且代价也小,最多不过几十亿美元。这种做法与马尔萨斯时代人类一直采取的办法相同,每当遇到物质方面的局限,他们就应用技术手段从地球有限的资源中拼命地再挤出一些来。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仅仅40年前,出于担心人口过度增长和环境退化,环境保护运动应运而生,经济学家朱利安·西蒙决定挑战那种为地球状况忧心忡忡的思潮,他提出与著名灾难预言家、斯坦福大学生态学家保罗·R·埃尔利希打个赌。
埃尔利希因重拾马尔萨斯关于环境崩溃预测的牙慧而闻名。“在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将遭遇饥荒,数以亿计的人会饿死。”他1968年在《人口爆炸》一书中写道。在1974年发表的《繁荣的终结》中,他预言到1985年将会出现“真正短缺的时代”。西蒙对这些说法嗤之以鼻。1980年他提出让埃尔利希从自然资源—从煤炭到铜以至玉米—中任意选择,如果随着人口增长这些资源变得紧缺,它们的价格自然会上涨。西蒙与埃尔利希打赌,无论他从这些商品中选什么,未来10年中它们的价格一定会下跌。
埃尔利希下了1000美元的赌注,选取了5种金属—铬、铜、镍、锡,还有钨。他用嘲弄的口吻说,向经济学家解释商品价格不可避免上涨的道理就好比“给一枚小红莓果讲解单双日汽油分配”。不过,最后西蒙赢了。10年中世界人口增长了8亿,不过电话公司用光纤取代了铜线,装罐头的锡罐改用了铝。埃尔利希挑选的一揽子金属,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价格全部下跌,其中锡和钨的价格下跌幅度高达71%。
埃尔利希认输,给西蒙送去了一张567.07美元的支票,这个金额是根据一揽子金属跌幅加权平均值算出来的。从那以后,这一赌注的结果就成为“不必作出多大牺牲就可以应对全球变暖”的观点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根据,反对减少碳排放的人把西蒙的赌注当成了武器。西蒙1998年死后,一直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否认气候变化的华盛顿竞争企业协会,创立了西蒙纪念奖,用来奖励那些和他们一样怀疑气候变暖的人。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仅仅相信人类的聪明才智是危险的。放眼世界,地球已经出现种种征兆,它已经不堪重负,难以继续维持70亿人口的生存了。
事情过去还不到两年,就在富裕国家的银行开始被房贷呆坏账纷纷压垮之前,2008年春夏之交,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里玉米和小麦以及大豆的价格全都创历史新高。埃及和孟加拉出现了食品引发的骚乱。在海地,索莱伊城到处蔓延的贫民窟里,随着大米价格暴涨,多数人已经无力消费,泥巴饼—一种用泥土、盐巴以及菜油混合制成的食品,成了人们的选择。生铁和钢材价格也大幅上涨。7月3日,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涨到每桶143.95美元的峰值,比12个月前提高了94%。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未曾有过的全球大衰退接踵而至,把我们从这场大灾难中暂时解救出来。但是,一旦世界经济开始复苏,我们马上就会面临同样的限制。2008年圣诞节后一度跌到每桶33.73美元的油价,到2010年4月又回到了80美元以上。连一贯淡定的《金融时报》经济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也写道,经济增长的极限可能使人类文明崩溃。世界在过去的200年里曾经走出了许多艰难时期,现在很容易衰退回去,陷入一种零和的现实之中,某一群体的所得必然意味着别人的损失,前进的唯一机会可能是盗窃、镇压,以及抢掠。民主和平只能在欣欣向荣的世界里实现,只有在那里人们才能够通过投资和交易走向繁荣。如果发展达到极限,沃尔夫警告说:“我们这个世界的政治基础就荡然无存了。”
如果有人对未来资源的价格一定比过去高这一点还持怀疑态度,只要再回到埃尔利希那一揽子赌注中看一眼就够了。1900~2008年,这5种金属的价格,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大概涨了一倍。钨的价格猛涨了150%,铬的价格暴涨了138%。西蒙运气好,他选对了打赌的年代。如果我们仍然深信自己的好运能够长盛不衰,那可就真是愚不可及、无可救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