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一部分 离了水的鱼
第一章 何为内向者?你是内向者吗?
——谚语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内向性是一种气质。它不同于害羞或孤僻的性格特征,也不是病理性的,更不是你能够改变的。但你还是能够学会与它共处,而不是和它对抗。
内向者最具辨别度的特征是能量来源:内向者的能量来自内心的想法、情感和观念。他们是能量的贮存者。外在世界轻易就能让他们感到过度应激,甚至被“过量感”压迫到窒息。这种感觉有时类似于焦躁感或者麻木感。不论是哪一种,内向者都要限制自己的社交活动,避免能量被榨干。然而,内向者也需要平衡独处时间和社交时间,否则在思维视角和人际关系上就要蒙受损失。懂得平衡能量的内向者拥有独立思考的毅力和能力,能够深入思考,并富有创造性地工作。
外向者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呢?他们被外部世界——活动、人群、地点和事物——驱动。他们是能量的消耗者。长时间闲逛、沉思、独自甚至只与一个人相处都会让他们感到缺乏刺激。不过,外向者需要在行动的时间中穿插进静止的时间,以此平衡自己的生活,否则他们可能会在龙卷风似的躁动中迷失自我。外向者向社会展现了更多的自我——能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关注结果,喜欢人群和行动。
内向者就像充电电池一样,需要停止供能去休息,这样才能补充电力。刺激性比较弱的环境能为内向者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恢复能量,那是他们天然的栖息地。
外向者就像太阳能板。对于外向者来说,独处或内省就像生活在厚厚云层的遮盖之下。太阳能板需要阳光才能充能,同样,外向者需要待在外面才能充能。和内向性一样,外向性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格气质。它无法改变。你得学着与它共处,而不是对抗。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主要区别
——袋鼠船长
汲取能量的方式是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最为明显的区别。除此之外还有两项关键不同:对刺激的反应和获取知识经验的方式。外向者适合多种多样的刺激,而多种多样对内向者就是刺激过头了。相似地,在获取知识和经验时,外向者偏向于广博,而内向者喜欢专精。
汲取能量的方式不同
再聊聊能量吧!如前所述,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汲取能量的方式。外向者被外在世界所驱动。多数外向者喜欢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喜欢参与需要和他人协作的活动,喜欢围绕着他人和外事外物来做事。然而,与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他们并不一定比内向者更加开朗,或者更加充满活力,只不过他们生活的重心是在自身之外。
外向者挥洒着自己的能量,以至于他们常常难于放慢生活节奏。只要到外面做点事情,他们就能轻松恢复精力,尤其是在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中。无法和人们或者外在世界产生联系的时候,外向者可能会感到孤独,或者产生精疲力竭的感觉。他们是那种在聚会结束之后依然兴致盎然,想要知道后面还有什么安排的人。通常,放松休息才是他们的难事。
内向者的动力来自内在的想法、印象和感情。与我们对内向者的刻板印象相反,他们并不一定是安静或者疏离人群的人,只不过生活重心在于内心。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适合自省的地方,让他们将事物参透,让自己充满能量。他们会如释重负地说:“天哪!许久未见,能和比尔说说话的确挺好,但我真高兴聚会已经结束了!”
对于内向者来说,汲取能量并不简单,尤其是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储存能量,而能量的耗用又比外向者更快。内向者需要精打细算做某件事花费多少能量,他们又需要保留多少能量,从而做出明智的生活计划。
举个例子,我的来访者桑德拉(一位在家工作的女销售员)有时需要去洛杉矶,在买家之间来回奔波。在这样繁忙的一天之前,她往往会安排一天时间做安静的案头工作,不受外界干扰。她会早早上床,起床后美美地吃上一顿早餐,然后上路。实地销售当天,她会时不时给自己计划休息时间,让自己独处,以便恢复精神。她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的能量需求做好规划,避免能量耗尽的。
外界刺激——是敌是友?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第二个不同是感受外界信息刺激的方式。外向者喜欢多种多样的经历,而内向者喜欢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体验。
对于内心活动旺盛的内向者,任何外界信息都会迅速提高精神活动的剧烈程度。这有点像被人挠痒痒——只要一眨眼的时间,你就从舒服走向“过头”和难受。
内向者往往在自己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尝试限制外界信息进入的方式,以此调节过量的外界刺激。我的来访者凯瑟琳想在后院建一个花园。她是一名教师,这份工作占据了她大多数的注意力和能量。作为园艺新手,她坐下来细读《业余园艺基础》。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她的脑中渐渐有了计划的雏形。她还需要学习阴生植物、土壤酸碱度、覆盖护根、灌溉、病虫防治、日照等相关知识。她能预见到在烈日暴晒下挑选植物的复杂程度和这些工作所需要的能量——选择实在太多了。她又想到准备土壤、种植植物、除草除虫、驱赶蜗牛、日复一日浇水所要花的时间。最初的快乐逐渐消失了。需要去学着做的事情数不胜数,她开始觉得事情太多了。她的头脑飞速转动,这让她觉得难以承受。于是,她决定限制花园的面积,不使用整个后院,而只用其中的一小片土地。
没有压力地专注于一两个领域时,内向者会享受事物内部的复杂细节。可一旦手头上的任务太多,他们就很容易觉得难以承受。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会讨论如何处理过度刺激所带来的紧张感。
对于内向者来说,仅仅是身处人群中就能让他们受到过度刺激。人群、教室……任何吵闹嘈杂的环境都会让他们精疲力竭。他们也许很喜欢和人相处,但是在与某个人交谈过后,他们就想退出去休息一会儿,让自己透透气。这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大脑像被封住一样”的经历的来源。受到过度刺激时,内向者的大脑甚至会直接关闭——“别再给我信息了,谢谢”——然后就黑屏了。
外向者也需要休息,不过是出于不同的原因。
如果是去图书馆,他们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保持学习状态(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他们动不动就要在书架之间来回走动,去自动售货机买点零食,或者和图书管理员聊聊天。他们喜欢“有事做”、有活力的环境。外向者越是觉得内心缺少刺激,就越迫不及待地渴望自己充满能量。不过,休息能够增加外向者所受到的刺激,却会减少内向者所受到的刺激。举个例子,当内向者学习的时候,他们接收的信息多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像是凯瑟琳在计划搞花园时那样。
海有多深,天有多宽?
外向者和内向者的第三个区别是广度和深度。一般来说,外向者更喜欢广度——多种多样的朋友和经验,对所有事情都了解一点点,是个博学家。他们消化来自外部世界的经验时,这些经验并不会在内心展开。他们很快便会转向下一段经历。一个外向型的朋友告诉我:“我喜欢在聚会的人群中穿梭,只听每段对话的精彩之处。”她不愿意错失任何东西。对于外向者来说,生活就是不同经历的累积。外向者将世界看作周日的自助早午餐。他们端着盘子遍历盛满各式美食的餐桌,直到吃饱喝足才离开。他们把来自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刺激都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多样性会使他们兴奋,精力旺盛。
内向者偏爱深度,他们限制经验的数量,但会深入体会它们。一般来说,内向者专注于少而精。他们喜欢深入讨论话题,追求“质”更胜于“量”。这恰恰是他们需要将思考限制在一个或两个领域的原因,否则他们会觉得难以承受。他们的头脑从外界吸收信息,在内心反省和拓展。哪怕信息已经接收很久了,他们依然在咀嚼、消化——有点像牛的反刍。除了内向者之外,还有谁能耐心地研究南非舌蝇的交配模式?热衷于专注地深究、内省,以及安静地思考,这恰恰是内向者痛恨被打扰的原因,我在后面会继续讨论这一点。对于内向者来说,从思考的深井中挣扎出来是十分困难的。他们需要花费额外的能量再重新进入专注的思考状态,但其往往没有那么多能量。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从我和丈夫迈克尔制订的旅行计划就可以看出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的区别。如同我之前所说的,迈克尔是外向者,而我是内向者,我们头脑中对于有趣的、令人满足的旅行的设想简直南辕北辙。
我们期望的度假方式如此不同,以至于得轮流选择目的地。一年由我来选择,另一年则轮到他选择。有一年,迈克尔的计划是“九天游遍九国”;而下一年,我选择专门去休闲地探索科罗拉多州利德维尔镇的老矿区。假期的第一个下午,我们坐在酒店的火炉边读着商务部的单页宣传单——《利德维尔镇游览指南》,我的内心激动不已,而迈克尔已经无聊得睡着了。
自从看过电影《翠谷奇谭》后,我就一直想亲眼看看霍拉斯·泰伯发现白银的地方。利德维尔镇上有泰伯歌剧院、历史博物馆、国家矿业名人纪念堂、第一矿业博物馆,更不用说还有利德维尔镇铁路和真实的矿坑游览项目了。这一切是如此丰富而美妙,谁能感到不满足呢?然而迈克尔是这样说的:“看来明天下午2点就能逛完利德维尔镇,之后我们干什么?”
我的计划是每天只去一个景点。我想亲身感受一下百年前矿工们的生活。然而迈克尔说:“看,这里离阿斯彭只有59英里,我们明天下午可以开车去滑雪。”
“天哪!慢着,迈克尔先生,”我说,“这趟出来听谁的?”
于是,利德维尔镇之旅就成了我最喜欢的一次旅行。这么多年来,迈克尔常开玩笑说,科罗拉多那四天对他来说感觉就像过了四年。对于他的调侃,我欣然接受。“你难道不觉得幸运吗?”我说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度日如年的感觉,特别是在度假的时候。”
卡尔·G.荣格关于内向和外向的初始理论
——卡尔·G.荣格
20世纪初,精神分析学家卡尔·G.荣格正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共事,后两位同为最优秀的精神分析理论家。这时,荣格注意到一件深感困惑的事。当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讨论同一名病人的来访记录时,他们所关注的重点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所建立起来的理论也几乎完全相反。荣格认为他们两人都捕捉到了重要信息。荣格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思考(猜猜荣格是什么型,外向型还是内向型)建立起自己的理论。
荣格认为弗洛伊德是外向者,因为他的个人取向落在外在世界的人群、地点和事物上。弗洛伊德的许多理论都是以他与无数同事的通信和讨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弗洛伊德相信,心理发展的目标在于从外在的世界寻找满足感。而阿德勒是个内向者,因为他的理论内容和关注点在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思考和感受。阿德勒的理论建立在个体内心克服无助感的抗争上,他将这种内心的抗争称作“自卑情结”。他将人视作塑造自己生活的艺术家。
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的理论分歧最终以不快收场。三人分道扬镳后,各自沿着自己的理论方向发展。弗洛伊德在他关于自恋症的著作中,开始将内向型性格视作负面的概念,认为它意味着与世疏离。这使得内向型性格的概念逐渐从健康到不健康发展演变,而这一错误观点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荣格继续发展自己的理论。他推测,人们生来就具有某种气质,一端是极度内向,一端是极度外向,每个人都处在连续体之间的某个位置。荣格认为这些气质具有生理上的基础。现在,科学研究也证明他的直觉是正确的。荣格意识到,如果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在内向和外向的连续体之间移动,我们就能更好地适应外在世界。不过,他也认识到气质不是这样的——人们总是更倾向于两种气质类型中的一种,被拉向一端。他总结道:“最好的自我是在‘自然舒适区’中表现出来的。”荣格认为,除去内向和外向的两个极端,连续体上的任何位置都是健康的心理状态。荣格还认为,强行要求儿童大幅度改变内在气质是有害的,这种行为“违背了个体的内在性情”。事实上,他认为这恰恰是某些精神疾病的成因。
对双生子的研究揭示个性气质的奥秘
然而,他也指出,内向或外向并非永远固定。人们甚至会不知不觉地产生变化内向或外向气质的能力。举个例子,你可以学习储存更多的能量,而这些储备可以让你运用自己不那么自然的一面。试着想一想:一整天只用自己不占优势的那只手写字。你并非不能做到,只不过需要更加努力、更加专注而已。荣格认为,这种感觉就和跳出自然舒适区相似。你并非做不到,但这会消耗额外的能量,也不会为你产生新的能量。
你是内向者吗?
——乔治·奥威尔
好玩的来了!你是那条离开水的鱼吗?美国国税局有两种退税申请表,一个长,一个短。我也要给你两个选择。你可以做小测验,也可以做比较长的内向者自我评估问卷,这由你选择。你也可以两个都做,再对比结果。
小测验
浏览下面的关键特质列表,哪一个更符合你,或者是在多数时间更符合你?(不一定要完全符合)照实回答,而不要按照你对自己的期望作答。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列表A
列表B
以上哪一个特质列表的描述和你更相符?列表A是外向型,列表B是内向型。你大概不会完全符合任何一个,但总有一个更符合。因为我们的社会文化对外向型性格有所偏好,工作和家庭也可能需要你表现出外向者的样子,这也许使你感到难以判断列表A和列表B中哪一个描述更符合你。如果你还不能确定,不妨扪心自问:“我什么时候觉得最精神焕发?在度过安静的时间之后(内向),还是度过活跃的时间之后(外向)?”如果你还是不能确定,试一试下面的详细评估吧!
内向者自我评估问卷
挑一个你觉得放松、不紧张的日子,完成下面的内向者自测。找一个别人没法打扰到你的舒适角落,仔细想想,对于一般情况下的你来说,每一个陈述是正确还是错误的,不要想它是否符合理想中的自己,或是否符合个别时候的状态。不要分析这些陈述,或者思考得太深。第一感觉最重要。你可以找伴侣或者朋友来帮你回答,从他们的回答中能获得一些启示,了解他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将你的结果和朋友作答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分数不同,你们可以聊聊各自的观点。
用“是”和“否”来回答下列所有问题,最后计算“是”的数目,然后看自己属于高度内向、高度外向,还是两者之间。
计算有多少个“是”,然后对应下文,了解你属于哪个类型。
20~30个“是”。你的内向程度很高。于是,了解如何避免能量枯竭,维持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你是极其重要的。通过想法、印象、希望和价值观,你将自己和生活联系起来。你不为外界环境所摆布。这本书能帮助你运用内在的知识来开创属于自己的道路。
10~19个“是”。你位于内向和外向之间。就像不分左右手的人一样,你既内向又外向。你有时觉得想要独处,有时又想到户外转转。因此,对于你来说,注意你何时、以何种方式会感到充满能量是十分重要的。你既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又以他人的判断为标准来评判自己。这拓宽了你的视野,但有时你会发现自己能意识到双方的观点,却不知道如何选择。对于你来说,学会评估你的气质与性格是很重要的,这样你才能保存自己的能量和平衡感。我会在第二章中详细说明这一点。
0~9个“是”。你偏于外向。你对自己的判断建立在他人的价值观和现实感上。你喜欢在现有框架下行事,并带来局面的变化。步入中年,身体的机能逐渐下降时,你也许会感到惊讶,因为那时的你会想要在繁忙的社交活动中偷闲休息一下,或者有点时间独处,这也许会让你觉得不知所措。你可以学习一些技巧,发现自己在想要独处时最适合做些什么。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学习更多的内向技巧来平衡外向技巧。
如果你还是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个内向者还是外向者,就问问自己下面这个问题——在一场危机中,你倾向于感到大脑当机、意识飘忽、反应迟缓,还是能迅速做出反应、不假思索地行动?在强大压力下,我们会回归自己的本能反应。如果你有逃避的冲动,沉默像大雾一样笼罩着你,那你就偏内向。如果你更偏外向,你的本能会驱使你行动起来。这两种反应都有其价值。
结语:内向者和外向者都有自己的价值
——谚语
对于荣格来说,美好生活的目标在于达到完整的状态。完整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而是通过了解和珍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来获得一种平衡。就像我之前提到的,荣格认为内向-外向连续体上的任何位置都是健康而必要的。虽然有些人偏内向,有些人偏外向,但所有人都有一个天然的支撑点;在这个点上,他或她都能够获取能量,并较为节省地耗用能量。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我们中的多数人会向着连续体的中间移动。但是,我们仍需要每一种气质的长处来促进生活的平衡。
在这本书中,我会着重强调并讨论内向者的优势和不为人知的长处。外向者在生活中受到的褒奖已经很多了。我不会逐条地将内向者的长处与外向者的长处相互比较。事实上,我会强调内向者的长处如何弥补外向者的短处。这两种气质是互补的。
请记住,所有人都是多面的。内向和外向并不是唯一被强行区分成好与坏的性格特质。人类有一个小小的恶习,喜欢把自己归属为好坏两面。举例来说,在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奠基性的著作《情感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在此之前,智力一直被认为是理性思维的表现;情感被认为是非理性的,因而价值较低。于是,人类被分为“头脑”和“心灵”两部分。不过,我们都认识到,有一些人非常聪明,可似乎没什么常识,也不太关心他人。另外一些人拥有很好的共情和判断能力,但智力上并不出众。戈尔曼博士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智力进入情感——让生活环境更加文明,让公共生活富有关怀?我们需要头脑和心灵的合作。显而易见,我们需要从天赋截然不同的人身上学习,社会也需要从人性的各个方面获益。
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会强调内向者身上的优势。我们为世界带来了重要的贡献——专注思考的能力、自省的能力、体悟的能力、观察的能力、打破常规的创造力、不随波逐流的勇气,以及让世界慢下脚步的潜力。当然,内向者更愿意把这些特质直接扔给世界,然后赶紧回家去!
思考要点
第二章 为什么内向者是一种视觉幻象?
——约翰·F.肯尼迪
在上一章中,我解释了内向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这样一些人:他们需要私人空间来恢复能量,他们的主要能量来源不是外部活动,他们在发言之前需要反省和思考的时间。在这一章中,我会讨论他们不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并不像受惊的小猫,不是畏缩的胆小鬼,也不是只关心自己的孤家寡人。他们也不一定害羞或者反社会。社会上对内向者的看法并不准确,因为我们是透过磨花的旧镜片观察他们的,总是出于一些错误的假设。多数内向者并不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甚至他们自己都是在对内向者的错误观念中成长起来的。
那么,就让我们磨光镜片,纠正这些错误的假设吧!
术语区分:害羞、精神分裂和敏感
——帕特丽夏·哈姆普尔
害羞、精神分裂和敏感都是一些容易和内向型性格混用的类似词汇。其实它们和内向型性格的内涵是不尽相同的,不过我觉得每个词汇都准确地捕捉到了人类经验中的一个面向。下面让我对每个词汇给出定义,详细阐述,让它们不再模糊。其实内向者和外向者都有可能表现出害羞、精神分裂或者敏感。
内向型性格:内向型性格是一种能够促使你的精神活动转向内在世界的有益的性格。它是一种建设性、创造性的特质,我们在许多为世界的丰富和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独立思想家身上都能发现这一特质。内向者也可以拥有社交技能,他们喜欢和人相处,享受某些类型的社交活动。但是,聚会上的寒暄会使他们的能量入不敷出。内向者更喜欢一对一的对话,团队活动可能会造成过度的刺激,耗空他们的能量。
害羞:害羞是一种社交焦虑,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所感受到的极端的自我意识。它也许有一些遗传学上的因素(表现为恐惧中枢应激性极强),但它的习得通常源自学校环境、朋友相处与家庭经历。对一些人来说,害羞会出现在不同的年龄,或者在特定情境之下。害羞的人在一对一或人数众多的情况下都有可能感到不适。这和能量无关,它是一种社交不自信,对他人如何看待自己感到恐惧。害羞会导致出汗、颤抖、面部颈部发红、心跳加速、自我批评,以及感到别人似乎在嘲笑自己。害羞的人觉得自己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弧光灯下,希望钻进地缝里去。
害羞并不在于你是谁(比如说内向者),而在于你觉得他人眼中的你是谁。因此,害羞与否,视他人的反馈情况而定。对于那些常常需要和他人在一起,以此获得能量的外向者来说,害羞的代价是巨大的。一个好消息是,学习改变自身行为的策略能够显著降低害羞出现的概率。本书末尾的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几本关于害羞的实用书籍。试试采用这些书里的建议吧,它们会对你有所帮助。
精神分裂:患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生活在痛苦的困境里。他们需要人际关系,又害怕与他人过多地交际。多数精神分裂患者在成长环境中蒙受了很多创伤,或者在家庭中长期被忽视、得不到关爱,基于这些原因,他们变得疏离漠然,以避免在人际接触中受到更大的伤害。精神分裂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太多心理治疗师将它与内向型性格和害羞混为一谈,这是不正确的。
敏感:敏感的人往往生来带有一些特质,这些特质常常被人们称作“第六感”。他们具有很高的感受力、直觉力和观察力,对事物细节的分辨能力比常人高很多。他们可能会回避社交场合,因为汹涌而来的感受会使他们痛苦万分。内向者和外向者都有可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参考文献中伊莱恩·阿伦关于敏感人群的出色著作详细阐述了这一主题。
如果你在接受心理治疗,要确保你的治疗师能够区分上述四个术语。
性格内向的角色
——小猪皮杰
对于内向者的几个误解
局外人
首先,我想破除一些声称内向者都很孤僻腼腆的谣言。与通常看法不同,许多公众人物其实都是内向者,而这些人绝不是靠边站的局外人。
举个例子,你一定知道黛安·索耶吧?她是艾美奖得主,《早安美国》和《周四要闻》节目主持人。她是网上流传的著名内向者名单中的一员,市面上无数讲迈尔斯布恩格斯类型指标的书都提到了她。“人们觉得性格内敛的人没法上电视,”她说,“他们错了。”她在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网的个人简介中,说她“决心在广播电视行业闯出一片天地,因为她渴望打破桎梏,进入这个由男性主导的行业”。接下来又说她“以冷静、客观、专业的举止知名”。她总是为工作做好充分的研究准备,尤其擅长采访作风独特的政治家,例如菲德尔·卡斯特罗、萨达姆·侯赛因和鲍里斯·叶利钦,这令她在业界声名远扬。有时,她的采访对象惊讶她以迂回的方式问出的问题竟相当强硬直接。“人们认为她性格冷淡,但索耶有趣极了。”她的好友奥普拉·温弗里说。她的朋友们也说,索耶常常给他们写邮件说“我在想你的事”。
凯蒂·柯丽克是一名外向的女性新闻从业者,《今日秀》节目主持人。现在,让我们想象一下她和黛安·索耶一起坐在沙发上的情景。这两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是绝佳的例子,证明了内向者和外向者具有不同类型的能量。柯丽克能量旺盛,反应迅速,侃侃而谈。索耶则矜持低调,开口前先沉吟思索。她们两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
奥斯卡奖得主,演员乔安·艾伦也是一位典型的内向者。她功成名就,但并不炫耀。《暗潮汹涌》中副总统一角为她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尼克松》和《萨勒姆的女巫》则让她两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在百老汇,她赢得过托尼奖和奥比奖。当别人问她获奖的感受时,她说:“得到奥斯卡奖并不是我的人生目标,但我知道母亲一定高兴极了。”当被问起是否将自己的性格特质带进《暗潮汹涌》中时,她说:“隐私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是个很讲究隐私的人。”她以深刻的表演度闻名于世,然而,她并没有离开百老汇,对电影的体验也只是浅尝辄止,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并不是那种能适应快节奏的人”。她逐渐开始享受自己独有的缓慢稳定的生活节奏。她将自己的制片公司命名为“Little by Little”,意为“一点一点干”。
一些著名的内向者
电影胜过千言万语
——加里·所罗门
有时候,内向者被迫站在聚光灯下。想想英国的威廉王子吧!他不喜欢人们为自己的一举一动大呼小叫,不爱拍照,也比其他王室成员更在乎个人隐私。“受到这么多人的注意令我感到不舒服。”他在采访中这样说道。他被形容为“随和宜人”。一位朋友在提到他时这样说:“他想做个正常人。”他更希望人们叫他威尔或者威廉,而不是王子。英国王室的惯常做法是将成员扔到聚光灯下给媒体提供素材,他们正努力帮他适应各种生活压力。王室的观察人士也记录了他的才智、感性和内省的天性。有报道说,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戴安娜王妃在离婚时放弃了殿下(HRH)头衔。“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称呼你,”他告诉她,“对我来说,你永远都是我们的妈妈。”人们甚至担心他最终会拒绝继承王位,因为他不想承受这一责任带来的巨大曝光度。但是,如果他真的成为国王,他会在王位上把许多内向者独有的优点发扬光大。
众所周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热爱孤独,他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现出了艰难处境是如何消耗内向者的能量的。丹尼斯·布莱恩的《爱因斯坦全传》(Einstein:A Life)一书讲述了19世纪后期,上学对于爱因斯坦来说何其艰难。“他沉默又孤僻,是一名看客。”人们确实认为他在智力上有障碍,或者说“痴呆”,因为他没有办法背诵课文,举止也有些奇怪。他从不曾像别的学生那样干净利落地回答问题。在回答前,他总是踌躇万分。事实上,如果留在德国的学校,他可能永远不会成为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幸运(而又讽刺)的是,他父亲糟糕的商业才能迫使一家人搬去了意大利。玛雅——爱因斯坦的姐姐——被弟弟6个月间的巨大变化震惊了。“那个紧张、孤僻、爱做白日梦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易于亲近、性格外向的年轻小伙,还有着敏锐的幽默感。这难道是因为意大利的空气不同吗?还是因为意大利人更热情?又或者是他终于逃出了牢笼?”她对这一切感到诧异。
爱因斯坦之后去了瑞士上学,他担心那里的气氛会和德国一样令他窒息。但“在瑞士学校的轻松环境里,阿尔伯特尽情地享受着自己的学生生涯。在那里,老师们与学生自由地讨论各种富有争议性的话题,甚至谈论政治——这在德国是完全没法想象的。老师们还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器材,设计化学实验,只要不把实验室炸平,干什么都行”。爱因斯坦后来说:“并不是说我有多聪明,只不过我思考问题的时间更久。”内向者能够展现出自己的天赋——例如专注和提问的能力——只要他们处在合适的环境中。
综上所述,内向者绝不是局外人。然而,推动内向者踏向舞台中央的因素往往和外向者截然不同。内向者之所以站到聚光灯下,是因为他们想要从事对自己有意义的工作,因为他们不寻常的天赋,或者是奇特的处境。他们也许能短暂地享受名声带来的世人瞩目,但这同样会耗费他们很多能量。茱莉娅·罗伯茨是一个活泼的内向者。在一次《时代周刊》的采访中她说自己拍摄电影的时候,绝大多数午休时间都在小睡。“这样我下午和晚上脾气就会好得多。”她如是说。许多内向的公众人物必须给自己创造一些远离尘嚣的时间。
以自我为中心,拒绝社交
现在来看看内向者背负的最常见的两项指控:以自我为中心,拒绝社交。不难看出为什么内向者看起来专注于自我,或对他人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在外界信息饱和的情况下会关闭感受的通道。为什么呢?我们需要将外界经验与内在经验做对比,试着参照既有信息来理解新的信息。我们会想,刚才的经历会如何影响我。
与其说内向者以自我为中心,事实上刚好相反。内向者专注自己的内心,内省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外在世界和他人。所谓的“以自我为中心”事实上恰恰提供给内向者一种了解他人所思所想,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外向者同样专注于自我,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外向者喜欢社交,需要他人的陪伴,但这是为了获得足够的信息刺激——和我产生联系,挑战我,对我做出回应——也是为了获得足够的关联感。外向者不像内向者一样,能产生足够的内在信息,所以需要从外界获取这些刺激。也许这就是外向者总是排斥内向者的原因——内向者让外向者感到厌烦,外向者总觉得内向者有所保留,对他们造成威胁,因为内向者不爱闲聊和社交,这恰恰不符合外向者的社交需求。
这又引出另一个对于内向者的重要误解——内向者是拒绝社交的。内向者并不拒绝社交,只不过内向者的社交生态以另一种形式来表达。内向者需要的社交关系较少,但是内向者更加喜欢亲密感和心有灵犀。对于内向者来说,与他人交往需要极大的能量,内向者不太愿意为了社交而消耗太多能量。这就是为什么内向者不喜欢闲聊天。内向者更喜欢言之有物,这样的谈话能够滋养身心、补充能量;这样的对话能带给内向者一种幸福感,也就是研究幸福话题的学者们所说的“深层快乐”(Hap Hits)。当内向者大快朵颐这些内涵丰富的思想时,会获得充分的满足和享受。储存能量的倾向同样解释了为什么内向者对他人感兴趣时,更愿意观察他们,而不是加入他们。
自我还是自省?
仅仅身处人群,或在场上呐喊助威,就能让外向者的大脑释放出快乐信号;而静静坐在场外会让他们因为无聊而萎靡不振。外向者在社交场合和活动中获取能量,所以他们喜欢出门到镇上猎奇,在花丛间嬉戏。他们会说:“你给我刺激,我还你精彩。”但就像我刚才说的,这只是与内向者不同的,而不是所谓“更好的”社交方式。别让人们因为你的气质而指责你。你的内向性格并没有给外向者造成伤害。撤销那些加诸自己的指控吧!
不善表达
——无名氏
外向者人数所占比例高,这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对于内向者的看法。外向者口齿伶俐,让内向者觉得害怕,并越发觉得自己不应该开口。在《人格心理学:观点、研究和应用》(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Viewpoint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中,害羞研究领域专家伯纳尔多·J.卡杜奇(Bernardo J.Carducci)这样说道:“开国元勋曾因自己的宗教观被人们排斥,所以竭尽全力确保我们拥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今天我们看重在思想表达上的大胆和独立。‘发言者’被认为富有影响力,并成为大家的楷模。我们对语言能力、勇气和坦率寄予了极大的重视。”在这段话中,“独立”是指一种外向个体身上的特质,这一点饶有趣味。口头表达在大多数西方社会中都是受到重视的。想想那些以唇枪舌剑为特色的著名电视节目吧,如《麦克劳林集团》(McLaughlin Group)、《交火》(Crossfire)、《硬汉》(Hardball)。
内向者不会为了说话而说话。当他们开口的时候,说出的都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时他们甚至连自己的想法也会抑制住,不付诸表达。一天,研究中心的几个朋友去喝下午茶。杰米,一个聪明安静的姑娘说道:“每场学术讨论会上我只发言两次。”“千万别,”所有人都说,“我们特别喜欢你的评论。”杰米感到非常惊讶。如果不是谈论她在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策略,她是不会得到这样的反馈的。就像其他内向者一样,她害怕占据人们太多时间。我们则反复提醒她:我们想要听到她宝贵的评论。
我们非常重视那些外表自信果断、伶牙俐齿的人物。内向者往往展现出与这些所谓“占据高位”的人们相反的特质。于是,在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产生了一条充满误解和挑剔的鸿沟。
为什么内向者让外向者不自在?
——卡尔·桑德堡
内向者有时觉得自己格格不入,这是有理由的——就好像你的宇宙飞船降落在错误的星球上——内向者太常被误解了。他们很少展露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显得有些冷淡神秘。就像我们看到的,许多社会高度颂扬外向的美德,而许多外向者又会对内向者为世界带来的特殊贡献侧目以对。令人难过的是,许多时候甚至连内向者都不理解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看一看,内向者的哪些特质最容易引起外向者的警觉。阅读下面的列表时,你要记住,现实中的内向者甚至会比表中描述的更加难解:他们的能量如潮水涨落,行为因此没有多大连续性。有时,他们的电池是充满的,这时就显得外向健谈;有时,他们又精疲力竭,费力地拖拉着自己的四轮马车,这时的他们连一个字都懒得说。这样的表现往往让认识他们的人感到困惑不已。
内向者倾向:
★将能量保留在内心,使人们感到难以了解。
★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发言之前再三犹豫。
★回避人群,寻找安静的场所。
★不关注别人在做什么。
★谨慎挑选见面的对象和参加的活动。
★不会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需要被他人询问自己的观点。
★没有足够的时间独处或没有不受打扰的时间会心情烦躁。
★以审慎的态度思考和行动。
★不表现出太多面部表情和动作。
参照上表,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外向者会觉得内向者有点神秘。此外,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的以下三个主要差异,又使得这小小的裂痕演变成巨大的误解。
内向者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与一般人不同
外向者的思考和发言是同时进行的。这对于他们来说毫不费力。事实上,当他们把事情大声说出来的时候,思路会更加清晰。内向者则需要时间思考,没法即兴发言,除非他们所讲的是自己十分熟悉的话题。在外向者眼中,内向者也许太谨慎或者被动。外向者已经习惯想到就表达,以至于他们会觉得沉默不语的内向者不值得被信任。“想什么就说出来嘛!”他们会这样觉得。“为什么他们对自己的想法没有信心呢?他们想隐瞒什么呢?”外向者会觉得内向者在隐瞒信息和想法。比如一场会议后,曾有好几个外向型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开口,并让我告诉他们刚刚在想什么。为什么我不参与进去,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觉得我藏着掖着。但是,确实有许多人对我说我很“神秘”。从我的角度看,当我开口时,我的每一个字都是有分量的。我在宣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是很显然,在外向者眼中,我说出想说的事情所花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以至于他们觉得我有意在隐瞒。
外向者得明白,内向者需要时间来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过,外向者也应该意识到,如果内向者对一些话题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理解,那么就得当心了——刚刚还很安静的内向者可能要打开话匣子了!
浸润在语言中
——本杰明·迪斯雷利
内向者是被忽略的
当内向者看起来不太情愿说话,或者语速很慢时,他们往往没法让外向者保持注意力。外向者(甚至有些内向者)会觉得,说话吞吞吐吐的内向者贡献不了什么新内容。内向者不喜欢打断别人,所以他们可能会用轻柔的语气讲话,也不会专门强调什么。其他一些时候,内向者做出的评论在思想深度上要超出寻常,这一点会让人不舒服,所以人们也倾向于忽略这样的评论。过一会儿,另一个人可能会说出一模一样的话,然后收到热烈的反响。内向者就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这对他们来说十分困惑和沮丧。
从表现上,许多内向者丝毫不吐露他们思考的齿轮在转动和摩擦的迹象。在社交场合,他们脸上的表情可能看起来很被动,或者冷若冰霜。除非他们接受了太多信息刺激还回不过神来,或者是真的不感兴趣(谈话内容意义不大),否则他们通常只是在思考人们的对话。如果被人问起来,他们会分享自己的想法。这几年,我已经逐渐学会主动向内向者询问其所思所想。几乎每一次,他们的发言都会拓展谈话的内容。
但是,他们的表情实在太平淡了,别人都猜不出他们是不是心不在焉。如果内向者不和他人持续地进行眼神交流,也不给出线索,这表明他们正在聆听谈话内容。同时,其他人可能就要排斥这些看似心不在焉的内向者了。
内向者迫使外向者停下来思考
外向者不信任内向者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内向者有时会做一些让外向者讨厌的事情——内向者敢于建议外向者停下当前的行动,在继续行动之前好好反省。内向者会建议外向者放缓脚步,做做计划,想想后果,在行动之前保持专注,而这往往使外向者十分扫兴。外向者已经能够看到项目的成果了,就像他们刚刚在后院撒下种子,就仿佛立即能看到未来的鲜花盛开了,于是忙不迭地要去园圃买种子回来。他们就像是赛马——如果你要限制它们的行动,它们就会发出嘶鸣,猛扯缰绳……而步伐缓慢的内向者恰恰相反,他们更喜欢停下来细嗅蔷薇。“让我们先坐下来,看看后院,想想怎样安置这些植物吧!”他们会这样说。想要让内向者“更进一步”,简直就像让海龟加速,哪怕你在它们肚子下面点一把熊熊烈火,它们也快不起来。内向者和外向者确实都让对方相当恼火。
内向者常受到指责和中伤
——鲍勃·戈达尔
在成长过程中,内向的孩子不断被拿来与外向的孩子进行比较,这对他们是极大的伤害。许多内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公开或隐晦地收到过这样的信号:他们身上有点问题。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指责——为什么你不能更快地回答问题?或者被中伤——也许这人真的不太聪明。在我采访的内向者中,50人中的49人表示,他们因为做自己而被责骂过或污蔑过。不过第50位——格雷格,一名牧师——却没有过这样的经验。
在格雷格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他大方地自称是内向者。我立即问他能否接受采访,并将采访内容加入本书中。我想知道,为什么他能不被自己的内向型性格所困扰。后来我了解到,他来自一个内向者组成的家庭,所以从没感受过离水之鱼的窒息感。由于早年便接纳了自己,格雷格能够创造出一种平衡的适合自己的生活。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养育环境对我们的天性多么重要。不幸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能成长在善于接纳和培育内向特质的家庭中。
内向的孩子往往能够清晰地接收到这样的信息——他们有问题。一项研究重复了三次,结果都相同。在研究中,内向者和外向者被问到希望理想的自己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希望理想的领导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想想我们的文化偏见吧,人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外向者作为理想的自己和理想的领导。我们的文化环境迎合并称颂外向者,人们当然觉得自己应该成为外向者。
指责导致负罪感和羞耻感
作为心理治疗师,我遇到过好几个聪明的内向型来访者,他们都觉得自己有个基本的缺陷,就是大脑里缺点什么东西。更糟糕的是,他们有负罪感和羞耻感。人们往往交替使用“负罪感”和“羞耻感”这两个词,好像它们是一回事。但即使有时难以分辨,这两个词实际上还是代表着不同的感受。
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悔恨和痛苦,它紧贴在你的身上,就像冒着热气的沥青粘在羽毛上。要摆脱这种黏糊糊的感受是非常困难的。以下线索可能意味着你正在体验着羞耻感:
★有想要缩小身体或躲藏起来的冲动。
★有想要消失的愿望。
★觉得你的整个身体都在萎缩。
★觉得说话比起往常要艰难许多。
羞耻感与存在感相关联。当我们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者内在有缺陷的时候,就会感到羞耻。羞耻感带来的是一种无助感和绝望感。羞耻感迫使我们脱离人群,隐藏自我。
有许多反映羞耻的说法:我想钻进石头缝里,真丢脸;我真希望地面裂开一条缝,把我吞下去……羞耻是一种糟糕的感受,它会彻底摧毁我们和他人分享内在世界的喜悦之情。取而代之的是,我们觉得激动地展露自我会带来太大的伤痛,因而选择沉默。
羞耻感是一种复杂混乱的感受,条件必须刚刚好时才能够激发这种感受,就如同特定的大气环境下才能产生电闪雷鸣。为了让某人感到羞耻,他或她必须想要向别人透露自己深藏于心的东西。想想如果你要向朋友展示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这就是激发羞耻感先决的“大气环境”——你本想展示自己、赢得注意。但是,如果你获得的不是欣赏,而是厌恶、愤怒、反对,或者蔑视的眼神,它们就会激发出你把自己隐藏起来的强烈冲动。这就是羞耻感。
虽然羞耻感对所有人都有影响,但对于内向者来说,它的打击更甚。如果我们觉得羞耻,我们用来安抚自己的资源会更少。我们可能会回避外界,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展露自我。
罪恶感要简单得多,它与行为相联系。罪恶感是关于做错事的一种不舒服的、不安的感受,就好像人们常说的“被抓了个现行”。
我们常常在伤害他人的时候有罪恶感,或者在打破规则或制度、害怕被人发现的时候产生罪恶感。罪恶感驱使我们坦白自己所做的错事,并弥补过失。过多的罪恶感会使内向者变得孤僻。内向者的罪恶感有许多来源。许多内向者能够看到人们相互联系的宏观图景,因此担心自己的举动会影响到他人。内向者会觉得让他们自身感到困扰的事物——比如说被打扰——也会让所有人感到困扰。他们通常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会因极小的言行失当而产生罪恶感。他们常常会毫无理由地担心自己在言语上冒犯了别人。更有甚者,为了避免做出可能会伤害别人的事情,内向者会选择进一步地回避外部世界,这种做法也降低了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同时,社会也可能会误解他们的贡献。
罪恶感和羞耻感的解药
——J.马赛
对内向者来说,学会管理羞耻感和罪恶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我们多数时间都会觉得糟糕透顶。请用下面这些补救措施来帮助自己回到正轨:
★如果你有罪恶感,试着想想你究竟是不是真的伤害了别人。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冒犯了别人,而事实并非如此。举例来说,内向者不喜欢打断别人。插入一段对话,打断别人的话就会让内向者产生罪恶感,但是许多人并不在乎被打断。因此,当你以为自己让别人不高兴了,一定要和他确认一下,也许他的反应并不是你想的那样。你要试着对自己说:“插话让我觉得有些紧张,我打断了他的发言,但他看起来并不生气,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伤害到了别人,那就去真挚地道歉,然后翻过这一页。“哦,简,我很抱歉没让你把话说完。你刚刚要说什么呢?”罪恶感的主要解药就是道歉。我们都会犯错,你就原谅自己吧!
★你如果感到羞耻感很严重,试着弄清楚是什么激发了它。比如一个同事在会议上问了你一个问题,你想要回答,脑子里却没有东西,这也许就会激发羞耻感,使得你想要躲起来。“我不够好,我不聪明。”你会这样责备自己。赶快停下来,这样对自己说:“我的大脑就是这样工作的。我并不总能快速回答问题,爱因斯坦也不能。我可以告诉同事,我需要仔细想想,之后再给他回复。”接着就放下这件事。羞耻感的主要解药是自尊。告诉你自己,你并没有缺陷,你没有任何问题,你的大脑只是以另外的方式工作。反复思考是很有用的活动。做你自己就很好。
测量你的性情温度
——H.斯坦
你越是内向,就越容易对自己的内向性格感到罪恶和羞耻。你越是如此,就越容易被他人误解,甚至被自己误解。这些经验都会驱使你回避外在世界。为了避免过度回避外界,你可以采用这两个技巧:其一是学会运用上述罪恶感和羞耻感的解药,其二是学会解读你的性情温度。就像读温度计一样,你也可以学会解读自己的性情温度。
你可以每天测量一下自己的能量水平,然后调整一天、一周乃至一辈子的活动安排,以此达到能量上的供需平衡。通过这样的操作,你能成为一名自信的内向者,不容易过度疲劳,不会大脑空白,或者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不会感到羞愧和罪恶。试试看吧!
“维拉阿姨将要来拜访了吗?她是不是将要整个礼拜都跟着你在家里进进出出,口若悬河?”细细体会自己的感受,是否双臂沉重,大脑嗡鸣,身体疲倦?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仿佛被一双水泥靴子禁锢住了?如果是这样,你需要在一周里给自己留出大量的休息时间来恢复精力。又或者,你有没有一整个周末都舒服地窝在家中,身体能量充沛,头脑满溢着想要做的事情,跃跃欲试?这正是把落下的工作提上日程的绝佳机会。
显而易见,大多数时候,你并不能直观地看清精力指数。下面的问题可供你自测:
★我的大脑状况如何?是警觉的,糊涂的,还是停滞的?
★我的身体能量如何?是一摊烂泥,恍恍惚惚,还是精力充沛?
★我接受信息的刺激如何?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我今天需要做些什么?哪些是可做的?哪些是可不做的?
★如果还有能量的话,我能在今天的待办事项里加上一两条吗?
★如果觉得能量跟不上,或没有能量,我能延后做某些事情吗?
★我能在日程中增加休息时间吗?
★我需要时间独处吗?
★我需要什么形式的独处(比如读书、小憩、远眺窗外、静坐屋内、听音乐、看电视)?
★我能从某些形式的外界刺激中获益吗(比如拜访朋友、参观博物馆)?
★我今天需要什么?
如果你不断审视自己的身体,查看自己的能量状况,你就能逐渐学会测量自己的性情温度。如果有人约你吃中国菜,能量充沛的你对接受邀请会更加自信;如果你快没劲儿了,你可以谢绝邀请,并不会感到负罪或羞耻;同时,你也不会害怕他们再也不约你了。你知道当下一次精力充沛时,你会欣然接受他们的邀请。
思考要点
第三章 新出现的大脑图谱:我们生来就内向吗?
——赫尔曼·黑塞
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我们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呢?人类对大脑机理的认识过程很缓慢。不久之前,我们才只能通过行为观察来推测大脑内部可能在发生什么。卡尔·G.荣格根据资料“猜测”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都具有生理学基础。然而,生在20世纪早期的荣格并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来确认这一点。现在,凭借先进的脑部扫描成像技术,我们更有可能了解大脑中信息沟通的通道,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人类行为的。举个例子,我们能将大脑的内部区域描绘下来,并将特定的大脑活动所发生的区域与相应的经验和行为联系起来。这种描绘也能澄清和确认究竟哪些大脑机能影响人格气质。
科学家对大脑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即便是现在,我们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领域惊人的复杂。几乎每名研究者关于脑部工作原理的理论都有些许差异。我在本章提出的部分观点还处于探索性阶段。多年之后,我们才可能得到更确定的认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坚定地走在揭开大脑奥秘的路上。
每个人生来都有某种生理特征,或者说先天特质,它们构成了我们的人格气质。甘德丝·B.柏特在《情绪分子的奇幻世界》(Molecules of Emotion:The Science Behind Mind-Body Medicine)中试图将人格气质从其他人类特质中拆分开来:“专家们同样区分了情绪、心情和气质。情绪是最瞬时易变的,原因也最容易发现;心情往往会持续几个小时,起因的发现难度高一些;而气质则是基于基因的,基本上会伴随终生(有时也会变化些许)。”除了它在我们一生中相对稳定和由基因决定这一点外,研究者们还认为气质拥有另外一条基本特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这在小时候就会表现出来。
学界对于人格气质的基本构成还没有达成真正的共识。即便如此,在每一位人格理论家的人格特征列表中,内向型性格与外向型性格总会囊括其中,它们是最确切可靠的人格特质的组成因素。
气质的多样性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近期,科学界在基因和大脑图谱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解开人类奥秘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达尔文的一些理论与心理学理论相互联系,形成一种叫作“进化心理学”的新理论分支,研究特定的行为策略是否会提高生存和生育概率。达尔文曾对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鸟开展研究。他发现,雀鸟为适应环境而进化出了各种形状的喙。这种多样性使得它们可以进入各种进食环境。曾经只吃昆虫的它们,现在可以吃昆虫、浆果、种子,增强了整个物种的生存机会。
荣格是达尔文的崇拜者。当他率先提出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时,他对人格气质的思考显然是从进化角度出发的。在他眼中,气质养成是对环境的最优适应,这样的环境就如同适宜的自然栖息地一样,让人格气质得以成长繁盛。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增加了整个人类的生存机会。这是大自然保护物种的方式。
荣格写道,内向者保存自己的能量,拥有更多的自我保护方式,生的孩子更少,寿命也更长久。这是因为他们更喜欢简单的生活,偏爱亲密的依恋关系,计划和反思新方式。他们鼓励别人建立审慎自省的习惯,在行事之前多加思考。
另外,荣格认为外向型的人倾向于消耗能量,生的孩子更多,自我保护的方式更少,寿命也比较短。当危险来袭时,外向者会迅速行动,而且适应大规模的群体生活。因为他们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寻找新的土地、食物和文化,所以他们鼓励更广泛的探索。
自然界的稳定往往建立在对立力量之间的制约和平衡上,比如迅疾的野兔和缓慢的乌龟、内向者和外向者、男人和女人、思考和感受。人类生来就具有适应性。我们注定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平衡或满足,这使我们保持生理上的灵活性,并渴望改变。我们拥有顺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人体的稳定性在于一条原则:在保持稳定的同时调整适应能力。人的身体具有一种对抗性的监管机制,这种机制内部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就像跷跷板一样,人体的每个系统都有两面,一面是兴奋,一面是抑制;一面是升高上调,一面是降低下调。如果有什么不对劲,你的身体会通过各种信号告诉你。信号在相互连接的反馈回路中传播,向上或向下调节人体的各个系统,直到返回动态的平衡。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尝试解释人与人之间明显的差异,早期往往是以平衡的视角去看待这些差异的。在公元前四五世纪,体液学风行一时。它认为,为了实现气质的平衡,身体需要等量的黄胆汁、黑胆汁、血液、黏液四种体液。中国则盛行五行学说,即金木水火土。几个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气质类型的理论,但最终却黯然退场。纳粹滥用先天气质理论,并用种族定型作为谋害犹太人、吉卜赛人以及异己的借口。他们的行为让先天气质理论被迫沉寂多年。直到最近,随着心理学研究的进步,包括双生子研究、动物研究和脑损伤患者的研究,“气质”这一概念才在学界复苏。
人们早已认识到,每个人的气质都有对应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我们感到更加舒适,能够表现出最好的自己,维持对人类至关重要的平衡。新的认识在于,我们逐渐了解到气质是大脑深层的一种机能。
D4DR基因对性格的影响
——弗朗西斯·培根
我们的气质从何而来?基因是气质的基础。我们是由基因塑造而成的。基因是遗传得来的化学物质组合,决定着每个人的基本构成,创造出错综复杂的身心网络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人类的基因图谱有99.9%是相同的,个性差异只在于那属于我们自己的0.1%。黑猩猩和人类的基因有98%是相同的。只要基因物质改变一点点,就能带来极大差异!
基因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气质的呢?气质的差异主要源于神经化学物质。每个人通过遗传都会获得约150种脑部化学物质,它们各有其作用方式,用于生成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负责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指挥脑区各司其职。目前,我们能够确定约60种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内啡肽。这些神经递质在大脑中存在着特定的通路。当沿着通路行进时,神经递质指示血液循环的流向,调节流入各个脑区中枢的血量。血流的路线和数量决定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哪些部分会“上调”。我们对外界的反应和行为正取决于人体系统的哪些部分被激活。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D4DR基因(又称“寻求新奇基因”)的作用,该基因会影响人格特质。请记住,人格特质不是由某一个特定基因决定的。然而,针对D4DR基因的广泛研究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果。它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鉴于它对人格特质的影响,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在《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Genome: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ecies in 23 Chapters)中,将第11号染色体称为“人格染色体”。对该基因的研究逐渐揭示了偏好传统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寻求刺激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在人格气质上的差异。
D4DR基因影响神经递质多巴胺,多巴胺控制着人体的兴奋程度,对身体活动和驱动力至关重要。迪安·哈默(Dean Hamer)是位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基因结构和调控研究主管,他寻找喜欢蹦极、跳伞和冰面攀爬的家庭来研究D4DR基因。为了尝试新鲜事物而寻求刺激是他们的热情所在;他们喜欢恢宏的音乐、异国旅行和任何新奇的事物;他们无法忍受重复的经历、循规蹈矩的工作和无聊的人;他们可能表现得冲动冒失、喜怒无常;他们可能吸毒成瘾,有透支生命的危险;他们健谈,口才好;他们为了获得奖励而甘冒风险;他们的强项在于充分享受生活,并将自身的极限推向新的高度。研究发现,寻求新奇刺激的人们的D4DR基因更长,并且对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敏感性较低。因此,他们需要体验生活中的刺激和挑战,从而产生更高水平的多巴胺。
哈默继而研究了被他定义为“追求新奇程度低的人”。他总结:他们的D4DR基因较短,因而对多巴胺敏感。他们在安静的活动中获得的多巴胺已经足够了,所以不需要生活中有那么多“骚动”。这类人也会从另外的神经递质中获得不同的快感,我将在后文讨论这种神经递质。
追求新奇程度低的人往往喜欢内省,满足于慢节奏的生活。他们从寻求刺激或冒险的行为中感受到的更多是不安,而非享受。他们遵守秩序,小心谨慎,享受常规和熟悉带来的舒适,不喜欢招惹太多风险。他们喜欢在大胆行动之前了解整体形势,在长期项目中能更好地集中能量。他们性格温和,善于倾听,待人忠诚。
内在生活
哈默在《基因相伴》(Living with Our Genes)一书中提出,“追求新奇和不追求新奇的人在希望获得快感这一点上没有区别——所有人都想感觉良好——不同的是感觉良好的原因。追求新奇程度高者的大脑要有大量刺激才能获得快感,而同等水平的刺激足以让追求新奇程度低的人感到焦虑。稳定、可预料的环境会使前者觉得无聊,后者却觉得非常舒适,一切刚刚好”。
哈默文中的“追求新奇程度低的人”和“追求新奇程度高的人”是不是很像内向者和外向者?虽然没有用内向和外向的字眼,但我认为人格的连续体上这两个极端与上面的描述相当吻合。关于内向者和外向者分别使用大脑的哪些通路,和这些通路如何影响这两类人的性情和行为,多巴胺似乎起到了重要作用。
追寻大脑的支流
——印第安人谚语
脑科学研究发现,不同的神经递质在大脑中通过不同的通路传递。许多研究追踪了内向型和外向型人格相关的大脑信息传递通路。但是,除非能直接观察到大脑内部的血液流量和部位,否则这仍然不过是有道理的推测而已。
戴布拉·约翰逊(Debra Johnson)在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的论文中介绍,他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首次试图重复之前关于内向者和外向者脑功能的研究。约翰逊博士请一组内向者和一组外向者(根据问卷分类)躺下来放松,并在他们的血液中注入了小剂量的放射性物质。然后,研究者通过扫描这些放射性物质来确定大脑中最活跃的部分。在扫描的图像中,红色、蓝色和其他明亮的颜色显示了大脑中血液流动的位置和流量。
在研究结果中,有两项发现成功验证了早期实验表明的结果。首先,内向者的大脑血流量比外向者更大。血流量大意味着人体内部受到的刺激更强。只要血液流向你身体的某个区域,就像被割破手指一样,这个区域会变得更加敏感。其次,内向者和外向者的血液所经过的通路是不同的。约翰逊博士发现,内向者的大脑血流通路更为复杂,也更集中于内部。内向者的血流通路所经过的脑区与内部经验相关,比如回忆、解决问题和制订计划。这条通路长而复杂。因此,内向者关注的是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字词提取
约翰逊博士追踪外向者快速的大脑行为通路,解释他们如何处理影响其活动和动机的信息输入。外向者的血液流向了处理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不包括气味)的大脑区域。他们主要的脑通路较短,复杂度也较低。外向者是通过外部感官来处理实验经历的。他们沉浸于感官的信息输入之中。这项研究验证了内向型和外向型气质难题的一个关键概念。约翰逊博士总结说:“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的行为差异是由于他们使用了不同的大脑通路,这些通路影响了人们关注的重心——内部还是外部。”
作为一名外向者,丹娜在一场轰轰烈烈的足球比赛中充满活力,沉浸在视听体验中。丹娜很兴奋,运用短时记忆与搭档内森聊天,在中场休息时盘点精彩过程。离开体育场时,她仍感到能量充沛,其能量是“上调”的。
彼得是一个内向的人,他准备去博物馆看他最喜欢的莫奈的画作。博物馆其实并不拥挤,但他走进去时还是感到不知所措。他的专注力马上就减弱了,或许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他走向悬挂着莫奈画作的房间,想到莫奈画作和自己对此的反应,回到长时记忆中,将当下的经历与上次看到这幅画时的经历进行对比。他想象自己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会再次欣赏这幅画作,将一种温柔的渴望、微微的激动与这种感受联系起来。彼得在脑海中默默描绘着画中奇妙的粉彩。就这样,一直到他离开博物馆,他都感觉很好。
了解了内向者和外向者所激发的确切的大脑通路,我们得以阐明一些行为的成因。但最有价值的线索还远远没有到来。
追寻神经递质的足迹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区别并不只在于血液经过的通路不同,对应的神经递质也是不一样的。如前文所说,迪安·哈默发现,受基因影响,追求新奇程度高的人需要寻求大量的刺激,来满足对多巴胺的更大需求。我说过,他们看起来很像高度外向者。事实也证明,外向者的大脑通路的确是由多巴胺激活的。多巴胺是一种与运动、注意力、学习和警惕性紧密相关的强大的神经递质。丽塔·卡特(Rita Carter)在《大脑的秘密档案》(Mapping the Mind)一书中指出:“过多的多巴胺会导致幻觉和偏执狂;过少的多巴胺则会引起躯体震颤和自主运动失能,并且与无意义感、嗜睡和痛感相关联;低多巴胺水平也会导致缺乏专注力和注意力,带来渴望感和疏离感。”拥有适量的多巴胺对人体至关重要。此外,它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心境》(States of Mind)一书中,史蒂文·海曼(Steven Hyman)写道:“要想说明多巴胺通路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可以将其表述为奖赏系统。它相当于在告诉你‘这很好,再来一次,把做法详细记下来’。”这就是为什么可卡因和安非他明具有成瘾性——它们能够提高多巴胺水平。
外向者对多巴胺的敏感性较低,但对它的需求却不低,那他们是如何获得足够的多巴胺的呢?部分脑区会释放一些多巴胺。但是,外向者需要从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中释放出肾上腺素,使大脑中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因此,外向者越活跃,快乐感越多,多巴胺水平就越高。外向者在有地方可去,有人可以交往的时候,他们会感觉更好。
内向者对多巴胺高度敏感。太多的多巴胺会让他们觉得受到了过度的刺激。内向者在主要大脑通路上使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潮湿的大脑》(Wet Mind)一书中,斯蒂芬·科斯林(Stephen Kosslyn)和奥利维尔·柯尼格(Olivier Koenig)提出了乙酰胆碱的大脑通路,猜猜怎么样?它恰恰是约翰逊博士在对内向者做脑成像研究中发现的通路。乙酰胆碱也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与大脑和身体的许多重要机能相关。它影响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特别是知觉学习)、保持冷静警觉的能力,以及运用长期记忆的能力,而且会激发自主行动。在我们思考和感受时,它能激发一种良好的感觉。目前对于乙酰胆碱的大量研究加深了我们对内向者大脑和身体机理层面的认识。
乙酰胆碱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神经递质。但是,随着其他神经递质不断被发现,研究重点也逐渐转向了新的神经递质。不过,最近有研究发现,乙酰胆碱的缺乏和阿尔茨海默病存在着联系。这一发现促使人们对乙酰胆碱及其与记忆储存和梦境过程的关系进行了更多的研究。乙酰胆碱似乎在人的睡眠和梦境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做梦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Rapid-Eye-Movement Sleep,简称REM Sleep)阶段。乙酰胆碱负责开启快速眼动睡眠和梦境,然后使我们陷入瘫痪(脱离自主运动),以免真的去做梦境里的事情。研究人员发现,我们需要睡眠来编码记忆,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将短时记忆提升为长时记忆。罗纳尔德·科图拉克(Ronald Kotulak)在《走进大脑》(Inside the Brain)中说道:“乙酰胆碱是记忆机器正常运作的润滑油。当油用光时,机器就会停下来。”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是,雌激素可以抑止乙酰胆碱的下降。这就是绝经期女性会健忘的原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所以,内向者需要一定量的多巴胺,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而且需要大量的乙酰胆碱来保持平静,以此免受抑郁或焦虑的困扰。这是一个相当狭窄的舒适区。
探索内向者和外向者分别使用什么神经递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神经递质在大脑中被释放时,它们同样与自主神经系统相联系。这一系统连接我们的身体和心智,并极大地影响着我们对自身行动和外界的反应。我认为,神经递质通路及其与自主神经中枢各区域的连接方式,正是揭开人类性格之谜的关键。与外向者相关联的是传递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消耗能量的交感神经系统,而与内向者相关联的是传递乙酰胆碱、保存能量的副交感神经系统。
尼古丁
内向者较长的乙酰胆碱通路
外向者较短的多巴胺通路
将阀门开大或关小
——埃莉诺·罗斯福
下丘脑位于大脑底部,它只有豌豆大小,却能够调节体温、情绪、饥饿、口渴和自主神经系统。这里的“自主”(Autonomic)出自希腊语,意思是“由自己主导”。自主神经系统有两个分支,即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它们的作用相互对立,就如同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它们控制非自主、无意识的身体功能,如心跳、呼吸和血流等,与体液动态平衡的维持直接相关。它们构成了一个反馈循环,通过它们释放的神经递质将信息送回大脑,调节能量、情绪和健康。
当我们需要运动时,交感神经系统——通常被称为“战斗-恐惧-逃跑”系统——会开始起作用。我称之为“阀门全开系统”。它由大脑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激活。当我们需要退缩时,我称之为“阀门关闭系统”的副交感神经系统会放松身体,并使人安静下来。激活它的是大脑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我相信这两种强大的初级系统,即阀门全开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阀门关闭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是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的基础。阿兰·绍尔(Allan Schore)博士在《情感管理和自我的起源》(Affect Regulat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Self)一书中说道,每个人都在这两种系统之间存在着一个平衡点。在平衡点上,我们能够获得最多的能量、最好的感受。在一生之中,我们会在平衡点附近不断波动。在一次与绍尔博士的谈话中,他说:“人格气质是关键。”如果知道自己的平衡点,我们就能调整自己的能量,从而实现目标。
作为对我的结论的支撑,大卫·莱斯特(David Lester)和黛安·贝利(Diane Berry)分别测量了根据问卷分类的内向者与外向者的若干生理指标,比如血压、身体活跃水平、口腔干湿程度、饥饿频率等。他们在《感知与运动技能》(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杂志中报告称,他们发现自主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分支对于内向者来说具有主导作用。
阀门全开系统
假设现在是晚上9点左右,你正在街区上漫步。突然间,毫无预兆地,一只大土狼出现了。它低着头,绕着你转圈,眼睛紧盯着你,就像盯着美味的夜宵一样。你的身体开启了阀门全开系统。你的瞳孔放大,让更多的光线进入。你的心脏在胸腔中加速跳动。你的血压升高,给身体各器官和肌肉供给更多的氧气。但是,如果你受伤了,血管就会收缩以减少出血。你的大脑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注意力提升到顶点。你的血糖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产生更多的能量。你的消化、分泌和排泄过程减慢。“战斗-恐惧-逃跑”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被激活了,不管这种“紧急”情况是真实的,抑或只是想象。这就是我们积极的外部应对系统。它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决定,是拼死一战,还是逃向远方的山顶。思考减少了,重点在于行动。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需要这一系统驱使我们挥动手臂,对土狼怒吼,或者在所有尝试都失败的情况下赶快逃离。
阀门关闭系统和阀门全开系统
在2岁之前,我们的身体基本都依靠交感神经系统运行,它给予我们探索世界的能量和热情——发展心理学家称之为“练习期”。作为成年人,交感神经系统驱使我们接触新事物——食物、新的领域、友谊,这些都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当处于活跃、好奇或大胆的状态时,我们就会启用这一系统。如果我们坐在看台上,为最喜爱的棒球队欢呼,这一系统便向大脑发送使人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释放能量。同时,它也释放糖原和氧气来为身体提供能量。
前面讲过,外向者通过活跃的行为使自己精力充沛。阀门全开系统的重心在于消耗能量,它并不会使身体自我恢复。然而,如果外向者不学着运用阀门关闭系统,他们可能会耗空能量,损害身体健康。他们可能会产生睡眠问题、消化问题、心脏病,免疫系统机能下降。阀门关闭系统并不会给外向者带来能量或者快感(见本书第二章),实现这一点的是阀门全开系统。通过学习使用阀门关闭系统,专注于思考、情感、身体感觉和身体信息,外向者也能够发展出内在的能力,平衡天然的外在优势。
阀门关闭系统
想象你漫步在大苏尔一条尘土飞扬的路上,你靠在岩石上观看飞流直下的瀑布。突然之间,你听到“嘎啦”的声音,这声音离你非常近。你慢慢转过头来,瞥见一条盘绕着的有菱纹背的响尾蛇,摇晃着嘎嘎作响的尾巴尖,眼睛发亮,直盯着你。你的身体像化石一样僵硬,时间似乎停止转动。突然之间,你脑子里灵光一闪:我该做些什么呢?这就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它负责能量的保存和储备。这一系统会发出信号指导身体保护自己,准备撤离。这时,你的瞳孔收缩,减少光线的进入;心跳减慢,血压降低,减少氧气的消耗;肌肉开始放松。消化、分泌和排泄开始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它们有时也被称为“休息-消化系统”。向外的注意力减弱,向内的注意力增加。大脑可以思考和反思。于是,你决定蹑手蹑脚地从岩石和可怕的毒蛇边上挪开。
儿童在18个月到2岁之间,这一系统的活动变得尤其旺盛。我们学会让自己平静下来,好去进行一些复杂的训练和语言学习。当你躺在吊床上,仰望着天空的浮云,或者摇晃着腿放松时,你所启用的便是这个系统。你的身体在储备能量,而不是消耗能量。沉思的时候,内向者“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便开始发挥作用。这一系统有助于恢复能量,并帮助我们做好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打开阀门全开系统。阀门全开系统对内向者并不像对外向者那样,给他们提供能量或者快感。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大量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会使他们感到刺激过度。偶尔为之,还能有些乐趣。
过度使用阀门关闭系统的内向者可能会抑郁、缺乏动力,或因为没能实现目标而心情沮丧。他们需要启用阀门全开系统来使自己兴奋起来。这意味着他们得学会调节焦虑和过度刺激,这一点我会在后文详细讨论。
开启长时记忆的钥匙
在公路上的“阀门系统”:打开还是关闭?
显然,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启用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但是,在经受压力的情况下,我们启用的往往是自己的主导系统。比方说,迈克尔和我几年前遇到了一场交通意外。那是个晚上,我们行驶在一条狭窄的双车道高速公路上,突然某个巨大的东西飞过来,砸向我们的挡风玻璃。迈克尔急打方向盘把车开到路边的双黄线上。幸运的是,对面的车道是空的。巨大的飞行物没有砸到我们,而是砸中了后面的一辆旅行车。迈克尔将车子停到路边。我没有动。我身体麻木,连呼吸也慢了下来。我不希望迈克尔下车,脑海中几乎都闪现了他被疾驰而来的车辆撞飞的景象。然而,迈克尔的心脏剧烈跳动着,他只想着要行动起来。他打开车门,跃出车外,查看是否有人受伤。
可以看出,我随即启用了自己的主导系统——阀门关闭系统(停下来思考);而迈克尔则被他的主导系统——阀门全开系统占据了(非要跳出去做点什么)。
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时是一头骡子挣脱了枷具,跑到了马路上,然后一辆皮卡经过,它就撞上了皮卡的挡风玻璃。接着,这只倒霉的动物便从我们头上飞过了(幸亏迈克尔躲得快,充分表现出了阀门全开系统下的反应),最后撞到我们身后的汽车引擎盖上。阀门关闭系统导致我不愿意从车里走出来,这一点是明智的:天很黑,双车道公路上零零星星地有车驶过,危险极了。我想评估一下眼前的情况,这是一个明智的策略。而迈克尔的阀门全开系统的反应是检查受伤的人,这同样是有益的。事实证明,没有人受重伤。我们很幸运。但令人难过的是,骡子就没那么幸运了。几名男子将骡子的尸体从公路上拖走了,免得毫无准备的旅行者再次撞上它。
总而言之,虽然我们同时需要这两个系统来维持平衡;但受遗传因素或环境方面的影响,我们会让一个系统来起主导作用,尤其在面临压力的情况下。我相信,自主神经系统的两面性为内向-外向连续体提供了支持。尽管两种神经系统都发挥着作用,但我们的大脑和神经递质会使一方占据主导地位。
整体图景
如果把遗传因素、神经递质、神经通路、自主神经功能等方面的信息结合起来看,我们会得到怎样的整体图景呢?答案是,包括内向-外向连续体两端的完整反馈循环。虽然我会讲得简单些,但这些已经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了。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系统,一个专注于外部世界,一个专注于内在世界。然而,由于大脑对神经递质反应方式的差异,我们有时感到比较平静,有时又会觉得兴奋。
内向者的神经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内向者脑子里总是有很多想法和感受。他们反复思考——将新的体验和旧的经验进行比较。他们经常与自己进行持续的对话。这对他们来说是如此熟悉,以至于他们都不会意识到其他人的大脑是不一样的。一些内向的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太多,也没有意识到需要时间让想法或解决方案“弹出”在自己的脑海中。他们需要回到长时记忆中去查找信息,这需要没有压力的自省时间。他们还需要给自己一些空间,让感受和印象“像泡泡一样浮出水面”。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也就是做梦的时候,神经传导会整合白天的经验,并将它们储存在大脑中的各个区域,放进长时记忆中。内向者总是在提炼经验,而这需要大量的“内能量”(Innergy)。
乙酰胆碱还会触发下丘脑向副交感神经系统发送信息,以节省能量。这个系统让身体反应慢下来,让内向者慎重思考和审视情况。如果决定采取行动,则需要有意识的思考和一定的能量让身体行动起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内向者在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时候,需要较长的时间。乙酰胆碱也通过快感奖赏来鼓励这种集中精力的行为,但是不会给身体补充葡萄糖和氧气(能量)。内向者的神经过程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外向者的神经过程
外向者对于感觉和情绪的信息输入都相当敏感。当受到刺激时,他们可以迅速回答,因为他们的神经传导通路是快速且敏感的。他们的短时记忆内容就像在舌尖上一样可以随取随用,所以当内向者还在为一个词苦思冥想的时候,外向者已经连珠炮似的说了很多。外向者需要更多的信息输入,来保证他们的反馈循环正常工作。外向者的神经过程会让交感神经系统保持警觉,该系统在做出行动时不需要做出太多思考。它释放肾上腺素、血液(氧气)和葡萄糖,从而使身体充满能量。神经递质从各个器官释放,进入反馈循环,将化学成分送回大脑,制造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和肾上腺素释放“感觉良好”的快感。难怪外向者不想放慢脚步。
对于内向者来说,大量的肾上腺素和葡萄糖会让他们很快精疲力竭。刺激程度太大,能量消耗过多,这让他们的“油箱”空空如也。由于内向者从深层快乐中获得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较少,且该循环反馈过程中乙酰胆碱不会增加,所以他们从中获得的快感比外向者更弱。
性格源于生理
——尤吉·贝拉
内向者的大脑-身体回路
外向者的大脑-身体回路
大脑的两个半球
——亚里士多德
大自然让大脑成为两个半球的结合。大脑分为两半,即右半球和左半球。在某些方面,这两个半球就好像是两个独立的大脑。矛盾的是,它们同样是一个整体。两个大脑半球被一束纤维(称为“胼胝体”)连接在一起,这束纤维允许它们之间稳定地传递信息,但是每个半球又似乎专长于某些功能和行为。研究发现,有些人平衡地使用两个半球(称为“双边优势”),但与自主神经系统一样,大多数人主要依赖两半球中的一个。“右脑主导”和“左脑主导”的内向者会展现出不同的天赋、行为和局限性。
在人生的头两年,我们主要使用符号导向的右脑。这就是为什么婴儿可以在9个月或10个月的时候学习手语:他们的右脑思维可以将符号与意义联系起来。挥手意味着再见。把手指放在嘴唇上意味着饥饿。左脑的功能在18个月到2岁的时候开始活跃,这时儿童开始使用语言。请记住,这也是阀门关闭系统开始起作用的时候。我们在“实践阶段”放慢了速度,我们可以学习思考和说话。
右 脑
成熟大脑的每一半都有优势和弱点,有它独特的信息处理方式和处理技巧。右脑占优势的天才具有自发的、创造性的和无穷的天资。右脑有时被称为“无意识半球”。它的语言能力匮乏,无法表达思维过程。相反,右脑思维是以一种快速、复杂、与空间有关的方式形成的。右脑占优势的人可以同时完成多项任务。他们感情丰富,生性风趣。
右脑的机能很难解释,因为它在天性上就是非语言的、抽象的、整体的、自发的、不拘束的。它们像一个变化无穷的多姿多彩的万花筒,五颜六色的碎片翻滚滑动着,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右脑的思维以肢体语言、动作、自由流动的舞蹈、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它负责人类生活中与创意相关的部分,比如韵律、白日梦、图像、色彩、面孔识别和模式形成。
如果你的右脑占优势,你更有可能:
★善于解决问题。
★对事件做出回应时受情绪的影响。
★能轻松地解释肢体语言。
★有很好的幽默感。
★从主观的角度处理信息。
★即兴发挥。
★描述时使用比喻和类比。
★能同时处理几个问题。
★在谈话中多用手势。
★注意模式,善于形象思维。
★将问题解决视为近似的、发展的过程。
★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知道的全部。
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
右脑,还是左脑?
左 脑
左脑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帮助我们执行复杂的计划。如果你的左脑占优势,那么你处理信息的方式与那些右脑占优势的人大不相同。左脑型的人一次只处理一件事,如果有一系列的任务要做,他们喜欢在着手另一件事之前先完成手上的事。他们是喜欢开列事项清单的人。他们更依赖短时记忆、重复练习和语言表达。你可能已经猜到,左脑型在男性中更普遍。左脑型的人往往整洁、有序、守时。他们重视书面和口头信息,倾向于以具体的方式来思考,就好像正在处理数据一样。他们喜欢将信息简化为逻辑链条。在做决定的时候,他们往往不容易为感情所左右。如果他们有幽默感,往往会以一种狡黠或者讽刺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们看起来总是很能控制自己,冷静而疏离。
引申思考
左脑型内向者与大多数人心目中内向者的刻板印象更为接近。他们的社交需求更少,常常将能量集中在某一职业或者兴趣爱好上。他们可能会用拒绝或者强迫性的思维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的困扰。
如果你的左脑占主导,你可能更倾向:
★在采取行动之前分析利弊。
★干净整洁。
★根据事实做出决定,而不是基于感情因素。
★在描述事情时给出具体例子。
★分析问题时,从好坏和对错两方面来看。
★客观地认识和处理经验。
★对时间有敏锐的感知。
★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难以察觉社交暗示。
★喜欢分门别类。
★以理念为导向。
★对文字和数字感到舒适而不会焦虑。
★寻求确切的解决方案。
内向者如何发挥左右脑优势?
对于内向者来说,了解自己占优势的大脑半球,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左脑占优势的内向者更能适应内向的生活。他们的社交需求会更少,独处时不会有太多的内心冲突。他们通常比右脑占优势的内向者更善于语言和逻辑,因此更能够在学校、工作和会议中取得成功。许多工程师、会计师和程序员都属于这类人。由于这些人可能不那么情绪化,更关注细节,所以对自己感觉很好,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同。
右脑占优势的内向者有数不清的才能,但很多都难以转化成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能。右脑占优势的内向者富有创意,在人们的眼里,他们可能有些稀奇古怪。“废寝忘食的艺术家”(Starving Artists)这个词就是为这些人量身定制的。请注意,第二章的著名内向者名单上可是有不少艺术家。大多数演员都是右脑占优势的。由于右脑占优势的内向者有更多的情绪体验,能够看到问题的全景,他们可能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不同非常敏感。
我们的教育系统是为左脑占优势的人设计的,要求逻辑能力、语言能力、分析性提问、快速反应(限时测试)和快速记忆。右脑占优势的儿童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并且不受重视。丹尼尔·戈尔曼的著作《情绪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如此受欢迎,原因之一就是他鼓吹右脑占优势者的长处。右脑占优势的人经常会感到被误解,并反复被抑郁所困扰。
右脑还是左脑占优势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如果你是右脑占优势,学习新事物的最好方式是想象整体模式。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能在头脑中呈现一个新概念,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它。因此,图像和事例对你而言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理论和分析可能让右脑占优势的人提不起兴趣。他们是通过实干来学习的,而且通过不断地提问来掌握学习内容。右脑占优势的人对比喻和类比的反应,比对议论和陈述更好。
左脑占优势的人对于新信息的接受是循序渐进的。他们通过不断地重复理解原理、要点和观点来学习。在训练一种技能之前,他们也许需要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他们重视书本知识或权威观点。只有某人讲的话被数据和信息所支持印证,他们才能相信。
简而言之,在这一章我们讨论了构成内向气质的因素。我们的大脑奇妙得令人难以想象。遗传基因创造了神经递质,诱使我们在尝试和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感到喜悦。神经递质向我们沉思的大脑中心输送更多的血液,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反思自己的经历。特定的生理基础令我们在压力下倾向于使用阀门关闭系统,所以我们倾向于退一步来评估现状,而非急于行动。决定我们看法的最后一个关键因素,是哪个大脑半球占优势:是右脑还是左脑处理外界信息?
通过了解你的大脑的工作方式,你能够减少羞耻感和罪恶感。你可以为自己创造最佳的生活环境。你会更加欣赏自己独特的内向者优势。
思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