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后记

汪祚军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宁波大学教授

感谢编辑部独具慧眼,能够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纾研究员领衔本书的翻译工作。李纾老师是国内最早从事行为决策研究的专家,在行为决策领域深耕数十年,其提出的“齐当别”决策模型在心理学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作为行为决策领域的一名研究者、李纾老师曾经的博士生,能够参与本书的翻译工作,我深感荣幸。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在拿到本书的英文原书后,我越读越爱不释手,深深被本书的独创性(阐述了一个非常重要但被普遍忽视的问题)、系统性(介绍了体系化而非碎片化的知识)和可读性所折服。我相信,三位重磅作者的这部诚意之作《噪声》,必将成为行为决策领域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偏差和噪声是决策误差的两种核心成分,因此我们会很自然地将两者进行对比。以往在读到其他书中关于“心理偏差”的研究时,我都会产生惊奇和茅塞顿开之感(原来我们有这么多偏差!),但在将这些研究理论应用于实践时,又感觉很零散,不知如何下手。《噪声》这本书则不同,它很集中,整本书只讲了一个概念——噪声,并且借助司法、医疗、商业等十分重要的领域中的众多真实案例和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噪声的存在情况以及减少噪声的手段。

如果把解决各种心理偏差的方法类比成“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那么《噪声》就是一把多功能的“锤子”。有时候工具太多,我们难以取舍,但有了《噪声》这把“锤子”,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有了很多,至少,我们可以先敲敲看——进行噪声审查。

三位作者讲故事的能力也让我受益良多。用统计术语来说,噪声即离散度或变异性,一个本来很抽象、晦涩甚至乏味的现象被三位作者用引人入胜的方式诠释出来,并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重大问题,尤其是事关生命健康和社会公正的医疗和司法领域的问题。

作为这部皇皇巨著的主要译者之一,我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担心这样一部精品会毁在翻译这一步。我曾读过一些翻译较差的图书,并深受其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鉴于几次非常不愉快的阅读经历,我下定决心,宁愿多花数倍的时间来啃英文原著,也绝不交付语句不通的译文。我向翻译团队反复强调,我们的目标是“不要被人骂”。

本书由李纾老师精心组建的翻译团队共同完成。从第一部分到第六部分,主要译者分别为:黄元娜(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汪祚军、刘洪志(博士,南开大学心理系讲师)、魏子晗(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讲师)、岳灵紫(硕士,友邦人寿销售经理)、郑党(博士,中国儿童中心助理研究员)。虽然本书的各个部分都有专人负责,但李纾老师和我对全书的译稿进行了细致的审校和修改。由于时间仓促,翻译工作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在此也敬请读者谅解。

多次修改和反复打磨,一直希望能达成“不要被人骂”的目标,然而,临近交稿,又觉得“有人骂才好”。鲁迅先生说的那种“连眼珠子也不转过去”的不骂,才是对作品的轻蔑和侮辱。只要有读者肯“转下眼珠”“找个茬”,便说明有人认真看了。若再有决策领域的同行能受本书启发,看出诸如“展望理论”(又译为“预期理论”)背后存在着的后续科学问题,那我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就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