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的雪原拍丹顶鹤

一直都想拍鸟,可如今在城市里可见到的鸟类少之又少。2007年的冬天我终于得偿所愿,而且还不是拍普通鸟类这样简单,而是去赫赫有名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拍丹顶鹤。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26公里处,面积21万公顷,苇草肥美,鱼虾丰盛,是鸟类繁衍的“天堂”,保护区栖居鸟类150多种,其中鹤的种类多,数量大,素有“鹤的故乡”之称。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阅读 ‧ 电子书库

TIPS

冬季是扎龙自然保护区拍摄丹顶鹤的最佳季节,白雪覆盖了大地的一切杂色,正适合烘托白色的丹顶鹤,以及冬季北方特有的火烧黄昏,画面搭配极富诗意,同时也十分考验摄影技术;

拍摄时正处于冬季数九寒天,气温在零下20~30多度,必须穿羽绒服、保暖内衣、戴棉帽、穿雪地鞋、棉手套,数码相机准备好充分电源,从器材到人都应做好保暖防寒工作,以防人员冻伤和器材熄火。

一说到鸟类摄影,便觉得充满挑战性,因为能够找到主角已属不易,还要在飞翔的动态里照顾到影像品质、画面构图和光影效果,所以要拍摄出一张精品实属不易,得靠精湛的技巧、精心全面的准备再加上好的运气才可能成功。还好,扎龙的丹顶鹤们并不惧怕游客和镜头,但是,在如此寒冷艰苦的环境下拍摄好它们的动态,仍然是高难度的摄影主题。

其他类别的摄影大多数情况下被摄体是静止的,所以可以花较长的时间进行构图和决定曝光。而鸟类摄影却不然,被摄体快速运动,不容摄影师有充足的时间构图,必须等待机会,根据经验进行及时的抓拍,鸟类也不可能听从人类的指挥摆布,许多机会稍纵即逝,因此,除了具备应有的技巧外,还要善于等待和潜伏,许多时候长达几天的等待,只为了短短的一瞬而已。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上午拍摄丹顶鹤,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上是逆光、侧逆光、到顺光,到了下午又变化为顺光、侧逆光、逆光,这是普遍适用的模式,当然,很多时候更可以一反常态大胆创新。

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每天上午10:30和下午2:30有两次固定的丹顶鹤放飞时间,白天是大平光,比如适合捕捉真实的丹顶鹤活动状态。

用小光圈进行拍摄,这样更利于捕捉丹顶鹤在大画面中的表现,并且可以保证主体有良好的细节表现,连羽毛都清晰有层次。在多云或晴天、光照良好的条件下,收小光圈,对背景是蓝天、云彩(云雾)和远距离大面积物体,也有增强背景块色密度的好处。

阅读 ‧ 电子书库

丹顶鹤习惯在空中飞行盘旋数圈落地,是抓拍它们俯冲和起飞的最好时机。拍摄丹顶鹤多选用长焦镜头,比如焦距280mm以上的超望远镜头,同时与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相结合,才不至于令你在地大天高的环境里看见丹顶鹤飞翔而过,甚至在身边几起几落,却无法捕捉到其精彩的瞬间而掐腕叹息。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从3点半开始蹲候,3小时之后,终于等到了丹顶鹤的活跃期,开始互相追逐嬉戏,这时候长焦充分的发挥了作用,5.6米的距离拉近来却感觉近在眼前,仿佛和丹顶鹤栖身在一起。这张照片拍摄于清晨,天即将大亮之前,由于晨光光比小,这时候的光线既亮非亮,又可以杜绝白天的大平光,使拍出的作品在白色的色阶里更有层次和质感。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小光比让白色更具有层次感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与前一张差不多,天气却是多云,所以白色的质感不及上一张明快通透。当时的实际光线更灰暗一些,所以通过提高一档曝光补偿来使场景略亮,同时又不过于刺眼,营造出一种柔和静谧的黎明状态。

TIPS

拍摄鸟类之前需要了解对方的习性,根据它的习性来选择如何进行拍摄,包括飞翔时间、回巢时间等,甚至还有最佳拍摄点。只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摄影人,包括长期反复拍摄该类题材的大师才会熟识,多方请教之后,埋伏等待,时机成熟,才能收获佳片;

拍摄鸟类、生态,一般都是在野外,像丹顶鹤总是出现在芦苇丛生的沼泽深处,所以,在拍摄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阅读 ‧ 电子书库

清晨和傍晚当太阳逐渐靠近地平线的时候是拍摄剪影的最佳时间,剪影照片总是给人静谧而又充满遐想的空间,强烈的明暗光线布局具有深刻的视觉冲击力,拍摄剪影能使背景得到简化,还能干净地勾勒出被摄物清晰的轮廓,使被摄物与背景分离并得到强化。

由于测光点在这里,所以天空的层次也很分明

明暗调对比强烈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