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摄影构图的基本因素与相互关系
照片的结构要素
一张照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包含着诸多元素,从结构上来说,构成摄影构图的基本元素包括被摄主体、陪体、前景、后景和环境。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石头作为前景;女摄影师是主体;相机与三脚架作为陪体;后景则是被虚化的雪地;整个雪地和石头组成了画面环境
● 主体
主体很好理解,就是照片中摄影师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
照片中的主体既是内容表现的重点,也是照片主题的主要载
体,同时还是画面构图的结构中心。它可以是某一个被摄对
象,也可能是一组被摄对象;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 陪体
陪体是指在画面中与主体有紧密联系,或辅助主体表现
主题的对象。
● 前景
在照片中,位于主体之前,或是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
景物被统称为前景。前景有时侯也有可能是陪体。
● 后景
后景与前景相对应,是指那些位于主体之后的人物或景
物。一般来说,摄影照片中的后景多为环境的组成部分。
● 环境
所谓环境是指画面主体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包括
前景、后景及背景,背景是指画面中位于主体背后的景物,
属于距镜头最远端的“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可以是高山、
大海、天空,也可以是一栋建筑、一面墙壁或一扇窗户。
相互影响的结构要素
被摄主体应该是摄影师首先考虑的因素,对画面的构图也起主导作用。在拍摄时首先需要考虑主体在画面中的应该摆在什么位置,占多大的比例,然后再考虑陪体、环境、空白等的形象、大小、数量和位置。
当画面中既有主体又有陪体的时候,陪体应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使其既能与主体构成呼应关系,又不至于分散观赏者的注意力,更切忌喧宾夺主。
陪衬 主体
TIPS
拍摄时要根据被摄主体的情况对陪体加以取舍和布局,总之目的是为了陪衬主体,更好地表现主题。
很明显,左侧较矮的树处于次要位置,从位置和大小上衬托了右侧的主体。
安排好主体和陪体后,前后景也不可忽略。前景可以帮助主体表达主题、交待内容、体现时空特征、表现拍摄现场的环境等,比如用花朵、柳絮、枫叶、冰柱、芦苇等做画面的前景,可以给观众以鲜明的季节印象,还可以与主体形成某种蕴涵特定意味的对应关系。
前景在画面中的安排并无什么一定之规,根据画面内容和拍摄者构图的需要,可以将前景安置在画面框架的上下边缘或左右边缘,甚至可以布满画面,比如雨幕、烟雾等。但是,前景的运用和处理应以烘托、陪衬主体以及更好地表现主题思想为前提,而不能分割、破坏画面。
后景的影调、色调应与主体形成一定的对比,如果后景影调、色调与主体类似,则表现出沉静感;反之,如果后景影调、色调与主体反差强烈,则给画面以活泼和动感。
从内容上来看,后景与前景的内容与作用基本类似。从结构形式上来说,它可以使画面产生层次感、透视感和空间纵深感。常见的后景有远山、天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