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各类基本构图方法
当你观赏一张照片的时候,最先注意到的是什么呢?是整体的色调还是中心物体?其实观赏照片和阅读文章一样,视线都是从左往右看的。观赏者的目光从照片的左下角进入画面,沿着某些景物或线条移动,最后才会落在照片的主体上。了解了这点以后,我们再来理解各种构图方法吧。
遵循线条美的构图形式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其实每一张照片都可以分解成各种线条和形状,照片的构图原则也相应分为按线条进行的构图和按形状进行的构图。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摄影中的遵循线条美的构图形式,也就是线性构图。
线性构图在摄影中是经常使用的主要方法之一。“线”是构图的基本视觉要素,它在构图中有多种作用,可以分割画面、产生节奏、表达主题等。
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构图的画面被认为是“和谐”的。对合格的摄影师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思想。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5^(1/2)-1]/2,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这一比例被称为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5:8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
A:C = B:A = 5:8。
TIPS
这是一个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字,这个数值通常体现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等艺术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人的上下身、人脸的各个比例都遵循这个黄金比例。
在摄影构图中,黄金分割的比值主要适用于:画面长宽比的确定、地平线位置的选择、光影色调的分配、画面空间的分割以及画面视觉中心的确立。
图中墙面与天空部分所占空间的比例基本符合黄金分割比值
再看看这张在同一地点拍摄的没有遵循黄金分割比例的构图,孰优孰劣相信一比便知。
水平线构图
水平横线象征着宁静、宽广与博大,水平线构图能在画面中产生同样的感觉。大自然中的很多景物都具有水平线,例如海平面、地平线等,所以水平线构图是我们在风景摄影中经常都会遇到的构图形式。
有时候我们还会遇到多条横线在同一个画面中的情况,这些线条会让你的画面变得更加有趣。这里有一个巧妙的想法,当多条横线充满画面时,可在部分横线上安排一些以点存在的主体,这种方法能让主体更鲜明,并富有韵律感。
试想一下,在沙丘上出现一队深色的骆驼,在色彩和构图上讲是多么大的改进。
垂直线构图
自然界中的很多物体都有竖线形的结构,无论是人物、树木、还是建筑等。垂直的线条象征着坚强、庄严、有力,是另一种常用的构图方式。
如果画面中只有单一的垂直线时也存在和水平线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尽量不要让竖线位于画面正中,而应该位于三分线上。
当面对多条竖线时,例如树林、高楼丛林等,可以采用对称排列透视、多排透视等表现方式,都能让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斜线构图
斜线能表现动感、力量和方向,是一种容易令人激动的线条。而斜线构图是一种在摄影中经常会用到的构图方法,斜线构图的画面通常具有极强的动感,并能表现出纵深的效果。通常用来表现自然界的的线条等。
让地平线倾斜,同时让两只鞋子与地平线形成三角形。
斜线构图还可以发展为对角线构图,这种构图形式同样具有极强的动感,而且还能让画面有对称感。
曲线构图
曲线通常表现为优美、浪漫、优雅和变化,是一种难得而珍贵的线条,它比横线和竖线都更具有变化性,而且观赏者的的眼睛更容易被这种线条所吸引并产生美的共鸣。在人体摄影和一些具有曲线特性景物的摄影时非常适用。
曲线包括规则形曲线和不规则曲线,曲线构图往往与其他构图方式同时使用,即让曲线成为画面的分割线条,让画面呈对角线、S形、横形、竖形分割等。
不规则线构图
不规则线是除黄金分割、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和曲线之外的线条,因为它的多种多样,所以其构图形式也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不规则线构图如果掌握不好的话,很容易让画面变得杂乱无章。
但是,不规则线如果运用得当会产生奇特的画面效果,有其他构图无法达到的冲击力,而且也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构图方式。
遵循形状美的构图形式
九宫格构图
九宫格构图又叫井字形构图,是黄金分割构图方式的一种演变。就是用横线和竖向各三条线把画面平均分成九块,中心块上四个角的点就是画面的黄金分割点,用任意一点的位置来安排被摄主体都会让画面更完美。
这种构图能呈现变化与动感,让画面和谐而富有活力。那么是不是放在这四个点中任意一个点上都可以呢?其实这四个点也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应,通常上方的两点的动感比下方强,左边的点又比右边强。
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同样也是黄金分割构图的一种衍生,是指把画面横向或竖向平分为三份,被摄主体或主体边缘通常位于三分线上的一种构图方式。这种构图方式通常变现为水平或者竖直的形态,具有构图简练的优点。
十字形构图
顾名思义,十字形构图就是由横竖两条线组成画面结构,而两条线或者其交叉点就是用来安排被摄主体的。十字形构图会让画面变得对称和庄重。适合表现对称式结构的物体,例如古建筑等。十字形构图有时也能带给人神秘感,主要应用在十字架、教堂等摄影场合。
斜向安排的十字形构图也具有趣味性
十字形可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横竖两条线的交叉,在生活中只要类似于十字形的场景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如正面人像,头与上身可视为竖线,左右肩膀可视为横线。也可以这样讲,凡是在视觉上能组成十字形形象的,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
TIPS
但是十字形构图通常也存在着呆板的隐患。如果没有色彩和光影效果的衬托,十字形构图很难让画面变得精彩。
三角形构图
说到三角形,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稳定。所以三角形构图是一种稳定的构图形式。有时候多个被摄主体会形成三角形,也有的时候被摄主体本身的轮廓就是一个三角形,此外,不光是物体,光影也能构成三角形的视觉效果。
三角形构图还可以用在半身人像、多个被摄主体的刻画等情况下。例如这位美女自身动作所形成的上窄下宽的三角形。
框式构图
框式构图也称口字形构图,这里的框架是指利用前景中的物体将被摄主体框起来,这样做可以赋予照片纵深感。这是一种有利于突出主体的构图方式,而且强调颜色和光影的变化。
我们可以利用门、窗、阴影或其他多种框架来作为前景。这种构图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观赏者仿佛透过门窗来观看影
像,能让画面产生趣味性。
A字形构图
在画面中以类似于A字形状的形式来安排画面结构就叫做A字形构图。这是一种稳定感强并且具有向上冲击力和强烈的视觉引导力的构图形式。适合于表现向远处延伸的道路、河流或高大的建筑、树木等。
正向的A字构图
也可以将被摄主体安排在A字形的顶端,可以将观赏者的视线很容易地引导到这个顶点的主体上。在摄影中存在竖直的A字形构图、水平的A字构图和斜向A字构图,不同的角度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斜向的A字构图
圆形构图
圆形构图是把被摄主体安排在圆形中所形成的构图形式,圆形构图可分外圆与内圆构图两种,外圆是在实心圆形物形态上的构图,例如树木的横切面等。内圆是空心结构如管道、钢管等,主要体现视觉透视效果。
如果遇到内圆叠加的形式,就是让摄影师激动的时候了,内圆叠加可产生多圆连环的光影透视效果,视觉上十分特别而又有冲击力。如果能配合规律的曲线,所产生的效果就更强烈。
色彩对构图的影响
认识了这么多种摄影构图方式,你千万不要狭隘地理解为构图就是将被摄体的位置和形状进行安排,让其形成某种能够被视觉明显感知的线条和形状。其实构图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除了明显的线条和形状之外,它还可以表现为被摄体的光线、影调和色彩等。
色彩对构图的影响不容小觑,在摄影时,注重画面的色彩构图也是一名合格摄影师的必修课。色彩构图是指根据照片主题和内容的需要,对画面对象的色彩进行恰当的配置、布局和平衡,以使各种色彩形成一种既有对比变化,又统一协调的整体
关系。
认识色彩关系
大自然中五彩缤纷的颜色只有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摄影中我们同样需要考虑如何选择色彩并让它们和谐搭配,使其为构图服务。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色彩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色彩间的关系分为相邻色和互补色。
相邻色:按照光谱中的顺序,相邻的颜色即为相邻色,例如红色与橙色,橙色与黄色,黄色与绿色,蓝色与紫色等,相邻色搭配在一起能给人以和谐感。
互补色:假如两种色彩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后能产生白色感觉时,这两种颜色就被称为“互补色”。如红色与青色,绿色与品红色,蓝色与黄色等。将互补色放在一起将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让画面充满活力。
色彩搭配与布局
那么如何将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应用到实际拍摄中呢?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主体、陪体以及背景色彩的关系,形成主体色、陪体色及背景色之间的对比关系,主次之间有了对比呼应,画面的色彩构图才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来确定画面的基调色彩。基调色彩在画面上往往占有较大的面积,在整体上先声夺人。基调色彩应该是能符合主题表达并具有象征意义的,还要能表达某一种环境气氛。例如绿色的基调色彩代表着生机傲然的春天,而白色的基调代表白雪皑皑的冬天。
然后应充分利用互补色来辅助构图,根据主体的颜色,尽可能选择互补的色彩背景,这样可以使主体更突出。色彩的纯度越高,相对色之间的对比越强烈,视觉冲击力越大。
这幅照片中的主体是黄色的小桶,背景色与陪体色都是深色调,与主体鲜艳的黄色之间颜色对比强烈,让主体更加深刻突出。
白、红、绿色有主次和轻重之分
如果要让画面的色彩和谐,应避免色彩对比过于生硬和强烈,这时要充分利用相邻色来让画面显得更和谐。
这幅照片用相邻色来安排主体和背景色之间的关系,画面色彩感觉温和,更好地突出了主体的质感。
明暗色调的搭配
明暗也是构图布局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明暗是指最深的暗调至最淡的明调之间的各种明暗层次。明暗层次,不仅应用于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同时还在画面构图中通过明暗色调的交错,获得画面的变化与均衡,产生节奏韵律感。
在画面中表现各种主题与情调时,明暗的运用类别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明调——画面的大部分色彩明度较强,画面色调明亮。明调适合于表达欢快、舒展、明静、爽朗、简洁等主题,也可用于忧伤,悲壮的主题。
暗调——与明调相反,画面大部分色彩比较深暗,适合于表达深沉、庄重、浓郁、肃静、神秘、恐怖等主题。
中间调 ——明调与暗调之间的各种中间冷暖色调,是最富有变化,并运用十分广泛的色调。在普通光线下,人们生活与活动环境,一般都处在中间色调之中。所以表现真实生活的摄影作品,较多采用中间色调。
构图的明暗色调处理,必须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在构图中,明暗色块的形状和面积大小变化,可以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
大面积的暗色与小块的明色搭配,会让画面产生庄严、悲壮、深沉、神秘等感觉,在静物与人物肖像摄影中应用尤为普遍,画面单纯、集中、强烈。
暗色调的背景衬托出母子俩脸上明亮的笑容,画面更显得温暖,而且主体非常突出
颜色鲜艳、明暗对比突出的主体与中间色调、明暗对比较弱的远景
大面积的明色与少量暗色配搭配,明亮的背景会让画面产生舒畅、轻快、爽朗等效果,主体也得以突出。
中间色调衬托颜色鲜明的主体是最常用的一种色彩搭配模式。根据对日常生活观察的经验,近处的物体总是让人觉得形象突出、色彩鲜明、明暗对比强烈;而远处的景物总是显得形体模糊、明暗对比减弱。因此,在摄影中,运用这种明暗对比的形式很普遍,具有真实感,也较容易表现出空间效果,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